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日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日战争-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欢◇迎访◇问◇
第59节:旅顺虐杀事件(9) 

火葬处理的骨灰装进大口清式棺材,埋入白玉山东北麓山脚下。1月18日,行政厅从金州唤来6名清国僧侣及随军日本僧侣8名,在掩埋清国死难者处建立了一座“清国兵战殁者”墓碑。两国僧侣按照各自的佛家礼仪,共同为亡灵诵经祈祷。日本僧侣出资建造一座石碑,周围用木栅栏圈围,石碑的表面、背面、左面、右面铭有梵文碑字。 

表面一行竖字(梵文):“寶塔者為清人亡魂離苦得樂也” 
右面两行并排竖字(梵文):偈曰“劍樹刀山飛鳥蹤炮彈兩打空鐘 個中何別親兼冤旭日長輝鐵峯(左行)”下接“露”字

左面一行竖字(梵文):“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背面落款(梵文):“大日本帝國真言、臨濟、天台、真宗特派僧建焉 維時明治二十八年一月十八日”

从军僧侣目睹了旅顺战场的悲凄场面,以佛家礼仪为军人虐杀行为向死者表以哀悼。从军各派僧侣战场集资为死难者建立石碑超度亡灵,展现佛家以慈悲为怀的善举。日本媒体报道:“呜呼!我国人一视同仁博爱义侠,此乃心诚善慈之举也。”

日军占领旅顺口后,随即开设了旅顺占领地行政署,12月13日发布《旅顺口行政署行政管理规则》,宣布从12月16日开始行政作业。国内任命的行政署文武官员250名,从佐世保港启程直航旅顺。16日实施《旅顺口施米细则》,在市街开设施米站,面向当地住民施米30日,每人每日给米四合(1合米约150克),呼唤当地住民返回住地开始生计。12月中下旬,旅顺口本地的残存住民接到日军命令,重新开始赖以生计的澡堂、猪肉铺、制粉所等行业店铺的营业。

光绪二十一年(1895)正月,旅顺口仍处在血雨腥风的阴影压抑之中,逃出的市民很少返回家园。旅顺市中心的集仙茶楼大戏院每日挤满了日兵观客,观看日本艺人前来慰问的表演。1月26日,旅顺行政厅在各处张贴安民告示,要求市民各归其业,对放下武器自首投降的清兵不纠其命。27日,政厅下属宪兵开始调查旅顺口住民的人口状况,继续向没有粮食的百姓施米救济。2月,旅顺回归人口逐渐上升,街头贩卖馒头、包子、菜类的商贩增加。日本本土前来做买卖的民间商人,获得进入旅顺经商的许可。3月,在外避难的旅顺住民,举家回归,人口上升至三百余户。

野蛮文化的悲剧

旅顺虐杀事件中丧生人数,在欧美报刊和日本报刊中均有报道,由于现场被有组织地隐秘处理和缺少权威性统计,真实数字不得而知。《东京朝日新闻》(12。1)报道:“据山本记者所见,第三联队宿营地附近埋葬有700余名清兵遗体。乃木少将追击逃亡金州的清军途中杀死362名清兵,埋葬在老铁山附近,军参谋官报告埋葬者3;000余名。22日早晨,清点旅顺市街的死者,其数300人许,又增斩杀抵抗者数十名。”《万朝报》(12。4)报道:“此役敌的死伤者远超过平壤和九连城之战,旅顺市街死尸累累,无插足之地,26日清点死者3;000余人。”《读卖新闻》(12。10)报道:“此战毙敌总数5;000人以上,市内死者1;200余人。21日至22日之战,敌死者约1;000名,俘虏63名,8名被送往野战医院治疗。”“21日,金州战即死将校7名,下士官32名,兵卒464名。22日至24日,旅顺败兵在金州附近死者280名,金州周围死者1;056名,海中溺死和枪杀者不在其内,俘虏约300名,41名伤者被送往金州野战医院救治。今回旅顺之战杀敌数合计6;000余。”12月9日,第二军参谋长向大本营报告旅顺战斗结果:“旅顺口清军守敌死者约2;500人;金州方面及金州和旅顺之间敌军死者约2;000人,概算合计约4;500人。现在我军医院接受治疗的敌伤员40余人,355名清兵俘虏准备解送本国。”

