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接触过,只有张鹤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慢慢的开发了。平炉的铸槽边还设了水塔,用机关控制水的快慢,用来冷却铁水,这两个炉子,估计完工不久,砖茬中还有黑泥看着好像没有干透。
姜明边看着,边叹息着就算是后世中那黑心小钢厂的设备也比这个强上万倍吧,看来极易损耗,要和张鹤说一声多造几座。当下并不多言,命人一层层的铁矿和焦碳合着石头放了下去,在喊一声点火,登时红光满眼。
这样一直烧到第二天,期间张鹤不断的命铁匠去观察火候,反正姜明也不动冶炼,觉得差不多的时候,一声出炉,工匠们打开阀门机关,铁水滚滚而出,登时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在场上的铁匠们纵是打了半辈子铁,也没见过此等壮观景象。这一炉,竟出了五千余斤生铁。
在宋朝的时候,由于工艺所限,生铁产量低,哪里比得上现代练铁工艺。虽然姜明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用的是比较古老的炼钢方法。依然不是在场诸人能够想象得到的,不过此时姜明的心里也是十分的紧张,这也是他第一次的炼钢,要是不成功,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铁水引入铸槽中,铸成铁块,推入了平炉。却不让焦碳直接和生铁混了,而是分为两层。再喊了一声起火,又开始烧了起来。这一次烧了很长的时间,足足有两三天的时间,中间鸿儿过来找了一次,但是看见满地都是光着膀子的壮汉,有含羞而去,姜明都没有发现。
一直和张鹤说着话,还走到近前,一边左右打量着椭圆形高炉矗立在地上,两根高高耸立的烟囱正冒着滚滚浓烟。在竖炉旁边还有两个平炉,炉子旁边有几架风车,好多人再那里摇的不亦乐乎,空气不停地向炉子里鼓动,炉子里不断传来“呼呼”的火焰燃烧声。
姜明拾级而上,顺着扶梯向高炉上走去,张鹤跟在他后面。先到炼铁炉看了看,在一旁守候的工匠看见他们过来,连忙从观察孔望里一望,只见里面波光闪闪,忙行礼道:“二位大人。这火候快到了。”声音中带着几分兴奋和激动。
姜明点点头,向张鹤说道:“只等把钢水放掉,就可以放铁水了。如果成功,就要再多造几个炉子,循环使用,我看着火大,砖头有些扛不住啊。”张鹤点头称是。遂安排下去。没有过多大一会,随着一声出炉的喊声,铁水滚滚而出,登时火光烛天,红星闪动。
别说是姜明这个原创炼钢炉的人,就算是张鹤和手下的那批工匠那里见过这种场面,一个个惊得呆了,嘴巴张得老大,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了。连忙指挥人放水。两排冷水放出,嗤嗤声响个不停,一阵白色的烟雾腾了起来,瞬间就让人的眼睛都看不清东西了。
第一百零三章 武器换装计划
在古代,钢铁是从生铁煅打而来,靠的是铁匠一锤一锤地敲出来的,要得到一块好钢,要锤打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一个成语“百炼成钢”的由来。
当烟雾散去,只见一块块钢锭静静地躺在铸槽里,足足几千斤。在场的人除了姜明外,谁也没有见过如此之多的精钢,心情那个激动已经不是笔墨能够形容的了。这直接把生铁炼成钢,还是平生第一次看见。有的不顾滚烫的抱着钢锭,激动得哭出声来。
姜明终于算是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的记忆力还是可以的,不过这种炼钢炉构造也就是那几大件,没有什么难度。既然精钢练成,自己总算是可以放心的去交代一些工作了。
