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侵扰,明初即在北起辽东,南至海南的沿海构筑了较完备的海防工程设施,并以沿海卫所为基础建立了较完整的海防体系,加之实行“近海歼敌”的海防战略,因而有效地抵御了倭患。随后因朝廷腐败,海军减弱,海防废弛,致使倭寇入侵猖獗。戚继光等在此艰难的情况下,采用水陆协同、陆上歼敌为主的作战指导,增筑沿海据点,组建训练新军,实行灵活战法,保障了海防的巩固和战争的胜利。
战争通史 '中国'近代时期战争综述
中国近代(1840年至1919年),是中国人民武力抗击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封建压迫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反侵略战争,主要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此外还有新疆、台湾、东北、西藏等地军民抗击列强入侵的战争。反压迫战争,主要有太平天国战争、捻军、天地会起义战争等农民革命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战争等。战争面貌发生剧烈变化:由装备冷兵器及有烟火药兵器、单一营制的封建军队,发展为装备无烟火药兵器、诸兵种合同编组的近代西方式军队;由相当保守的旧式作战方式,发展为较先进的新式作战方式;并带动了军事工业的兴起,对中国战争理论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中国封建制度走向没落、清王朝由盛转衰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正处于实行炮舰政策、向世界各地侵略扩张的时期。1840年,英国首先发动了侵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参见鸦片战争),由于清王朝在战略部署上重内轻外,加以长期闭关锁国造成的骄妄无知和盲目轻敌,以致对外敌入侵毫无抗御准备,是战是和迟疑不决。英军集中兵力先转攻沿海各地,继而侵入长江,兵锋直抵江宁(今南京)。广大爱国军民虽然进行丁英勇的战斗,但最终仍然战败。1842年清廷被迫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进一步加紧了对人民的搜刮和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终于爆发了洪秀全等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至1864年)。清军采取“聚集精兵全力攻剿”,各地团练“分段兜剿”和“解散胁从”分化瓦解同时并用的战略方针,围攻太平军。太平军则采取“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的战略方针,打破清军围剿,挥师北上,攻占武昌(参见武汉之战)后,继而乘虚东向,水陆并进,1853年占领江宁(参见江宁之战),定为都城,改称天京,尔后即进行北伐(参见太平军北伐)、西征(参见太平军西征),但对近在咫尺、威胁最大的江北、江南清军大营,却未采取任何积极行动。直到清军歼灭了北伐军和上海小刀会起义部队(参见上海小刀会起义)、转移兵力向天京进逼时,方从西征军中调兵回援,击溃了两大营清军,解除了肘腋之患(参见一破江北江南大营)。但此时发生了“天京事变”,领导集团分裂,形势急剧恶化,此后,太平军失去了战略主动权,由战略进攻逐渐转为战略防御。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英法联军于18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期主要向以广州为中心的沿海进攻,后期则向北方的大沽,天津及北京地区进攻。英法的战略目的是迫使清廷屈服,所以采取武力威慑与外交讹诈相结合的方针;而清廷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支配下,将主要兵力用于对太平军作战,对英法联军采取“息兵为要”、以和为主的方针。抗击英法联军的清军虽然在数量上居优势,但军队素质与战争准备远逊于敌。战争历时4年,清廷战败,先后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俄国也趁火打劫,乘势迫使清廷签订中俄《中俄天津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强行夺去。
英法联军进攻沿海清军期间,清军正集中兵力进攻太平军。至1858年,清军攻占镇江、扬州,重建江南、江北两大营,包围天京;西线湘军也攻占了九江,太平军在湖北、江西统治的州县,大部为清军占领,形势严峻。洪秀全为挽回颓势,任用李秀成、陈玉成等青年将领,在浦口、三河两战役中取得胜利(参见三河镇之战),稳定了局势。为打破天京之围,李秀成以“围魏救赵”战术击歼江南大营清军(参见二破江南大营),并乘胜开辟苏南地区。当清军在东线连连失败之际,曾国藩所率湘军在西线包围了重要战略基地安庆(参见安庆之战),控制了长江。清廷鉴于绿营腐败无能,将镇压太平军的任务,完全委之于曾国藩。因太平军主要统帅战略思想有分岐,原定会师武汉、解安庆之围的计划失败。而此时清廷却与英法等侵略军联合进攻太平军。至1862年,安庆、庐州相继被清军攻占,并乘势包围了天京。江浙地区的太平军,在淮军及中英、中法混合组建的“常胜军”、“常捷军”协同进攻下,至1863年,绍兴、杭州、苏州等亦为清军攻占。1864年,清军攻占天京(参见天京之战),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
