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也明白这些人的心思,所以说道:“雪原军虽然没有承认是国府领导下的军队,但他们对外宣称中国革命军东北雪原军。我想这也是向我们发出的信号,诸位怎么看?”
陈诚是了解蒋介石的,所以第一个说道:“校长,学生认为,凌芸她们对外宣称中国革命军东北雪原军。我想这也是向我们发出的信号,诸位怎么看?”
陈诚是了解蒋介石的,所以第一个说道:“校长,学生认为,凌芸她们对外称中国革命军,而以沈阳为中心成立的是抗日边区临时政府,凌芸自任区长。连主席和地方政府头衔都没有,证明此人并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给她正式头衔,拉进我们阵营。”
蒋介石觉得陈诚说得对,但一贯和陈诚唱反调的何应钦说道:“那可不一定,凌芸这个人我们虽然不了解,但从她取得成绩看,证明此人很有头脑,东北盛传她为女诸葛,也许是明白缓称王的道理呢?”
看到两个人又开始拿国事争论,白崇禧有些鄙视,眼里闪过一丝轻蔑。一直观察这些人的蒋介石,发现白崇禧的眼光说道:“健生也是人称小诸葛,怎么看待你这个本家同僚啊?”
蒋介石是严肃的人,很少开玩笑,这次带着笑容说出的话,让在座的人都笑出来,气氛也松了一些。何应钦明白蒋介石这样是表示对自己的不满,想想现在的环境也就笑笑没说话。
白崇禧明白老蒋对他这个桂系的人什么看法。带着一丝笑容:“委员长,我这个小诸葛可是小,人家是女,我可没法比。我认为辞修说的有道理,凌芸确实没有野心,因为什么时候看到想当皇帝的诸葛亮了?好像只有曹贼才想篡夺汉室江山吧?”
在座的所有人一起看何应钦。白崇禧的话明显是两层意思,一层是表示自己无意问鼎最高权力,另一层意思也是说何应钦的,毕竟他是二号人物,而一直想取而代之。
何应钦被白崇禧暗暗算计一下,又敲打了一句,但他却不能接嘴。那不是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吗?但他也不会放过白崇禧,明知道他避重就轻不想说,也就笑着说道:“那白部长有什么高见呢?”
白崇禧鄙视何应钦的为人,所以说道:“其实不论什么想法,雪原军是抗日的军队,这是毋庸置疑的。我想既然她想自己说了算,那里又是和关内隔绝的地方,国府应该有诚意表示,把权力给她大一些。把整个东北给她,我想就应该没问题了。”
这个说法超过所有人想法,东北都在日本人手里,雪原军也不过是夺过沈阳、通化和周边几个县,怎么说把东北交给她们?就连蒋介石也有些感兴趣的问道:“建生为什么这样说?详细谈谈?”
看到所有人都看着自己,白崇禧有些自得说道:“各位都知道,东北是在日本人手里,控制东北的名誉上是满洲国。既然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下认为那就授予凌芸东北三省绥靖主任一职,管理整个东北的军政事务。一来可以表示国府不承认满洲国的政治体制,也能显示国民政府对东北的所有权。另一方面凌芸的野心也能得到满足。”
他看到这几个人都微微点头接着说道:“就算是我们不下达这个命令,东北也好像也轮不到我们插手,还不是一样。人家自己组建军队,自己任命地方官员,自己给军队授衔,还是独立一样。那么还不如我们给他,怎么也算是国民政府治下的地区。这当中有另一个重大问题,这个职位我们已给到最高,好像其他人也出不到再高的价钱,也能避免有些人打雪原军的主意。”
蒋介石的眼里露出赞许的表情,不愧为小诸葛,说的太正确了。对于给不给这个职位其实一样,都是人家自己说了算。但这样一来,可以避免中共插手。
确实,凌芸有这个野心,想当东北王,国民政府已经给了,中共用什么给?这样就让雪原军成为国民革命军,这个标签成为事实。只要中共给不了更高的职位,就不用担心凌芸倒向其他方向。人的野心一旦被挑起,凌芸能放弃当东北王的机会吗?
白崇禧从蒋介石赞许的眼光中,明白自己说道他心里去了,也就接着说道:“雪原军数量不大,但在她周围牵制了二十万日军,如果她想当上东北的主人,就必须夺取整个东北。如果她真的能占领东北,我想会极大减轻关内的压力的。另外雪原军以却断京奉铁路,日军失去东北的基地,他们的战争能力也将被大大削弱,对我们也十分有利。”
“好”蒋介石终于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有些痛快的说道:“任命,凌芸为东北绥靖区专员,总理东三省事务,授予陆军上将军衔,出任雪原军总司令。其他将领和地方行政人员上报国府批准。”
说完又说道:“陈部长安排得力的人员去东北就任雪原军政治部主任,同时用通电的形式向东北宣布。”
本来白崇禧想提醒蒋介石,人家是独立部队,不要派人掺沙子,这样的行为也成功不了。只是去一个政治部主任有什么用,再说还遭人反感。但是话到嘴边没有说,让老蒋碰钉子也好。总是自以为是,人家接不接受任命还不知道呢?就派人。
不过总算问题解决了,也可以给国统区民众和各民主党一个交代,也能应对国际上的关注,蒋介石也就安心了,毕竟东北他说了也不算。
第二天,国民政府电台正式发表通电,嘉奖东北抗日雪原军的功绩,祝贺他们收复沈阳、通化,随同一起发布的还有对凌芸的通电任命。
这一下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官职给的可不小,东北三省绥靖区专员,那就是东北行政地方最高权力。同时一下成为陆军上将,国军的将军虽然不太值钱,但上将也不多,还是雪原军总司令,让舆论一片哗然。
沈阳雪原军司令部里,从通化赶回来的袁桐一脸的笑意,先是敬军礼,然后又学人家弄一个万福出来,最后是双手抱拳:“恭喜凌司令,凌专员高升。”
凌芸打她一下说道:“你这是什么礼节,到底男的女的?你也取笑我,这样的做法你看不出来吗?”
