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李长官,经过晋东南战斗后,我们22集团军在山西离石、赵城一带进行了整训。现在全军只有8个团,总兵力不过2万多人。”邓锡侯坐直身体回答。
李宗仁略一沉思后又接着问:“你们出川时有多少人?”
“4万多人。”
“啊!伤亡了这么多。”李宗仁吃惊之余,深沉地赞叹道:“你们为中华民族的自由独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理应受到奖赏!”
邓锡侯和孙震听到此话,心头顿时一热:出川抗战半年来,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对川军如此赞扬,眼前的这位李长官虽然与他们过去曾经通过信,但从未谋面,更谈不上有深厚交情,更何况22集团军刚刚抵达第五战区,尚未立下寸功。两个人当下感到受之有愧,急忙说道:“李长官,我们付出的这点代价,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不,晋康老弟,应该大值一提!你们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而战,是为了炎黄子孙的生存而战。所以,你们做出的任何牺牲都是光荣的,应该值得赞扬。”李宗仁说到这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过去,我们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今天,我们是共同对付日本侵略者,大家共同杀敌报国。你们眼前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代劳的?”
邓锡候和孙震异口同声地说:“李长官,我们的枪械大多损坏,子弹也太少。”
“这个好办,我电呈军委会请求立即拨发。”李宗仁说完后,从抽屉里找出一张巴掌大的纸片,拿起红蓝铅笔起草好电报,摁了一下桌子上的电铃。
很快,侍从副官刘荣才走进办公室:“总座,有什么要吩咐的事情?”
“刘副官,马上将这份电报发军委会,越快越好。”
邓锡候心里大喜:“感谢李长官雪中送炭之恩。”
“晋康老弟,我再给徐州兵站总监石化龙写个手令,让他立即优先补充川军的武器装备,我不能让你们光着膀子上战场吗!”李宗仁再次拿起红蓝铅笔一挥而就,将写好的手令递给邓锡候:“你可以马上去找石化龙尽快办理。”
李宗仁靠在椅背上微笑着又问:“怎么样?两位还有什么需要我解决的困难?”
“没有啦!”邓锡侯和孙震此时大为感动,急忙戴上军帽,立正敬礼:“李长官,请你下命令吧!”
“好!”
李宗仁笑着站起来:“晋康老弟,你们抓紧时间先在徐州补充武器装备,然后全军开赴滕县以北地区布防,阻止日军矶谷师团南下,记住,出发的时候要提前通知我,我要亲自给官兵训话。”
“是!”
邓锡侯和孙震此时萎靡不振的状态一扫而光,精神焕发地向李宗仁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告辞离开。
……………………………分割线……………………………。
平遥县城外的一个小村子里,冬日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射在打麦场的空地上,几只出来觅食的麻雀在村口光秃秃的树杆上欢快地跳跃着。
川军122师独立营营长李剑棠站在一座土台子上,面对已经换上了晋绥军冬装和武器装备齐整的全营官兵敬了个礼:“弟兄们,我们独立营昨天晚上又补充了180名袍泽弟兄,让我们对他们参加抗战表示欢迎!”
