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71年4月,由于以军事统领雅科夫列夫为首的哥萨克诸缙绅的部队进行第二次征讨,拉辛被俘,并被押赴莫斯科,经法庭刑讯和审判,于1671年6月6日被处死。

    然而,军事行动仍在继续着。1671年5月,舍卢佳克和康斯坦丁诺夫率起义大军由阿斯特拉罕出发再次北征。起义军对辛比尔斯克进行3次强攻,均未奏效,6月初返回阿斯特拉罕。8月底,沙皇军队(近3万人)包围阿斯特拉罕。尽管粮弹不足,起义军民仍英勇抵抗,达3个月之久。城防御首领舍卢佳克谈判时受骗被扣,沙皇许诺宽恕起义军民,因而阿斯特拉罕才在11月27日不战而降。政府却未履行自己的诺言,从1672年夏开始刑讯和屠杀起义军民。

    最初,沙皇政府低估拉辛起义的力量和规模,只派少量军队去镇压。在起义军节节胜利,战争扩展到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和斯洛博达乌克兰后,政府才动员和投入大批军队镇压起义军。政府讨伐军在军事学术上的表现,是力图在起义军主要突击方向造成兵力兵器优势。在同起义军作战中,沙皇军队的指挥官采取了极端残酷的镇压手段。例如,根据督军们的指令,在战场大批杀害俘虏。

    点评:农民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农民起义的自发性、其行动的局限性和分散性、缺乏集中统一指挥、领导屡犯战略错误、对沙皇抱有幻想;起义军在军事方面不如自己的阶级敌人,起义军的装备较之政府军差得多;他们的军事素质差,纪律不严。起义军在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拉辛及其战友们均熟练掌握了哥萨克军的作战方法,在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和方法时,能考虑社会、政治、军事和地理等各方面的因素,起义军的许多战斗都具有物质准备充分、进展神速、攻防转换迅速、战术灵活多变等特点。起义军十分重视书面和口头宣传。列宁指出了农民阶级斗争的弱点,还指出农民具有许多革命因素,他强调,俄国农民“为了争取自由”曾建立卓著功勋。在俄国历史发展过程中,1667—1671年的农民战争同十七至十八世纪历次农民战争一样,在俄国各族人民反对农奴制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作战地图

世界战争 '近代…L'莱比锡战役

    1813年10月16—19日,在拿破仑战争的第六次反法联盟(俄国、奥地利、大不列颠、普鲁士、瑞典等国)中,双方在莱比锡地域进行的决战。因有许多民族的军队参加作战,故被称为“民族大会战”。

    莱比锡战役前的军事政治形势对盟国有利。因连年战争而陷于民穷财尽的法国,在军队供给和后备兵员补充方面能力都已有限。盟国的企图是以联军的兵力围歼莱比锡地域的法军。拿破仑定于10月16日对盟国波希米亚军团发起攻击,因为他预计盟国其他军团这一天不能参加作战。为迎击由南方进攻莱比锡的施瓦岑贝格元帅指挥的波希米亚军团(13。3万人,火炮578门),拿破仑抽调出5个步兵军,成两线配置。第二线内还配置有4个骑兵军。禁卫军留作总预备队,组成战斗队形的第三线。缪拉元帅受命统率该集团(共计12。2万人)。为迎击贝尔纳多特元帅指挥的盟国北军团(5。8万人,火炮256门)和布吕歇尔将军指挥的盟国西里西亚军团(6万人,火炮315门),拿破仑将2个步兵军和1个骑兵军(共5万人)调往莱比锡城以北,由内伊元帅统一指挥。宫内大臣贝特朗率1个军(1。2万人)在林德瑙附近正面向西展开。战役开始前,仅波希米亚军团和西里西亚军团逼近莱比锡。当时,北军团位于哈雷(距莱比锡30公里),波兰军团位于瓦尔德海姆(莱比锡以东40公里)。盟国参战军队达30余万人(俄军12。7万人、奥军8。9万人、普军7。2万人、瑞典军1。8万人),火炮1385门;拿破仑军队(法国、波兰、荷兰、萨克森、比利时,意大利以及其他国家的军队)近20万人,火炮700门。

