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去找到刘縯!杀了他们!”
“不。”韩卓摇了摇头:“你忘了么?主上让我跟随着你时,交待过,绝不能离开你单独去刺杀他们。一切都要以你的命为最优先。”
“老师也说过让你听我的吩咐!”王睦扑到了韩卓的身前,用力紧紧抓着韩卓的衣襟,表情狰狞如恶鬼:“这是我的命令!命令!去找到刘縯!还有刘秀!去杀了他们!”
“抱歉。”韩卓的口气依旧平淡,听不出半点歉意:“主上说过,你的命,比他们更重要。我得带你回宛城了。”
说完,他不顾王睦的反对,一掌砍在了王睦的脖颈之上。
王睦脸上的癫狂一下消失,随后化作了一团不甘,眼睛慢慢向上泛白,整个人渐渐软瘫。
眼前韩卓的脸,一下扭曲起来,与周围的景物一起陷入了黑暗之中。
韩卓抱起了昏迷的王睦,向着北方河岸的方向狂奔而去。至于身后士兵的混乱,他从来都没有关心过。
……
当余下的三路义军整合了部队,攻入新军的营地之时,那已经算不上是一场战斗了,而是彻底的屠杀。
粮草被烧,浮桥被毁,主帅逃离……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新军的士气彻底崩溃,再也无法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甄阜绝望地带着一小队尚有着些许斗志的士兵试图反扑,但最终除了战死之外,没有对大局造成任何的改变。
甚至大批大批的士兵,在失却了抵抗的意志之后,只能向着黄淳水的方向跑去,然后试图游泳过河,逃出生天。然而这隆冬之际的河水寒冷如冰,此前就连刘縯部下的游侠精锐,借着木板浮渡,也死了十分之一。这些普通士卒在慌乱之中跳入河水中,最终能够在对岸上岸的,自然更是寥寥无几。
河水突然断流的神迹,可不会再一次发生。
到天明时,原本驻扎着十万大军的营地,已经彻底灰飞烟灭,布满着燃烧之后的灰烬,以及满地的尸体。而黄淳水中溺死冻死的尸体,更是几乎让河道都为之堵塞。
“这条河里的鱼,怕是很多年都不能吃了……”
刘秀站在河岸边,望着河水中翻滚不休的尸体,摇了摇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天下大乱,灾祸连年,这河里之前便是有鱼,此刻怕是也早就被捞干净了。”任光站在刘秀身旁,也苦笑着道。
在他们的身后,是舂陵军的全部步卒。方才的战斗中,除了最初的一段时间外,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新军的抵抗,原本的两千多人,折损的还不到两百。
而绿林平林下江三路人马,此刻还在打扫着战场,押送降卒,抢夺辎重。南岸营地内的粮草虽然不多,但兵器衣甲却自然是丰沛得很。
这一战,对于原本装备简陋的义军来说,获得的战利品简直是此前无法想象的。
而所有人都已知道,这一战的胜利来自于何方。
——刘縯,刘秀。这两个名字,在所有绿林军之中飞速地传播着。下至士卒,上到主将,每个人都添油加醋地向身边人讲述着,刘縯刘秀二人是如何率领着两千舂陵军,击溃眼前的十万大军的。
尤其是刘縯,在那些传说中,已经成为了战神与杀神的代名词。
“回去吧,阿秀。”
刘縯自远方走来,站到了刘秀的身后,伸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之上:“这一次……我们终于赌赢了。”
第六十五章 举天下而救吾(一)
血与火……
王睦看着自己的身周,混乱的士兵在四处奔跑,却怎么也逃不过敌人的杀戮,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而敌人的数量,却越来越多,自地平线上仿佛无尽地蔓延而来,像是黑色的潮水或是蚁群,蜂拥而至。
在王睦的身后,王莽表情平静地坐着,只望着身前的这片黑潮,却一动也不动。王睦张开嗓子想要大喊,让老师快点逃离,却怎么也喊不出声。
黑潮涌来的速度越来越快,毫不停歇,无论王睦如何挥动着手中的长剑砍杀,也杀不尽,砍不完,最终将王睦连同身后的王莽一起彻底淹没。
“啊!!!!!!!!!!”
王睦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叫声,自床上颤抖着坐起身来,才发现方才梦中的血与火,黑色的潮水,都已消失无踪。
他呆呆地坐在床上,只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你醒了?”
韩卓的声音自一旁传来。王睦连忙抬头看去,却发现自己躺着的地方并非营帐,而是房间之中。
“这是……宛城?”王睦张开嘴,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嘶哑干涩。
“这是宛城。”房间角落里的韩卓点了点头:“太守府里。”
“我的……我的士兵呢?我带出去的十万大军呢?”王睦紧咬着牙关,努力了许久,才好不容易问出了自己胸中最恐惧的那个问题。
“都死了。”韩卓的脸上,依旧没有丝毫的表情:“一个月前就死了。”
“一个月?”王睦不敢置信地翻身要下床,却全身一阵无力,一个踉跄摔倒在了地上。他挣扎着想要爬起来,但手脚却虚弱得支撑不起自己的身体。
自从黄淳水那一战过后,竟然已过去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又能够发生多少事情!