太平军失败后,活动于长江以北、早与太平军有密切联系的捻军,与太平军余部汇合,在赖文光、张宗禹领导下继续进行反清战争(参见捻军起义)。为改变以往分散行动、互不统属的局面,两军进行了合并和改编,成为有统一领导的新捻军,并决定“易步为骑”,实施流动作战。曾在鲁山之战、高楼寨之战中大败清军,歼灭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部。清廷遂命曾国藩率湘、淮军进攻捻军。曾国藩接受僧格林沁穷追中伏的失败教训,采取“以静制动”、“聚兵防河”的战略方针,但毫无成效。清廷又以李鸿章为钦差大臣,专办剿捻军务。李采取“扼地兜剿”方略,企图堵剿结合歼灭捻军。捻军为打破围剿,分为东西两部,以便相互支援。但力量分散,又无根据地,得不到补给及休整,1868年赖文光率领的东捻军在扬州;张宗禹率领的西捻军在山东茌平分别被歼灭。
太平军、捻军与清军作战期间,东南、西南、西北各地,先后爆发了各族人民的反清武装斗争。其中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有:陈开、张秀眉、杜文秀、李永和等领导的起义及陕甘回民起义军等(参见云南回民起义、黔西南回民起义、李永和、蓝朝鼎起义、陕西回民起义、甘肃回民起义)。由于民族、宗教等各方面的原因及作战指导失当,先后被清军消灭。
1865年,中亚浩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军官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在英国支持下,强占中国大片领土,建立所谓哲德沙尔汗国。沙皇俄国亦乘机入侵,攻占伊犁地区。清廷决定武力收复新疆时,日本于1874年侵入台湾,从而引起了“塞防”与“海防”之争。李鸿章等认为国防经费不足,主张全力加强海防,反对用兵新疆;左宗棠等则认为决不能自去藩篱,主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要求首先收复新疆。清廷接受了左宗棠的意见,任其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采取“缓进速战”、“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广储粮草,杜其窜路,然后相机大举,聚而歼之”的作战步骤,于1876年至1878年,进行了收复新疆的战争。并乘势加强与沙俄的外交谈判,1881年收复伊犁地区。
1883年,侵入越南的法国军队,向驻屯越南北部的清军进攻,挑起了中法战争。清廷避战求和,同意撤回全部驻越清军。为迫使清廷屈服,获取更大的侵华利益,次年法军又突袭福建马尾清海军基地(参见马尾海战),随后进攻台湾,封锁中国沿海。清廷下令宣战,在作战指导上,确立东南沿海取守势防御,北圻陆路反攻的战略方针。清军先后挫败进攻台湾、镇海的法军后,1885年又于镇南关重创法军(参见镇南关之战),并乘胜克复谅山,扭转了战局。但清廷未能利用此有利条件发展大好形势,反而“乘胜而收”,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
1894年7月,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这年为中国农历“甲午”年,史称中日甲午战争。这年初,朝鲜发生内乱。应朝鲜王朝的请求,清军入朝协助作战。日军向正在运送中的清海、陆军发动突袭,挑起战端。日本以海军夺取黄海、渤海制海权,陆军在中国直隶(今河北)平原与清军主力决战的战略方针,企图迅速打败清军,压迫清廷屈服。清廷实行海守陆攻的作战方针。清陆军主要将领指挥无能,畏敌怯战,很快兵败平壤(参见平壤之战),退至鸭绿江以北中国境内。日海军随即在黄海向清海军发动进攻,经激战,清海军损失惨重(参见黄海海战),后龟缩于威海港内不出。随后,日陆军攻辽东,先后占领安东、海城、大连、旅顺等地。1895年2月,日军水陆协同攻占威海卫城(参见威海之战),激战半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廷派李鸿章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日马关条约》,并割台湾于日本。战争中,包括台湾在内中国广大爱国军民奋勇斗争,前仆后继,表现了中华民族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甲午战后,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更趋激化。1899年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列强以保护其在华利益为借口,由英、俄、日、美、德、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入侵中国(参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军一度与义和团在天津、北京等地联合抗击侵略军。北京陷落后,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逃往西安,八国联军占领了张家口、娘子关等要地,沙俄更乘机派军十余万分路侵入东北,强占了哈尔滨、吉林、奉天(今沈阳)等地。清廷于1901年签订了又一个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4年,英国趁日、俄两国争夺中国东北地区之际,再次武装入侵西藏,迫使清廷与之签订条约,攫取了更多政治、经济特权。