让张鹤安排一下,工匠们继续施工,然后两个人就回到了基隆小城的住处,好好的洗洗澡,休息了一下。然后就可以商议下一步的武器换装之事。
按照姜明的打算,如果炼钢成功,那么就要加强武器装备的建设,比如说,关于战刀的问题,虽然他很不耻于旁边一些岛国的为人,但是对于其造刀的工艺还是有很深的印象。
世界三大名刃其中有两个。就在台湾的南北两侧。日本刀和马来刀就是他后世知道的世界三大名刃之二。还有一大名刃是大马士革刀。
大马士革刀的产地是波斯,他们。的刀可一劈武士钢盔立成两半而不卷刃,又可迎划掷空的丝巾成完整的两片,大显良刃之犀利。相信现在早就被元朝所得到其中的铸刃方法了。要不然在战争中,大宋将士在与之拼杀的过程中,兵器相交,经常会出现迎刃而断的现象。但是大马士革刀所用的材料印度出产的乌兹钢,不管是材料还是冶炼方法,都显得遥不可及。只有从身边的这另外两种名刃身上想办法了。
通过文壁和郑虎臣,已经用高。薪延请了几个日本著名的“刀锻冶”偷偷的来到台湾。慢慢的摸清了日本刀的铸刃方法。日本刀所使用的材料为玉钢,玉钢以日本从前唐时期在中原学回去的传统土法炼成。这是一种低温炼钢法,炉温不超过1000℃。此法看似原始,但能炼出品质纯良的好钢。而且经过五代十国之乱世,这种冶炼方法已经失传于中原。
冶炼出玉钢之后。经过水减、锻炼、钢材搭配、素延、烧。入、收尾、锻冶押、茎和铭切等复杂的工序制作而成。姜明已经吩咐张鹤减去不必要的工序,以求快速制作方法。尽量总结出唐刀的铸刃方法。
然后有给张鹤讲解了马来刀的大概情况,让他遣。人去东南一带岛上寻觅,马来刀,又被称为马来克力士剑。是马来群岛地区的一种糙面陨铁焊接花纹刃的民族传统剑具,世界三大名刃之一。
马来克力士兴盛于十三世纪的满者伯夷王国,。姜明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已经发明出来,只是简单的讲了一下马来刀的好处,其糙面陨铁焊接花纹刃,光反复锤锻入火就要500次左右,刃上的夹层钢有600层之多。传说中铸刃材料使用的是陨铁,一是因为马来群岛上铁矿贫乏,且冶铁工艺不精,二是因为陨铁中含镍,可以增强刀身的坚利。
当年荷兰人攻。占爪哇,几年的战争。使白种人深知马来刀剑的犀利,荷兰枪手的火枪钢管经常被马来大刀劈断,佳刃轻轻推送即可刺入人身,更可怕的是,有的刃上有毒,一划破皮肤,就会危及生命。
对于马来刀的制作方法姜明也不是太清楚,只是让张鹤尽量的去试一试,没有想到张鹤真的很放在心上,努力的去寻觅马来刀的踪迹,不过是听说马来刀可以将刃上擦拭剧毒。一划破皮肤,就会危及生命这句话后起了心思。
在今后的几年中,张鹤率领众人铸造的“宋刀”,经常在上面擦拭一些剧毒,因此而给元军造成很大的困惑,不过这是后话了。
除了铸造属于自己的制式“宋刀”外,鉴于现在能大批量的冶炼精钢,姜明又打起了诸葛连弩的主意。
而他心里想的诸葛连弩可不是早就失传了的那个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的元戎弩。
而是后世经过开发改造后的手弩。姜明没有回到宋朝之前,家里就有两具,弩内钢针可以打出五十余米之外、而且可以连发。没有事情的时候,经常将其拆卸分解成一堆零件进行擦拭。所以对其的构造十分的了解。
当下让张鹤找些碳条和纸张来。又找了木匠尺子,勾勾划划,依照记忆画了一张连环弩机之图,他本是理科出身,画这样的图当然不在话下。然后把零件一一画出,尺寸却只能按照当时的尺寸标了,因为他也没有任何东西做为参照。
交与张鹤后,道:“这个是我依据诸葛连弩所设计,但是却可以单手发射,一次可以连发十支左右,五十步内,可透重铠。至于尺寸方面你是行家,可自行琢磨,不过要留下存档以备后用。材料用的钢材,这几天炼制的钢材就可以胜任。可命人照样集中赶制了,回头我专组弩兵,遇敌时轮番射击。蒙古弓马再娴熟,恐怕也快不过此物。”