“没错”韩卓点了点头:“从那天起,已经一个月了。浮桥被毁,我只能背着你游回对岸。回到宛城之后,你就一直在昏迷。”
“现在……现在怎样了!刘縯和刘秀呢?!他们还活着么!”王睦嘶哑着嗓子问道。
“都还活着吧。而且离我们不远。”韩卓依旧留在原地,没有去扶起王睦的意思:“就在宛城的外面。具体的事情,你去问你的部下好了。”
“来人!来人!”王睦费了全身力气,才好不容易将自己的音量提高到让门外听见。一个侍从推门进来,看见王睦躺在地上的模样,顿时吓了一跳。他将王睦抱起,重新放回床上,随后匆匆跑了出去。
漫长的等待不知有多久,王睦终于看见了岑彭,他在离开前留在宛城内的守将。
“大人,您终于醒了!”岑彭冲进房间,一脸惊喜地跪在了床前。
“说,这一个月来,发生了什么。”王睦上半身靠在身后的枕头上,努力压抑着内心的紧张,让自己问话的声音显得尽可能平静。
“黄淳水一败……一战后,大人您被护卫带回了宛城……”岑彭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汇报。
王睦原本寄望于毕其功于一役,自宛城中带走了十万大军之后,余下的守军不过只剩下万余人而已。然而在黄淳水一战后,十万大军被几乎全歼,零散逃回城内的甚至只有两千多人而已。
而十日之后,叛军便抵达了宛城的城下。
所幸这座天下一等一的大城,城高池深,对方尝试了几次攻城都失败之后,也就不再做无谓的尝试,只在外面围困着,等待城内断粮。
而与此同时,宛城外的叛军还分出了一部分,向东北夺取了昆阳,以断绝长安可能派来的援军。
现在城外的叛军,大约在五万之数。城内的万余守军,依托城墙,倒是不担心对方的强攻。但城内的粮草却已经只剩下不足三月的数量了。一旦粮草消耗殆尽,那这宛城也就必将失守。
“援军……会有援军么?”听完禀报,王睦瞪着眼睛,不敢置信地望着岑彭:“长安哪里还能抽得出那么多兵力!”
“大人您回城之后,属下便向长安传信求援。”岑彭苦笑了一下:“但长安的陛下虽然回了信,却注明了只能由您一人打开,所以……属下也不清楚。”
说完,岑彭自怀中掏出了一方包好的帛巾,双手捧到了王睦的面前。
王睦接过帛巾,发现上面果然写着侍中王睦亲启六个字,火漆完好无损。
他用力撕开火漆,展开帛书,上面却只写着十个字。
“举天下而救汝,吾不悔矣。”
没有落款,但王睦看得很清楚,那确实是老师的笔迹。
一阵暖流涌上心头,王睦终于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第六十六章 举天下而救吾(二)
在夜色下望着前方远处,宛城高大的城墙,刘縯很生气。
在黄淳水一战之后,刘縯的声望顿时一飞冲天。舂陵军内部自然不谈,而无论是绿林军,还是平林下江两军之内,所有的士卒都在口耳相传着,那一战是舂陵刘縯带着两千人击败了十万大军。
而除了王匡王凤两人之外,下江兵的首领王常、成丹与平林兵的首领陈牧、廖湛,也都私下向刘縯表示了自己的敬意。
这两支义军,并没有太多争夺天下的野心,原本便只是为求活路的灾民们所组成的团体而已。对他们来说,刘縯这样的领袖气场,更能让他们感觉到安心。
更何况,刘縯身为前朝宗室的身份,更是一块大大的招牌。
加上此前与王匡王凤发生的多次龃龉,更是让他们的立场上倾向于刘縯。
然而这一切,自然也被王匡王凤看在了眼里。
在进逼宛城之前,他们竟然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个名为刘玄的宗室,仗着自己麾下兵力最强,强迫所有人以刘玄为共主。而无论下江还是平林两路人马,都与舂陵军一样,正式成为了绿林军的一部分。而刘玄也在王匡王凤两人的扶持下,登基为帝,年号更始。
而同样身为宗室身份的刘縯,却依旧只是绿林军麾下的一员将领而已。纵然被封了一个大将军之名,但他实际能够调动的,也依旧只有自此前一直跟随着他的舂陵军而已。
然而最令刘縯不能忍受的,是弟弟阿秀竟然被带去了攻打昆阳。
王匡与王凤的心思,刘縯自然看得很清楚。他们的目标,便是将弟弟作为挟持自己的人质,来确保自己不会有任何异动。
而且这一手,也确实抓住了刘縯的软肋。纵使他有心反乱,也绝不会冒着失去弟弟的风险。
刘縯只能将李通和任光两人,都派到了刘秀的身边,照应他的周全。自己只留下刘稷在身边。甚至为了让王匡王凤安心,所有的舂陵军也都跟随刘秀去了昆阳。
只有这样,才能让刘縯稍微安心一点。
而昆阳被攻占的消息传来之后,刘縯也终于大大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只要能够将宛城攻下,再北上与昆阳的分兵会师,接下来便可直接向着长安进发了。
“等我,阿秀。”
刘縯轻声对着身前的宛城说。
……
“少主,紧急军情。”
李通匆匆走进刘秀的房间,脸上难得地挂上了少见的忧色。
这是昆阳城内。在攻占了这座城池之后,刘秀被分到了一间不大的宅院。西南方的宛城还未被攻陷,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刘秀倒是过得很轻松写意。
但看见脸上永远都是玩世不恭笑着的李通,竟然会一副忧虑的样子,刘秀心中也一沉。
“宛城……哥哥那里出什么事了么?”刘秀连忙站起身,匆忙问道。
“不,不是宛城。”李通摇了摇头:“北方,新莽调集的援军来了。”
“有多少?”听见不是哥哥那里出事,刘秀松了一口气。他也很清楚,此前送到宛城的兵力,已经是长安最后的士兵。现在即便是再调集,也不会是多大的数字。
“四……四十万以上……”李通在将这个数字说出口时,自己也忍不住地颤抖了一下。
“你……你说什么?!”刘秀骇然大惊,一把抓住了李通的手:“李通!你在开玩笑么!”
