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虎胆龙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虎胆龙威-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抗日之虎胆威龙 作者:春来江水绿如蓝




人物及组织列表
人物表:
武定国:主人公;掉进地井后死亡;灵魂来到了一个日寇肆虐的地方。
颜举凡:聪明淘气的山村男孩子;为了让乡亲们有时间转移;主动引开鬼子;最后和一个鬼子同归于尽。
颜修武:磊石村的头人;以贩卖山货为生;为人心胸开阔;仗义疏财;很受村民拥戴;是颜举凡的父亲。
颜修文:颜修武的二弟;颜举凡的二叔;为人勇猛;武艺非凡;脾气急躁;是年青人的偶像。
颜雨浓:颜修武的义女;颜举凡的妹妹。或者媳妇;具体结果最后揭晓。
张婶:颜修武早年经商同伴的遗孀;后来看颜举凡幼年丧母可怜;来到颜家做保姆。
张云天:人民团结党派出的<;挺进报>;社长。
山本龟太郎:日本少佐大队长;侵华日军驻桐城治安军副长。
梅焕玉:汉奸;特务队队长。为家族加入特务队。
金王朝:原统治者;后为了对付南方革命党;引进日本军队;反被鸠占鹊巢;后成立名义上的满洲国成为名义上的傀儡政府。
四民党:不满金王朝的腐败昏庸;革命人士成立四民党。白历就任党魁。后因党派员老发难;被石广文取代。
人民团结党:原部分四民党党员和国际民主同盟人员组成。后组织部队起义。
复兴文化同盟:由原知名人士连名发起的;后吸收海外留学人员组成。
德芬兰帝国:简称德兰,一个位于国北面的强大邻居,他的皇帝始终虎视眈眈的威胁着北方。
日其满本帝国:简称日本,东方的一个岛国,始终对大陆抱有野心,一有机会就试图获取土地。
以上是已经出现的部分人物及党派团体。为帮助大家理解特别列出来。
为保持神秘其于未出现的人物;组织。将不一一列出。随着小说进展将逐一出现。看大时代如何风云变幻;将在《抗日之虎胆威龙》。


答复出现火箭炮是否过度YY的问题
虽然是苏军的“喀秋莎”第一个应用于是现代实战的,但我国古人很早就把这种武器应用于战争了,早在公元969年我国就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以火药为动力的火箭。当时的火箭很简单,就是把药筒绑在箭上,点燃药筒后,火药气体向后喷出,利用喷气的反作用力把箭推向前进。根据这一原理,宋朝时已制成有32支火箭齐射的“一窝蜂”、有49支火箭齐射的“飞帘箭”、甚至有100支火箭齐射的“百虎齐奔箭”等。到公元1260年左右,火箭武器随元兵西征,才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1805年,康格里夫采用新型火药制造出了一种实用的火箭,重14。5千克,箭长1。06米,直径0。1米,并且装了一根4。6米长的平衡杆,射程可达1800米。这种火箭在英国击败拿破仑军队的战争中建立了卓著的战功。由于康格里夫在火箭方面做出的贡献,英国政府于1814年授予他爵位荣誉,并在1817年被选为议会议员。然而,康格里夫火箭还未能解决制导和控制问题,精度较差。1844年,英国的威廉·;霍尔发明了一种自旋稳定器,并用来对康格里夫火箭进行改进。虽然与现代火箭相比,所有的这些火箭都十分简陋,应用也不广泛,但它们的出现却为现代火箭的诞生奏响了序曲。 
康格里夫研制的火箭在射程、精度及稳定方式上都作了改进,其性能已经近乎达到了火药火箭的极限。由于其巨大的杀伤力,使各国纷纷开始重视火箭的研究和使用。此后,战争火箭的另一项重大进步就是稳定性的提高。19世纪中叶英国的发明家威廉姆·;黑尔在火箭的尾部装上3只倾斜的稳定螺旋板,当火箭发射时由于空气动力的作用使火箭自身旋转从而达到稳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火药火箭的发展已臻于完善。它的基本结构是由装有火药的火箭筒,中间装有发射药作为推进剂,头部装有高爆炸药和引信,尾部为喷口,另外采用尾部稳定翼起稳定作用,在发射装置上采用发射架或发射筒。比较著名的就是苏联的火箭炮——卡秋莎。 
