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司马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说司马家-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等立刻就签!有董司徒、崔司空在前领衔签署上奏,司马大将军这事儿必能马到功成、指日可就!”说着,他又轻轻推了一下高柔:“高廷尉,今天以官秩高低为序,崔司空签了之后就该轮到您接上了……”
今天在座的都是司马氏的故交好友,大家对司马懿上位之事一拍即合,高柔搓了搓手,脸上笑意一现:“董司徒、崔司空和本座今天倒是可以在这里签名联署,只不过到下边各郡、各曹的串联事宜,却得辛苦王肃大人和何君你了……”何曾把头点个不停:“晚辈资浅年轻,自当为在座诸公效犬马之劳。尚书台、御史台、中书省等各大府曹那边,晚辈事先早都联系好了——只要你们把名字一签完,晚辈连夜赶去让他们联署。”
以司马氏目前在朝廷中的势力,除了大多数的大臣支持他之外,少部分不太支持的大臣最多是不发表意见,若说敢于明确反对的,肯定是极其个别打算自找死路的人。这时,司马芝却微微皱皱眉头:“各位大人,据我所知:大司农桓范、度支尚书卫臻、谏议大夫蒋济等几位宿望老臣的态度都还不甚明朗……咱们今天签了之后,也须得好好和他们沟通一下。”
司马懿的这次加礼,其实就是宣告曹魏政权的和平移交,因为有当年曹操的先例在此,大家对此心知肚明。“这个倒没什么。其实蒋济那边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他可能会反对别人晋相加礼,但是对司马大将军却应该能‘放行’。毕竟,对司马大将军的丰功伟绩,他素来也是赞不绝口的。”王肃拈了拈自己颌下的胡须,眯着一对圆活闪光的小眼睛,慢慢地说道,“只怕桓范和卫臻两人那里有些棘手……卫臻这个人一向在朝中不偏不倚、介然独立,从来没买过谁的账,我也不好和他说话。至于桓范嘛,最是喜欢与人执拗的,难保他知道了之后不会折腾个什么事儿出来呐。”
既然是大家民主表决,其实不应该最终是百分之百赞成,若是这样,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最好是百分之九十赞成,百分之七弃权,百分之三反对,那么看起来至少比较有代表性。“有这么多公卿大夫、方镇要员联名齐上推戴表,就缺了两三个人的名字,也没什么的。”董昭低垂着双眼,仿佛直盯着自己膝上盖着的棉被在说话一样,“当年本座劝进太祖武皇帝晋公加礼之时,表章上联署姓名的比这一次还少得多了,也没见那事儿后来生了多大的波折。”
司马芝伸出手指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这段时间来,他也在为推戴司马懿晋相加礼一事而奔走联络。不过,闯到了今天这个关头,司马芝的心底却莫名其妙地泛起了一丝隐隐的不祥之感,但一时又说不清这份感觉来自何处,此刻也只得揣在心里“走一步,瞧一步”了。
33 一个时代的终结——三国进入下一个阶段到了曹魏嘉平三年的秋八月,年已七十的司马懿终于染病了,而且渐渐沉重。司马懿一直是三国时期的健康长寿典范,他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身体好,活得长。在这些方面胜过了所有同时代的人,但人总是要死的,现在感觉自己不行了,乃唤二子至榻前嘱曰:“我辅佐大魏许多年了,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大家都认为我心怀篡逆,让我深深地害怕,我死之后,你们二人要善理国政。慎之!慎之!”说完后,司马懿就死了。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二人将此事申奏给了魏主曹芳,曹芳以国葬的厚礼操办司马懿的丧事;司马师被封为大将军,总领尚书机密大事;司马昭被封为骠骑上将军。
过不了几年,吴主孙权的身体也开始不行了,孙权说起来是与曹操和刘备同一时代的人,只是比曹操和刘备年纪小多了,所以曹操与刘备早就死了多年,连曹操儿子都死了,刘备的接班人诸葛亮也死了,现在才轮到孙权的健康出了问题。孙权的病拖到第二年的四月,病势日渐沉重,乃召太傅诸葛恪、大司马吕岱至榻前,嘱以后事。说完就去世了,孙权称帝二十四年,寿七十一岁。
孙权去世后,太傅诸葛恪立孙亮为帝,大赦天下,改元建兴;谥孙权为大皇帝,葬之于蒋陵。
曹魏埋伏在江东的内线将东吴的消息通报给了司马师,司马师听说孙权死了,就想去打江东,尚书傅嘏说:“江东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先帝在时屡次伐吴,但都没有大的成功,现在天下太平,各自过过日子蛮好,何必又要兴起战争呢?”