旅顺虐杀事件以日本三缄其口、迅速处理虐杀现场、安抚救济住民、公开否定国际社会舆论,以及清国朝廷的沉默而告终。事件没有留下多少人证和物证,致使百年以来旅顺虐杀事件犹如云山雾罩,成为难以彻底清辩的历史事件。



第60节:旅顺虐杀事件(10) 

旅顺屠城事件不能不痛感清国自身的表现,当无辜的清国百姓遭到外来侵略者屠杀时,他们赖以依靠的皇帝、太后、朝廷大臣无动于衷,大清国没有人站出来为国家的民众喊屈叫冤,声张屈辱。却是那些被视为红毛绿鬼的西洋人,在遥远彼岸向无助的东方民众,发出正义怜悯的呼救声。皇家军队贪生怕死,大量军人假扮百姓私换民服自顾逃命,将危险转嫁到无辜民众身上。这种自家人转嫁生死危机的恶劣行为和杀人者的野蛮行为,同样受到历史公论的鄙视。

旅顺虐杀事件,如果说日本军队对清军大开杀戒是事出有因,出于对清兵残虐行为的复仇,那么大量杀害无辜的清国百姓,就无法自圆其说自身的文明和道德,是彻头彻尾的野蛮本性的大暴露。在血淋淋事实面前,日本军人第一想到和做到的就是隐灭罪行,混淆是非,让这个负有历史罪责的事件销声匿迹。在清国政府软弱外交的背景下,日本一系列善后工作取得了成效,西方世界的谴责战没有持续下去,国际社会似乎很快淡忘了这个血淋淋的历史事件。1895年2月6日,美国国务卿致函日本驻美国公使栗野,日美条约最终修订案获得参议院表决通过。2月17日,天皇御批了美国批准的日美改正条约案,3月21日两国在华盛顿交换批准文书,3月24日日美新条约公布。旅顺事件背景下,日美两国的改正条约仍得以通过,标志着代表西方文明的美国人,继英国人之后也承认了日本是文明国家的一员。旅顺事件问题上,尽管国际舆论抨击日本人的野蛮行为,批评日本的文明大倒退,但是国际社会仍然接受了日本。

旅顺虐杀事件是东方人复仇文化的产物,杀人伦理和杀人手段,直接引导了复仇升级的恶循环。这场国家性质的屠杀,灾难性地又一次降落在具有儒教性格的华夏后裔头上。日本侵略清国的战争是外来异族对华夏文明的浩劫。在大清国文化的历史观里,日军屠城旅顺符合清朝有史以来的战争文化,战胜者斩尽杀绝战败者,是战争认定的逻辑。正是这个屠夫逻辑,满洲蛮夷曾经狂屠天下,将数千万中原人变成刀下之鬼。爱新觉罗的战争伦理默认了旅顺事件的合理性,从而对事件自肃沉默,放任自流。事实上,紫禁城内的大清朝廷,骨子里透着战争复仇的渴望。一旦他们胜利了同样会按照自己的野蛮逻辑,作出与日军相同的事情。清国人和日本人虐杀行为的本质,赤裸裸表现出了各自同类蛮夷文化的野蛮属性。

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国际法学教授艾伦特,发表论文《日清战争中的国际法》,谴责日本是“披着文明外衣有着野蛮筋骨的怪兽,旅顺虐杀行径暴露了日本人野蛮本性的真面目。如此自誉‘文明国’的日本人,仍需要一个世纪以上的文明进化”。历史终究是历史,事件的经过无法遮掩清兵对日本兵虐杀的事实,也不能隐灭日本兵肆意屠杀清国人的罪行。作为近代史的一部分,旅顺虐杀事件是清日两国各自固有的野蛮文化所酿成的历史悲剧。


第61节:北洋水师降服始末(1) 