    联军统帅部根据亚历山大一世、腓特烈—威廉三世和弗朗茨一世三位君主的旨意,决定于10月16日晨使用波希米亚军团(编为3个集群和1个总预备队)由南面发起攻击。俄军4个军(分别由维特根施泰因将军、欧根·符尔滕堡、帕连将军和拉耶夫斯基将军指挥)和盟国2个军(分别由克莱瑙和克莱斯特指挥)编为第1集群(8。4万人,火炮404门),由巴克莱—德—托利将军统一指挥。普鲁土军和奥地利的后备队(3万人,火炮114门,由梅菲尔特将军指挥)编为第2集群。第3集群(1万9千人,火炮60门)也是由普鲁士和奥地利军队编成,由久洛伊指挥。第1集群受命在赛费尔特斯海恩、克勒伯恩一线攻击法军;第2集群则应在盖瑟尔和埃尔斯特两河之间夺取所有渡口,并向法军右翼实施突击,第3集群的任务是进攻林德瑙,并夺取莱比锡城以西埃尔斯特河上的渡口。西里西亚军团在梅克思、莫考一线由北面进攻莱比锡。

    10月16日,巴克莱—德—托利率第1集群,分为几个纵队(各纵队凌晨就在大佩斯纳、克勒伯恩一线占领出发地位)发起进攻,从而揭开了莱比锡战役的序幕。整个战役包括争夺利伯特沃尔克维茨、瓦豪、马克克莱贝格,以及孔讷维茨和莱斯尼希两渡口的激烈战斗。右翼克莱瑙纵队占领了科尔姆山,左翼克莱斯特部攻人马克克莱贝格城。

    根据当时情况,拿破仑决定向戈萨方向在敌人战役布势中央实施突破。15时,缪拉指挥的骑兵(1万人)在猛烈炮火支援下对戈萨实施迅猛突击,打乱了联军的战斗队形。步兵随法国骑兵之后也转入进攻。帕连将军所部哥萨克和预备队中的几个骑兵团、俄国近卫军和掷弹兵奉命迎击拿破仑骑兵。俄国苏霍扎涅特将军指挥的112门制炮队,配置于步兵之间。俄军努力奋战,于17时打退了法军的进攻。法军设想迂回巴克莱—德—托利集群右翼的企图也未得逞。

    双方在梅克思地域进行激战。在联军的攻击下法军连连丢失阵地,髓时都有被包围的危险,致使拿破仑处境大大恶化。10月4日,双方各损失3万人,未分胜负。联军继续增兵(贝尼格森将军指挥的波兰军团和贝尔纳多特指挥的北军团,共计11万余人),确保了数量优势。10月17日,拿破仑准备让步,建议进行和谈,盟国未作答复。当夜,法军变更部署,拿破仑收拢军队,布署在莱比锡周围。翌日凌晨,法军沿孔讷维茨、霍尔茨豪森、茨韦瑙恩多夫,舍讷菲尔德、普法芬多夫、林德瑙一线已大致构成环形配置。这样,拿破仑就在距莱比锡大约4公里处宽16公里的正面上层开了大约15万人和630门火炮,从而使战斗队形达到很大的密度,每公里平均有9000余人和,39门火炮。

    联军变更部署后,由南,北,东三面对法军发起攻击(从南面实施主要突击)。激战竞日,拿破仑军队丢失许多村庄。兵力占优势的盟国军队不断发起攻击,迫使拿破仑放弃防御阵地,于10月6日夜间开始撤退。联军向莱比锡以西派出的部队兵力薄弱,未能切断法军退路,造成一个严重错误。只是因为拿破仑军队过早地炸毁了埃尔斯特河上的桥梁,才使尚未渡河的部队(2万余人)与主力失去联系而全部被俘。日终前,联军占领莱比锡全城。