“哗哗哗”
站在第一排的李刀海、胡刚、杜海、邵吉林等人带头鼓掌,如雷般的掌声惊飞了树杆上站立的几只麻雀。
李剑棠挥手示意大家安静后,又接着说:“弟兄们,自从出川以来,在山西我们和小鬼子打过几仗,虽然损失惨重,但也总结了不少经验,尤其是向八路军学了不少游击战的战术。明天我们就要奉命向第五战区开拔了。此次离开山西,是阎锡山在蒋委员长面前骂我们抗战不力,扰民有余,让我们滚出山西,幸亏第五战区的李宗仁长官慷慨接纳,我们才没有被赶回四川,邓总司令命令我们就地整军,开赴徐州战场。大家心里都清楚,在过去的内战中川军被戏称为“双枪军”,臭名远扬。现在,我们主动请缨出川抗日,这是川军血洗耻辱的机会,在这捍卫中华民族尊严的时刻,我们在强敌面前决不退缩,勇敢杀敌。为了在今后的战斗中更好地消灭鬼子,保存实力,我们独立营奉命重新进行整编,下面,请章副营长宣布师部的命令。”
章震川随后走上土台子,举手敬礼后拿出一纸公文念道:“经研究,批准独立营编制调整如下,营长李剑棠,副营长章震川,营部参谋杜海,警卫排长崔二蛋,一连连长李刀海,副连长李棍川,二连连长邵吉林,副连长李驽西,三连为新兵连,连长胡刚,副连长李枪威、景天浩,四连连长吴小龙,副连长马崇文。此令,国民革命军122师师长王铭章,中华民国36年12月。”
“弟兄们,就要奔赴新的战场了,我独立营现在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特别是家乡的亲人在后方支持着我们,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英勇杀敌。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营的名号叫什么?”章震川宣读完命令后,进行了战前动员。
“勇字营、勇字营。”
站在台下的独立营官兵高举右臂,同时纳喊起来。
“对,是勇字营,勇往直前,勇敢战斗。”
“勇字营,雄起,雄起。”
“阅兵,举旗。”
在全营官兵安静下来之后,章震川下达了阅兵的口令,紧随李剑棠其后,两个人走向了台下独立营4个整齐的步兵方队。
“敬礼。”
充当旗手的营部通讯员孙二娃双手高举“勇”字大旗,旗面下方写着“勇往直前,勇敢战斗”两行金字,两名护旗的川军士兵紧握手里的汉阳造,笔直地站立两侧。
“敬礼。”
第一连长李刀海喊出了震耳欲聋的声音。
此时的独立营编制4个连和一个特务排,共760人。每个连180人,按照四四制分为4个排16个班,其中连部4人。全营除第三连外,装备清一色的汉阳造步枪,配备马克沁重机枪两挺,迫击炮4门,每个步兵班配备一挺捷克式轻机枪,班长以上军官每人一支驳壳枪。营部特务排每人装备两支驳壳枪。第三连主要是由李哲辰召募的安县新兵连,从各连抽调出经验丰富的老兵任排长和正副班长,组建了122师机枪连,装备捷克式轻机枪20挺,马克沁重机枪6挺。
第一次检阅自己部队的李剑棠从内心里是高兴的,毕竟手底下的士兵不用再拿着大刀片子去和小鬼子拼命了,而且就要离开让人心酸心寒的第二战区,这时的心里是十分高兴的,虽然又要面对如地狱般的战场,生死未卜,前途渺茫,但是能得到别人的欢迎和尊重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
第036章:邓锡候卸任回川
川军第22集团军按照第五战区长官部的命令,所属各军于1937年12月底先后到达徐州、砀山等地。根据先头部队125师汇报的情报,决定将集团军总部设在临城,部署滕县、台儿庄、临城一带防线,并下达了集团军所属各部队的任务: 45军125师、127师和41军124师为滕县第一线守备兵团,以125、127师为右翼兵团,占领黄山、普阳山、金山、龙山、界河及附件地区,构筑工事,阻止敌人前进,并相机摧破之。以124师为左翼兵团,占领石马坡、石墙、常峪、季寨及附近地区。任命127师师长陈离,为前敌总指挥; 41军124师372旅进驻滕县,担任县城城防,41军122师为集团军总预备队,驻防台儿庄。
1938年的春节刚过,邓锡侯、孙震和王铭章等到界河前线视察。在125师373旅750团阵地,邓锡侯在和团长陈仕俊握手后问道:“陈团长,你请战再打两下店的报告我已经看到了,最近前线的情况咋么样啊!”