3。4 北洋水师降服始末

1894年1月,陆军第二军司令官大山严在出兵威海卫前,与联合舰队伊东司令官商议,联名给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写一封劝降信。大山认为伊东司令官和丁汝昌有多年友情,对丁汝昌的性情比较了解,期待劝降能动摇丁提督抵抗的决心。劝降信由第二军司令部随军法学科顾问文学士有贺长雄,按照大山司令官提出的要点用英文起草,劝降信写好后却不知如何送交给丁汝昌。22日,恰巧英国远东海军舰队旗舰和三艘战舰出现在荣城湾。英舰司令官斐利曼特中将请求在湾内停泊三日,观察日军登陆作战,请求得到伊东司令官的许可。23日,大山司令官抵达荣城湾,伊东和大山商议,劝降信可以委托英国斐利曼特司令官,转交给丁汝昌提督。

劝降信《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信函原文用英文书写,后译成日文上报大本营备案,现馆藏国立公文书馆,全文如下:

仅呈一书致丁汝昌提督阁下。
时局变迁,吾等不幸成为敌国,然今日之战乃国与国之战,非吾等个人间之反目,吾与阁下之情谊依然如昔日之良友。今此一书非催促阁下归降,吾深知阁下之苦衷及败局之深刻。从国家与个人利益衡量,取中庸之道从长计议乃为上策,故诚以言表。

凡天下大事,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也,吾等焉能沉默不与友言乎?熟虑之下渎告阁下深思。开战以来,贵国陆海军连战连败,其原因乃平心静气、审时度势为难事,凭阁下之英明,定知其中之奥理。贵国败至今日,非君臣一两人之罪过,实为从来墨守成规之制度所累。有史以来,贵国奉行学而优则仕之吏治,千年历史证明此制度并非完美。贵国如此一来孤立独往于世界,自然会永远失去完美之物。今日变化中之大千世界,夜郎自大、孤陋寡闻之国,焉能不败乎?

如同阁下所知那样,三十年前日本帝国亦曾历经辛酸的过去,国家几乎到了洋夷入侵的危难边缘。此后帝国废弃旧制推行维新治国之方略,辟得国家图强之路。今贵国若也能图维新、思改革,乃将国家之幸,否则早晚不能逃脱灭亡之命运。此理数必致气数,这一奥理在本次战争中得以窥见,否定其理必至其厄运也。臣子虚伪之卑谦,乃为博得主子欢心所致,久而久之壮志便会颓而废之,当国家委以重任之时,即不堪大任亦无所作为。贵国拥有广大之疆域和最古的文化,如果旧帝国能改革一新,其基础则会永远稳固于不败之地。论理不易,其事在理,时间可明鉴矣。

阁下若全军降服,舰船献与,这与主子荒废国家社稷比较而言,实乃区区之小节。请阁下倾听真诚友人肺腑之言,吾以屹立世界的日本武士之名誉向阁下发誓,阁下或暂时云游吾国,待它日贵国振兴之时,必有大展宏图之机会。有史以来,弃小节而忍辱负重,成大事者比比皆是。如法国元帅麦克马洪,曾是阿尔及利亚总督,后降于法国,法国人无羞辱与他,他的政绩和名望使他成为法国第二任总统。又如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帕夏,在普雷乌纳战役中一败涂地,降服后成了敌军俘虏。忍辱负重的他归国后并无影响仕途,后荣耀陆军大臣,立下改革军政建立伟业的功劳。阁下如若归顺吾国,天皇陛下定会大度赋予阁下与吾等相同之待遇。天皇陛下曾经对举反叛旗帜归顺的藩阀,如槺竞>薪⒋竽袷嗝芄宋使俚龋坏枰匀萆舛腋秤柘院找埃⒒铀侵鸥晌Ю汀H缃癜谠诟笙旅媲爸挥辛教趼罚惶跄斯淌鼐晒妫按蠖蛭喝斡袼槭谷唬灰惶趸钣嗔Γ映ぜ埔椋敫笙挛癖厣钏际炻墙魃髟裰

贵国武将之书翰,大多以豪言壮语运酬,表面忠勇无敌,实则弱不可击。吾等相信阁下之贤明,必然有别于他人之上。今日致书阁下,实发自内心之真诚友情,绝非轻率之举,阁下若能理解书中之意,愿意采纳鄙见,实行方法容吾等再向阁下具陈。

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二十日 伯爵 大山严顿首 伊东祐亨顿首

1月25日,丁汝昌收到劝降信,未给日方任何答复,把劝降信传寄给李鸿章,表示绝不降敌,率领舰队誓死抗战到底。然而,回味劝降信内容寓意深博,字里行间对敌国并无贬毁谩骂之词,却一针见血道出清国制度之弊端和振兴之路,细细品来令丁汝昌感慨有加。

