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8月底,待国民党军发觉红军主力再回头西进寻找红一方面军主力决战时,红军已休整近半个月。蒋介石随即以其第1军团为先头,其他各部随后,再次西进,寻求红军主力决战。毛泽东、朱德为进一步调动和疲惫国民党军,于9月初率红一方面军主力继续西移,转到兴国、万安、泰和之间的均村、茶园冈地区隐蔽待机。

    此时,国民党军在中央苏区来回奔波已达两月,除其3个师遭到歼灭性的打击外,其余各部也受尽了苏区人民群众、地方武装坚壁清野和不断袭扰的困苦,士气急剧下降。与国民党军情况相反,红军三战三捷之后,又经过半个多月的休整,士气更加旺盛。战场上国民党军被动、红军主动的形势更为明显。此间,广东、广西两省军阀利用蒋军主力深陷江西之机,正向湖南衡阳进兵,对蒋介石造成了很大威胁,迫使蒋介石不得不下令结束〃围剿〃,实行总退却,红军乘胜追击。9月6日晚,红一方面军总部得悉兴国地区国民党军正沿高兴圩大道向北撤退。毛泽东、朱德当即决定首先抓住兴国地区北撤之敌一部歼灭之,尔后视机扩张战果。遂令红3军、独立第5师迅速抢占老营盘,断敌退路;红3军团、红4军(并指挥第35师)、红35军进攻高兴圩及其南北之敌;红7军牵制兴国之敌。7日拂晓,国民党军第4军团由兴国地区向北撤退,其先头独立旅撤到老营盘附近时,红3军一部切断了该旅与第4军团后续部队的联系,随后,红3军、独立第5师向独立旅发起迅猛攻击,战至14时许,将其全歼。7日,红7军向兴国进逼,牵制第52师;红3军团、红4军(并指挥第35师)、红35军向高兴圩地区之国民党军第60、第61师发起攻击,激战至8日,毙伤敌2000余人,战斗形成对峙。红军为保持主动,即撤出战斗。13日,国民党军第4军团主力和第52师分别由长迳口、兴国等地向吉安撤退,红一方面军主力对该部实施追击。15日拂晓,在第4军团主力通过方石岭隘口后,红一方面军主力赶到,一部抢占了方石岭,截住第52师及第4军团的1个炮兵团和1个步兵营,并将其包围于方石岭以南地区,随即发起猛攻,战至9时,将其全歼。其他各路国民党军纷纷撤至吉安、永丰、宜黄、南城、南丰、广昌、宁都、赣州等地。至此,红一方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

    点评:此役,红一方面军在苏区人民群众和地方武装的支援、配合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往返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疲惫敌军,避强击弱,速战速决,以少胜多,取得了重大胜利,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经过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红军的作战原则已基本形成。战斗中,红军共歼国民党军17个团3万余人,其中俘1。8万余人,缴枪1。5万余支,机枪175挺,迫击炮55门,电台6部。在反〃围剿〃作战中,红3军军长黄公略、红4军师长曾士莪、红3军团师长邹平牺牲。

   

中国战争 第四次反围剿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2月至3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宜黄县南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大规模围剿的战役。

    国民党军在对中央苏区的三次〃围剿〃失败后(参见第一次反围剿、第二次反围剿、第三次反围剿),被迫在较长时期内处于守势。从1932年冬开始,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陆续调集近40万兵力,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其部署是:以第18军军长陈诚指挥的蒋介石嫡系部队12个师为中路军,担任主攻任务;蔡廷锴指挥的第19路军和驻福建省部队共6个师又1个旅为左路军;粤军第1军军长余汉谋指挥的广东省部队6个师又1个旅为右路军,分别担任福建和赣南、粤北地区的〃清剿〃,并策应中路军行动;第23师为总预备队。另有4个师又2个旅分布在南城、南丰、乐安、崇仁、永丰等地担任守备。第3、第4航空队以南昌为基地,支援作战。中路军约70个团16万人;编成3个纵队。第1纵队指挥第11、第52、第59师;向宜黄、棠阴地区集中;第2纵队指挥第10、第14、第27(后任守备)、第90师;向抚州(今临川)、龙骨渡地区集中;第3纵队指挥第5、第6、第9、第79师向金溪、浒湾地区集中,并以一部出资溪;第43师为预备队。1933年1月底;蒋介石到南昌亲自兼任赣粤闽边区〃剿匪〃军总司令,指挥这次〃围剿〃,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

