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不明白章二爷话里的意思?大表哥,我们走。”李剑棠站起来准备离开。
“唰”的一声,章震川右手从长衫下拔出一把锋利的匕首来,举起左胳膊露出小臂,用刀锋轻轻一划,鲜红的血液瞬间涌出滴落在桌上的茶碗里:“我章震川今天愿意和李队长血誓结义,若有背叛,当如此桌。”说话间刀锋一转,劈掉了面前正方形饭桌的一个桌角。
李剑棠、邵吉林和李刀海的眼睛里涌出了惺惺相惜的眼神,李剑棠从怀里取出一块方帕来上前裹住他的伤口:“章二爷,你这是又何苦呢?”
“李兄弟,国难当头,我们只有同仇敌忾,才能拯救中华民族。从今天起,我们团练局也加入你们义勇队,共赴抗日前线。”章震川收起匕首,声音激荡。
李剑棠扶着他坐下:“章二爷,眼下就算我们的两支队伍合在一起,也不过区区五百人左右,无名无实,在国府的地盘上还是会被看作是土匪。我们几个早就商量过,要静待时机,抓好队伍,等到全国一致对外抗日形势建立起来,我们才会师出有名。今天,章二爷既然向我们敞开了心怀,我们也会把你作为亲兄弟对待。我们安县义勇队成立后,兄弟8人义结金兰,今天承蒙章二爷看重,不如我们9个人在关老爷面前誓血结拜,日后同生共死。”
“好,来人。”章震川站起来一拍桌子,冲着门口大喊一声。房门很快被推开了,走进来一个团练局的士兵:“二爷,您有啥子吩咐?”
章震川一挥手:“快去,准备香堂,上三牲祭品。”
“章二爷快人快语,爽快,来,兄弟我连敬你三杯,再次祝贺二爷大婚之喜。”李剑棠倒满了面前的酒杯,双手端起,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
“剑棠老弟,能和你们结为兄弟,我章震川心里真是比结婚都高兴,来,今天兄弟们畅开肚皮喝,一定要喝个一醉方休。”
夜幕降临之后,热闹了一天的团练局教场里终于清静了下来。在隔壁的安县县政府后堂的大厅里,武田地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站在早已坐在椅子上等候消息的冷三泰面前:“老爷,章二爷刚刚和义勇队的8个头领在香堂结拜,眼下还在教场的客房里喝酒,您看?”
冷三泰微微睁开眼睛,透出一丝很快消逝的寒光:“都他娘的不消停。武师爷,玉皇庙那边没有什么动静吧?”
武田地低声说:“老爷,哥老会的兄弟传话来,未见玉皇庙里有一人一枪进县城。”
“这个李剑棠还算听话,按说他们李家算不得啥子大户人家,怎么一下子就拉起了队伍?”
武田地小心地陪着话:“老爷,我派人悄悄调查过了,据说李家祖上是个有钱人,家族很大,义勇队里多数都是李氏后人,只是以前不露头。”
“唉,现在时局动荡,人心不定。武师爷,你说我该啷个办才好,眼前真是一个烂摊子。对喽,二小姐呢?晚上咋没见着她的面。”冷三泰无奈地端起了茶碗,突然想起了从成都回到安县的冷艳萍,心生烦闷。
第014章:七七事变狼烟起
“大哥、三哥、六哥,出大事啦。”
李驽西推开玉皇庙大雄宝殿右侧客房的房门,身后紧跟着满头大汗的崔二蛋。
“莫慌,啥子事?”
