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量科技成果、设备急需寻找国际市场的大好时机,积极引进外国的技术和设备。因此,苏联的教、科、文事业发展十分迅速。十月革命后,苏联文盲人口仍然占全国总人口的50%~60%。针对这种落后情况,苏联实行了四年制的普及教育;在农村和工人新村,又实行了七年制义务教育,使千百万劳动群众及其子女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在9~49岁年龄段,识字居民已达到87。4%。到1929年年底,城市产业工人中的文盲基本上扫除,到1931年5月,莫斯科已成为一个无文盲的城市。1932年,在农村的扫盲学校共招收1500万人,其中1100万人的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到了1959年,全苏联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苏联劳动人民不识字的现象已基本上消灭。自1920年至1940年,约有5000万原来是文盲的成年人识了字。1913年沙俄时代仅有1。16万名科技工作者,到1940年,苏联拥有科技工作者数目达9。83万人,比1913年增长了7。4倍。1947年底,苏联政府宣布已经掌握了原子武器的秘密。1953年8月,苏联在北极圈的弗兰格岛爆炸了氢弹,其设计方法比美国更先进。
在文化事业的领导和管理上,20世纪20年代,苏联曾有过众多学派和不同流派自由争论的局面。30年代,随着党内斗争告一段落,党中央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学术领域的争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先后发布一系列决议,对中小学、高等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制度,教科书的编写以及中小学的历史、地理课讲授问题,作出了专门规定。联共(布)中央和斯大林还亲自主持编写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同时,哲学界开始批判德波林学派,并改组了《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编辑部;文学方面党中央认为〃拉普〃正在妨碍文艺创作的大规模发展,决定予以取消,建立统一的苏联作家协会,并在协会中设立共产党党团;在史学方面开展了对波克罗夫斯基的批判运动。文化方面的种种措施,加强了党和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和管理。但是,苏联对自然科学划分阶级属性,如在苏联自然科学文献中,就有无产阶级生物学和资产阶级生物学的提法,把某些在世界上具有相当影响的生物学学派划入了资产阶级生物学行列。这种理念和做法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五、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扩展及其影响

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扩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扩展到欧亚多个国家,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欧一些国家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南欧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亚洲的中国、越南、朝鲜、老挝、蒙古和拉丁美洲的古巴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扩展,有深刻的复杂的背景。
其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自然是人民自主选择、长期奋斗的结果。社会主义对欧亚社会主义各国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这些国家缺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如何建立新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极为困难而又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除了依据自己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之外,就只能依据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并且它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获得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影响力,苏联模式提供的可资借鉴的样板,必然使正在探寻社会主义道路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采用苏联模式。
其二,欧亚社会主义各国总体上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整个经济还处于小生产的状态,封建势力比较强大,人们的民主意识淡薄,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为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有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才有可能集中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建设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危的大工程,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苏联模式在总体上正适合它们的需要。
其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阵营实行冷战遏制的政策,东欧各国内部党派林立、政局不稳,强化共产党执政地位,确立一党执政和议行合一的政治模式,有利于排除党派纷争的干扰和保持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有利于恢复战争创伤、促进国家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应对西方的挑战。因此,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初创时期,接受苏联政治模式,有符合历史客观需求的一面。
其四,建于十月革命后的共产国际,是一个集中型的国际政党,苏联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欧亚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大部分共产党都是在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的号召、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各国共产党只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各国党必须坚决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因此这些国家的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与苏联及苏联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密切的关系,他们在掌握政权以后,必然竭力向苏联及苏联共产党靠拢。同时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特殊地位,苏联共产党实际上是共产国际中的领导党,与各国党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苏联共产党亦能通过共产国际影响各国党。
其五,斯大林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加之他有大国大党主义的思想残余,曾强制地要求欧亚社会主义各国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甚至把实行不实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作为衡量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标准,把别的国家走自己的道路视为〃异端〃。在上述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苏联模式从一国扩展到多国。

2。二战后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特点
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在反法西斯的游击战争或者长期的武装斗争中,主要依靠本国人民革命力量完成了民主革命,并逐步摧毁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但在具体形式上,这些国家各有其特点。有的国家是依靠从国外打回来的人民武装力量获得解放的,如波兰。有的国家是通过武装起义而获得解放的,如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有的国家则是在长期斗争的基础上,依靠本国的革命力量,最终赢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如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朝鲜和越南等。有的国家则主要是凭借苏军的强大攻势而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的,如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有的国家是经过了长期的武装斗争,在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国内战争而最终取得革命彻底胜利的,如中国。