    2月上旬,红一方面军辖红1军团(总指挥林彪、政委聂荣臻)、红3军团(总指挥彭德怀、政委滕代远)、红5军团(总指挥季振同、政委肖劲光)和第11、第12、第21、第22军,总兵力约7万人,在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指挥下,主力活动于黎川地区。当时,中共临时中央和中共苏区中央局提出,在国民党军〃围剿〃部署尚未就绪时,实行进攻作战,击溃国民党军,并命令红一方面军首先围攻南城和南丰。2月9日,红军开始向南丰地区开进。南丰城为抚河战线国民党军进攻中央苏区的重要据点;由陶峙岳第8师5个团防守。12日晚,红军第3、第5军团各一部向南丰城外围阵地发起进攻;战至次日晨,未能突破防御。战斗中,红3军团第3师师长彭鳌牺牲。担任围剿主攻任务的中路军总指挥陈诚获悉红军围攻南丰后;令守军第8师据城固守,同时急令驻南城的第24师驰援,令中路军各纵队迅速向南挺进,企图合围红军于南丰城下。在国民党军优势兵力进逼的形势下,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遂决定改强攻南丰为佯攻,主力转移至南丰、里塔圩以西地区,准备打援。22日,红一方面军获悉中路军第1纵队准备由宜黄、乐安地区增援南丰,第2纵队主力集中于南城,企图在第3纵队策应下,与红军在南丰地区决战。周恩来、朱德鉴于国民党军兵力密集,打援无胜利把握;在南丰地区与之决战更为不利;遂决定撤围南丰,诱敌深入苏区。并以红11军伪装主力,由新丰和里塔圩之间东渡抚河,将中路军第2、第3纵队向黎川方向吸引;方面军主力则秘密转移到广昌以西的东韶、洛口、南团、吴村地区隐蔽待机。陈诚被红11军的行动所迷惑,以为红军主力撤回黎川地区,遂以第1纵队于宜黄以南地区集中,然后出广昌、宁都,堵截红军归路;第2纵队由南城、南丰出康都;侧击黎川、建宁;第3纵队由金溪地区南下;从正面向黎川方向进攻,企图合击红军主力于黎川、建宁地区。据此,第1纵队第52、第59师准备由乐安地区东进黄陂,同由宜黄南下的第11师会合。

    红一方面军鉴于中路军第1纵队同第2、第3纵队相距较远,态势孤立,且第52、第59师由乐安向黄陂开进所必经的登仙桥以东地区,山高林密,便于红军大兵团伏击。决定集中主力;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在固岗、登仙桥以东,河口、黄陂以西地区,选择有利地形,以伏击战求歼第52、第59师。部署是:以红1、红3军团和红21军为左翼队,隐蔽集结于金竹、大坪地区,待第52师进入蛟湖、桥头一线时,突然发起攻击;以红5军团、红22军为右翼队,隐蔽集结于横石、侯坊一线,准备占领黄陂、霍源(今霍沅)地区,歼灭由固岗、西源(今西沅)向黄陂前进的第59师,并保障左翼队翼侧安全;以江西军区独立第4、第5师分别在永兴桥至杨坊之线和河口西北上源、下源地区活动,牵制第11师,并保障右翼队翼侧安全;以红12军为预备队。26日,红军各部先后进入预定地域。26日,第52、第59师由乐安分两路东进。27日,第52师沿登仙桥、大龙坪、蛟湖、桥头之线向黄陂前进;第59师沿固岗、西源、霍源向黄陂前进。两师之间有摩罗嶂大山相隔,联络协同均较困难。当时细雨浓雾,视度不良。第52师因受红军游击队袭扰,行动缓慢;加之误认红军主力远在南丰、黎川地区;对隐蔽在其行进道路南侧高地之红军主力毫无察觉。13时,当第52师前卫第155旅进至桥头附近,后卫第154旅第309团越过登仙桥时,红1军团以一部兵力向蛟湖攻击,将第52师行军纵队拦腰切断;主力向大龙坪、小龙坪发起猛攻;红21军也迅速赶到登仙桥附近地区,截断了该师退路。经3小时激战,全歼第52师师部和第154旅第309团,俘师长李明。取道大龙坪、坪口、跃龙坪向黄陂前进之第155旅1个团,也遭到红军的歼灭性打击。第155旅得知大龙坪和黄陂方向发生战斗后,即就地转入防御。18时,红3军团主力赶到,将第155旅主力合围于桥头,28日上午将其歼灭。与此同时,红3、红1军团各一部协同作战,全歼第154旅主力于蛟湖。红军右翼队先头部队于27日11时进到黄陂、秀源一线,发现第59师正从霍源一带向黄陂前进。右翼队即以红22军第64师向霍源方向急进,先机占领黄陂西北一带高地,红15军在霍源以南占领阵地,求歼第59师于黄陂、霍源地区。13时,红15军同第59师前卫部队接战,将其击溃。第59师第175旅第351团主力和独立团在西源地区就地转入防御,第175旅主力向前增援,战至黄昏,双方形成对峙。28日上午,红军右翼队向第59师发起全线进攻,经整日战斗,将该师主力大部歼灭,师长率残部数百人向蛟湖方向突围,企图同第52师会合,当其发现第52师已被红军歼灭后,又转向乐安方向逃窜。3月1日上午,该部被红1军团歼灭于登仙桥附近,师长陈时骥被俘。至此,第59师除在西源地区1个多团逃脱外全部被歼。第59师主力被歼后,第1纵队第11师主力已到达河口、南源地区。红军准备乘胜继续围歼该部,但因第2、第3纵队兼程来援,再战于红军不利,红一方面军当即决定将红军主力转移到小布、洛口、东韶地区休整待机。