1939年,前苏联制成b,M13型火箭炮,即俗称的“喀秋莎”火箭炮。这种火箭炮采用多轨式定向器,一次齐射可发射16枚132毫米弹径的火箭弹,该弹离轨速度70米/秒,最大速度355米/秒,最大射程8。5公里,能在7~10秒钟将16枚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再装填一次约需5~10分钟。一个由18门BMiI3型火箭炮组成的炮兵营,一次齐射,便可发射288枚火箭弹,能有效地杀伤敌人。1941年7月14日,前苏军首次在战场上使用了这种大威力杀伤性武器。
中国研制火箭炮比苏联晚的多,但却比西方预计的要早。1948年解放军专家钟林在河北组建了火箭技术室,开始研制A3式6管102毫米野战火箭炮,后转五二工厂继续研制。新中国诞生的第三天,该炮在北京卢沟桥地区进行了汇报表演,朱德总司令大加赞赏。1951年,中国研制成功427式和488式102毫米火箭弹,最大射程5公里。由于后来中国统一采用苏制装备,也就是所谓的“制式化”,该野战火箭炮没有列入装备序列而转交越军,但它毕竟使中国火箭炮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中国63式107毫米火箭炮:
63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于1961年研制,1963年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大量装备部队。 
其实107毫米火箭炮是一种高度人性化的精品火炮,各种参数经过了反复优化。首先,该炮火箭弹设计为18。8公斤,一个人正好扛一颗,在复杂地形长途行军也可以承受。107毫米火箭炮不仅总重量轻,还可以快速分解和结合,拆开后的单个部件重量不超过30公斤。为满足人背的要求,分解部分在结构尺寸上具备如下特点:上不过颈(便于抬头),下不过臀(便于跨步),宽不过肩(便于通过),重心贴身(防止扭腰)。再这些方面,可以说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火箭炮可以与107火箭炮相比。 
与美国和苏联的现役火箭弹不同,107毫米火箭弹飞行稳定采用涡轮旋转方式。火箭弹的中心线都偏转一个小角度,火箭点火后,燃气一面推动火箭弹前进,同时推动火箭弹像普通线膛炮的炮弹那样自转,以此保证炮弹飞行中的稳定,必要时,107毫米炮弹可以不需要发射装置,直接放在地上,瞄准后用几节普通电池和两根普通铁丝或导线就可以发射。一般而言,简易发射时目标距离10001500米效果较好。更有甚者,曾经有报道说阿富汗人用石头把107毫米火箭弹的后盖砸掉,在地上摆成一排,然后用火直接点燃发射。
文中出现的火箭炮是在有了成套的加工机械和成熟的发射药出现之后,才开始试验装备的,本文在构思上将力求严谨,因为是架空,除了相关背景之外,其他将与历史不同。顺便提及,岚山是以太行山为背景的,其中的矿产资源无一不是真实存在的,没有任何虚构,感兴趣的可以查查看吧,至于钢铁厂的总工程师则是取自一个现代大型钢铁厂的技术工程师的传奇一生,他在抗战爆发前离京,后在国统区积极参与了产业救国,担任钢铁厂的总工。直到解放后又返京继续担任某大型钢铁厂的技术工作。
文中出现的火箭炮,从技术角度讲是完全可能的,当然威力可能不如现代的先进,但是相信这将改变过去那小米加步枪的战争方式。喜欢真实历史的可以读战史,本文在思考一条不依靠各国大国来独立打胜这场战争。看看如果合理的筹划我国人如何会不如那小鬼子,日本人惯于剽窃科技成果归己有,这次就让笔者还之以彼身吧。
附:铁盒子一号的技术参数。
四联装一百毫米口径的发射管,弹药采用铸钢制造,尾翼自旋转稳定,射程五公里,高爆破片战斗部,弹药杀伤半径十二米。全炮采用搭扣结构可快速分离,组合,也可单独发射,目前采用导火索发射,在干电池生产成功后将取代之。


庆祝原子弹爆炸六十一周年!
今日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六十一年前的今日,有一件盛事发生,是的,原子弹在一个地方炸响了!
