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年)九月,元昊乘宋精骑集中边地,后方空虚之机,谋攻宋腹地。闰九月,于天都山集兵l0万,分兵两路,包围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宋泾原路副都部署葛怀敏奉命自渭州(今甘肃平凉)至瓦亭寨(今宁夏隆德东北)阻击,途中违令北进。元吴诱宋军至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以重兵包围;葛怀敏突围走镇戎,行至长城壕(今宁夏固原西北),遭夏军夹击大败。葛怀敏等16将被杀,士卒亡9400余(参见定川寨之战)。夏军乘胜南下,直抵渭州,大掠而还。

    宋军连续大败,损失严重。西夏亦因国力疲困,难以再战。双方经年余谈判,于四年议和。宋封元昊为夏国主,许自置官属,每年赐给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3万斤。元昊名义上向宋称臣,实际已完全独立。八年,元昊为太子宁令哥刺杀,幼子谅祚继位,母舅没藏庞讹执国政。此后,双方又维持了20年的和平。治平元年(西夏拱化二年,1064年)三月.西夏遣使祭吊宋仁宗,因其使与宋引伴为礼仪发生争执,双方出言不逊。是年秋,谅祚以宋侮辱其使为由,发兵10万,进攻宋秦凤、泾原、环庆路,宋夏战争又起,争战历时34年。宋之企图:攻取横山与吐蕃东南部地区(今青海东部与甘肃南部),以断夏左、右臂,所取方略:选将练兵,乘隙而动;剿抚兼施,就降其众;据险修垒,步步逼进。西夏企图:据堡守险,打破宋军的进攻。所取方略为诱敌深入,断其粮道,伺机袭击;对外依然坚持联辽抗宋。战争初期,西夏尚处攻势。三年秋,谅祚率兵数万围攻大顺城(今甘肃华池东北)与柔远寨(今华池)。宋军坚壁清野,夜袭其营,谅祚中流矢退走。四年正月,神宗继位后,先以战抚并举之策,占据吐蕃东南地区,尔后东西并进,深入攻夏。十月,宋知青涧城种谔率军袭取绥州。西夏为防宋进击,增兵银州。十二月,谅祚死,子秉常继位,梁太后摄政。熙宁三年(西夏天赐礼盛国庆元年,1070年),宋因西夏军频扰边地,罢互市,断绝与夏往来。西夏遂大举攻环庆路,游骑直抵庆州城下,后因附宋吐蕃首领董毡率军从侧后攻入夏境,西夏军方退。四年初,种谔谋取横山,率军袭取西夏要冲罗兀城(今陕西米脂东北),进筑数寨。三月,欲进困兴(今宁夏银川)、灵州。西夏求辽师为援,全力反击,复罗兀,并占据宋军所筑新寨。四年秋至七年,宋将王韶率军西进,进攻吐蕃诸羌,连克熙、河、洮、岷、叠、宕(今甘肃临洮、临夏、临潭、岷县、迭部、宕昌)等州,受抚羌族30万帐。设置熙河路,建立起一道进攻西夏右厢区的有利战线(参见宋收复河、岷等州之战)。

