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46年10月,东北国民党军被歼和起义者已达3个师,但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仍调集兵力向临江地区大举进攻,企图消灭南满民主联军,尔后再转兵北上,完成其“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为粉碎国民党军这一计划,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林彪决定采取坚持南满、巩固北满的方针和南打北拉、北打南拉,南北密切配合的战法,打破国民党军的进攻。

    12月17日,东北国民党军除以2个师守备后方外,集中第52军第195、第2师,第71军第91师等部共6个师对临江地区发动首次进攻,企图首先打通通(化)辑(安,今集安)线,尔后围歼南满民主联军于长白山区。南满民主联军采取内外线相互配合,追敌分散,尔后寻机歼击的作战方针。18日,第4纵队主力由通化轻装插入敌后,在本溪、抚顺、桓仁地区转战10余日,攻克碱厂、田师付等据点20余处,歼灭国民党军3000余人,迫使其从进攻方向调第91师等部回援。担任正面阻击的第3纵队乘机反击,歼第52军一部,并收复通化以南地区。北满民主联军为配合南满部队作战,集中主力3个纵队和3个独立师,于1947年1月5日向松花江以南出击,首先包围其塔木要点,吸引和歼击国民党援军于张麻子沟、焦家岭等地,同时攻歼其塔木守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新1军2个团和保安团队一部。北满民主联军的这一行动,迫使国民党军停止对临江的进攻,并由南满抽调两个师北援。此时,由于气温聚然降到零下40摄氏度,作战行动受到妨碍,北满民主联军遂撤回江北。

    国民党军为摆脱两面作战的困境,急于解决南满问题,于1月30日,又集中暂编第21师、第195师、第2师等部共4个师,再犯临江。2月5日,民主联军第3纵队与第4纵队第10师,对进至高力城子且战斗力较弱的第195师发起反击,歼其2000余人。6日黄昏,新宾之国民党军第207师1个团赶至三源浦增援,被第3纵队主力歼灭大部。与此同时,深入南满国民党军后方的第4纵队一部,在本溪、抚顺、桓仁三角地区攻克据点多处。至此,南满民主联军再次挫败国民党军的进攻,并吸引其1个师由北满南援。

    国民党军第2次进攻临江失败未及一周,又于2月13日集结暂21、第91、第2、新22、第195师共5个师的兵力,分4路向临江发动第3次进攻。第3纵队与第4纵队一部乘其于运动之中,首先于通沟歼其侧翼暂21师1个团,22日又于大北岔地区歼灭第91师1个团,随后乘胜收复辉南、金川、柳河、辑安等地。其间,第4纵队一部,再次向抚顺、本溪间进击,吸引国民党军3个师于自己周围,有力地策应了内线作战。在国民党军第3次进攻临江时,北满民主联军于2月21日再次越过松花江,向吉、长地区展开进攻。第6纵队主力一举围歼城子街的国民党军新30师1个团,随后转兵北进,与独2师共同围攻德惠。国民党军为解德惠之围,急由南满、西满抽调新22师、第87师等部,会同长春地区的第88师和新1军主力分路并肩北援。由于援军不易割歼,民主联军对德惠又久攻不克,乃于3月2日回师江北。

    国民党军趁机沿中长路向北进逼。据此,民主联军又于3月8日第3次跨过松花江举行反击作战。国民党军见势全线后撤,民主联军勇猛追击,先后于靠山屯、郭家屯地区歼灭第87师一部和第88师全部,3月12日又包围农安,迫使国民党军从热河抽调第13军之第54师,协同南满第22师一部、长春新1军主力再次北援。北满民主联军遂转回江北休整。

    3月26日,国民党军调集20个团的兵力,分3路向临江地区发动第4次进攻。南满民主联军决心以部分兵力牵制其两翼,集中主力歼灭较弱且冒进之中路第89师。4月1日,民主联军以小部兵力且战且退,将第89师诱至主力设伏的三源浦西南红石砬子(今红石镇)地区,趁其立足未稳,突然发起猛攻,全歼第89师等部,其他各路惧歼纷纷撤退。国民党军对临江的第4次进攻又以失败而告终。

    点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历时3个半月,民主联军南满、北满部队密切配合,东满、西满部队主动出击,共歼灭国民党军4万余人,收复城镇11座,粉碎了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保卫了南满根据地,迫使其在东北战场由攻势转为守势。通过这一阶段作战,北满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南满的局面获得显著改善,这就为东北我军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战役的全过程中,南、北满我军在战略上注意了密切配合,在战役上强调了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地歼灭当面之敌。每战力争主动,抓住敌之弱点,先发制人,以战役上的积极进攻达到了战略防御的目的。

 

中国战争 陕中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5月至6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追击战役。

