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日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日战争-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给予充分的厚遇,待战争终结阁下再大展宏图。如果贵下希望回归乡里,小官亦满足贵下的愿望。至于英国舰队司令官做保证人的条件,小官认为没有必要,小官以军人名誉和信用承诺受降的保证。搁笔之际,望贵下于明朝10时确答我方。 明治二十八年二月十二日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海军中将 伊东祐亨”

2月12日,镇远舰上的丁汝昌,盼李鸿章之援军不至终于绝望,命令炸毁镇远号,欲与战舰同归于尽,舰上官兵和外籍军官均反对做无谓牺牲。丁汝昌感到窒息般压抑,却又无法挽救败局。堂堂大清帝国北洋水师毁于自己手中,一个被革职留用的败将还有何颜面留存于世。悲凄之中丁汝昌退回仓内,唤来威海卫水陆营务处提调牛昶暎浣岫接』倩担约翰莶莞詈枵铝粝乱恢降缥模骸拔崴渚鲆庥虢⑼橛诰。蝗诵睦B遥笫埔讶ヒ印!彼婕匆旧硗觥6∪瓴篮螅j茣持提督印和丁提督给伊东留下的回函,代表清军与伊东联合舰队司令官谈判降服事宜。

13日上午9时,北洋水师程璧光乘炮舰镇中号,带来丁汝昌的回函,面交伊东司令长官。函曰:“伊东军门大人阁下,倾接复函,深为承诺生灵免遭涂炭感激,承赐礼物,际兹两国有争不敢私受,谨以璧还并道谢忱。来函约于明日交军械、炮台、船舰,为时过促,因兵勇卸缴军装,收拾行李,稍需时候,恐有不及,请展限于华历正月二十二日起,由阁下进港分日交收刘公岛炮台军械,并现在所余船舰,决不食言。耑此具复。肃请台安。诸希乘察。不宣 丁汝昌顿首 正月十八日 外,缴呈惠礼三件。”


第63节:北洋水师降服始末(3) 

伊东司令官见程璧光身着丧服询之,程悲痛叹道:“昨日丁提督书完此函,又给李中堂留下一封电文后,将遗留后事托与雇用英国人马库鲁副提督(Mclure John,苏格兰人,原在英国商船奉职,受聘出任清国北洋水师副提督)。丁提督感泣阁下之好意,已经没有余恨遗念,面向北京方向叩拜,昂首饮毒自尽了。其部下定远舰长刘步蟾、刘公岛陆兵指挥官张文宣亦随后自杀。”伊东闻之感叹惜至,让程璧光回去转达日方要求,在清国人中选任谈判代表,继续谈判降服事宜,并且书下一封英文回函交予程璧光带回。

伊东司令长官回函:“余兹清历正月十八日接丁提督书函,从军使程璧光口中知悉昨夜丁提督去世,余深感悲叹之至。来函承知军舰炮台及其他军械受领之事,附加延期至清历正月二十二日之条件,本官在清方保证以下条件前提下给予承诺。条件是能代表清国陆海官兵的责任者,在公历2月13日下午6时来我松岛舰,就军舰、炮台及其他军械交付事宜,并实施护送清国士官及外国人员离开威海卫事宜的详细步骤进行谈判。丁提督给本官最后的信函中约定,交付时刻及其他细目当于明日与本官协议。然,丁提督现已去世,立即委任可以代表丁提督遂行协议的官员甚要。为此目的,来我旗舰的官员必须是清国官员,外国官员固辞,本官用名誉保证接待此官员。 公历千八百九十五年二月十三日 明治二十八年二月十三日 于松岛 伊东祐亨”。

程璧光返回锚地后,伊东司令官为丁汝昌提督独自承担降服之责,保护舰队兵勇生命而死感慨备至。上午11时伊东集合全舰官兵,通告了清舰最高司令长官丁汝昌的死讯,命令全舰停止奏乐表示吊意。