    元丰四年(西夏大安七年,1081年)四月,西夏发生政变,秉常失位被囚,宋乘其内部混乱,集兵30万,大举攻夏。七月,神宗命熙河路经制使李宪率熙河、秦凤兵出熙河(今甘肃临洮)东进;鄜延经略副使种谔率鄜延和畿内兵9。3万出绥德(今属陕西)北上;环庆经略使高遵裕率蕃、汉步骑8。7万、民夫9。5万出环州(今甘肃环县);泾原副都部署刘昌祚率兵5万出泾原,与环庆兵合势北进;签书经略司事王中正率兵6万、民夫6万出麟州西进;另诏吐蕃首领董毡侧击凉州,牵制西夏右厢军。诸军分道并进,欲会师兴、灵,一举灭夏(参见灵州之战)。西夏采取坚壁清野,纵敌深入,断其粮道,待其兵疲后击的方略,集中精兵退保兴、灵。宋军最初进展顺利,连克兰(今甘肃兰州)、夏、银、宥等州,泾原、环庆兵直抵灵州,后因粮道被断,人马乏食,未能会师。十一月,夏军决黄河水淹灌环庆、泾原兵营垒,宋军大败。诸路军被迫退兵,军士亡散大半。五年七月,宋廷采纳给事中徐禧建议,于银州东南横山要冲筑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马湖峪),以困扼银、夏、宥三州。九月,城方就,西夏即集结30万大军来攻,因城中无水泉,宋军渴死大半,城陷,丧师1。2万(参见永乐城之战)。六年二月,西夏以重兵围攻兰州,宋知州李浩集精兵潜出夜袭,夏军溃退。次年正月,夏军号称80万复攻兰州,急攻10昼夜未下,粮尽引退。元祜元年(西夏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夏崇宗乾顺继位。四年,宋夏再次议和。六年,西夏攻宋熙河、兰岷、鄜延诸路与麟、府二州。七年,攻环州,互有胜败。绍圣三年(西夏天祐民安七年,1096年),乾顺因与宋划界争地未果,率号称50万军攻宋鄜延路连陷数寨。四年,宋于沿边诸路要地增置50余寨,加强了防御,多次击败夏军的进攻,并乘胜出击,攻克夏洪(今陕西靖边南)、盐、宥等州地。元符元年(西夏天永安元年,1098年)十月,又于平夏城击败西夏号称40万大军的进攻,进取南牟会,建为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收复会州,攻取吐蕃青唐(今青海西宁)。二年,西夏因军势日衰,数次遣使向宋求和。宋允恢复和好。元符三年,青唐羌酋结聚众反宋,夏遣10万兵入援。因宋援军至,西夏军始退。后宋以湟、鄯之乱,乃任羌族首领分知两州。崇宁二年(西夏贞观三年,1103年),宋洮河监军童贯遣洮西沿边安抚司公事王厚复取湟、鄯,同时使人招纳西夏监军仁多保忠与西边羌部。西夏以宋复取湟州(今青海乐都南),威逼西夏再次遣使求援于辽。三年,乾顺发兵攻宋泾原路,宋夏第四期战争爆发。战争历时21年,宋之企图:攻取横山,占据湟、鄯。所取方略;出塞筑垒,步步为营。夏之企图:扼守横山,遏制宋军,所取方略筑垒守险,附辽抗宋。四年,吐蕃酋领溪赊罗撒与多罗巴投夏,与夏合兵攻宣威城(今青海西宁西北),知鄯州高永年率军赴援,途中被多罗巴俘杀。政和四年(西夏雍宁元年,1114年),夏纳叛将李讹移,合军围宋定远城(今甘肃榆中西北)。宋命童贯为陕西、河东、河西经略使,发重兵反击。五年春,童贯谋取清水河(在今宁夏境内)北界与卓罗城(今甘肃永登南),遣熙河路经略使刘法领步骑15万出湟州,秦凤路经略使刘仲武领5万兵出会州,自率中军于兰州策应。刘仲武至清河界,筑城留兵屯守。刘法于古骨龙(今青海乐都北)击败夏军。九月,刘仲武、王厚会合鄜延、泾原、环庆、秦凤诸路军攻臧底河城(今陕西志丹北),大败而还。丧师万余。西夏军乘胜反击,大掠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六年春,刘法率10万军克西夏仁多泉城(今青海门源东南)。七月,知渭州种师道引军10万克臧底河城,唃厮罗旧辖地悉入于宋。是年冬,西夏以万骑破靖夏城(今甘肃平凉境)。重和元年(西夏雍宁五年,1118年),宋军克割牛城(今青海互助),改名统安。宣和元年(西夏元德元年,1119年),童贯强令刘法深入攻夏,夺取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宋军始出统安城(今陕西横山西),即遭夏崇宗弟察哥军的夹击,刘法败死,丧师l0万。四月,童贯以鄜延、环庆兵大破夏兵,平其三城,尽取横山地区。西夏失去屏障。夏崇宗被迫表示臣服,宋诏令罢兵,宋夏间出现短暂和平。

    六年,宋、辽、金形势发生变化,辽行将灭亡,宋金关系恶化。夏依附金朝,攻宋武(今山西神池)、朔(今山西朔县)等州。七年,金兵大举攻宋,直逼东京(今河南开封)。进兵时,约西夏攻宋鄜延路,以牵制宋陕西、河东军入援。靖康元年(西夏元德八年,1126年),夏军破天德(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云内(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武州、西安州、怀德军(今宁夏固原西北)等地,进围兰州。二年,金灭北宋,宋夏战争终止。

