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死后,日军分三路从海上撤退。当时,中朝联军水师主力2。6万人,约有800艘战船,部署在古今岛一带海面,掌握了朝鲜半岛西南海域的制海权。明朝水师提督陈磷最先获悉日军撤退的情报,决定在海上阻击日军,并作出了相应的部署:(1)联军水师主力由古今岛向前推进,前出到左水营、猡老岛以东海面;(2)在左水营建立基地和联合作战指挥所;(3)以一部兵力占领猫岛(今韩国全罗南道顺天东南),封锁光阳湾(顺天东南),控制露梁津海峡(今韩国庆尚南道西南),截断小西行长所率第三军之退路;(4)以一部兵力在露梁海峡及其以东海域巡逻,监视泗川、南海、固城各地日军之动向。
三、作战经过
驻朝鲜西部日军接到撤退命令后,拟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十一日起开始撤退。驻顺天之第二军先撤,接着,驻泗川、南海、固城之日军,依次到巨济岛集结,候船回国。十一日晨,第二军部队登船待发。其先遣部队驶至光阳湾口的猫岛附近海面时,受到中朝联军水师的拦击,退路被截断。为了突破重围,第二军编组了一支冲锋船队,连日向联军水师发起攻击,均未能奏效,只得向驻泗川、南海之日军求援。此时,驻泗川、新城之日军第五军主力,在岛津义弘率领下,已经登船,只待涨潮出发,驶往巨济岛。岛津义弘接到小西行长的求援信后,当即率领这支庞大的船队,于十八日夜乘月色向露梁海峡疾驶,企图突入光阳湾,解小西行长之围。中途与从南海开来之宗智义部船队会合。两支船队会合后,共有兵力万余人,舰船500余艘,于午夜开始通过露梁海峡。
陈璘、李舜臣获悉日援军西进的情报后,立即着手调整部署,决心在露梁以西海域,包围和歼灭救援之敌。其作战部署是:1。以副将邓子龙率兵1000人,驾3艘巨舰为前锋,埋伏于露梁海北侧,待日船队通过海峡后,迂回到侧后发起攻击,切断其归路;2。以陈磷率明朝水师主力为左军,泊昆阳之竹岛与水门洞港湾内正面阻击,待机出击;3。以李舜臣率朝鲜水师为右军,进泊南海之观音浦,待机与明军夹击日军。
十九日丑时,石曼子率军万余、战船500只西上,进入露梁海明军预伏地,遭陈磷部阻击,调头南下。天亮,日军发现前有伏兵,又向北回师,遭到北岸邓子龙部截击。联军三面合围,在露梁海与日军展开激战。此时,“月挂西山,山影倒海,半边微明,我船无数,从阴影中来,将近贼船,前锋放火炮,呐喊直驶向贼,诸船皆应之。贼知我来,一时鸟铳齐发,声震海中,飞丸落于水中者如雨。”(《柳成龙惩毖录》卷二第六十八页)联军驾船逼近日舰,跃上敌船,短兵肉搏。北岸邓子龙率士卒300登上朝鲜船,奋勇冲杀,由于众寡悬殊,邓子龙部旋即被日船包围。“子龙素慷慨,年逾七十,意气弥厉,欲得首功,急携壮士二百,跃上朝鲜船,直前奋击,贼死伤无数。他舟误掷火器入子龙舟。舟中火,贼乘之,子龙战死。”(《明史·邓子龙传》)战至中午,陈磷派水师副将陈蚕、游击季金率部来援。与此同时,中朝联军水师左右两路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向大岛以东海面之日船队主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朝鲜李忠武公行述》对这场战斗作了生动的描述:“两军突发,左右掩击,炮鼓齐鸣,矢石交下,柴火乱投,杀喊之声,山海同撼。许多倭船,大半延燃,贼兵殊死血战,势不能支,乃进入观音浦,日已明矣。”陈璘率主力与李舜臣夹击日舰,施放喷火筒,焚毁日军大部分战船。日军跳水登岸,又遭陆上明军截杀,死伤大半。石曼子不支,仅率50余只战船溃逃。李舜臣率朝鲜水师跟踪追击,进入观音浦,再度与日军血战。陈磷也率中国水师赶来支援,用虎蹲炮连续轰击,日船纷纷起火。在一片混乱之中,日军仍垂死挣扎,拼命反击。李舜臣领先督战,中弹牺牲。其子秘不发丧,鸣鼓挥旗,代父指挥,继续同中国水师并肩战斗。陈璘乘胜挥师西进,焚毁日军准备撤退的船只百余艘,并与陆路刘綖军夹攻顺天日军。小西行长率余部逃脱。