威海卫防卫战,丁汝昌按照李鸿章避敌保船之命,躲在港湾内拒不出港,各舰的舰炮奋力支援陆军与敌作战。2月5日,定远舰命中敌鱼雷严重进水,丁汝昌命定远驶入刘公岛南端搁浅,旗舰帅旗移至镇远舰。7日,敌军猛烈攻击沿岸各炮台,日岛炮台被摧毁军心大乱,北洋鱼雷艇队独自从东口突围逃走,港湾防御对敌舰完全失去威胁。清军内部从上官到士兵相继出现降敌骚动,以致公开向丁汝昌提出降敌请呈。清军雇用的外国军官也向提督进言,劝其降服日军,安抚人心。丁汝昌坚持向诸将官表示,援军即将到来,吾等决不降敌。9日,靖远号被弹沉没,舰队和刘公岛面临纵深打击,陆军鼓噪哗变要求降敌求生。面对数千军兵的性命,此时的丁汝昌为手握他们的生死大权而悲感交集,他终于被逼至降伏的选择之中。



第62节:北洋水师降服始末(2) 

2月12日上午10时20分,清国水师广丙号舰长程璧光,以军使身份乘镇北号炮舰,悬挂白旗前往停泊在威海卫? 
面阴山口海面的日军旗舰松岛号,向伊东司令官递交了丁汝昌书写的请降书。请降书原文如下(括号内系本书注释):

革职留任北洋海军提督军门统领丁为咨会事:

照得本军门前接佐世保提督(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访问日本时,伊东司令长官时任佐世保镇守府司令长官,信中使用伊东旧职)来函(劝降信),只因两国交争未便具复。本军门始意决战至船没人尽而后已,今因欲保全众生灵,愿停战,将在岛内现有之船舰及刘公岛并炮台、军械献与贵国。只求勿伤害水陆之中西官员、兵勇、民人等命,并许其出岛归乡,是所切望。如彼此允许可行,则请英国水师提督作证,为此具文。 咨会 贵军门请烦 查照即日见复,施行须至咨者 

右咨:伊东海军提督军门 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十八日

伊东司令长官与丁汝昌早年有过交往,颇知丁之性情,判断此请降书不会是诈降,决定同意清国降服将校及其他官员、雇用外国人、兵卒在履行不再与日军作战的誓约后予以解放。伊东立即派通信兵将请降书和本人意见转送山东作战军大山司令官。大山司令官接到书信,对丁汝昌要求解放陆海军人及希望请英国水师提督做保证人的提议表示拒绝,遂派军副参谋长、炮兵中佐伊地知幸介和法学科顾问文学士有贺长雄前往松岛旗舰协商。下午1时,一行从虎山出发,因道路受阻,直到下午4时才到达陆海军联络点皂阜村附近的松岛舰上。可是转达陆军大山司令官意见的时机已经太迟,海军伊东司令官已经根据当时情况作出了自己的决定。

伊东司令官在接到请降书之后,向威海卫黑濑炮兵部长下达停止对清舰炮击的命令,伊东认为继续炮击清舰会动摇丁汝昌降服的信心,导致清军加速破坏现有兵器和军舰,对我军取得港口不利。伊东考虑请降书中,除了丁汝昌请求英国舰队司令官做保证人的条件外,其余条件都可以允诺。下午2时27分,伊东司令长官用英文给丁汝昌写了回函,让程璧光转交丁提督。临行前伊东闻说丁汝昌病卧寝榻,托赠柿饼、香槟酒、葡萄酒等慰问物品。

伊东司令长官回函:“贵书拜读仰越,降服条件委细谅承仕候,小官拟于明日此时接收贵下所有舰船炮台及其他一切军用物品。移交完毕后,小官派一舰船将阁下所定人员护送至双方指定的地方。然小官仍有所见存念,如前函(伊东与大山司令官联名的劝降信)之陈述,为了阁下一身的安全,在战争结束前贵下可来我国,日本保证给予充分的厚遇,待战争终结阁下再大展宏图。如果贵下希望回归乡里,小官亦满足贵下的愿望。至于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