“你们看,这是四川刘主席发表的《为民族救亡抗战告四川各界人士书》,还有成都《新民报》主编李有伦编印的《抗战爆发了》的号外。”
李剑棠伸手接过来低下头仔细看了起来,李刀海和胡刚也凑了过来,《告四川各界人士书》全文如下:中华民族为了自己的长久生存,对于日本的侵略暴行必须进行坚决的抵抗,这己经是我全国民众长期以来不可动摇的认识了。现在,自卢沟桥事变发生以来,这一伟大民族的救亡抗战己经开始了。而日本更是乘时侵掠我上海,我长江、珠江、黄河流域的各大城市更不断遭受敌人飞机的袭击。我前方的将士正在奋不顾身与敌人作殊死的战斗,连日来,不断传来他们捷报;而在后方的民众,或则组织后援,或则踊跃奔赴前方参战,都有一颗一德一心誓复国仇的气慨。
仔细观察此次战事,中日双方均为生死关头,而我国人民必须历尽艰辛,从尸山血海中求生存,去争取最后的胜利。目前的战争形势是敌人己经打进这家门,是我们同敌人在家门以内的搏斗,我们还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把敌人赶出家门以外,使我们的神州大地,再也没有他们的踪影,所有的不平等条约都要彻底摧毁,这样才能达到中华民族的自由与独立,才能完成总理国民革命的目的。
这项艰苦繁难的任务必须由我国四万万同胞的人力和财力共同努力来完成。四川是全国人民期望的民族复兴根据地和战时的后防重地。我省山势之险要,人口之众多,物产之丰富,地下有无尽的矿藏足以成为支持战争的资源,这亦己为世界所公认。故在此全国抗战一经发动起来的时候,四川七千万人民所要担负起来的责任,较其它各省还更为重大。
我全省各军将士应加紧训练,时刻砺兵秣马,奉令即开赴前方,留守者应则巩固我国后方。各界公职人员和文化知识分子,更应在自己的岗位上集中精力,一致努力于后方民众的组织训练和战时管理建设等项工作。
我农工商各界广大民众,是组成中华民国的主要主体,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责任,认清民族解放与民族抗战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要同仇敌忾,勇于牺牲,在国家统一指挥下,整齐步调,严整阵容,在全民族的解放战线上作最前进的先锋,在实际战线上成为前方的坚强后盾。
这样军民一心,上下共济,以国家民族为自己的根本意识,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于脑后,以抗敌为目前的唯一中心,以抗战是解放中国的唯一坦途,排除一切歪曲的认识,克服一切前进的障碍,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则最后的胜利必属我民族,而抗战殆于斯时方告完成。
湘以微薄之力主持四川军民两政,誓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在中央的领导之下,为民族救亡抗战而效命。一年多来,作的事情很多,但一切计划皆在抗战之中,目睹我七千万同胞抗敌情绪之高亢激烈,抗敌意识之坚决,我作为领导者亦唯恐落后。今战幕己开,正是我努力实践我平时所说的言论的时候,是真是假,请大家判决。
倘若我不忠实于抗战,愿受民众之弃绝;若有各界其他人士在抗战之中心任务中退缩者,我也要对他绳之以法。须知这是我国家民族生命即系于此时,再不可容人瞻前顾后和借故推诿了。至于敌我之优劣,政府知己知彼早己有了分析,连日以来前方的战报己经有了这种证明。
总之,我民族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人类的公理,为了正义而奋斗。我们己无任何退路了,哪怕是赤手空拳也要与敌人的飞机大炮作拼死的搏斗,何况我们还有很多的优势。前途的成败,将完全决定于我们自己今后的决心与努力的结际果!我各界人士团结起来!我各界人士敢于战而胜之!川康绥靖主任刘湘于民国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好,这才是中国军人,有四川人的血性。”李剑棠读完后,重重地一拍桌子。
“报告。”门外传来了义勇队队员李晓义的声音。
“进来唦。”
李刀海冲着立正站在门口的李晓义喊了一声,又接着问道:“啥子事?”