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使中国亡国危机更为严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清朝统治是中国强国御侮的最大障碍,决心以武装革命推翻清王朝。为此,在国外积极培训骨干,在国内多方运动会党和新军,连年发动武装起义。几经挫折,坚持不懈。终于在1911年武昌起义后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史称辛亥革命。但是不久,民主革命的成果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所篡夺。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恢复民主共和制度,革命派相继发动了讨袁战争(1913年)、护国战争(1915年至1916年)和护法战争(191…7年至1918年)。这些战争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未能消灭北洋军阀。中国又陷入长期的军阀混战之中。
中国近代战争的发展过程,是同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和战争理论、战争方式及之军队、兵器的逐渐演变紧密相联的。鸦片战争开始至护法战争结束,共发生较大的作战180多次。由于清王朝闭关锁国和政治腐朽的影响,清军在作战中,尤其是同工业强盛、装备精良、军事思想先进的西方帝国主义侵略军的作战中,一败再败;即是由于爱国官兵的奋勇杀敌而取得局部胜利,但在战争全局上仍呈败局。人林则徐、魏源等少数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认真总结战争失败的经验,提出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为核心的军事变革思想。太平天国时期作为国家经制之兵的八旗、绿营已腐败无用。曾国藩等鸦片战争后,“仿前明戚继光、近人傅鼐成法”而编练的湘勇、淮勇等非经制兵,逐渐成为清王朝的主要军事力量。湘军、淮军与绿营的主要区别有三:一是改世兵制为募兵制,募选朴实勤劳的青年农民,拒收浮滑取巧的城市游民,并在一定时期后,遣散一部人员,重新招募,以保证兵员素质及部队战斗力。二是改营制不齐、分区定防的地方军体制为营制统、集中驻屯的野战军体制。营为基本战术单位,战斗人员500人(前后编制不一),营下有哨、队两级编制,队配备单兵器,哨由不同兵器的各队组成;每营另配属具有辎重兵及工程兵性质的长夫180人。营以上有统领,统若干营,为战役单位;若干统领总属于统帅,统帅所属为战略单位。三是改兵权分割之制为军权集中之制,统兵将领拥有相对独立的领导权、指挥权以及财务权。此外,还重视军事训练和思想教育,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此后,湘、淮军留驻各地的部队,成为国家常备军,简称防军;并将一部八旗及大部绿营的适战人员,按湘、淮军的制度改编,集中训练驻屯,称练军;八旗及绿营残存部队,作为国家经制兵,已名存实亡。为加强海防和以先进兵器装备部队,除由国外购买军舰及各种新式枪炮外,中国的近代军事工业也开始建立。1861年至1911年,先后建立军工企业40多个,共生产枪支约25万支、火炮4000门、舰船60余艘,成为清军武器装备的重要来源。甲午战争前,防军、练军不少已装备了新式后膛枪炮,各重要海口改建一批新式炮台,并增加一批新式海岸炮。还建立广东、福建、南洋及北洋4支水师。北洋水师是近代世界上有相当规模的海军部队。
清王朝的建军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虽然武器装备有了改进,但军事制度并未改变。甲午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先进装备与落后军制的矛盾,使清廷认识到防军、练军在编制、训练、战术及官兵素质上的严重缺陷,遂对全国军事组织、指挥系统和训练教育等进行全面西化。成立督办军务处领导改革、编练新军。规定各省建立“常备、续备、巡警等军”。常备军有镇、协、标、营、队、排、棚7级,步、炮、马、工四兵种。后又增建辎重兵,发展为每镇官兵12512人、由步、骑、炮、工、辎合同编组的新式陆军。并逐渐实现了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统一,先后建立了陆军部、海军部和军谘府(近似参谋部)。为培养军事人才,先后创办了船政学堂、水师学堂、武备学堂、陆军速成学堂、讲武堂及各种专业学堂等70多所军事学校,聘请外国军事教官指导军事训练,讲授西方军事学术,并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军事科学,翻译了英、德、日等国各种军事书籍,介绍西方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
八旗、绿营的作战方式及战术运用守旧落后。以曾国藩为代表的一批清代儒将建立的湘军,在战术上进行了一次传统的复归:从建军、治军到用兵作战,基本上效法明将戚继光。虽为复旧,但对墨守陋规的八旗、绿营,则是一次进步的革新。由于湘军装备的火药枪炮射速慢、杀伤力小,不能脱离冷兵器而独立战斗,所以无法改变密集的战斗队形,也无法脱离传统的作战方式。淮军已更新装备为无烟火药后膛枪炮,射速快,火力强度大为提高,并汲取了西方的一些训练方法,所以在沿用湘军作战方式的同时,有了新的发展。营的基本战斗队形,通常部署为三个梯队;一梯队开始采用散兵队形,散兵间隔3步;二梯队为密集横队,位于敌军轻火器有效射程之外;三梯队为预备队,控置于敌军炮兵射程之外。淮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已开始脱离了仅依靠肉搏决定战斗胜负的传统战法,强调以火力杀伤敌人、争取胜利。其基本战术是步炮协同作战。进攻时,以炮兵实施火力急袭杀伤、压制敌人,步兵在炮火支援下边射击边前进,俟敌军阵线动摇时再发起冲锋。防御时,炮兵主要用以协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