3。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评价
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历史地位的评价,要坚持把苏联模式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不要抽象地谈论它的功过是非。列宁曾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理论和实践是有差距的,有一些观点从抽象的理论上讲,也许是正确的,但是一把它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往往是不可行的。如对斯大林主张的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的评价,某些学者称:〃如果历史选择了布哈林模式,就可以避免斯大林模式所造成的弊病了〃。〃相对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病,布哈林模式是最佳模式。〃抽象地从理论上讲,这种观点似乎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放到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就不合适。因为布哈林的方案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和分析问题,没有把当时严峻的政治环境考虑进去。他设想出一种十全十美的、不要付出多大代价的、〃和平渐进〃的发展道路,这如果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条件下,当然很好,但是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却面临着严峻的战争威胁,特别是法西斯上台之后,战争叫嚣极度疯狂,后来的事实是,德国法西斯集中了大半个欧洲的经济实力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如果苏联当时不迅速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很可能已在战争的炮火中遭到灭亡。而苏联能够战胜德国法西斯,也正是以其工业化时期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重工业为经济基础的。据有关材料显示,在苏德战场上,德国武装力量损失了3/4的有生力量,坦克、迫击炮、飞机损失75%,在1942…1944年间,苏联每月生产的坦克超过2000辆,而德国1944年5月达到的坦克最高月产量才不过1500辆,而且苏联坦克装甲的厚度、机动性都超过了德国;苏联野战炮年均产量比德国多一倍,迫击炮多4倍,反坦克炮多1。6倍。 如果苏联没有强大的重工业作基础,是不可能有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的。这提示我们,判断一个国家经济战略的确定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不能仅仅从单纯的经济因素考虑,还必须从世界的全局、从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出发,综合地考虑各种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列宁曾深刻地指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要地位。〃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 这是很深刻的。
对苏联模式历史地位的评价,不是一个纯学术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它涉及对世界社会主义各国,包括中国在内的几十年历史的基本评价,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慎重的、严肃的态度。我们党一贯坚持这种立场。早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就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中,对苏联模式进行了科学地分析。既充分肯定了它在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具有基本性质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成功经验,同时又阐明了一个重要原理,即各个民族在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应努力探寻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具体形式。我们党指出:〃我们平常所说的十月革命的道路,撇开它在当时当地所表现的具体形式来说,就是指的这些基本的东西。这些基本的东西,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十月革命的道路却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长途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内关于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普遍规律。这不但是苏联无产阶级的康庄大道,而且是各国无产阶级为了取得胜利都必须走的共同的康庄大道。〃 所以,〃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所干的事业看成是伟大的十月革命的继续〃。
我们党又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共同的基本规律。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间,又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特点。因此每个民族都经历着阶级斗争,并且最后都将沿着一些基本点上相同、而在具体形式上各有不同的道路,走向共产主义。只有善于根据自己的民族特点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各国无产阶级的事业才能得到成功。〃这些论断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它们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我们在对苏联模式及其影响的评价上仍然要坚持这种基本立场。毋庸讳言,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影响的评价,不同政治派别的判断是不一样的。反社会主义的势力从十月革命胜利之日起,就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极尽攻击污蔑之能事。当今时代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这种污蔑更加厉害。如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7月26日的苏共中央全会上所作的结论,就说:〃几十年来强加给党和社会的模式已遭到战略性的失败。〃因为这几十年搞的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而是〃被扭曲了的〃、〃专横霸道的〃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认为;〃斯大林所创立的社会结构的模式崩溃了〃;〃这一结论具有原则意义〃。他对〃斯大林模式〃深恶痛绝;采取的是全盘否定的态度;这反映了他的资产阶级的立场。
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地位,从其主要的、基本的方面,即从社会制度的角度看,要重视区分基本制度和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运行机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所包含的有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内容,包括政治上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经济上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思想文化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想文化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它第一次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他们提出未来的社会制度问题的根据是:〃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历史地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它是资本主义所产生的那种社会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内社会分工日益加深、各种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从而使得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质。生产力不断社会化的性质,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并调节整个国民经济。但是,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私有制,妨碍着生产力社会化性质客观要求的实现,这就是生产社会性与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基本矛盾。这种矛盾的日趋激化,使资本主义方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如果不解决这个矛盾,生产力不仅不能得到发展,而且还会遭到破坏。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只能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然而这个〃取代〃的过程,必然引起资产阶级的殊死反抗,而且他们往往首先把刺刀提到日程上,对无产阶级进行镇压。这就迫使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经济基础,这就为实现按劳分配,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在这个艰苦斗争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关系,以赢得斗争的胜利,无产阶级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作指导。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正反映了这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普遍意义。所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包含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充分肯定它在世界历史进程中革命的、进步的意义。
对于苏联模式,必须作具体的历史的评价。在苏联模式中,既有反映社会主义共性的方面,也有体现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的特殊性的方面。对于社会主义共性的方面,要认识到它们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长途中一个特定阶段内关于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普遍规律,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应坚持的。对于苏联模式中反映社会主义特殊性的方面,一定要看到它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苏联模式中存在着一些弊端,有的在模式形成时错误就是明显的,有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凸现出来的。二战以后,苏联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要求经济从粗放经营发展为集约经营,苏联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苏联没有适时有效地进行改革,严重地影响了苏联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所有这些弊端只能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加以克服。


































     第八章  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