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葬宋-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点了点头,道:“我明白大人的用意了,但是这样是不是有些太冒险了呢?”
姜明的脸色也严肃起来,道:“用他们是冒险,但是不用他们,形势也好不到那里去。说不定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呢?走一步看一步吧。”
凌震点点头,和姜明一起陷入了思考。

第二十九章 投名状

“投名状”一说。意思是加入一个组织前,以该组织认可的行为表示忠心——在古代是忠诚之征没有让姜明和凌震等多长的时间,王阿强就带着吕师夔回到了后堂饭厅之中,洗漱干净又换了一身新衣的吕师夔除了有些疲惫的神色之外,倒是也显得极为儒雅。
姜明这才发现,这个吕师夔的年纪应该还不到四十岁,但是头发倒是显得有些花白,可能是在牢房中被精神折磨的吧。眼光有些散乱。举止虽然得体但是显得有些畏畏缩缩的。再也看不见三个月前在广州城下意气风发的模样。
姜明不觉感到有些怜悯。但是随后就不再放在心上了。随后招呼吕师夔坐下一起用饭,吕师夔倒是没有犹豫,随意的坐在下首,但是并没有拿起碗筷,只是冷静的望着姜明。问:“吾乃叛国罪将,所犯过错件件可以诛杀之,为何大人敢用我乎?”
姜明淡淡的笑了一下,道:“谁说我要用你呢?刚才不闻我言,尔只是我手中的千里马骨而已,我会礼待将军,但是用,我怎么敢劳动大驾!”
吕师夔不由的一愣,心道,这个钦差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啊?不由的犹豫起来的望着姜明道:“罪官愿效犬马之劳,难道大人不肯让我将功折罪乎?”
凌震在一旁说道:“叛国之罪,又随蒙古鞑子屠杀我大宋之民,此罪可折乎?钦差大人之所以赦你,只是不想那许多无奈之下而暂时投靠鞑子、但是依然心向我大宋之人心存疑虑罢了。但是你?哼哼……”
吕师夔闻听此话,脸色变得潮红起来,也可能是有愧,也可能是被凌震几句话呛到了,手臂架在桌子上,两只手不停的相互搓揉着,显示出几度的不安。这一切都被姜明看在了眼里。
站起来慢慢的走到吕师夔的身后。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其实将功折罪也不是不可能,但不是朝廷不给你这样的机会,而是你的家小都在大都,朝廷怎么放心把事情交给你去做呢?”
家中的娇妻幼子,似乎唤醒了吕师夔心中的一些回忆,不再坚持,只是沮丧的低下头去,再也没有心情望着桌上的饭菜。
姜明又火上浇油道:“其实我很明白你的心思,人都一样,一边是娇妻幼子,一边却又是国家山河。家和国能兼顾当然要好,但是时值危难之秋,再是瞻前顾后,那么将会是一无所成。”
说到这里,想想自己以前所为,不由的暗自叹息了一次,又回过神来继续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对于吕将军的此时际遇,姜某爱莫能助。一切还要自己好自为之啊!”
