英勇无畏,依靠炮兵、炸药、手榴弹突破敌方阵地。一旦防御方对工事进行认真加固,做好与炮兵的协同,进攻方的进攻往往成为噩梦。
从大范围来看,由于国力和军队规模的限制,查科战争并没有形成类似于欧洲那种绵延不断的堑壕来覆盖整个战区,总体上说都是点防御而不是线防御,这就给进攻方提供了新的战术。巴拉圭在战争后期采取的纵深攻击就是利用了玻利维亚据点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的破绽,从据点背后发起攻击,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很大的战果。相比之下,玻利维亚方面的表现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作为一名德国将领,在巴军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参照1918年德军在欧洲战场的反击,对巴军发起强有力的反击,但汉斯·孔特却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不能不让人对他的能力产生怀疑。很多历史学家认为,适合他的岗位是训练总监而不是全军的总司令。
草原绞肉机 1933年的战斗(6)
7月份,孔特将军孤注一掷,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拿下纳纳瓦。与“一战”时的欧洲一样,为了打破堑壕战的僵局,就得想一些非常规的办法。玻利维亚工兵们想出了一个主意:挖一条地道,直达“要塞岛”下方,在里面埋上足够多的炸药,从下面炸掉这个碉堡。在发起进攻前,玻利维亚工兵终于将地道挖好了,并埋入大量的地雷和炸药,就等战斗打响的信号了。
7月6日,玻军25000人发起了进攻。工兵接到命令后点燃了炸药,一声巨响,烟尘冲天,爆炸后的尘雨、碎石落在进攻的玻利维亚军人身上,长达10分钟。在这次进攻中,玻利维亚投入了大量重炮,还有2辆坦克为进攻的步兵部队提供掩护与支援,但是面对巴拉圭人几经加固的要塞,进攻仍然以失利收场。面对失败,汉斯·孔特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打破僵局。8月,他再次命令部队对距离纳纳瓦约10英里的曼努埃尔·冈德拉要塞发起进攻。
在一年的战斗里,巴拉圭军人已经学会了如何在丛林中建设与加固据点。在埃斯蒂加里维亚的指挥下,巴拉圭守军成功地将玻利维亚军人击退了。鉴于埃斯蒂加里维亚在战争中的表现,9月他被晋升为准将。此时,查科前线玻利维亚方面岌岌可危:在夏季攻势失败后,玻利维亚已经无力发动新一轮的攻势。同时,由于前线远离玻利维亚内地,补给线漫长,前线一直得不到足够的后勤物资,某些地区粮食弹药匮乏,部队战斗力堪忧。同时,在炎热缺水的查科地区,习惯生活在凉爽高原的玻利维亚士兵非战斗减员严重,一连串的失败也极大地打击了玻军的士气。如果这时候巴拉圭发起反攻,玻军前景难料。
就在玻军为一系列问题头疼、进退维谷之际,对面的巴拉圭军队正在秘密地组织反攻。反攻仍由在战争中表现出色的埃斯蒂加里维亚指挥。与被动的玻军相比,巴军的情况要好得多。由于前线距离内地很近,加上巴拉圭已经建立起一条依托铁路的补给线,巴军的物资供应情况非常好,加上在战斗中的缴获,巴拉圭方面已经为将要到来的反击储备了充足的物资。巴拉圭军人士气高涨,自信满满。
草原绞肉机 1933年的战斗(7)
1933年10月23日,埃斯蒂加里维亚一声令下,25000名巴拉圭士兵跃出出发阵地,在70公里的战线上向玻利维亚军队展开进攻。巴拉圭方面的部署如下:右翼巴拉圭第一步兵师负责消灭敌军的左翼,由拉菲尔·佛朗哥中校指挥,指挥部位于冈德拉要塞;左翼战斗由巴拉圭第三军团的其他部队负责,指挥官是路易斯·伊尔拉萨瓦尔上校,他们的正面是玻军的右翼;巴军剩余的一个师作为预备队,随时投入战斗。
巴拉圭军队在这次反攻中采取了迂回到敌方纵深,然后从敌人背后发起进攻的战术。巴拉圭的地理环境与查科地区很相近,巴拉圭士兵很适应这里的气候,这种考验体力与毅力的战术难不倒巴拉圭士兵。战斗打响后,一队队的巴拉圭士兵挥舞着砍刀在灌木丛中砍出道路,向玻利维亚战线的后方艰难地前进,然后突然出现在玻利维亚军队的背后。一个个玻利维亚哨所、据点、要塞被巴拉圭人拿下了。
12月12日,巴拉圭军队在阿利瓦塔、马萨马克莱与萨维德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玻利维亚军8000多人被俘,数目巨大的后勤储备也落入巴拉圭人之手。在这次战斗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巴拉圭军队在清点俘虏时发现,很多玻利维亚军人身上穿的是美国军服,这个消息很快被记者们报道出去,这个发现也成为美国插手战争、武装玻利维亚的最直接证据。后来美国政府站出来澄清,证实这批军服是美国“一战”时期的剩余物资,在查科战争爆发后由私人公司提供给玻利维亚,与美国政府无关。只要有国家愿意买,就可以得到,这批军装不能说明美国政府插手了这场战争。但是没有人相信,美国政府在查科战争中是清白的。
在一连串的失败下,玻利维亚终于不能再容忍那个“指挥战争之拙劣足以比得上威廉二世”的汉斯·孔特。萨拉曼卡总统对他越来越不满,不久后就下令让恩里克·佩尼亚兰达将军取代他的位置。在前线最紧要的关头,恩里克·佩尼亚兰达走马上任。他的前任给他留下的是一个彻底的烂摊子,2个玻利维亚师已经被歼灭,此时,穆尼奥斯要塞正被巴拉圭人围困,形势岌岌可危。就在此时,巴拉圭暂停了攻势,让佩尼亚兰达暂时舒了一口气。