张鹤身为此中行家,那里看不到这里的妙处,见姜明将图纸递给自己,忙站起恭敬的双手接过。小心的放进怀里。
除了制式的“宋刀”和连环手弩之外。剩下最让姜明操心的就是关于火炮的制造。现在钢材若是能大量的生产,倒是一个制造火炮的机会,因为在飞雷炮累积的经验之下。制作火炮的条件日趋成熟。
如果再不纠正,真的就像张鹤所造的红衣大炮一般,以吨位取胜,那么就有失正统了。精钢的产生,至少可以使火炮提升一个台阶。然后循着发展下去,相信以众人的智慧,一定可以达成目标的。
现在和张鹤一起研究的就是如何将发射药和火药包结合在一起,做成制式的炸弹问题,就是在所说的开花弹。就是利用弹丸爆炸后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来杀伤或爆破的弹药,也就是姜明在后世军事中常说的榴弹、榴散弹。
而由于姜明的到来,正巧又在电影的灵感中复制了所谓的飞雷炮,使大宋的火器事业少走了很多弯路。飞雷炮所装填发射药的剂量和火药包在飞行过程中所用的引信长度,都有了相当的经验积累。
不过就福州的上次的试演,还是不尽人意。首先就是估计不足,在元军头顶炸开的不少,要不就是落到地上滚了半天才爆炸。万一不爆炸了,被对方捡了过去,那么也不利于保密。所以,只是象征性的开了几炮就停了下来。
这种所谓的开花弹非常难操作而且危险。跟姜明想象中的“开花弹”根本就是两回事,首先,张鹤所造的红衣大炮基本上还是一个飞雷炮的扩大版,用发射药铺底,然后装由铁壳制成的炮弹。这样容易被外来因素干扰。所谓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可能是最恰当的比喻了。
这样的发射方法也是非常危险的,点燃发射药产生的火焰从炮弹跟炮管的间隙窜到炮弹前方,极容易引燃暴露出来的药捻,导致提前爆炸甚至炸膛。
而姜明所想的火炮,要求打得远、安全性好、爆开的时机也准确,是专门对付骑兵、步卒的。
关于发射药和炸弹的结合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时间引信的结构最后经过试验,用的是是一段中空,两端开口的竹管,内装一种燃烧速度很稳定的慢燃火药。
木管上标有刻度,使用时炮手先估算一下发射距离,将射击距离和炮弹种类对应的飞行时间编成手册,需要是查处所需再按引信上的旋钮调整引爆时间,同时在引信的相应位置打个孔,最后塞进炮弹的引信孔。
这时,引信的一端露在弹体外,另一端与炮弹内的炸药接触。最后把炮弹塞进炮膛,引信的位置朝前。由于滑膛前装火炮的内膛直径略大于炮弹的直径,发射药爆炸时一部分火焰从炮弹和炮膛间的空隙渗透到炮弹的前方,直接点燃了引信露在炮弹外的部分,炮弹在空中飞行特定的时间后,引信按先前调整好的时间燃烧到炮弹内炸药的位置,点燃炸药,炮弹爆炸。
基本上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合,但是完美的结合则需要漫长的时间。祥兴三年下半年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基隆度过的,中间由于谈判的需要,回过福州几次,但是稍微待上几天就离开了,对于谈判。他没有报任何的希望。
姜明知道,所谓谈判。不过是双方互相拖拽时间的砝码而已。到了一定的时间,肯定会撕破脸的。所以他一直在忙乎着“宋刀”、“火炮”和连环手弩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争取达到量产,那样,才能进一步的装备军队。为以后的大战打下基础。
第一百零四章 元朝那些事儿上
但是到了年底的时间,他却是不能在基隆待下去了。因为,阿刺罕在这半年中,不但攻占了九州全岛,藤原经资和副将大友赖泰因长期被困,缺少粮食而被迫投降后,剖腹自杀谢罪。