说罢又重重的拍了两下。和凌震二人直视着吕师夔,但见他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显然内心正在左右的挣扎着。在家与国两个之间交互选择,凌震倒是也没有什么,但是姜明却是感到一阵阵的不忍。纵然是面对一个叛徒,他犯下这么严重的过错。当然,说句心里话,姜明对于吕师夔根本就没有恶感,在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前,姜明根本就没有在意过这个人的存在,当然,也知道曾经驻守过广州,别的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才慢慢的详细了解过这个人,不过也是在收复广州之后抓住他之后,通过张翔泰和凌震等人了解的。但是隐隐的觉得,能在其叔叔吕文焕背叛朝廷之后仍然被委任为兵部尚书,并且镇守九江这样的重任也交给他。排除宋度宗的昏庸,或者还有吕师夔拍贾似道的马屁之外。不可否认的是,此人肯定有自己的才华。
最后了解到吕师夔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大恶,投降元朝以后拍伯颜的马屁不成,反而被责诉了一顿,之后就是像一个跟屁虫似得随着唆都、塔出等东奔西跑,没有做出什么大的错事来。至少姜明没有听说过,甚至连张镇孙和凌震等经常和元军打交道的人都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
可见吕师夔这个人在元朝并不得意。在降元的原南宋将领中,一般除了刘整还受一些重用,和阿术一起进攻过襄樊一带。其余将领大都是不受重视,直至郁郁而终。至少在元史中留名的甚少,特别是后期降元的大宋官员,大部分都受到了冷遇,或者是放逐到地方任地方官,一般还是在北方,远离自己的家乡本土。
这就是姜明想要收服吕师夔的原因,不过收归收,要是吕师夔臣服了,就意味着他要抛妻弃子,甚至被蒙古人报复,杀了他全家,最坏的结果就是连累一起降元的亲朋好友,这个也是吕师夔内心交战的原因吧。
吕师夔此刻的心情不知道该如何诉说,在内心中,降元只是投机的一种,也表示着对大宋的失望。在蒙古骑兵强大的威压下。他的投诚显得是多么的无可奈何。他不是没有想过以身殉国,为大宋献出自己的最后一份力量,但是随着叔叔的来信,还有自己对朝廷的深切失望,使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做了一个人人唾骂的叛国者。
自己的叔叔吕文焕也是一样,当初死守襄樊孤城五年。但是迟迟却盼不来援兵,一直到了弹尽粮绝,在蒙古人以屠城的威胁下。无可奈何之。为了全城百姓的生命财产,才忍着伤心和无奈献城投降。但是蒙古人随即背信弃义,以家小和百姓性命作威胁,命他招降其他同僚。一路被伯颜胁迫到临安,一直到没有用的时候才放过他,给了一个中书左丞的闲职打发了事,再也没有提及了。
自己也是幸亏是手里有些兵马,才没有被弃用。记得在临安和叔叔吃饭的那一次,叔叔喝醉了酒,哭的是那么的伤心,那么的难过。大骂自己是卖国之人,大骂是贾似道误国。大骂自己不能当时以身殉国。
在那声声一个老人悔恨的哭泣中,吕师夔也曾经想过以后,但是还有以后吗?蒙古人已经榨干了自己的最后一点心血。自己已经没有兵了,就算是大宋放了自己又能如何呢?
还不是一只狗,甚至连一只狗也不如吧。在随元军东奔西走的这几年,看惯了蒙古人的暴虐。看惯了生离死别,在沦陷的那么多原来大宋的土地上,吕师夔看到了作为一个普通的汉人,连一只狗,一头驴也不如,只是奴隶。只是四等贱民。蒙古人杀了一个汉人,只用陪一只驴子的价钱,甚至连驴子也可以省去。但是如果是蒙古人受了一点委屈,那就是轻者杀人偿命,重则可能就要屠城灭村了。
自己回去算是什么呢?四等贱民。没有兵的他可能就是一只掉了牙的狗,迟早不是活埋就是被杀掉吃了。
想到这里,吕师夔不由的打了一个冷战。回过神来想到自己的妻妾子女。已经被抓住两个多月了,他们还会好好的吗?不会,以蒙古人的那贪得无厌的性格,恐怕早就把自己当做一个死人了吧。而死人。特别是一个死掉的汉人降将,能有什么价值。
吕师夔连想也不敢想了,猛地站起来,绕过椅子,向姜明和凌震二人跪了下去,大喊道:“罪官这次是真心醒悟,愿再世为人,还望二位大人能够禀明圣上,体恤罪臣当时的无奈。吕某愿肝脑涂地,以报答朝廷和二位大人的再造之恩。”
说罢,俯身于地上,长跪不起,竟不抬头。一时间泣不成声了。
姜明和凌震对视一眼,也是面带喜色,但是都是稍显即逝,面容一整。姜明站起身来。扶起了长跪在那里的吕师夔。叹气道:“不是不给你这个机会,但是现在一切如此,让我们二人如何上奏朝廷呢?就算是上奏了。朝廷怎么会相信呢?”
吕师夔顺势站起,惨笑一声,望着姜明道:“钦差大人何必为难与我,既然找我前来,那就是有用的着我的地方,那么二位大人心里自有定计了。何不说出来大家互相参详一下呢?”