点评:此战,在整个露梁海战中,日军死亡人数以万计,第五军主力几乎悉数就歼,舰船也几乎全部覆灭,其中200艘是在退潮时搁浅,被焚毁的。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海上歼灭战。露梁海战是在近400年前由中朝水军单独进行的,以切断敌人海上退路为目的的海上战役。这次战役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重大打击,对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中朝联军水师在这次海战中,密切配合,善于准确判断情况,并根据敌情变化,及时调整部署,迅速转移兵力,依托岛岸,隐蔽待机,适时出击。先对一部从海上撤退的敌军实施严密封锁,迫其求援;在另一部敌军来援时,又迅速断其退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实施夹击,达到了全歼敌军的目的,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中朝两国水师在统一指挥下,密切协同,英勇奋战,是露梁海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朝鲜水师统帅李舜臣身先士卒,中国老将邓子龙奋不顾身,都在激战中英勇牺牲;李舜臣牺牲后,其子仍“麾旗督战,向前不已”,表现了中朝两国军队勇敢善战,前仆后继,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
作战地图
世界战争 '古代…L'罗马内战
公元前49—前45年,罗马奴隶制国家内部为争夺政权和建立军事独裁而进行的战争。
公元前二世纪中叶,罗马上层统治集团已开始认识到:在社会矛盾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奴隶主原先的共和制统治形式已经过时,必须寻求一种更加强有力的统治形式——军事独裁。平民派中的奴隶主代表人物盖约·尤利乌斯·恺撒就是独裁宝座的觊觎者之一。他征服高卢,攫取了该国大量财富(参见恺撒对高卢的远征),用其中一部分“賙济”了罗马平民阶级,因此在人民中享有声望。尤利乌斯·恺撒拥有一支久经征战、忠于自己的庞大军队(11个军团)。公元前50年,贵族派(保守集团的代表)占多数的元老院担心尤利乌斯·恺撒建立独裁政权,拒绝延长其高卢总督的任期,并要求他遣散军队。尤利乌斯·恺撒拒不接受这一要求,并于公元前49年1月率领一个军团向罗马迸发。以格奈乌斯·庞培为首的敌对派措手不及,无力抵抗,逃往希腊。于是,奴隶主两派(贵族派和平民派)之间争夺政治统治权的内战就开始。尤利乌斯·恺撒攻占罗马后,决定歼灭庞培留在西班牙的主力(7个军团),以保障后方安全和掌握战争的战略主动权,他率领6个军团开进西班牙。失去首领的庞培军未作认真抵抗即缴械投降。前后两个月的时间,尤利乌斯·恺撒就占领了整个西班牙。为准备决战,他推行各省居民和罗马人权利平等的政策,从而扩大了自己的社会基础。军队猛增至28个军团。而庞培在希腊总共只有9个军团。公元前49年11月,尤利乌斯·恺撒率领7个军团出敌不意地在希腊登陆。他的另一部远征军(4个军团和1个骑兵队)由于敌海军掌握制海权未能登陆,直到公元前48年春才同尤利乌斯·恺撒部队会合。庞培贻误战机,未能各个歼灭尤利乌斯·恺撒军队。尤利乌斯·恺撒却在部队会合后,把庞培的几个军团围困在第拉希(今阿尔巴尼亚的都拉斯)的筑垒兵营里。但是历时3个月的围困并未奏效,于是只好撤到色萨利。庞培部队跟踪追击。同年8月,两军在法萨罗进行了一场决战,尤利乌斯·恺撒军队彻底击溃庞培部队(参见法萨罗战役)。庞培败阵脱逃不久,便在埃及被人杀死。庞培死后3天,恺撒追击庞培的军团在埃及登陆。恺撒卷入了埃及内讧,打败了托勒密国王的部队,克利奥帕特拉王后为国王。随后,他进军攻打并击溃了占据着部分罗马领土的帕提亚人。公元前46年;尤利乌斯·恺撒再次在非洲登陆,并在塔普苏斯城附近击溃贵族派军队。接着,他又挥师西班牙,公元前45年,孟达一战,击败庞培两个儿子的部队,从而胜利地结束了内战。