司马师说:“大家老是这么僵持着也没意思,风水轮流转,以前没把江东给打下来,不代表现在仍然打不下来,我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打东吴。”司马昭也认为大哥说得对,目前东吴的少帝孙亮刚刚继位,可以说是立足未稳,我们可以乘机去打他们。
既然司马兄弟发话了,大家也不敢有意见,曹魏就令征南大将军王昶引兵十万攻南郡,征东将军胡遵引兵十万攻东兴,镇南都督毋丘俭引兵十万攻武昌,三路进发。又遣司马昭为大都督,总领三路军马,准备进攻东吴。
34 上阵亲兄弟——自家人毕竟不一样
这一年的冬天,司马昭亲自挂帅,领兵至东吴边界驻扎下来,召王昶、胡遵、毋丘俭等将军到帅帐中议事,司马昭说:“东吴最紧要处,就是东兴郡。现在他们筑起大堤,左右又筑两城,以防我们从巢湖后面攻击他们,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遂令王昶、毋丘俭各引一万兵,列在左右:“且勿进发,待取了东兴郡,那时一齐进兵。”昶、俭二人受令而去。昭又令胡遵为先锋,总领三路兵前去:“先搭浮桥,取东兴大堤;若夺得左右二城,便是大功。”遵领兵来搭浮桥。
在东吴方面,孙权死后,目前是太傅诸葛恪当家,诸葛恪听知魏兵三路而来,聚众商议。平北将军丁奉说:“东兴乃东吴紧要处所,若有失,则南郡、武昌危矣。”诸葛恪说:“此论正合吾意。公可就引三千水兵从江中去,吾随后令吕据、唐咨、留赞各引一万马步兵,分三路来接应。但听连珠炮响,一齐进兵。吾自引大兵后至。”丁奉得令,即引三千水兵,分作三十只船,望东兴而来。
司马昭方面派遣的大将胡遵率军渡过了浮桥,屯军于堤上,胡遵派桓嘉和韩综两位将领攻打东吴的两座城堡。左城中乃吴将全端守把,右城中乃吴将留略守把。此二城高峻坚固,急切攻打不下。东吴见魏兵势大,也是不敢出战,死守城池。
胡遵没办法,暂时不能迅速结束攻城战,只好扎营做长久打算,他先在徐塘下寨,时值严寒,天降大雪,胡遵与众将在营帐中喝酒。
忽然有人来报,说东吴有三十只战船来犯,胡遵还特意出寨去看了看,果然见东吴派来了三十只船,每船上约有百人。于是他毫不在意,回到帐中,对诸将说:“东吴不过来了三千人,何足惧哉!”只令部将哨探,大家继续饮酒。
丁奉看魏兵毫不在意自己的袭击,心里想这也太看不起我们东吴了,于是带领三千吴军精锐,各个脱去衣甲,轻装上阵,一声呐喊,丁奉带头杀入敌阵,三千吴兵个个都像是下山老虎,逢人就杀,气势非常吓人。魏军本来都抱着不当回事的心理,主将既然继续喝酒,士兵也就没做准备,结果被吴军杀得大败。等胡遵知道厉害已经晚了,搞了半天这分明是吴军的一支特种部队,人数虽少,但战斗力惊人。魏兵一阵慌乱,大家夺路而逃,刚建好的浮桥也被吴兵截断了,胡遵制止不住溃败之势头,只得跟着逃跑,司马昭、王昶、毋丘俭等听知东兴兵败,亦勒兵而退。
诸葛恪率领吴军的大部队很快也赶到了,听说丁奉大获全胜,于是奖赏了众人,他想既然司马昭如此容易对付,那么干脆就再接再厉,继续攻击魏军。诸葛恪还派人联系蜀国的姜维,希望他能一起出兵,与东吴一起攻击魏国,事成后平分天下。
丁奉建议诸葛恪先取魏国的新城,因为新城对魏国来说是一个总的入口,如果能拿下这个地方,司马师一定害怕。诸葛恪采纳了丁奉的建议,派重兵进攻新城,新城守将张特看到吴军人多势众,于是闭门不出,吴军围着城池打。前线的情况报告到了朝廷,司马师听说后正在犹豫是否派兵增援新城,主簿虞松对司马师说:“新城坚固,短时间不易被吴军攻破,吴军远来,粮草供应不便,时间长了必然撤退,其实不必过虑。反而是蜀汉那边值得我们重视,姜维很有可能乘机出兵从西面进犯,请大将军留意。”司马师觉得虞松说得对,于是就派遣司马昭率领大军去协助郭淮严防蜀军进犯,命令毋丘俭、胡遵去增援新城。