“大胆。”凌震在一旁喝道。“你前为叛国之人,后为阶下囚。有何凭借要和我们谈条件,你相信不相信我不用奏明朝廷,就可以将你弃尸于菜市口。以敬天下。”
姜明其实心里也是大为惊讶,这个吕师夔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啊。在这个时候还能将别人的心意看的明白,并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看原来能够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果然不是白得来的。但是还是必须要杀一下他的威风。
看着在一旁站立的吕师夔,姜明笑了一下。道:“要朝廷相信,要皇上和皇太后相信的话,总是要拿一点诚意出来吧。”转过头来吩咐柳七伤道:“你把最近的一些事情给吕将军说一下罢。”
说罢,转身拉过正要阻止的凌震。道了一声:“不妨”。便拉着其吃起饭来,竟不再理睬吕师夔。
过了一会,吕师夔停了柳七伤说的情况。在一边沉思了半晌,又不声不响的走到饭桌前。直接坐了下来。端起米饭吃了起来。
在姜明的示意下,凌震也没有阻止吕师夔的无礼。过了一会饭吃完了。姜明笑道:“吕将军,你的投名状想好了吗?”
吕师夔端着空碗在那里愣了一会,反问道:“钦差大人可相信吕某乎?”
“现在还不相信。”姜明的回答也是很出乎预料。但是吕师夔却笑了。放下碗站起躬身一礼道:“那罪官愿献上刘深所部水军为投名状。”

第三十章 准备

做一件事情,准备的时间往往远超过做事的时间,也许准备很久,只为那一朝一夕而已。——姜明说**
第二天,当王道夫前来请示是否要出兵清远县的时候,却意外得到了姜明的私下接见,一直在内堂嘀咕了大半天的功夫,才面色肃穆的急促而去。姜明舒了一口气。看来主战场已经得到了王道夫的认同,就看这次成功的几率了。
等到王道夫走后,姜明依然没有出门,在那里独自一个人坐着,没有他的吩咐,有柳七伤和王阿强两个人守在院内,倒是也没有人敢进去。时间就这样在寂寞中过去了。姜明一直到了天黑也没有出来。
其实姜明一直在消化昨天和吕师夔商议的结果,当吕师夔把投名状的目标说出来的时候,真的是把姜明和凌震吓着了,原以为钓了一只小鱼,但是后面跟上来一个大鱼,意外的收获在吕师夔说出来时,老成持重的凌震声音都有些发抖了。竟忘了其分辨事情的可行性,还有可能性。
要知道元军再南方的水军当中,刘深至少可以占其中的六成以上。如果吕师夔能够把其搞定,甚至是说服刘深归降的话,那么至少短期内崖山行朝从水路上不用担心元军的威胁,更不要说元军从水上协助李恒进攻广州了。
但是吕师夔后来的话彻底打消了他们的念头,刘深虽然是汉人,却是出身于元朝大都附近宝坻邑。原属辽国,辽灭归金,金灭归元。基本上没有拿自己当国汉人看待,不过吕师夔却说出刘深此人好大喜功,喜好武力。一向把自己比作辅佐曹操的夏侯渊,以猛将功臣自居。特别是平定李檀之乱后,更是不可一世,为了攀比附会。给自己取了一个字“仲渊”来标榜自己的功绩。
因此,劝降刘深的机会几乎等于没有,只是有一点却是可以利用,就是刘深和张弘范及李恒之间的矛盾,创造机会一举歼灭之。
刘深和张弘范有什么矛盾呢?两人几乎都是出自于元丞相伯颜的门下,当年随伯颜一起灭宋,论功劳两人应该是相差不大的。而伯颜被调北上平叛之后。两人又分别被忽必烈册封为左都大元帅刘深与右都大元帅张弘范。一时间两人官职倒是持平,但是身为左都大元帅的刘深在字面上倒是压过了右都大元帅张弘范。
那刘深倒是也是知足。更是尽心尽力的为忽必烈卖命,谁知道事情变化真快,随着忽必烈对流亡的海上朝廷的不耐,于是就以张弘范为主帅,李恒副之,愈灭大宋最后一丝希望为后快。反而把刘深放在一边。