“我也希望我是在开玩笑……”李通摇了摇头,一脸苦笑:“但我已经派出了三波斥候,数字只多不少……四十万以上的新军,由王邑王寻两人率领,尚有三日便将抵达昆阳城下。”
“这不可能!王莽哪里来的这么多兵力!长安已经几乎是一座空城了!王凤那里怎么说?”刘秀摇着头,依旧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太常偏将军大人,成国上公请您前去议事厅商议紧急军情!请立刻动身!”
太常偏将军,是刘秀的官职。而成国上公,则是现在昆阳城内所有绿林军的统帅王凤。然而这不过只是名字好听些罢了,刘秀手下的舂陵军,不过只有三千多人而已,而王凤这个成国上公手中握着整个昆阳内的绿林军,也仅仅一万余人。
“知道了,这就去。”刘秀望了一眼李通,两人的眼中都同时闪过了一丝恐惧。
王凤如此紧急地召他前去商议军情,那么看来……应该是真的了。
匆匆策马来到王凤居住的太守府,议事厅内已经坐满了五六名将领,人人面带忧色。
“怎么那么慢!”王凤瞪了一眼刘秀,却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大发雷霆,而只是斥责了一句之后,不再借题发挥。
“那么,人齐了。”王凤收回了目光:“恐怕诸位已经都知道了,新莽从北方又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向着南阳郡开来,还有三日便会抵达昆阳城下。应该如何应对,诸位可有良策?”
“王莽哪来的那么多兵力!”一个偏将摇了摇头:“我想,恐怕只是虚张声势而已。以长安现在能动员的兵力,怎么想也不会超过五万吧?”
“不是长安,是河北!”王凤阴沉着脸:“此前王邑王寻两人,一直率领着二十万人,在与河北的赤眉军对抗。而现在,王莽将这些部队全部撤出了河北,调往南阳。”
“他疯了么!整个河北都放弃了?”另一个偏将重重锤了一下面前的几案,声嘶力竭:“南阳不过是一个郡而已,河北可是冀州幽州两州之地!他为了小小的一个郡,把两州之地拱手让给了赤眉军?!”
“不仅如此……”王凤的面色越发阴郁:“凉州并州戍卫的部队,也被王莽一同撤出。那些原本是驻守长城,抵御匈奴的二十万精锐,现在也全数调集来了南阳。”
议事厅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只能听见每个人粗重的呼吸声。
第六十七章 举天下而救吾(三)
“所以,我们该怎么办?”
良久之后,王凤的问话才打破了沉默。
“撤退!”
“与宛城兵马合流,再做打算!”
“小小的昆阳,完全不足为守!何况城内只有一万多人,面对四十万精锐,完全是以卵击石!”
议事厅内的众将,七嘴八舌地嚷了起来,而无论说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意见都只有一条——放弃昆阳,与宛城的军队合流。
听着厅内众将纷纷表态,王凤细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他的心中,也早就存着了同样的念头,只是担心自己身为主将,贸然提出撤退,将会有损威信而已。但以宛城内这点兵力,要与四十万大军相抗衡,王凤觉得这简直是疯了!
而现下众将既然都愿意撤退,那么王凤也就可以顺水推舟,不伤面子地宣布撤军了。
“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么……”
“等等!”
王凤刚要宣布撤退的命令,却突然被一个年轻的声音所打断。
“刘秀!你有什么意见?”王凤皱着眉头,望着这个惹人讨厌的年轻小子。
“成国上公,属下以为,众位同僚的看法实在大谬。若是我们就此撤军,必将万劫不复。而留守昆阳,却还有一线生机。”
“胡……你且说说看吧!”王凤冷哼一声,生生压下了脱口而出的那句“胡说八道”。
刘秀昂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