点评:罗马内战的主要结果是建立了军事独裁,奴隶主们把这种军事独裁看作是保持其政治统治的唯一可能的方法。尤利乌斯·恺撒的独裁依靠的是在战争期间已发展到40个军团的军队。在罗马内战过程中,军事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作为伟大统帅的尤利乌斯·恺撒本人在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善于根据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不同形势来指导战争,在解决战略问题时,具有远见卓识和先见之明。罗马兵法的特点是:善于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巧妙地分割敌军兵力并各个击破。尤利乌斯·恺撒的军队在迅猛,大胆、机动迎击敌军时,通常是集中兵力狠狠打击敌军某一翼侧。在战斗队形中通常都留有强大的预备队。预备队作为战斗队形的重要部分,用来加强部队在主要方向上的突击力量,这还是创举。
世界战争 '古代…M'马拉松战役
公元前490年9月13日,在希波战争(公元前500—前449)中,两国在马拉松村(雅典东北40公里)附近进行的一次会战。
雅典统帅米太亚德率希腊军队(1。1万人)进入马拉松平原,布成方阵。希军方阵正面极宽(约1公里),中央纵深不大,两翼有山林和设置在阵前的鹿砦掩护,可以防止波斯骑兵迂回。此外,两翼尚有精锐部队加强防守。希军对登陆波军(约2万人)发起冲击。但波斯徒步弓箭手实施反冲击,突破了希军方阵薄弱的中央,迫使希军后撤。此时,希军强大的两翼部队向波斯骑兵和轻步兵发起进攻,并将其击溃,尔后两翼夹击,重创波斯徒步弓箭手。但因希军未能断敌退路,致使波军得以乘船从海上逃脱。波军战场遗尸达6400具(据希罗多德统计),希军阵亡192人。
点评:马拉松会战中,布成方阵作战的古希腊重步兵一举击败人数虽多但组织和训练较差的波斯军队。这是希军首次取得的重大胜利。此战不仅消除了波斯第二次远征的威胁,而且对希波战争的整个进程也具有重大意义。马拉松会战在以后团结雅典民主力量和加强希腊各城邦政治军事同盟中起了重要作用。
作战地图
世界战争 '古代…M'马其顿战争
公元前三至前二世纪,马其顿与罗马为争夺对希腊及其属地的霸权而进行的三次战争。马其顿三战皆败。
迦太基军队于坎尼(参见坎尼战役)战胜罗马军之后,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同汉尼拔结盟反对罗马。马其顿力图在伊利里亚建立统治,自由出入亚得里亚海,并扩大在小亚细亚的领地。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始于公元前215年,终于公元前205年。当时罗马军因主力在意大利同汉尼拔交战(参见布匿战争),仅派出少量部队赴巴尔干作战。马其顿军队数量上虽占优势,但行动却不果断;罗马军则因兵力不足,故极力支持希腊所属各地反对马其顿。公元前205年,双方缔结和约,第一次马其顿战争遂告结束,但马其顿与罗马的关系并未缓和。罗马反而扩大了在希腊的势力。