    点评:宋夏百年战争,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为了疲于应付战争,两国军额激增。宋军在宋初权30万人,庆历年间增至125万;西夏军在元昊建国初即达50万。由于连年征战,人力、物力、财力损失惨重,致使两国出现严重经济危机。宋“国帑虚竭”,西夏“财用不给”。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兵民不断起义。战争既加深了宋积贫积弱之势,加速了北宋的灭亡,也严重地阻滞了西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战争 宋平方腊青溪帮源洞之战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在方腊起义中,宋遣军赴两浙,平方腊起义军一部于青溪(今浙江省淳安西北)西北帮源洞的作战。

    宣和二年十月,方腊聚众占据帮源洞率先起义后,分兵四出,杀贪官、济贫民,所向克捷,数月间连续攻占睦(今浙江省建德东北梅城镇)、杭(今属浙江)、婺(今浙江省金华)、歙(今安徽省歙县)等州县。所至,贫民附者相继,众殆百万,四方大震。宋徽宗赵佶闻讯,罢伐辽,移师南下。三年正月,命领枢密院事童贯为江浙、淮南等路宣抚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刘延庆充宣抚司都统制,率领京师禁军及熙河、泾原、环庆、鄜延、秦凤、河东六路汉蕃精兵15万前往镇压。十九日,童贯等进抵镇江(今属江苏),控制金陵(今江苏省南京)、扬子江口(今江苏省扬州附近长江河段),集兵收复杭州。方腊未料宋军速至,加之四方出战,兵力分散,乃率20万众退据帮源洞,凭险固守。童贯与统制王禀、刘镇约期会于睦、歙间,分兵合围。四月,王禀收复睦州,将至洞前,刘镇等收复歙州,驻军洞后。约定从洞后突入,纵火为号,前后夹击。二十四日,刘镇等率劲兵间道掩击门岭,突破扼守险径崖壁义军阻截,且战且进,鸣镝纵火,焚其庐舍。王禀等自洞前望燎烟而进,与刘镇合围夹击。义军腹背抗击,奋力转战,仍败绩,被斩杀7万余人。二十六日,方腊被俘,余众散据各地,继续坚持殊死战斗。

中国战争 宋攻南唐采石之战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十一月,在宋灭南唐之战中,昇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曹彬率军攻占采石矶(今安徽当涂北采石)、架通跨江浮桥,重创南唐军的作战。

    是年九月,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征南唐。十月,曹彬偕都监潘美率水陆大军10万出江陵(今属湖北),沿长江东进;并以八作使郝守濬率载运巨竹、绳索大舰及数干艘黄黑龙战船顺流跟进,以作架桥渡江之用。二十四日,曹彬大军自蕲阳口(今湖北蕲春西南)渡江后,突破峡口寨(今安徽贵池西),水陆并进。大破南唐池州(今安徽贵池)、铜陵(今属安徽),获战船200余艘,俘800人。闰十月,郝守濬率丁匠于石牌镇(今安徽怀宁)试架浮桥成功。时曹彬军连克芜湖(今属安徽)、当涂(今属安徽),迫近采石矶。马步军副部署杨收、兵马都监孙震率2万兵凭险据守。曹彬挥师奋击,大破采石守军,生擒杨收、孙震,获战马300余匹。十一月初九,移石牌镇浮桥于采石矶,系缆3日而成,大军顺利过江。南唐主李煜初谓在江上架浮桥为儿戏,及闻宋军果架通,惊惧,遂遣镇海节度使郑彦华与天德都虞侯杜真分率水、步兵各1万出江宁(治上元,今江苏南京),水陆并进反击,旋被宋军击败。

    点评:此战,宋军于采石成功架通浮桥,冲破长江天堑,为攻克江宁,灭亡南唐创造了条件。

中国战争 澶州之战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在宋辽战争中,宋与辽在澶州(今河南濮阳)进行的最后一战。