巴拉圭为什么暂停了攻势呢?这就要说说国际联盟在1933年的表现了。
草原绞肉机 软弱的国联(1)
软弱的国联
1933年7月,就在国联组成的查科委员会启程前,国联接到了两国的要求,希望委员会暂缓启程。两国提出了另一个方案:他们将邀请四个邻国一起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两国为什么在这时候提出如此要求,现在已经很难说清楚,但是面对两国的共同要求,国联也只有尊重他们的选择,同时也乐于将这个烫手的山芋丢出去。
由于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的4个邻国(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鲁)对两国的建议都没什么热情。经过几个月的书信往来,到了9月30日,四国通知国际联盟,他们拒绝这个委托。
四国明确拒绝后,国联只好接手完成这个工作,耽误了几个月的委员会终于踏上了行程。与几个月前相比,此时,查科前线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个月前,国联提出派遣委员会的时候,玻利维亚方面取得了节节胜利,然而此时,查科的局势已经逆转,进攻一方已经变成了巴拉圭。
11月初,就在查科委员会抵达南美洲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德国退出国联。此举极大地打击了国联的威望。对于国联究竟能做什么,各国都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也有同样的想法。虽然两国都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但是又都认为,国联委员会作用不大,因为毕竟连国联传统领域的欧洲问题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南美的问题了。
此外,战争形势的变化也使得两国希望把和谈问题往后推一下。此时巴拉圭的反攻势如破竹,如果照这么发展下去,巴拉圭将取得更大的战果,在谈判的时候更有利。对玻利维亚而言,此时还有翻盘的希望,贸然要求国联介入要考虑巴拉圭的态度,形势对巴方有利,巴方会不会接受调停呢?另一方面,此时让国联介入,玻方处于下风,谈判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底气。
草原绞肉机 软弱的国联(2)
恰在此时,美洲国家会议第七届拉丁美洲会议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召开。美国代表团团长科德尔…赫尔在会上发言,认为国联的查科委员会在这场冲突中是唯一有托管权的权威机构,国联盟约是唯一的和平公约,解决双方冲突应该在国联盟约的框架内解决,希望会议与查科委员会合作。美国的提议使得美洲国家会议能够合理合法地介入查科战争,因此12月15日,会议以一致同意的投票宣布,“准备和国际联盟在实施盟约方面进行合作”。当天,五个美洲中立国提出建议,巴拉圭和玻利维亚应尽快签订和平协议,双方都撤出有争议的北查科地区。同时,美国代表团强烈要求尽快结束战争。
对于这些条件,巴拉圭方面坚决反对。12月18日,巴拉圭总统阿亚拉给正在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会谈的委员会打来电报,建议实行停火至年底,同时还提出了条件,希望委员会尽快邀请双方在蒙得维的亚或者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会议,尽快和谈。12月19日,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双方签订停火协议,停火期限至1934年1月8日。然而就在停战协议签订2小时后,巴拉圭军队就出兵占领了玻利维亚的一个据点,由此可见停火协议之脆弱。
巴拉圭此时被辉煌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军事手段得到巴拉圭梦寐以求的领土。不过,对于国联的建议,还是要做做样子的。巴方代表提出,如果玻利维亚军队全部撤出查科地区,该地的秩序完全由巴拉圭负责的话,巴方可以接受国联的建议。对于这种条件,各方代表都明白巴拉圭想干什么。对于巴拉圭在战场上的表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国联查科委员会中的军事人员警告巴拉圭,他们现在的情况和反攻前的玻利维亚情况类似,现在巴军的补给线越拉越长,如果不谨慎处理而被玻军反戈一击,局势很难预料。即使玻军的反击不利,至少也会使双方陷入僵持,巴拉圭现在应该见好就收,趁着有利局势,赶紧达成对巴拉圭有利的协议。
1934年2月21日,查科委员会与两国代表团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但是两国态度都很坚决,无法达成任何共识,委员会旋即返回日内瓦,向国联提交了一份报告。在报告中,委员会分析了查科战争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根据这些预测,委员会在报告中提出了一旦两国筋疲力尽被迫提出媾和时,国联可以采取的对策和计划。同时,在报告中,委员会还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军火禁运。