陈仕俊急忙回答:“报告总座,我部官兵对鬼子在济南屠城时杀我同胞,辱我妇女之暴行同仇敌忾,希望总司令提供支持,让我们早日拿下两下店这个肉中刺。
“我可以支持你们,但你们有把握吗?”邓锡候接着问。
陈仕俊斩钉截铁地回答:“有!尹唯一营订下了战斗公约,誓与日军战斗到底,全营官兵都在公约上签名按手印。”
一行人说笑着来到界河村外的小树林里。邓锡候在一个破木凳上坐定后:“王副官,把徐州派来的两名战场督察专员请过来。”
在场的高级将领的脑袋里同时冒出两个字:军统。相互间会意地看了一眼,一时间无人说话,只顾闷头抽烟。
半个时辰之后,副官王席儒身后跟着一男一女两名国军军官走了过来。男军官大约40岁左右,衣领上缀着上校军衔,女军官年纪20岁左右,衣领上缀着少尉军衔。
男军官在众人面前站定后,向邓锡候举手敬礼:“报告邓总司令,鄙人军统苏南站副站长乔志木,这位小姐是苏南站督察员冷艳萍。受站长李修凯的派遣,我奉命护送冷督察员到22军督导军务。”
邓锡候脸色一变:“欢迎乔副站长和冷督察员来我军指导军务,但战场上子弹不长眼,我个人建议还是不要派一个女同胞到前线来,这恐怕有许多的不方便。”
乔志木正想解释,站在旁边一直未开口的冷艳萍面无表情地向邓锡候敬礼:“邓总司令看来对女同胞还存有偏见,我冷艳萍也是川人,来川军也是为了亲手消灭几个鬼子,再说我姐姐冷艳茹也在贵军122师当兵,我为什么就不可以?”
站在一旁的王铭章瞪大的了眼睛:眼前这位难道是冷三泰的二妹?!
邓锡候脸上表情顿时有些尴尬:“不知者不为罪,既然冷督察员是自愿来前线杀敌,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我邓某代表22集团军表示欢迎。来,我给你介绍介绍咱们的川军将领。”
在邓锡候的引见下,冷艳萍一一上前敬礼问候,在场的川军高级将领人人面上露出敬佩之色,反倒一时间冷落了和她一起来的乔志木。
冷艳萍仔细打量了一下在场的所有军官,心里想道:看来这个李剑棠级别不高,这种会议还轮不上他参加,看来要再等机会了。
站在一旁半天没插上一句话的军统苏南站副站长乔志木赶紧说:“邓总司令,既然冷观察员已经决定留下,鄙人这就回去复命。”说完后又转过来对冷艳萍说:“艳萍啊,如果在前线呆不习惯就给我打电话,我会派人来接你的。”
“谢谢乔副站长的关心,我会留在122师跟鬼子战斗到底。”冷艳萍坚定的说。
“王副官,替我送送乔副站长。请冷督察员先下去休息。”军队历来不耻军统日常所作所为,更不想与军统扯上关系,邓锡候当然也只是做足了表面的礼节而已。
目送乔志木和冷艳萍离开之后,邓锡候长吁一口气:“现在开会。”待众人安静下来之后,继续说道:“ 各位袍泽,我22集团军官兵军纪严明,积极抗战,不怕牺牲,受到蒋委员长的通电嘉奖,受到山东人民和新闻舆论的好评,这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众人闻言齐声鼓掌。
邓锡候微笑着摆了一下手:“各位,日军由于韩复榘的消极抵抗,迅速占据了津浦线大片土地,兵力分散,1月到2月初,采取了专守防御,我军则以攻为守。现在,日军正在向津浦线北段增兵,一场恶战即将到来,大家要做好战斗准备。只是让人遗憾的是,我不能和大家一起战斗了。”
众人顿时很惊愕地看着他。邓锡侯转过头看了一眼孙震,孙震会意地点了一下头,解释说:“诸位, 今天邓总司令到前线来看望大家,是专程来和大家告别的。大家都早已知道,深受全川军民爱戴的刘湘主席,因疾病缠身,抢救无效于上个月20日在武汉万国医院去世。刘主席在遗嘱中嘱托我们,要在蒋委员长的领导下,继续抗战到底。由于刘主席的不幸病故,武汉政府经慎重考虑和反复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决定,由中央政府派张群先生担任四川省主席。但由于眼下张群先生的中央工作分不开身,他目前暂时不能赴川履任,邓总司令也刚刚应诏前往武汉觐见蒋委员长,委员长要求他尽快回川担任军务要职。此次,邓司令挤出时间专程返回集团司令部移交工作,并前来和诸位告别,请大家鼓掌欢送。”