13日下午6时,刘公岛道台牛昶曌魑N狼骞胶>砝吹剿傻航ⅲ炼玖罟倌贸鍪孪茸急负玫慕捣中椋萜渲械囊伎继概小M儆辛辖⒍硬文背こ鲇鸫笞簟⒉文钡捍迳僮簟⒕辈文背ひ恋刂医椤⒎晒宋适坑泻爻ば邸⑴诒笪臼依崽钢10时结束。谈判中,牛昶曇笤市砉橄绲那骞胶>耍梢宰杂赏ü站剂烨们肭罅⒓丛獾骄辈文背ひ恋氐木芫=捣灰14日下午5时在竹岛村上陆,翌日由日军护送出日军占领地后解散。由于伊东司令官曾书函承诺丁提督,缴械交付可以延至16日上午9时,故16日最后离开刘公岛的降服兵上陆地点定于养马岛附近。对此议案牛昶暭岢稚下降氐阄ヮ罚矫挥写锍尚椋龆ù思浦烈钊障挛2时再议。翌日午后谈判再开,牛昶曁岢鲈铰坊に徒馍⒌那骞路浅?只欧⑸遥M黾雍B坊に停艘楸灰炼玖罟倬芫6杂谧蛉瘴创锍尚榈纳下降氐阋话福鲎砸炼玖畛す俚暮褚猓龆庥诮苫窬⒖导煤牛靡源钤囟∪瓴热说牧殍亚巴ヮ贰5强导煤琶饨傻奶跫潜匦虢獬渥埃ㄆ涫蹈媒⒉⒎钦婢ⅲ髯氨钢挥胁角10支,古水雷3枚)。降服清国官兵,搭乘康济号的一切权利,交付牛昶暼ù怼

15日暴风雨,联合舰队诸舰多数开进荣城湾避难,阴山口只留下松岛旗舰、浪速、高千穗、水雷艇两艘,继续监视刘公岛出口,临检从刘公岛西口出港,前往芝罘逃难的当地百姓船只。16日上午,清国军使再度来到松岛舰,递交了清国海陆军士官宣誓书、兵员表。雇用外国人的宣誓书中记载,为清国作战之署名者,宣誓释放后绝不再战。降服清国陆军将校40名、下士以下2;000名(护军正营、副营、前营、后营),海军将校183名、学生30名、下士卒2;871名,海军雇用外国人10名。道台牛昶曀咚担叭毡┓缬甑脑颍豕荷下奖鄙跷煸樱吮Vぶ刃虿怀鲋冢M医⒍17日入港。伊东司令官决定,筑紫、赤城二舰和数艘水雷艇先行进入刘公岛港内担任警备,其余诸舰17日入港。下午3时二舰从刘公岛东口进入,水雷艇前往西口拆除航道内防材,确保翌日大船无事通过。


第64节:北洋水师降服始末(4) 

17日,伊东司令长官和清国威海卫道台牛昶曉凇督捣嬖际椤飞献钪涨┳值饔。撕罅辖⒍雍坪频吹唇肓豕焊弁濉H涨逅角┦鸬摹督捣嬖际椤饭布剖惶酢

第一条 依照本规约,清方须提出希望获得安全护送的清国及外国士官的名簿。名簿需注明人数、官职、位阶、姓名,雇用外国人须注明其国籍。

第二条 中西水陆文武官员,保证不再参与现在日本和清国间的战争,以书面形式宣誓。

第三条 在刘公岛上的陆兵武器弹药存放于一定的地点,其地点通知日军。刘公岛兵员于2月14日下午5时始,至同月15日正午止,在竹岛上陆。同日正午开始,日本护卫兵护送登岸缴械的清兵,通过威海卫日军占领区后解散。

第四条 威海卫清方责任者,代表清国舰队士官,提出数名交付各军舰及炮台的委员,此等委员于2月15日正午以前移交其所担任的舰船、炮台内炮械、枪支弹药以及兵器目录。

第五条 允许清国海陆军士官、兵员及外国人,依照第十条规定,搭乘康济号舰退出威海卫海域。

第六条 退出威海卫的清国海陆军士官及外国人,允许携带只限私有动产的物品(武器除外),且日军认为必要时可以实行临检。

第七条 劝告刘公岛本地居民不必畏惧,继续居住安分营生。

第八条 2月16日上午9时,日军开始登陆刘公岛,着手接收炮台、军用品及收容各军舰。但是在本谈判终了后,伊东司令长官认为有必要时,有权派遣数艘军舰先行进入刘公岛港内。清国海军士官支那人及外国人,2月16日上午9时仍可留居船内。2月15日正午,当清军陆兵摆渡上陆完毕后,经陆路归乡的清兵,按照日军规定的路线,在日方卫兵护送下离开日军占领区。