袁桐鄙视的撇嘴:“我不太笨,这样的棒杀手段我怎么不知道,其实还用他这么做,不过不会得逞的,因为我们可是来自另一个时空。”
凌芸摆摆手屋子里的人全都退出去,说道:“你呀,得意忘形,这样的话怎么能说?”
袁桐吓得一吐舌头,一高兴忘了凌芸办公室还有水仙呢?笑笑说道:“没事,别人也想不到。不过老蒋这一手弄得也很高兴,只向你一个人封官许愿,是想激起手下的人不满,这一招还算是很高明的。”
凌芸叹口气说道:“难怪他会失败,这时候不是让雪原军团结,却是想让我们不团结,真是不可救药。其他人没什么,只要你没有想法就行。”
“切”袁桐说道:“你以为我真那么没头脑啊?只是有你我懒得动脑筋,指挥打仗多简单。放心,老蒋任命你为中华民国主席,我都没意见,只是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有想法?”
凌芸说道:“共同共事,贵在坦诚,只有把问题放到桌面上,大家才不会有想法。我已通知四个师长和关军长回来开会,正好你也来了,不用通知,这个我有办法解决。”
袁桐说道:“我说你没有作出什么反应呢?是打算开完会再表态吧?不过你什么态度?”
第124章 一石千层浪(三)
袁桐离开,凌芸陷入沉思中。老蒋这一手确实很高明,也很可耻,让凌芸确实有些无奈。虽然表面看没什么,可是凌芸不认为真的没什么。国民政府方面对东北雪原军的嘉奖和肯定确实鼓舞人心,也起到了稳定雪原军的作用,特别是对东北的百姓更是造成心里稳定。
毕竟把雪原军纳入了全国抗战这一盘棋中,让全东北人看到胜利的希望和对胜利的信心。但老蒋却玩了一手更高明的损招,那就是只对凌芸一个人封赏,其他人只是让凌芸上报。表面看什么问题也没有,军事委员会是不知情,当然是你们自己上报谁,我们就批准,不干涉雪原军的事。
可实际呢?凌芸怎么报?一旦上报能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个那就是谁关系近,谁关系远?谁的功劳大,谁的功劳小。以前什么事也没有,那是因为雪原军一直自己说了算,在所有人心中,这支军队就是凌芸的。
可是让国民政府这么一弄,把雪原军弄到全国面前,确实的不但是军事职务问题,还有一个政治地位问题。雪原军成分复杂,有原雪原军的,有东北抗日部队的,有土匪的,有伪军的。还有一些凌芸他们一开始起义的,可以说非常复杂,就算是伪军也有先有后。
夺取沈阳的目的,为的是周围的工业和沈阳的兵工厂,但沈阳的特殊地位,决定沈阳有不同的政治意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思,说好听一些,是政治抱负和个人理想,说难听就是野心和欲望。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能把人看作圣人和神仙,无欲无求。
今天或许没什么,但这个种子已然种下,他会在今后慢慢的生根发芽,有了适合的气候就会发生变化。让凌芸有些担心的是袁桐的表现,她为什么后来说这些,那也无非是向自己表态。
以两个人的关系需要表态吗?这就是在袁桐的心理已然开始警觉,是不是有提醒凌芸的成分,也不敢确定。这段时间雪原军膨胀的更快,军队发展也是几何速度。越是规模小发展的越慢,因为谁也信不着你。
当有了一定势力之后,无论出于什么心态,都有人投靠你,也能相信你。如果一开始就拉拢关明远,相信他怎么也不会干。
作为老部下,关明远连马占山都没有答应,能答应凌芸,足以证明关明远并不信任马占山,其实就是不信任国民党军队。后世经历的时间长,从旁观者角度去审视这段历史,凌芸更能看明白。如果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让傅作义投降,恐怕打死他也不会干。但四九年他起义了,这都和实力有关。
在短时间之内,雪原军成为有两个军、四个师、两个直属团,一个大队和大批辅助部门的庞大军事集团,总兵力已达到四万多人。
根据刚刚完成的部队整编报告,全军作战兵力是四万五千人,其他机构和后勤如果全算上已达到六万,确实是让人欢欣鼓舞的一件事。可老蒋这一手来的太不是时候了。
对于关明远出任第二军军长,凌芸就已经听到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表示不满,毕竟关明远刚刚投降,凭什么出任军长。
雪原军的三个人都可以成为军长,第一个是胡启忠,第二个是李豹,第三个柴金旺,但寸功未力,只是原来伪军的军衔高,带来的部队多,就成为军长,这明显有人不服。
无论是团长还是旅长,都有投降的伪军,他们进入雪原军以后基本都是降级使用,而部队的主官都是雪原军的老人。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从雪原军的作战特点出发,但现在显然不行,军队越多需要的指挥水平越高,已不是靠着勇敢能解决的。
凌芸的头脑确实够用,所以她更明白中国人的小农意识非常严重。在职务上看的是关系,而不是能耐。