李晓义大步跨进房门:“报告队长,冷三泰带着团练局的士兵和哥老会的兄弟来了,现在在庙门外。”
“你说啥子?”胡刚心里一惊,瞪大了眼睛问李晓义。
“三哥放下心,冷三泰肯定不是来对付我们的,要不然不会等在大庙外,早带着人马冲进来啦。走,我们出去看一下子。”李剑棠从桌子上拿起驳壳枪背在身上,扎好牛皮带,风风火火地走出了房间。
“李晓义,快去把几个队长都喊到庙门口来,另外让各分队的机枪班听到枪声后马上出来。老三、老九、二蛋,我们几个先跟着队长出去。”李刀海悄悄打开了的驳壳枪保险后,顺手插在了腰间的皮带里,紧跟在李剑棠的身后跨出了房门。
“李队长,多日不见,冷某人有礼啦。”
李剑棠的双脚刚刚踏出玉皇庙的庙门,就听到了冷三泰的声音。正眼望去,眼前黑压压的一片人群里,冷三泰站在最前面,旁边是那位中等身材的师爷武田地,手里牵着两匹黑白相间的俊马。
“不知冷县长大驾光临,剑棠未能远迎,失礼失礼。”李剑棠心里松了一口气,因为冷三泰身后的团练局士兵和哥老会兄弟没有一个人手中携带着武器。
“武师爷,把名册给李队长。”冷三泰侧目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武田地。
“是,老爷。”
武田地把手里的马缰绳递给身后的一名团练局士兵,从马背上取下一个黑色皮包,双手捧着走在李剑棠面前:“李队长,这是县团练局士兵和哥老会兄弟的花名册,请您清点核对。”
“冷县长,这是啥子意思?”李剑棠心里知道这是章震川夫妇的功劳,但脸上却保持着平静。冷三泰哈哈一笑:“李队长,你们义勇队来了客人就站在大门外面摆龙门阵,不想请我进去吗?”
李剑棠侧身让开连忙道:“请,快请,怠慢了冷县长,剑棠之过。”冷三泰点头微笑,边向庙门里走着边说:“李队长,咱们长话短说。想必你也知道七七事变已经爆发,全民抗战已成定局,刘主席振臂呼吁全川支持抗战,今天来,我想把团练局和哥老会的弟兄跟你们义勇队合兵一处,组成安县抗日义勇大队,不晓得你意下如何?”
“冷县长顾全大局,心怀民族大义,我李剑棠黄毛小儿焉敢不从。”李剑棠心里大喜过望,自己盼望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冷三泰走在大雄宝殿的门前停住脚步:“老夫还有一请?”
“冷县长有啥子事尽管吩咐,剑棠无不从命。”
“好,下个月5号,刘主席要在成都招开抗日誓师大会。不知道你有啥子想法?”
“值此国难当头之际,我抗日义勇队愿随国民革命军一起奔赴抗日前线杀敌。”
“好,实话告诉你。我妹夫章震川和大妹冷艳如今天也来了,他们在后面押送武器装备,我就把他们一起托付给你啦。”冷三泰说到这里心情变得有点沉重。李剑棠双手抱拳面向他深深一辑:“冷县长令人感佩,剑棠唯命就是。”
“老爷,我也想加入义勇大队。”站在他们身边的武田地突然开了口。冷三泰有点意外地看着他:“武师爷,你啥子时候有了这种想法。”
“就在李队长他们九兄弟结拜的那一天,我心里就想着有一天跟他们上前线、打鬼子,恳请老爷成全。”武田地说完后也是深深一辑。冷三泰迟疑不决:“你可想好啦?秋红还等着你在年关回家成亲唦。”
武田地一挺胸膛:“国亡何以为家!想我武田地也是堂堂七尺男儿,还请老爷成全。”冷三泰沉吟片刻,再次哈哈一笑:“没想到我的师爷也有如此胆色,好,我答应你。但是你要把秋红给我安顿好喽。”
“谢老爷成全。”武田地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冷大爷,押送的武器装备也到了玉皇山。”一名哥老会骨干快步走在了他们身边。冷三泰冲着李剑棠一挥手:“李队长,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李剑棠回过头对李刀海说:“大表哥,赶紧让荷妹子带着弟兄们马上准备好酒菜,今天的人可是不少哟。”
“放心,咱们后山的山洞里早就储存了大量的熏肉和腊肉,今天保准让弟兄们畅开了吃。”李刀海眼见着面前的五、六百号人要加入义勇队,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第015章:成都誓师举战旗