    黄陂战斗后,国民党军中路军集中在黄陂、蛟湖地区搜寻红军主力。由于苏区军民严密封锁消息,国民党军仍不知红军去向。3月中旬,陈诚将其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改为中间突破,并调整部署:以第2纵队为前纵队,第1纵队余部和第3纵队第5、第9师为后纵队,由黄陂、东陂地区向广昌方向前进,寻求红军主力决战;以第3纵队第6师守备抚州,第79师在宜黄地区为预备队。周恩来、朱德获悉中路军向广昌进攻的企图后,为分散敌人;创造战机;以红11军进至广昌西北地区,在地方武装配合下积极开展活动,摆出要保卫广昌的姿态,吸引中路军前纵队加快南进,以拉大其前后两个纵队的距离;同时率方面军主力秘密北移,准备侧击力量较弱的中路军后纵队。陈诚误认为红11军是红军主力;意在保卫广昌;即令前纵队加速向广昌推进,并将后纵队第5师配属前纵队指挥。20日,中路军前纵队进至甘竹、罗坊、洽村一带,后纵队第11师进至草台岗、徐庄一线;第59师残部相继跟进,第9师进至东陂附近,两纵队相距已近50公里。红一方面军总部抓住这一极为有利的战机,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歼灭第11师于草台岗、徐庄地区,尔后相机各个歼灭其他进攻之敌。部署是:红5军团、红12军和宜黄2个独立团为右翼队,以主力由东向西进攻侯坊、徐庄、雷公嵊一带国民党军;以一部兵力牵制东陂第9师,并向新丰市方向警戒;阻止中路军前纵队回援;红1、红3军团、红21军和独立第5师为左翼队,以主力由西向东进攻草台岗、徐庄地区国民党军,以一部兵力切断第9师与第11师的联系;红22军为预备队。20日黄昏,第11师相继由徐庄地区南进,其前卫部队遭到红军袭击后,该师就地转入防御,第32旅占领霹雳山、龙咀寨、黄柏山(今黄柏岭)阵地,第31旅2个团占领龙咀寨以北及黄柏山、草台岗南北之线;师部和预备队1个团驻徐庄。20日夜,红军各部队先后进入攻击位置。21日拂晓,总攻开始,左翼队红3军团向霹雳山、黄柏山进攻;红1军团向草台岗、黄柏山、徐庄进攻;红21军向大公田、西岭进攻,牵制东陂第9师,并切断该部与第11师的联系。右翼队红5军团向龙咀寨、雷公嵊进攻;红12军进至东陂至侯坊大道东侧山地,阻止东陂第9师由侯坊大道南援。10时;红3军团突破霹雳山阵地,并迅速包围了徐家塅第11师一部。12时,红1军团将第11师师部和预备队分割包围于徐庄。经激战;于13时攻占徐庄、徐家塅;歼第11师师部及1个团。黄柏山守军两个团在突围中大部被歼。右翼队攻占了龙咀寨阵地,歼守军约两个团。至此,第11师大部被歼。第9师一部和第59师残部企图增援第11师,在雷公嵊以南遭到红军的严重打击。第11师被歼灭后,中路军其他纵队纷纷后撤。至此,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基本被打破。

    点评:此战,红一方面军在朱德、周恩来的正确指挥下,既运用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经验,又从国民党军队进攻时采取新战略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了原有的经验,采取大兵团山地伏击战的方法,在黄陂、草台岗两次战斗中,一举歼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近三个师,俘师长李明、陈时骥,击伤师长萧乾,俘虏官兵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及大量枪械、子弹、电台等军用物资。首创了大兵团山地伏击战的范例。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这在以往各次战役中是不曾有过的。朱德说:“陈诚几年间所依靠的部队整个打垮了。四次‘围剿’也算告结束了。”蒋介石在给陈诚的“手谕”中说:“此次挫败,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疼。”

   
中国战争 第五次反围剿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9月至1934年10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大规模围剿的战役。

    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然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5月,他在南昌设立全权处理赣、粤、闽、湘、鄂五省军政事宜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亲自组织和指挥对各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并决定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同时对苏区实行经济、交通封锁,企图消灭红一方面军和摧毁中央苏区。是年夏秋,蒋介石一面向美、英、德、意等国大量借款,购置军火,聘请军事顾问和专家;一面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开办〃剿匪〃军官训练团,并着手制定〃围剿〃计划,加紧进行〃围剿〃准备。这次〃围剿〃,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其部署为: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指挥第1、第2、第3路军,计33个师又3个旅。其第1路军4个师又2个旅位于吉水、新淦(今新干)、永丰、乐安、宜黄地区;第2路军6个师位于金溪、腾桥、崇仁地区;以陈诚任总指挥的第3路军18个师又1个补充旅为此次〃围剿〃的主力军,集结于南城、南丰、临川地区。北路军的任务是:由北向南,构筑碉堡封锁线,实施对中央苏区的主攻。以第3路军在第1、第2路军策应下,向广昌方向推进,寻求红军主力决战;由北路军总司令部直接指挥的2个师扼守赣江西岸的吉安、泰和等地,配合西路军维护赣江交通;总预备队3个师位于抚州(今临川)附近。南路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