    宋太宗赵光义,为争夺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两次攻幽州(今北京)失败后,被迫转攻为守。真宗赵恒继位初,宋辽战争仍在继续;为防御辽攻掠河朔(泛指今黄河下游南北一带),集重兵于定州(治安喜,今河北定州)、天雄军(今河北大名东)等纵深要地。,依托黄河天险,屏蔽都城东京(今开封),并在边地广开方田、河道为阻障;缮完城堡,募壮勇扼守,以抗拒辽戎骑攻掠。辽为赢得有利结局,决计大举攻宋。景德元年八月,先以游骑深入祁(治蒲阴,今河北安国)、深(治静安,今河北深县南)二州境,探察宋军防御部署。继而,圣宗耶律隆绪偕其母承天太后萧绰亲至南京(即幽州,今北京)谋划。宋察觉辽企图后,命河北、河东诸路部署,各谨边备。闰九月十二日,辽军会集固安(今属河北)。十五日,南京统军使萧挞凛率先锋军南进,分兵攻威虏军(治今河北徐水西北)、顺安军(今河北高阳东)、北平寨(今河北完县东北)、保州(今河北保定),皆被宋军击败。旋与圣宗、萧太后军会合,攻定州,被宋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王超率军阻于唐河。萧太后初战受挫,遂移师阳城淀(今河北望都东南)休整,并试图利用宋降将王继忠致书宋帝媾和。辽军的大举进攻,引起宋廷上下恐慌,参知政事王钦若、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等劝说真宗暂避金陵(今南京)或成都。宰相寇准据理相争,力请真宗亲征御敌。真宗纳寇准议,遣将加强邢(治龙冈,今河北邢台)、洺(治广年,今河北永年东南)、冀、贝(今河北冀县、清河西)两路的防御。十月初,萧挞凛南下祁、深;萧太后率主力围攻瀛州(今河北河间),遭宋知州李延渥顽强抗击,10余日未克,反丧师3万余众。后撤围南下,会萧挞凛攻冀、贝、天雄军。宋遂将防御重点南移,分定州兵一部赴澶州,并命各路增援天雄军。十一月初,辽军自瀛州南趋天雄军,沿途遭宋军抗击;同时,宋以李继隆、石保吉分任驾前东。西两面排阵使,加强澶州及黄河沿岸的防御指挥。二十日,真宗离京师赴澶州督战。时辽军进抵天雄军,攻城不克,转破德清军(今河南清奉西北)。继逼近澶州,袭取通利军(今河南浚县东北)。二十二日,萧挞凛在澶州察看地形时,中宋军伏弩身死,军中为之气沮。二十六日,宋真宗抵澶州,军心大振。辽军虽攻占宋一些地方,但伤亡惨重,又失大将萧挞凛,战况急转直下,处境不利,亟愿罢战言和,遂加速和谈步伐,并利用宋廷怯战弱点,胁迫宋归还后周从辽手中收复的关南(今河北雄县南瓦桥关、霸县益津关、淤口等三关以南)l0县地。宋廷虽拒割地,但又恐辽乘黄河封冻过河,危及东京,乃答应岁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达成撤军协议。十二月初七,互换誓书,史称“澶渊之盟”。

    点评:澶州之战结柬了宋与辽长达25年余的战争。双方妥协达成的澶渊之盟,对宋虽是屈辱的协议,但客观上促成了此后的百年和平,为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条件。

    附:作战地图

中国战争 出河店之战

    金开国前一年(辽天庆四年,1114年),在金辽战争中,女真军偷袭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南),大败辽军的作战。

    天庆四年九月,女真军攻辽宁江州之战后,天祚帝耶律延禧正出庆州秋山,欲往显州(今辽宁北镇西南北镇庙)冬山畋猎。途闻宁江州(今吉林省扶余北伯都纳古城)已失,乃停止游猎。十月,遣殿前都点检萧嗣先充东北路都统,节度使萧挞不野为副都统,中京虞侯崔公义为都押官,侍卫控鹤都指挥使邢颖副之,率领契丹、奚军3000骑、中京路禁军及土豪兵2000人,另选诸路武勇2000人,进趋出河店,欲扼制女真。十一月,辽诸军会于鸭子河(今黑龙江松花江西段)北时,完颜阿骨打率3700骑疾趋混同江(今吉林第二松花江)上游,乘夜潜渡,黎明登岸,乘辽军不备,偷袭出河店,借助风势,结阵猛攻,击败萧嗣先军。继追击溃逃军百余里,斩杀崔公义、邢颖等辽将,获甲马3000余匹。至斡邻泺(今吉林大安南查干泡)东,又击败萧敌里部,杀获不可胜计。十二月,完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