1937年9月5日(民国26年),一个空前激昂的抗战动员大会在成都召开,这就是由四川抗敌后援会主持的“四川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同时也是川军将士出川的誓师大会。
这天清晨,成都的祠堂街人声鼎沸,连续不断的掌声和锣鼓声震天动地。作为大会主会场的大光明影剧院大门用彩色布缎制成五彩碑楼,上悬大会横额,两旁大红纸写着对联。会场正前方悬挂孙中山遗像和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主席台上有司令长官席、军、师长席和主席团席。台下为旅、团、营、连、排长席及来宾席、各界代表席。主席台对面的二楼上是穿着整齐服装、胸前带着金丝绒授带的军乐队。与此同时,作为大会分会场的少城公园大门由松树枝扎成一座大碑楼,碑楼上满扎各式鲜花和彩旗,透出来一种庄严和热烈的气氛。会场四周悬挂着“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奋勇杀敌”、“欢送出川抗敌将士收复失地”、“欢送出川抗敌将士雪耻复仇、”“中华民族解放万岁”等巨大横幅,更加使会场显得庄严、肃穆和悲壮。
李剑棠、章震川率领的“安县抗日义勇大队”身着崭新的土布军装,头戴缀有青天白日帽徽的单军帽,多数队员肩扛青一色的汉阳造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只有少数队员手里拿着大刀片,排着整齐的队伍预先进入指定地点,与昂首挺胸,迈着整齐步伐的驻成都军队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在主席台下并排而座,很快吸引了各方关注的目光。
“副总司令,台下这支抗日义勇队是从哪里来的?”身穿国军中将军服的122师师长王铭章看了一眼台下的抗日义勇队,低声问坐在自己旁边的上将副总司令邓锡候。
邓锡候点头一笑:“这是安县县长冷三泰组织起来的一支600人的队伍,有地方团练、哥老会和民间百姓自愿加入而组成的义勇队,听说其中还有极少数共产党的地下成员,可谓人员复杂。据刘总司令说,他们现有的武器装备抵得上川军的一个营。王师长难道有什么想法不成?”
“副总司令高见,我仔细看了一眼他们手里的武器,基本上都是崭新的汉阳造和捷克式机枪,看来这个冷县长是下了血本的哟。”
邓锡候轻轻摇了摇头,伸出右手轻轻指了一下坐在“安县抗日义勇大队”旗帜下的李剑棠:“你说错了,这个后生娃儿才是这支队伍的当家人,据说在川西有一个很大的家族在背后支持他。”
“副总司令,您看能不能想办法把这支队伍划在我们122师的建制中来。”王铭章急切地看着邓锡候。
邓锡候笑着用手点了点他:“我就晓得你上心了!好,会后我向刘总司令请示一下,但是没有正式编制,只能作为你们师部的独立营来指挥。”
“感谢副总司令,之钟先行谢过。”王铭章感激地双手抱拳。邓锡候摇了摇手:“之钟老弟,客气话就不用多说了,出川之前让弟妹做一桌子川菜犒劳一下我就行啦。”
在两人说话间,大会主席走上台前,宣布大会开始,军乐队奏起了国歌,台上台下全体起立,同唱国歌,声音中饱含悲壮。
李剑棠坐在台下,呤听了时任国民政府参政会参政员张澜先生宣读的“欢送川康出征军告同胞书”和川康绥靖主任刘湘的欢送讲话,他心里只记住了刘湘的一句话,那就是:“军人御辱救国,为尽天职,川军今得献身疆场,为民族存亡而战,洗掉过去私斗的耻辱,是很光荣的。”
李剑棠在誓师大会上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只会拼命的鼓掌,不停的流泪,直至大会结束后方才平静下来,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请问你们哪位是安县抗日义勇大队的负责人?”一名年轻的国军中校站在了义勇队的队伍面前。章震川用手推了一下李剑棠,站起来回答:“报告长官,我们俩个就是。”
中校军官看了他们一眼:“你们俩个收拾一下,安排好队伍,师座有请。”
“师座,是哪个长官?”李剑棠有点惊讶地问。中校军官看了他一眼:“你是李队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