诸葛恪这次是太想立功了,这是他作为太傅后领军打的第一仗,但偏偏新城的守将张特十分厉害,吴军久攻不下,诸葛恪下了死命令,每天督促诸将率军猛攻,某一日总算将新城的西南角攻破了一道缺口。吴军正准备大规模攻城之时,突然新城守将张特派使者前来见诸葛恪,使者对诸葛恪说,张特其实也守不住了,打算投降,但魏国有法律规定,守将守城满一百天,实在守不住而投降,家属不会被株连,现在新城已经守了九十天了,如果吴军能再等一等,十天之后,张特就率军投降。
诸葛恪相信了使者的说法,就命令吴军不再攻城了,大家退后等待,希望十天后张特能主动开城投降,但没想到的是,张特却利用了这十天的时间,修补了被吴军攻破的城墙,同时还加固了很多城墙破损的地方,到了十天后,张特根本就不投降,仍然与吴军对抗。
诸葛恪大怒,加紧派兵猛攻新城,但此时吴军的军粮已经不足了,而且军中传染一种流行病,很多士兵得病,士气低落。诸将劝说诸葛恪暂时撤兵,等下一个机会再行征战,但诸葛恪坚决不肯,仍然逼迫诸将继续攻城,很多士兵都心有不满,逃跑者越来越多。到了后来,诸葛恪也发现,吴军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无心恋战的程度,新城根本就攻不下来,于是只好同意撤兵,早有细作报知毋丘俭,毋丘俭尽起大兵,随后掩杀。
吴兵大败而回,诸葛恪心里这个气啊,实在没地方发,回到朝中生怕别人在背后议论他,说他坏话,于是莫名其妙地找其他人的麻烦,看谁不顺眼就杀谁,搞得东吴满朝人心惶惶,个个都觉得诸葛恪得了癫狂症。
35 东吴的权力更替——仍然是政变与谋杀本来东吴的御林军是孙峻掌管的,但诸葛恪却命令他的亲信张约和朱恩去掌管,要夺了孙峻的权力,太常卿滕胤与诸葛恪有仇,就乘机去离间孙峻,两个人一拍即合,打算谋杀诸葛恪。他们去找吴主孙亮,孙亮也表示愿意除去诸葛恪,因为他太过于霸道了,于是大家设计了一个计谋。某一天,吴主孙亮请诸葛恪入朝赴宴,暗中埋伏刀斧手在内室,想把诸葛恪诱骗而来,在宴席间掷杯为号,命刀斧手杀死诸葛恪。
诸葛恪接到吴主孙亮的邀请,准备赴宴,他的部下张约来劝他,说最好别去,怕只怕宴无好宴,会无好会。诸葛恪有点犹豫,正不知究竟去还是不去,这时孙峻、滕胤都来劝他,说吴主孙亮要与太傅商议国事,务必请太傅赴宴,于是诸葛恪就放心跟着他们一起去了,张约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去。
诸葛恪见了吴主孙亮,施礼毕,就席而坐。孙亮命进酒,诸葛恪心疑,就推辞说:“最近身体不好,病躯不胜杯酌。”于是以茶代酒,与吴主交杯,酒至数巡,吴主孙亮说有点事情,就找理由先走了。孙峻下殿,脱了长服,着短衣,内披环甲,手提利刃,上殿大呼:“天子有诏诛逆贼!”诸葛恪大惊,掷杯于地,欲拔剑迎之,头已被孙峻砍落。
张约见孙峻斩下了诸葛恪的人头,立即挥刀来迎。孙峻急闪过,刀尖伤其左指。孙峻转身一刀,砍中张约右臂,这时候武士一齐拥出,砍倒张约,将他剁为肉泥。孙峻一面令武士去抓捕诸葛恪的家眷,一面令人将张约和诸葛恪两人的尸首,用芦席包裹,以小车载出,弃于城南门外石子岗乱冢坑内。