草原绞肉机 软弱的国联(3)
对玻利维亚和巴拉圭这种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小国来说,国防所需的军火物资只能依靠外购。如果能切断其军火外购渠道,无疑是釜底抽薪的办法,至少能迫使头脑发热的政府和军队好好考虑,如何才能把战争进行下去。
通过对战场的实地考察,委员会中的职业军人也感到惊讶,与结束并不久的“一战”相比,巴拉圭和玻利维亚进行的是一场“异常残酷和可怕的战争”。得益于欧美国家制造的现代战争物资——飞机、装甲车、火焰喷射器、速射炮、机枪以及提供交通便利的邻国,在这一片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土地上,两个国家将战争的残酷性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其实早在1933年,国联就已经提出对两国实行武器禁运的计划。不久,胡佛和史汀生也说服美国国会采取同样的行动,不过,美国参议院在同意胡佛的想法后不久又将此计划否决了。因为美国的反复,武器禁运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
由于历史原因,南美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由于玻利维亚和阿根廷交恶,加之阿根廷在巴拉圭控制的查科地区有大量的投资与利益,因此在查科战争中,阿根廷坚定地站在巴拉圭一边,为其军火运输提供便利。所以要真正地做到武器禁运,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的4个邻国的态度非常重要。
当查科委员会的报告公布后,舆论给各国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不少国家决定响应国联的计划,对两国实施武器禁运。但更多的国家却没有那么痛快,很多国家认为,即使自己不向两国输出军火,也会有其他国家输出,单方面的武器禁运损害的只是本国的利益,因此对武器禁运持观望态度。国联统计了相关的材料,发现武器禁运竟然牵扯到35个国家,只有这35个国家的政府同时采取行动,武器禁运才可能真正实现。1934年5月19日,国联行政院向所有输出武器的国家发出呼吁,剩下的就是看美国的态度了。如果美国还是不支持禁运,那么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此时,玻利维亚国内的一份报纸刊发了5个美国公司的广告,这些广告都是军火广告,赤裸裸地宣传那些武器的性能。这一举动激怒了很多国家,美国政府遭到巨大的压力。在5月19日国联发出呼吁前,美国参众两院向总统授权,禁止向巴拉圭或者玻利维亚出售武器。这一次,罗斯福总统痛快地下了命令。
美国表态后,其他各国陆续采取类似的措施。德国和日本(按照盟约规定,两国退出国联的宣告需在2年后,即1935年才发生正式效力)也勉强同意。至于希望加入国联的苏联,态度更是爽快。1934年8月,武器禁运正式实行。武器禁运的效果究竟如何,让我们看看1934年的战局。
草原绞肉机 1934年的转折(1)
1934年的转折
1934年1月8日,巴拉圭方面恢复了攻势,目标是皮科马约河上游的巴利维安要塞。当时形势严峻,玻利维亚新上任的总司令佩尼亚兰达指挥部队边战边撤,迅速将部队后撤至巴利维安一线加强防御。3月,巴拉圭第三军团攻至巴利维安,但是面对已经构筑好防御工事的玻利维亚军,巴拉圭军也同样遇到了一年前玻利维亚军队在纳纳瓦碰到的问题。随后,双方围绕着巴利维安要塞展开了战争期间最激烈的战斗。巴拉圭军对玻军阵地发动了一波波的突击,几次攻破其防线。玻军也毫不示弱,组织部队发起反击,重新夺回阵地。双方这样的战斗一直持续到7月,巴利维安要塞依然在玻利维亚军手中。
军事形势的恶化让玻利维亚不得不考虑其他的解决途径。几经权衡,玻利维亚决定仿效中国,提出动用国联盟约第十五条(即有关调停解决国际争端的条款)。为了保证形成的决议有足够的威信,玻利维亚同时提出,这次应该由国联大会出面,而不是由行政院主导。国联大会接受了玻利维亚的请求,但解决问题需要时间,因此决定,首先组成一个特别委员会来完成这个任务。特别委员会由拉丁美洲国家组成,阿根廷表现得最积极,墨西哥、智利、秘鲁也派出代表参加了特别委员会。不过,美国和巴西拒绝了国联大会的请求。特别委员会的组成对巴拉圭来说应该是很大的压力,作为战场上占优势的一方,巴拉圭并不愿意此时接受国联的调停。
随着战线向玻利维亚方向推进,巴拉圭方面的后勤补给线越来越长,攻势渐渐弱了起来。1934年8月份,前线的态势对于巴拉圭十分不利:战线的南段,巴拉圭第三军团被阻于巴利维安;中段,第二军团前进至卡朗达特,但是在玻军的顽强反击下正在撤退;北段,巴拉圭第一军团,到达帕拉皮蒂河后就再也无法前进一步,不得不后撤以获得补给。这时,埃斯蒂加里维亚得到了更让他紧张的情报:巴拉圭军正面的玻军大概有50000人(估计过高了),而巴拉圭方面只有不过21000人。
草原绞肉机 1934年的转折(2)
在巴拉圭军队大踏步前进的时候,日内瓦的国联大会也没有闲着。经过多方面的磋商,大会着手起草一个条约,规定国联将组织一个中立国军事委员会组织和监督停战、撤兵和复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