    点评:历时4天的莱比锡战役,是拿破仑战争期间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结束了1813年战局。双方损失惨重:拿破仑损失近8万人,火炮325门,盟国损失5。4万余人(俄国2。2万余人,普鲁士1。6万人,奥地利1。5万人),最后以盟国的胜利而告终。俄军担负了作战的主要重任,对联军取得莱比锡战役的胜利起了决定作用。但是,如不是联军统帅部贻误战机,那么拿破仑的失败将会更加惨重。奥地利奉行的是削弱而不是歼灭拿破仑军队的两面政策,这阻碍了达成坚决的战役目的。联军在军队指挥方面犹豫不决,军队行动互不协调,也缺乏统一的坚强指挥。受命统率联军的施瓦岑贝格实际上未能履行总司令的职责,而三国君主会议也未成为联军作战的名符其实的统帅。这就使目标宏大的战役企图无法实现,造成行动犹豫,以致大批军队(1/3)就地待命未能参加作战。在莱比锡战役中,拿破仑的统帅才能未能发挥出来。他采取的作战行动不如以往得力:分散使用了强大的预备队,在决定性的地段上未造成必要的兵力优势,基本上采用的是正面攻击。莱比锡战役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它使法国失去了在欧洲的许多领地,加速了拿破仑的垮台。

    正如富勒在《西方军事史》中所写的那样:“拿破仑的战略是失败了,不仅是因为他的工具不适当,或是因为他的假设有错,而主要原因却还是他的政策已经不合科这个时代的精神。他的目的是想建立一个宇宙性的大帝国,跟着过去那些伟大征服者的脚迹前进。可是时代已经改变,欧洲已经不再是一盘散沙,许多民族都已团结起来,从而形成一个个结晶化的民族国家。它们各自分道扬镳,使他的个人神化主义的假定无法实现。在耶拿会战中,拿破仑不仅毁灭了一个封建陆军,而且也肃清了封建观念的一点最后的余烬。从这些灰烬之中,却产生了新的民族性陆军,终于在莱比锡会战中把他自己击败了。在埃尔斯特河边的战场上,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现代欧洲却从此脱出了中世纪的蜕壳。”

    作战地图

世界战争 '近代…L'勒姆尼克河战役

    1789年9月22日,在俄土战争(1787—1791)期间,俄奥联军与土军在勒姆尼克河(罗马尼亚锡雷特河的支流)河畔进行的交战。

    1789年9月初,土耳其宰相优素福巴夏率土军(10万余人,80门火炮)对驻扎在福克沙尼地域科堡亲王的奥军(1。8万人,43门火炮)发起进攻。苏沃洛夫得知土军进攻奥地利盟军的行动计划后,遂率部7000人于9月18日夜从伯尔拉德地域出发,驰援盟军,两个半昼夜行军100公里,先于土军到达福克沙尼。苏沃洛夫统率俄奥联军。他查明:土军因未料到会遭到袭击,故分散驻扎在特尔古库库利附近(约1。5万人)、克伦古梅伊洛尔森林(约4万人)、马丁内什蒂附近(约4。5万人)和勒姆尼克河对岸(奥达亚村附近)等地的筑垒兵营里。苏沃洛夫决定各个击破敌人。9月22日拂晓,联军经14公里的夜行军后,以纵深配置(前面是步兵方阵,后面是骑兵)突然袭击并夺取了特尔古库库利兵营。随后,联军又巧妙地机动部队并以步兵方阵的火力击退敌骑兵的反冲击,攻占了克伦古梅伊洛尔附近的筑垒兵营;在追击仓皇溃退之敌时又夺取了土军马丁内什蒂筑垒兵营。翌日,俄军占领了奥达亚附近的兵营。

    点评:土军在勒姆尼克河之战中损失1。5—2万人(其中亡1万人)及全部火炮和辎重,联军损失约700人。勒姆尼克河交战作为在战场上频繁机动部队,各个击破敌人,“不以力取,而以智胜”的范例载入俄国军事学术史。勒姆尼克河交战的胜利决定了1789年战局有利于俄国。苏沃洛夫荣获一级圣乔治勋章和勒姆尼克伯爵爵位。作战地图