    4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开始向全国进军,相继渡过长江(参见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攻克太原(参见太原战役)、威迫武汉后,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集团慑于被歼,从陕西蒲城、铜川、耀县等地后撤,企图与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马步芳、马鸿逵所部相配合,以陕中、陇东为防御重点,以期确保西北,屏障西南,不利时则退踞陕南、川北。

    5月3日,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指挥所部由白水、澄城地区向南推进。12日,胡宗南集团闻风加速后撤,14日退过泾河。16日,第一野战军前出到三原、高陵一线。17日,胡宗南部全线西逃,解放军乘胜展开追击。至5月20日,第一野战军第6军占领西安,歼国民党军地方武装一部;第2军、第4军相继攻克咸阳、周至、武功、扶风等地,歼国民党军第92军一个师和地方武装一部。第1军进至岐山、横水镇地区,第3军进至武功以北、以西地区。22日,第1、第4军在麟游一带歼灭胡宗南部第57军和第30师。24日西北军区部队亦占领潼关、渭南、临潼等地。至5月底,宝鸡以东,渭河南北地区均获解放。胡宗南主力撤至宝鸡及秦岭西段布防。

    此时,马步芳、马鸿逵集团见处境孤危,为了拖住胡宗南部,以确保甘、青、宁3省,遂以三个兵团联合胡宗南部5个军共30多个师20万人,于6月9日和10日分别由永寿、长武、宝鸡地区向第一野战军实施反击。第一野战军以运动防御且战且退。16日,“胡马”主力进抵咸阳、兴乎、终南镇、王曲镇一线。此时,由晋入陕的解放军第18兵团、第19兵团先头部队已到西安、咸阳地区,加入阻击战斗,其主力也正向西安急进,“胡马”部队遂分头撤返原防。第一野战军就地休整。

    此役,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共计40920人,其中俘敌25150人,毙伤12020人,起义1680人,投诚2070人,占领了以西安为中心的陕中地区。

中国战争 上党战役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9月至10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西省长治地区(古属上党郡),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城打援战役。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蒋介石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一面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一面以受降为名,调集大批军队向解放区发动进攻,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1945年8月中旬,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秉承蒋介石旨意,以其第19军军长史泽波率第19军、第61军一部和部分伪军共1。7万人入侵晋东南,自临汾、浮山、翼城进占被我地方武装包围的长治、长子、壶关、屯留等城和已为八路军从日伪军手中解放的襄垣、潞城以及被人民武装包围的长治、长子等县城,其军部率第68、第69师主力及暂编第38师一部驻守长治(以长治为中心的地区,古称上党郡),其余部队和地方团队守备襄垣、长子、屯留、潞城和壶关等县,企图以此为依托扩占整个晋东南。与此同时,第一战区第3、第16军经风陵渡到达运城以南,第11战区以第15军留置豫西,以第40军、新8军及第30军向郑州集中,拟沿平汉路向北推进。

    为了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中央军委命令晋冀鲁豫军区坚决歼灭进入上党地区之敌,除去心腹之患。自8月26日起,中共中央军委先后指示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集中太行、太岳军区主力首先歼灭阎锡山进入长治的部队,收复上党地区,消除腹心之患。并强调指出,长治等城堡坚垒密,须有充分准备,切不可草率,进攻时宜选择一两城,各个击破。9月4日,军委又进一步指出:在进行上党战役中,阎(锡山)如从太原、临汾、平遥等地来援,于我有利,待其进至适当地域给以歼灭,你们应有此独立的机动的灵活作战准备。”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遵照军委指示,针对史泽波所部孤军深入、守备分散的特点,决心集中以所属正在进行整编的的太行、冀南、太岳军区部队及地方武装共3。1万余人,并动员5万民兵配合作战,在解放区人民群众支援下,首先轮流以主力一部由北而南地逐个夺取长治外围各城,吸引史泽波的主力从长治出援,以主力的大部配置在机动位置,力争在运动中予以歼灭由长治出援的敌人,尔后收复长治,相机歼灭可能自太原、平遥来援的敌人。同时,以冀鲁豫军区主力及太行、冀南军区部队各一部,在新乡以北、石家庄以南平汉路沿线肃清日伪军;以太岳军区部队破击同蒲路南段,迟滞胡宗南部北进,为上党战役结束后转用主力于平汉或同蒲路作战准备战场。

    为了打好上党战役,晋冀鲁豫军区认真进行了战前准备,首先,将各军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组建的游击兵团编组成太行纵队、冀南纵队和太岳纵队,使之成为正规兵团,从而实行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其次,在军民中广泛的进行政治动员。号召大家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战,并提出〃打好上党战役,支援重庆谈判〃的口号。部队知道毛泽东赴渝和蒋介石谈判,都为毛主席的安全担心。邓小平说:“上党战役打得越好,歼灭敌人越彻底,毛主席就越安全,在谈判桌上就越有力量。”再次,开展了战前练兵,各级地方政府还动员了5万民兵支前或参战。充分的战前准备,使部队士气高涨,求战心切,保证了前线的供给和后方的安全。