在场的川军军官眼里含着热泪拼命鼓掌,邓锡侯站起来庄严地敬礼后说道:“各位袍泽,经最高统帅部批准,我离职返川后,由德操代理22集团军总司令,兼41军军长。125师中将师长陈鼎勋,代理45军军长,陈鼎勋现在徐州治病,其职位由127师师长陈离代理;125师副师长陈仕俊代理师长职务;122师中将师长王铭章,代理41军军长,兼122师师长。127师师长陈离,兼任45军代理副军长,为前敌总指挥,指挥第45军两个师和41军吕康旅,担任防务前线任务。”
邓锡候此时的心情也激动起来:“各位知道,在山西和鬼子打的那几仗,我们虽然打得很顽强,但确实有些窝囊。阎长官向军委会报告说我们22集团军‘装备不好,作战不力’,他不想再要我们。我们‘装备不好’是事实,因为我们一直没有得到新装备,缺乏重武器。但是,‘作战不力’却不是事实。那么多将士阵亡了,我和孙副总司令亲自跑到最前线,连我的马都被炸伤了,人也差点阵亡,这怎么能说是‘作战不力’呢?蒋委员长在开封会议上给我们集团高度肯定,通电嘉奖,还特别嘉勉了王铭章将军。由于韩复榘消极抵抗,山东一下子就沦陷了很多重要地方。现在,韩复榘本人已经被逮捕了,并且已判了死刑。我们非常好地完成了第五战区李长官交给我们的填防任务,成功阻止了日军南下的势头,保住了徐州。 我22集团军驻防第五战区以来,125师春节前曾经两次主动袭击日军两下店据点,给日军不小的打击。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今后诸位要服从孙代总司令的命令,下面就请他安排一下作战部署。”
孙震从树桩上站了起来:“我集团军在邓总司令的领导下,对日作战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日军即将发动对我集团的大规模进攻,军委会给我们下达的任务是‘歼敌于滕县以北,力阻日军南下’。为了集中兵力打击敌人,按照邓总司令既定的方针策略,由45军继续担任右翼第一线守备兵团,固守黄山、普阳山、金山、龙山、界河,加强工事,拒止日军,并相机摧破之。由41军124师继续担任左翼第一线兵团,固守石马坡、石墙、常峪、季寨,阻止日军,并相机摧破之。41军122师作为总预备队,进驻滕县及附近地区并以一部占领平邑附近地区,掩护集团之右侧背。122师师部立即由台儿庄移驻滕县。集团军总部仍设在临城。此次会后,请各位立即执行。”
听完孙震的作战部署后,邓锡侯从口袋里掏出两张信笺打开:“由我给大家宣读刘主席的遗嘱全文,请各位和我一起诵读。”
此时,在这个安静的小树林里,似乎传来了刘湘抱病在床的殷殷叮嘱:余此次奉命出师抗日,志在躬赴前敌,为民族争生存,为四川争光荣,以尽军人之天职。不意宿病复发,未竟所愿。今后惟希我国全国军民,在中央政府及最高领袖蒋委员长领导之下,继续抗战到底。尤望我川中袍泽,一本此志,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以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以求达我中华民族独立自由之目的。此嘱。
第037章:王铭章进驻腾县
按照第22集团军代总司令孙震的命令,王铭章的122师进驻腾县一线布防,师部移驻滕县西关火车站附近的电灯公司大院。366旅童澄所部开赴滕县东北城前镇和费县所属平邑镇一带,掩护45军第一线阵地右侧背,防止临沂之敌侧击。364旅吕康所部、独立营开赴滕县南北20里的南沙河和北沙河,布置两道防线。
这天早晨,吃过简单的早饭后,王铭章放下手里的碗筷冲着门外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