第九条 欲离开威海卫的老幼妇女及其他非战斗人员,2月15日早晨开始在东西口,可以乘支那民船离开。届时日本海军派遣水雷艇或小汽船实施临检,检查范围仅限人员及行李。

第十条 伊东司令长官为尽本国之义务,慰藉丁提督亡灵,免缴汽船“康济号”,搭载丁提督等官之灵柩返乡。康济号的使用权由威海卫清国海陆军代表牛道台自由处分。丁提督等官之灵柩,须于2月16日正午至2月23日为止的期间,搭载康济号送出港外。康济号兵船上的武器装备保证全部卸装,2月15日午前日本海军士官登船验查。

第十一条 本规约既定,战争即属已毕。在威海卫的清国海陆军若向日本海陆军抵抗,此规约将全部无效,日本陆海军立即重新开始战斗。

2月14日正午,军参谋副长伊地知返回大山司令部复命,有贺学士16日返回,石井大尉17日返回,报告清军降服始末。大山司令官依照日清双方签订的《降服规约书》下达命令。第二师团步兵两个中队前往北竹岛村警备。第二、第六师团各派遣两个步兵中队,负责15日上陆的降服兵受降。两师团各派遣一个步兵大队,担任护送降服兵通过占领区的任务。

2月15日,上述各部队到达指定位置。16日,刘公岛清兵上陆开始,可是从刘公岛开来的渡船突然改变航向,朝北岸水雷营栈桥方向驶去,并未按照原定位置在北竹岛村停靠。原来军参谋步兵中佐神尾光臣,上午10时乘坐搭载降服兵的炮舰,引导清军登岸受降。途中知道在北竹岛村登陆多有不便,故临时改变预定航线驶向北山嘴水雷营栈桥上陆。降服兵陆续经栈桥上陆,至日落时分,约有3;800名清国的陆兵、水兵及非战斗人员登陆。神尾中佐是最后的上陆者,圆满完成了刘公岛陆兵的登陆任务。登陆期间,北竹岛村警备诸队,陆续赶到北山嘴水雷营栈桥上陆地点执行警备任务。上陆的清兵立即由各路护送队按照预定路线护送,一直持续到17日凌晨3时结束。清军护卫前营、后营、水兵2;025名,在初村前哨线外释放。972名护军正营、副营,在道头村、小北山村、草庙集释放。

按照清日双方签订的《降服规约书》,17日联合舰队开进威海卫港。日方接收了刘公岛诸炮台、水雷营、官衙、诸仓库、舰船等清军资产,并且派工兵炸毁威海卫诸炮台军事设施,称雄亚洲的清国北洋水师覆灭。威海卫作战结果,清国舰队沉没舰船,定远、来远、威远、靖远、宝筏、附属2号鱼雷艇、二樯帆船7艘。降服主战舰,镇远、济远、平远、广丙、镇北、镇中、镇南、镇东、镇西、镇边等10艘;从港湾西口突出逃走的9艘鱼雷艇,除左队1号成功逃走外,其余包括福龙号在内的8艘鱼雷艇均触礁被俘。教练船康济号被日军解除武装后交还清军,用于遣散降服清兵返回芝罘。



第65节:北洋水师降服始末(5) 

2月17日,清日双方战舰和港口交接完毕。傍晚,刘公岛所剩一千余名海军将校士卒等,在道台牛昶暣煜碌巧峡导煤拧C擅上赣曛校簧嗬鞒っ钠眩屏豕荷写嫦跹痰某た铡A豕焊勰谌毡玖辖⒍痈鹘⒔蛋肫欤诺跖谥吕瘢∪瓴热说牧殍言诙∪瓴拥氖鼗は碌谴?导煤爬鸪林氐拿矗夯豪肟粝挛奘且涞牧豕菏幌蛑ヮ贰

日本联合舰队伊东司令长官,背负其他长官批评他“对敌过于仁慈”的指责,采取了对敌国降军施以大义之怀的做法,受到日本国内和海外舆论的感佩,西方列强称赞日本人的文明之举,在近代战争史上留下美谈佳话。