世界战争 '近代…L海'利萨海战

    1866年7月20日,在奥意战争期间,意大利海军同奥地利海军于在亚得里亚海利萨岛(现南斯拉夫维斯岛)附近进行的海战。

    6月16日由11艘装甲舰、5艘巡航舰、3艘炮舰组成的意大利分舰队,在佩尔萨诺海军上将率领下,从安科纳出海,企图用登陆的方式攻占设有防御工事,作为奥地利海军基地的利萨岛(岛上有9处永备工事,11个炮兵连共88门火炮,守岛部队近3000人)。7月18和19两日对利萨岛的进攻组织得不好,意军没有掌握有关守岛部队的必要情报,遭到了奥军的顽强抵抗。7月20日拂晓,一支由7艘装甲舰、7艘炮舰、1艘桅帆战列舰、5艘巡航舰、1艘轻巡航舰组成的奥地利舰队,在冯·特格特霍夫海军少将率领下前往支援守岛部队。奥地利舰队突然发起攻击,集中炮火打击意大利舰队的中军各舰。但装甲舰之间的炮战未能奏效。于是奥地利的旗舰“斐迪南·马克斯大公”号装甲舰撞击意大利的“意大利国王”号装甲舰,后者连同四百名舰员被击沉,从而决定了这场海战的结局。另一艘意大利军舰“角力场”号被炮火击中后起火,失去战斗力,最后爆炸。此后,意大利舰队转入退却。意大利失败的原因是侦察很差,没有战斗计划,通信联络不好和佩尔萨诺海军上将优柔寡断。

    点评:利萨岛海战是蒸汽装甲舰船的首次大海战。海战证明用火炮对付有装甲的军舰已没有什么效果,蒸汽动力的舰船具有高度机动性,它们能迅速地变换成各种战斗队形。

    作战地图

世界战争 '近代…L'列斯纳亚战役

    1708年9月28日,在俄瑞北方战争(1700—1721)期间,彼得一世统率的俄军(约1。6万人,30门火炮)与莱文豪普特将军率领的瑞典军团(约1。6万人,17门火炮)在列斯纳亚(白俄罗斯莫吉廖夫东南方的村庄)村附近进行的交战。

    莱文豪普特军随同庞大的粮食、弹药辎重队(7000辆辎重车),自里加向乌克兰推进,以便在斯塔罗杜布地区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率领的大军主力会合。9月30日—10月2日,莱文豪普特在什克洛夫附近渡过第聂伯河,向普罗波伊斯克(今斯拉夫哥罗德市)逼近。彼得一世决心击溃莱文豪普特军,为此,派出缅希科夫率领的由10个龙骑兵团及3个骑马步兵团(共计11600人)所组成的游动队(快速部队)跟在敌后。同时彼得一世命令驻在克里切夫由鲍尔将军所率领的骑兵军,除留下部分部队监视查理十二世的军队外,以主力(约4000人)前去与游动队会合,而将一支约1000人的部队派往普罗波伊斯克,以阻止瑞典军渡过索日河。10月8日莱文豪普特军抵达列斯纳亚。莱文豪普特将其辎重队在一支3000人的部队掩护下派往普罗波伊斯克。与此同时,瑞军主力利用有利地形,占领了列斯纳亚村以北高地上的阵地,该阵地背靠列斯尼扬卡河和车堡。为使俄军难以接近列斯纳亚及展开战斗队形,瑞军抽出6个营的兵力布署在主力的前面。彼得一世判明情况后,不等鲍尔将军部队到来,便决定发起战斗。10月9日中午俄军击退了瑞军的前卫。游动队以两列横队进攻已在主要阵地上展开战斗队形的瑞军主力。顽强的战斗持续了数小时,瑞军在遭到重大损失后,向车堡退却。鲍尔骑兵队来到战场后,俄军再次向瑞典人发起冲击,以夺取通向普罗波伊斯克道路的列斯尼扬卡桥和截断瑞军退路。夜里莱文豪普特丢下了全部火炮和辎重,领着步兵残部骑上辎重马,向索日河下游退却。列斯纳亚会战以俄军大获全胜而告终。瑞军8000人被击毙,约1000人被俘,损失了几乎所有的辎重、火炮以及战旗,俄军1000多人被击毙,3000多人负伤。

    点评:彼得一世称之为“波尔塔瓦战役之母”的列斯纳亚交战的胜利,是俄军对瑞典精良正规军的首次重大胜利。它对提高俄军士气起了重大作用,显示了彼得一世杰出的统帅才能。俄军在交战中是以线式战术作为基础而行动的,但根据情况,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一战术:部队一到,不待其完全展开就投入战斗,将火力突击与白刃格斗结合起来,在战场上巧妙地机动,保障步兵与骑兵密切的协同动作。列斯纳亚交战对于战争的尔后进程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莱文豪普特将军的溃败,使查理十二世失去了他所必需的增援部队、粮食及弹药,打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