诸葛恪之妻正在房中心神恍惚,感觉浑身不得劲,突然朝廷派来了士兵,围住了太傅府第,将诸葛恪合家老幼全部抓了起来。满门众人都惊惶号哭,士兵将诸葛恪全家老幼全都缚至市曹斩首。
魏国的光禄大夫张缉很早就曾对司马师说:“诸葛恪不久必死。”司马师问,何以见得?张缉回答:“诸葛恪威震其主,如何能够持久?”现在果然被他说中了。却说孙峻杀了诸葛恪,吴主孙亮封峻为丞相、大将军、富春侯,总督中外诸军事。自此权柄尽归孙峻矣。
在司马师原来的谋划当中,姜维会被郭淮击退回蜀,至少两三年内难以再行侵入关中。而自己就可以来个“调虎离山”,借着东吴内乱,诸葛恪被杀事件,让司马昭率兵进攻东吴,让东吴陷入僵持苦斗的泥沼!自己稳住朝廷局势,理顺所有关系,让司马氏的基础更加稳固,一旦郭淮或者司马昭获得军功,再加以封赏,加重他们手中的权力。
36 最好的集权方式就是打仗——战争可以改变一切司马师本可以乘势出任丞相之职,再以对抗西蜀与东吴为借口,把所有的军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吴主孙亮诛杀了诸葛恪之后,居然让孙峻掌握了东吴的实权,孙峻是个缩头乌龟,不像以前那样频繁出击,东吴那边一下子消停了不少。纵然西蜀方面还有姜维、王平等前来边境上骚扰滋事,但郭淮、赵俨、孟建他们足可御之于国门外而有余。本来想乘乱晋升丞相之职的司马师一下子失去了借口,想到这里,他就禁不住狠狠地跺了几脚,直把地上的枯叶踏得粉碎。
“大哥,您怎么了?”一直跟在他后面踱步的司马昭见状,不由得赶上前来关切地问道。今天,他是专门来向大哥讨教对付东吴的计策的。不过,自入大哥书房的那一刻起,他就看出大哥心头郁闷之极,到了这时,他果然还是发泄出来了!
司马师深深地倒吸了一口长气,屏住了心神,停住了身,右手往外一摆:“没事儿!我是在想,那远在关中刚刚打退了蜀军而显得踌躇满志的郭淮,在得知诸葛恪在东吴被孙峻所杀的消息后,还不知会怎么想呢!”
司马昭听了大哥的这番话,仍是大不相信:“大哥,您这话可把吴主孙亮轻视得有些过头了。孙亮虽然年轻,但身边能征惯战的宿将尚多,可能过不了太久,东吴又会再次与我们爆发战争。”
“呵呵,子上,你仔细想想,这么多年来,东吴在战场上可有什么重大失误被咱们抓住过?朝野上下,谁不说东吴是最难对付的势力之一?”司马师冷冷笑道,“东吴历代主公的言行举动都是这般纯而无瑕、洁而无秽、刚而无欲、正而无私,简直犹如周公重生、姜尚再世!以致到了今天,朝野上下竟有大多数的大臣都要求我们与东吴合作,以求东南方的平安,想来真是令人不寒而栗啊!”
司马昭听得悚然一惊:“大哥,您别说了!为今之计,我等应当如何应对才好?”
司马师伸手摸了摸自己唇角的两撇胡须,眉头紧紧地拧成了一团:“东吴既然念念不忘觊觎天下的谋国之道,那么我等也只能随机应变,紧密严防他们就是了!”
司马昭听了,眼里灼灼放光:“大哥此计甚妙!对于驻守雍州的郭淮,大哥有没有什么防范之法?虽然郭淮目前非常忠心,但对于那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我们不得不防啊。”
“把他推到繁杂的军务当中去!让他尽可能多地树敌于人!”司马师显然是早已成竹在胸,“防备西蜀需要大量军粮,关中十余郡遭了大旱也需要发粮赈灾,让郭淮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加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