    在开进途中,太行纵队于9月1日攻克襄垣,歼敌一部。9月10日,战役正式发起。太行纵队首攻屯留,太岳、冀南纵队设伏打援。11日,长治守军出动6000人增援屯留,中途稍与打援部队接触,即畏惧被歼而退缩长治。12日,我军攻克屯留。13日,太岳纵队攻击长子县城时,以太行、冀南纵队打援。但长治守军不敢出援,打援意图无法实现。刘伯承、邓小平当即放弃打援计划,令各部迅速夺取外围各城。17日又攻占潞城,截断了长治与太原、平遥的联系。19日,我军攻克长子、壶关。至此,襄垣、长子、屯留、潞城、壶关为我攻克,共歼灭国民党军7000余人,孤立了长治守敌。9月20日,各纵队开始合围长治。刘伯承、邓小平决心由城的东、南、西三面同时攻城,虚留生路于北关,诱使史泽波部北窜而在野战中予以歼灭。24日,各部队开始攻城,但遭到史泽波部的顽强抵抗,攻城未果。

    由于上党告急,阎锡山急令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率第23、第83军和省防军等部共2万余人,由祁县地区向长治增援,图解史泽波之围。28日,刘伯承、邓小平在判明彭毓斌的行动企图后,决定采取攻城打援的战法。以冀南纵队及地方武装佯攻长治,吸引援敌,以太行、太岳纵队北上打援,将援军歼灭于襄垣、屯留之间地区。

    10月2日,打援部队与增援敌军在屯留西北之王家渠地区遭遇,打援部队立即将彭毓斌所部包围于老爷岭、磨盘脑、榆林地区。被围困的国民党军凭借优势火力拼命顽抗,战斗十分激烈,打援部队多次攻击未果。这时,我发现援敌为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率领的第23、第83军共6个师及由伪军改编的省防军一部。刘、邓首长为确保打援兵力的优势,遂决定抽调围困长治的冀南纵队北上参加打援,只留下地方部队继续围困长治。为避免彭毓斌作困兽之斗,部队攻击时采用“围三阙一”,“虚留生路”的战法,以左右两翼部队猛攻敌人,而在北面留一缺口,诱敌向北突围,争取在运动中歼灭之。10月5日,我左翼部队攻占敌老爷岭主峰阵地。经我军多日围困攻击而饥疲不堪的敌人,于当日夜间向北突围,太岳纵队一部立即抢占虒亭以北之土落村附近制高点,堵死敌人逃路。随后,打援部队以跟踪追击、平行追击、超越追击、穿插分割,多路楔入敌阵等战术手段,将敌援军合围,激战至6日,敌除一部逃回沁县外,其余全部被歼,彭毓斌被击毙。

    被围困于长治的史泽波,见援兵无望,乃于10月8日乘夜暗从长治向西突围,企图逃向临汾。据此,刘伯承、邓小平急令太岳纵队从虒亭直出沁水之马壁,对敌实行兜击。太岳纵队在“抓住敌人就是胜利”的鼓舞下,士气旺盛,他们不顾疲劳,忍受饥饿,日夜奔驰。至12日,终于在沁河以东之将军岭、桃川地区截住了突逃的史泽波部,经数小时激战,除少数先头西逃外,其余全部被歼,史泽波被俘,上党战役胜利结束。

    此战,解放军以伤亡4000人的代份,歼灭国民党军11个师及1个挺进纵队共3。5万余人,其中生浮3。1万人,缴获山炮24门,机枪2000余挺,各种枪1。6万余支。

    点评:上党战役是重庆谈判期间,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国民党军的著名战例。这一胜利打击了蒋介石的内战气焰,巩固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后方,显示了解放区军民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的力量和决心,加强了中共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对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次战役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打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为解放军今后的作战提供了借鉴,意义十分重大,经验也非常宝贵。我军在总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所以能取得战役的胜利,主要经验是:刘伯承司令员对敌情判断准确,战役决心正确,指挥果断;初战必胜的思想明确,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通过兵力的机动转用,以及在次要方向充分发挥地方部队和民兵的作用;确保主要作战方向的兵力优势;利用围城打援、攻城打援、迫敌突围等手段,争取歼敌于运动中。

   

中国战争 上海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5月,在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对上海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坚战役。

    4月下旬,国民党军长江防线被突破后,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以8个军25个师20万人据守上海市区,及沿浏河、太仓、蓖山、青浦、嘉善和平湖一线地区,企图凭借坚固工事,组织顽抗,掩护其战略撤退,并准备大肆破坏城市,挑起国际事端,促使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其部署是;以第21、第51、第52、第54、第75、第123军约20个师,配属坦克、装甲车百辆守备黄浦江以西,置主力于吴淞、月浦、大场地区;以第12、第37军共5个师守备黄浦江以东,置主力于高桥,以确保市区及吴淞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