对于圈外的人缺少信任,在后世企业打工,对这样的现象凌芸更加有深刻的体会。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很多,经营也不错,但他们无法发展壮大,原因就是这个思想作怪。
特别是一些小县城和小城市农村的企业,只能维持在家庭工厂和小公司的范围规模之内。一旦扩大就会失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信不着外人。
在企业需要管理人员的时候,作为企业主人首先考虑的不是才能和人品,而首先考虑的是什么关系。信任不是考察品德和才能,而首先考虑的是什么关系,值不值得信任。所以一个私人企业中,老婆管财务,儿子管生产,女儿管销售,所有重要的职位全是自己家里人,他认为这些人不会糊弄他。即使贪点钱也没有外流,奉行的是肉烂在锅里,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是他们真的值得信任吗?最重要的是家里人可靠,但他们却不一定有那个水平和能力,往往会因为能力问题让决策失败,造成重大损失。
还有一点,亲情在利益面前更加不堪一击,何况还有一种思想在每个人心理作祟,那就是“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老婆孩子还得伸伸手。”钱财还是放到自己手里最安全,所以亲情根本挡不住贪污和利益争夺。
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思想,也让人有了什么都论资排辈的思想,却忽略了有些人即使他干上一辈子,也不一定有那才学,这一切都是利益驱使。
凌芸看明白这些之后,毅然决定不再打工,要自己创业。可创业还没开始,她却和袁桐穿越了,来到了异时空,开创一份抗战大业。
雪原军从十几人、几十人发展到今天几万人,从占据一个山寨,到今天控制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已从一个小企业发展成大型企业,这就好比一个公司,已从独立的企业,向集团公司的方向发展,他面临的不再是军队作战能力问题。
政治权谋,即使凌芸再聪明,毕竟她没有学过这些。她只好在企业公司模式中借鉴经验,认为雪原军已从资金运行进入资本运营的阶段,管理将是雪原军的重大问题。战略发展要超过战术运用,核心层的人员就突显出重要的地位。
就在凌芸将做出调整的时候,重庆国民政府却来了这么一手,让每个人的心思都变得不一样。袁桐来表示这些,让凌芸心里警觉起来。
这么长时间,雪原军从胜利走向胜利,自己确定了无上的领导地位,但是下面呢?如果不公平,不正确,难免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凌芸就通知两个军长、四个师长,以及核心的人员开会,研究怎么办?凌芸的想法就是把问题摆在桌面上公开研究,让所有人明白,从而消除这个隐患。
一直思考了一天多时间,雪原军高层第一次召开非军事作战会议。这是政治会议,所以参加的人包括了楚玉和李二丫。谁都认为这样的会议很快就能结束,但没想到却开了整整三天时间。
说是开了三天的会,还不如说是学习了三天时间。在会议上凌芸详细的分析了这时的形势,和可能产生的危害,以及人性中的弱点,让开会的这些人大吃一惊。最后所有人心悦诚服的表示,会正确对待这些问题。
当会议结束的时候,凌芸松口气,她不敢保证会不会有问题,但总算解决了这一次老蒋给出的难题。雪原军上下通过了这次决定,在重庆国民政府通电发出的十天后,雪原军做出反应。通电表示接受重庆国民政府的任命,改组方案和其他任命随后向军事委员会报告。
这十天时间里,无论是重庆,还是大后方其他城市,包括各方面民族党派,政治团体,一直在关注东北雪原军的反应。老蒋心里明白他这样做的目的,所以关注雪原军的反应。
日本方面在调动兵力,雪原军的反应对日本也至关重要。京奉铁路被截断,关系到日军的作战方向,所以无论是关东军,还是大本营,也在密切关注雪原军做出什么决定。这关系到凌芸这个妖孽一样的女人会有什么政治远见和战略头脑。苏联、美英各国,也在关注,这都关系到他们的对华政策。
凌芸只是从内部考虑她的发展,并没有想到她的动作竟然引起世界关注。在这些关注的组织和个人以外,同时还有一个在密切关注雪原军的就是延安方向。
中共满洲省委在三六年开始彻底和中央失去联系,而东北抗联是三三年就失去联系的。一直到去年,三七年年末才和中央联系上。
作为有战略头脑的中共,当然知道东北是何其重要,对抗日战争和取得全国革命胜利处于什么关键地位上。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情,当然引起他们的十分关注。
已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