自觉劳苦功高的刘深几次发牢骚表示出极大的不满。但是又不敢上折于元朝皇帝忽必烈理论。那样就显得太热衷于名利,反而让主子不满。只是私下的叫嚷着说,有本事不如有个好老子。暗指张弘范是靠其父张柔之余萌得以比他位高,一直私下里面和张弘范较劲,不肯完全听他指挥。只是碍于忽必烈的淫威,不敢明着来而已。
所以吕师夔一听说张弘范现在和刘深合兵一处,马上就动了这个心思。在上次广州之战时又知道在赣州附近有亲宋的陈吊眼和陈壁娘等义军存在,马上献计曰:“如引陈吊眼之军扰其后备,为西进行朝后顾之忧。张弘范比起兵剿之。无论成果如何。便可留下刘深独自在丽江浦驻留。那么再引兵诱之,则可吸引其好胜斗狠之心,那么我们就可以调虎离山,烧其战船,令其水军完全瘫痪,则我大宋可放心只应付一路之敌也。”
凌震听候深以为然。现在南方兵士,大宋并不弱于元军,而由于天气酷热渐渐开始,正牌的蒙古起兵为了避暑大部分都驻留在黄河以北,元人体恤自己的族人,却从来没有把其他族人放在眼里。所以现在军心不起,战力不强是必然的一个结果,如果善加利用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如若不然,待到天气转凉,那么蒙古骑兵呼啸而下。才是最令人头痛的一件事情。
吕师夔用此换来了姜明短暂的信任,并许诺他暂时不将其反正的消息传送出去,以保护家人的暂时平安。临时将其收入经略使府做幕僚。姜明提出的条件就是尽快和在临安任中书右丞的叔叔吕文焕联系上,争取吕氏满门的回归。
终于放下了这块石头,又想想对王道夫的安排,对于王道夫。姜明却是感到由衷的亲切感。在回到宋朝的日子里。只有王道夫做事情最符合姜明的心思。有时间的奇思妙想,真的让姜明怀疑这个王道夫是不是也是穿越回来的人物。他的一些想法和构思总能跳出现在宋朝的思想禁锢。总有出人意料的想法。
当他问姜明是不是要马上带兵前去清远县的时候,姜明将其邀请进内堂之后,将吕师夔的想法给他说了一遍。并摆出了自己的难处,就是当王道夫带走五万人后,广州剩下的驻兵不能够完成袭击刘深水军的目标。
最多智能给你两万人,姜明是这样对王道夫说的。说的时间姜明心里感到十分的不安,要王道夫用两万人去抗李恒的十万大军。不说李恒的本部人马也只是两万,剩下的是乌合之众也好。但是广州的兵马基本上也是刚刚招募并训练的。说不定还不如李恒的那写乌合之众呢。言下之意,就是劝王道夫暂缓一下。
馒头要一口一口的吃,只能说清除了刘深的水军后,在集中力量对抗李恒部。
谁知道王道夫想了一会,竟然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席话。道:“不妥,下官以为,两面都要防备,也不能尽信那吕师夔之言。虽然他新降不久,立功之心必有可信之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希望全部都压在一件事情上。”
“道夫不才,愿为大宋和钦差大人分忧,此次我愿意带领本部一万人马前去清远,不求有功,但求能拖住李恒一个月足矣。”
姜明也是半天没有说话,虽是穿越回来的时间不久,与王道夫的交往也不算太多,但是他知道王道夫这个人既然说出来了,就必定能够做到。就连用什么方法都不用问及。
只是拍拍王道夫的手,姜明沉甸甸的心里却是感动至极。他知道王道夫要用什么办法,那就还是游击的袭扰战术,但是游击战术,在绝对的优势兵力面前适用吗?
姜明不知道,所以他必须要想出一个办法支持王道夫。这个就是他送走王道夫后一直留在内堂中的原因了。
到了傍晚的时候,姜明才走出门口,在院内闲聊的王阿强和柳七伤连忙迎了出来。行礼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