威海卫之战,日本舰队三艘鱼雷艇损伤沉没、主战舰无沉没记录。战舰乘员战死23人、负伤26人,舰队陆战队员死2人、事故死2人、病死1人。1名自杀死者崎辰次郎,2月4日在威海卫港湾内偷袭清舰实施鱼雷攻击时,因鱼雷发射管冻结不能及时发射,错失良机而自责,于后日剖腹自杀。

大本营利用辽东半岛封冻季节发动山东作战方略,歼灭清国北洋水师夺取威海卫要塞,折断了清国旅顺、威海卫两只守卫渤海湾门户的锐利犄角,达到了保障直隶决战使用渤海湾通路的战略目的。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向大本营请求,第二军作战目的达成后,期望早期返回辽东半岛,大本营须及时调拨运兵船只回送部队。大本营考虑,输送大部队回归辽东半岛,可能会影响直隶平原大决战的时期。目前山东作战已经吸引了清国大批军力,威海卫作战结束后,如果状况可能的话,第二军从山东内地在陆上向直隶平原合围。1月31日,大本营根据威海卫实际作战进度状况,考虑实施合围作战,后勤支援上会出现很大困难,同意大山司令官的早期见解。2月4日,大本营发出威海卫作战目的达成后,迅速从海上撤回辽东半岛的训令。2月12日,北洋水师的降服大势已定,前进中的清军增援部队也放慢了进军速度。2月17日,清日两军完成全部受降交接,大山司令官命令部队,以不与清国援军接战为度从威海卫撤军。2月22日至3月1日,诸部队返回旅顺口,按预定计划完成撤军。

清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丁汝昌在战争中的表现引起诸多非议,许多细节成为历史悬案。战后日本史学家分析,丁汝昌是农民出身的陆战将领,本无海上作战经验,却被任命为北洋水师最高长官,指挥亚洲最大舰队作战,在世界海战史上实属罕见。李鸿章与丁汝昌乃同乡,丁靠裙带关系被重用在朝廷早有异议。李鸿章对性情温和的丁汝昌斥责不加顾忌,作战指挥亦横加干涉,导致丁汝昌在决策上缩手缩脚,难以实现其外海作战之主见。作为清国舰队的最高长官,实质上已经丧失了独立指挥作战的权力。丁汝昌上下关系人缘极好,当黄海败战受朝廷责难时,便有上下级官员挺身为之辩护喊冤。12月26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丁汝昌提督因作战不利被清廷革职处罚,清国舰队任职的外国军官联合公开声明,对丁汝昌的定罪和处罚不当,如若实施处罚,我等立即辞职。清廷闻知此况,立即发布敕令继续留用丁汝昌指挥北洋舰队。”

丁汝昌最终选择了死,或许那是最明智的选择。他一人的死,换来了数千人生存的希望。百年来历史对丁汝昌的评价各有褒贬,论作战能力丁汝昌非称职的舰队最高长官。但工作兢兢业业、品性温良,对上忠于朝廷,对部下及受雇外国军官以礼相待,受到将士的拥戴和尊敬,符合一个忠良军人的形象。丁汝昌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代表人物,充其量只是一个爱大清国的爱国者,这是历史无法选择的政治立场。历史沉重的一页翻了过去,无论降将或爱国者之说多么是非矛盾,丁汝昌毕竟用死的代价换来了数千人的生命,这些生命又衍生了今日新生命的价值。人性的逻辑,让历史再现丁汝昌受人仰慕的一面。

3。6 李鸿章马关行

清日和谈

1894年11月,朝廷开始试探和谈的可能性,请求英、法、徳、俄国公使出面调停。11月5日,美国表示愿意调解两国间战争纠纷。11月21日,旅顺口要塞陷落,在美国公使田贝(Charles Harvey Denby)的斡旋下,日本政府同意双方在日本举行会谈。事实上这仅是日本在欧美列强面前作出的表面姿态,日本需要更多的谈判筹码。政府、军队、民众在连战连胜的狂热情绪驱使下,一致主张扩大当前的战果。


第66节:北洋水师降服始末(6) 

1895年1月31日,清国皇帝光绪派遣的议和大臣抵达下关。日本政府代表借口授权委任状不符规格,拒绝了清国谈判代表的谈判资格。要求清国派遣恭亲王或李鸿章那样有名望、有签署重大决议权的人作全权代表。日本蓄意拖延和谈时期,就是为了抓紧时间扩大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