罗马于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前201)中战胜迦太基之后,在巴尔干地区积极推行侵略政策,并指责马其顿违反条约(与迦太基建立关系,侵犯罗马的盟国,等等)。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始于公元前200年,终于公元前197年。这时,马其顿的物力已消耗殆尽,国内反皇派日益壮大,对罗马战争已不得人心。腓力五世企图与罗马媾和,亦未成功。公元前197年7月在色萨利的基诺斯山附近进行决战,狄托·昆克蒂乌斯·弗拉米宁指挥的罗马军击败腓力军(参见基诺斯山战役)。根据和约条款,马其顿割让色萨利、科林斯;整个舰队(6艘战舰除外)移交战胜国,赔款1000塔兰币;交还全部战俘,裁减军队(不得超过5000人);未经罗马许可不得进行战争;承认希腊各城邦自治。希腊虽获“自治”,但实际上却变成罗马的附庸。
腓力五世死(公元前179年)后,其子柏修斯开始准备对罗马发动新的战争。他镇压了马其顿贵族的反抗,巩固了国家经济,组成了一支4万人的军队,并同与罗马敌对的国家建立了关系,其中包括迦太基。罗马元老院指责柏修斯破坏以往条约。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始于公元前171年,终于公元前168年。罗马军(3万人)在希腊登陆。最初,交战双方互有胜负。然而,公元前168年6月22日皮德纳一战,罗马军统帅卢基乌斯·埃米利乌斯·保罗指挥的各军团全歼柏修斯军队(参见皮德纳战役)。柏修斯败逃,尔后被俘。罗马占领并洗劫了马其顿。罗马元老院废除马其顿帝制,把全国划分为4个直属罗马的独立区。公元前149年,马其顿爆发反罗马起义。起义被镇压(公元前148年)后,罗马将马其顿与伊利里亚和伊庇鲁斯合并为一个行省。
点评: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的罗马国家在马其顿战争中取胜。罗马军队是当时在军队体制和军队指挥方面较好的军事组织,其军事学术和工程学术有很高水平。基诺斯山和皮德纳交战中,罗马军的分队战术较之马其顿的方阵战术,更有优越性。罗马军团的分队队形,不论在乎坦地,还是在起伏地,均能保障罗马军队战斗队形的高速机动,使正面和翼侧突击与后方攻击相结合,并能楔入敌军方阵,将其分割后各个击破(如皮德纳交战)。罗马军队采取三线配置,可增强进攻中的突击力量。罗马外交在建立反马其顿同盟和争取马其顿王国内部腓力、柏修斯的反对派方面发挥了高超的艺术,这对战争胜负起了重要作用。
世界战争 '古代…M'米卡莱角战役
公元前479年,在希波战争中,希腊军在米卡莱角(伊奥尼亚一海角,位于小亚细亚,与萨摩斯岛相望)大败波斯军的一次作战。
波斯舰队在萨拉米斯战败后(参见萨拉米斯海战),便开往米卡莱角以求波斯大军(6万人)保护。波斯军队编成内有波斯统治下的小亚细亚希腊侨民的队伍。为在万一被围时有所凭借,波斯军把船拖上岸,围以石墙,建起了巩固的野营。公元前479年9月,雅典将军克桑西普斯和斯巴达王勒俄提希德斯率领希腊舰队(110艘三层舰)驶抵米卡莱角,以2万名登陆兵(步兵和大部分桨手)在敌野营以东登陆。斯巴达军占领了野营右翼战斗出发地位(在山地),雅典军,科林斯军和希腊其他城邦部队占领了野营左翼战斗出发地位(在慢坡岸),克桑西普斯部队神速地袭击向其开来的波斯军,将之击退,冲入野营,在临阵倒戈的小亚细亚希腊军的帮助下击溃了波斯军。其残余部队从野营向山谷逃跑,在那里又遭到从米利都开来的希腊部队的突击。希腊人占领野营后,毁坏了船只和工事。此次交战后,萨摩斯岛,希俄斯岛和莱斯沃斯岛划归希腊城邦。
米卡莱角的胜利使伊奥尼亚希腊从波斯统治下解放出来。米卡莱角会战和普拉塔亚战役(波斯战败)的胜利决定了战争结局有利于希腊城邦国家。
世界战争 '古代…N'涅瓦河战役
1240年7月21日(俄历15)日,俄国军队与瑞典军队在涅瓦河和伊若拉河汇流处进行的一场会战。
瑞典封建主乘蒙古入侵罗斯之机,在罗马教庭和日耳曼骑土支持下,进军诺夫哥罗德大公国以夺取其领土。他们企图夺占涅瓦河河口和拉多加城,以切断诺夫哥罗德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控制“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