阿刺罕随即占领九州岛全境。并派江南军李庭立刻登陆四国岛,四国位于日本西南部。北临濑户内海,南濒太平洋,东隔鸣门海峡、纪伊水道与本州的近畿地方为邻,西隔丰予海峡、丰后水道与九州相望。
因为是由阿波、赞岐、伊予、土佐等四个诸侯国构成的,所以称为“四国”。由于和本州岛和九州岛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平时在日本也算是一个比较孤立的岛屿。江南军不到两个月就全面的占领了四国岛,并用武力将岛上的居民全部迁移九州岛上统一的管理,随即将所有船只焚毁,工具只要是金属制品就没收起来。并将粮食收罗一空,根本不顾日本人的死活。
只是将四和诸侯国的贵族尽数以献降的名誉,遣送大都听候太子发落。也算是保住了他们的性命。
元军的凶悍在日本表露无疑,相比于东路军,李庭所率领的江南军让阿刺罕十分的不满意,觉得太过于懦弱。只能依靠其守护,而不能冲锋陷阵。
所以每攻到一个地方,除了。将日本人聚集起来看守之外,就让江南军在哪里守着,自从战马几费周折的从高丽运送到日本之后,形势呈一边倒的地步,蒙古的骑兵本来就是所向披靡了。再加上元军在武器上也有极大的优势。元军的弓是短弓,看外表似乎没什么威力,实际上射程很远,约有近两百步左右,而日本的弓却只能射百余步不到。而且元军的箭头上有剧毒,哪怕只是擦上一点也可能是致命伤。
日本瞬间陷入了崩溃的边缘,元。军一直往北攻去,不出旬月。就行军至距离京都百余里的地点。由于后方战线拉的过长,而逃到各处的日本武士又颇为难缠。经常出其不意的从树林或者是山坳中跳出偷袭,杀了人立即有遁入山中林中。
为此不得不驻扎下来,清扫残。余的日本武士,才能是日本北方获得片刻的喘息之机,但是龟山天皇终究不敢再留在京都,由惟康亲王、足利家族的人,护送其前往奈良,坐船想赶往位于神奈川县镰仓暂时避祸。一时间,京都内人心惶惶,很多武士为天皇的这一举止感到耻辱。
但是龟山天皇原本就不同意同元朝为敌,是北条。时宗在大权在握的情况下做的主张。现在只能逃到镰仓幕府的地盘上寻求庇佑,这个时候,北条才感觉到事情的不妙,一面号召各路诸侯勤王保护天皇,一面找到文壁,希望其能回国寻求援兵。
当然,文壁没有能回来,这个时候,年轻的北条现出。成熟的一面,这个时候放宋朝的使臣走,要是不回来怎么办,只是让文壁写了信件,由郑虎臣乘船绕过四国岛。回台湾求助,这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大宋已经在福州建立行朝。
姜明接到这个消息,当然是心里感叹了一番。自。己这只蝴蝶翅膀,总算是起到一些作用。恐怕历史不为此改变也不行了。
因为自己的来。到,蒙古征日提前了一年的时间,因此避过了明年八月间的风暴,而阿刺罕还没有死去,以他的威望,压制东路军和江南军是一点问题也没有,而又以阿刺罕的稳重勇兵方法,肯定是稳扎稳打的步步为营。这样由抢滩登陆作战变成了陆战,日本人连一点胜利的希望也不会有了。
而那个常败将军范文虎,却被自己无意中困死在潮阳内海,没有这个草包的自以为是,那么征日元军就不会有分歧。
无论从哪个方面上分析,日本都完蛋了。姜明在福州的书房中,面上带着微笑,轻轻的敲打着桌面,很是随意的看着这封信。他已经读了无数遍了。只是觉得十分过瘾,这个时代的没有人能体会到他心中的那个畅快淋漓。也绝对不会有人比他对这个卑劣的人种有更深的恨意,忽必烈的这次征日,就算是对你们后世所做过事情的报应吧,虽然可能你们已经没有机会再做了。
现在已经是祥兴三年的腊月间了,这个时候,忽必烈应该已经结束了岭北行省的战事,不过由于路途的原因,至于是什么结果还没有消息。
但是无论结果会是怎么样,忽必烈肯定会放开手脚对日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