似乎记忆中的原子弹总是可怕的,它总和毁灭联系在一起。很多时候电视中总是充斥着核裁军谈判,更多的人不厌其烦地在诉说着它的邪恶。似乎人类把它制造出来之后就没有做过一件好事。
不过在今天我要说,这些人是错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原子弹在历史上至少做过一件好事。那就是用它炸毁了日本的广岛长崎。是的,那是唯一用于实战的原子弹,正是这两次的核爆炸结束了一个丑恶民族的罪恶。
这个民族自称为日本人,据他们自己说是因为他们生在东方,离着太阳近。这些无从考证,我们只是知道这个民族从来都是欺善怕恶的,这从他们对投下原子弹的美国毕恭毕敬就可以看得出来。
是的,我没有说错。历史上唯一一次原子弹就是这个至今被日本恭敬着的美国投下的。从这里我们恐怕无从判断日本为何如此。那末我们不妨先说说美国为何投下原子弹,而我又为何对因原子弹轰炸遭受惨重伤亡的日本幸灾乐祸。
就是这个自称大日本帝国的民族,在1931年9月18日开始侵占我国的东北三省,1937年的7月7日正式入侵中原。直至遭受原子弹袭击的时候这个大日本帝国足足在中国呆了14个年头。这14年中他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让这片中华大地上饱受蹂躏,数千万同胞死于非命。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狂妄的民族终于碰到了一个对头,那就是现在这个让日本人极其恭敬的美国,当他们终于把火烧到美国人头上的时候。这个先前曾经在中日战争中不断从中渔利的美国非常的生气。他们决定好好的教训一下这些狂妄的日本人。
于是,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炸响了。中国人民因此而少牺牲了数百万人,我们感谢美国人的慷慨,他们把当时世界上仅有的两颗原子弹都送给了日本人品尝。
这对那个大日本帝国来讲是个悲剧,不过对饱受磨难的中国和他的盟友们来说则是个不折不扣的喜剧。我不信教,不过我同样感谢上帝让美国人好好的教训了这个大日本帝国。
只是我更加悲伤和惋惜,不是对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日本,而是因为我热爱的祖国居然没有亲手投掷。
这同样让我感觉到羞辱,因为中国居然没有机会好好的教训他们,反而轻松地放弃了对日本要求索赔的权利,以至于今日他们不断地为侵略战争翻案。
现在你知道为何那个大日本帝国对我们中国如此的无礼,而对炸了他们的美国人恭敬了吧?
没错,他们就是贱种。
我对此毫不隐瞒我的看法,不是我忘记了斯文,也非我不善良。只是我看透了人心,以至于无法不鄙视这个民族。
以上文字由《抗日之虎胆威龙》的作者:春来江水绿如蓝,写在日本原子弹爆炸61周年。
以下文字为转贴:
广岛上空的‘蘑菇云‘ 
8月1日,第509混成大队进行了最后一次演习。8月2日,第2航空队司令部下达作战命令,确定8月6日凌晨由7架B-29飞机对日本实施原子弹轰炸。具体轰炸目标视当天气象情况而定。并规定这次行动的无线电呼号为‘酒涡82。‘ 
参加轰炸的7架飞机,1架为原子弹载机,由大队长蒂贝茨亲自驾驶,他命令2名士兵在机头上写下了他母亲的名字——‘埃诺拉·;盖伊‘。2架飞机担任轰炸效果观测任务,3架飞机担任直接气象观察任务。此外,还有1架飞机作为预备队,留在硫黄岛机场,随时准备替换发生故障的飞机。第20航空队担任空中掩护任务。 
8月5日下午,原子弹已准备就绪,技术人员将一小块铀固定在弹壳内,然后将4.5吨重的‘小男孩‘放入早已挖好的壕沟里,再打开机身腹部舱门,将它升起来,牢牢固定在舱内。 
晚上,蒂贝茨吃过晚餐,像往常执行任务一样,准备在登机前睡一觉。可那天他无论如何也睡不着,看看其他机组人员,也没有丝毫睡意,他们干脆打起了扑克,缓解一下战前的紧张气氛。 
8月6日凌晨1时,蒂贝茨和他的机组人员乘车来到机场,开始对飞机进行起飞前的最后一次全面检查。此时担任气象观察的3架飞机已经起飞。凌晨2时27分,蒂贝茨命令发动飞机,并向指挥塔呼唤:‘酒涡82,呼唤北提尼安机场指挥塔,准备工作就绪,请下达起飞命令。‘指挥塔回话:‘酒涡82,北提尼安机场指挥塔命令,沿A跑道向东起飞。‘ 
2点45分,蒂贝茨向全体机组人员宣布:‘大家注意,现在起飞。‘他推上所有油门,飞机开始沿着光滑的跑道滑行起来,大家心情异常紧张。蒂贝茨两眼死死盯住速度指示仪表,飞机滑行得异常吃力,因为它已严重超载。当飞机滑到跑道一半时,速度依然很慢。蒂贝茨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继续沿跑道滑行,直到达到所需速度再起飞。滑行距离已超过了跑道长度的4/5,飞机速度仍然没有达到要求,机组人员面面相觑。 
‘危险!快把飞机拉起来!‘副驾驶员路易斯禁不住喊了起来。 
蒂贝茨不动声色,就在大地即将消失,眼前已是一片茫茫大海的时候,他将飞机拉了起来。蒂贝茨长长地疏了一口气,他没想到这次任务刚刚开始就像一次赌博,一次以12个人的生命和价值数亿美元的‘小男孩‘为赌注的赌博。 
‘埃诺拉·;盖伊‘徐徐向东飞去,开始进入预定航线。蒂贝茨感到轻松了一些,他习惯性地把左手伸进口袋,无意中碰到了里面的氰化物胶囊。这是在上飞机前上司交给他的。不用上司多说他就明白了,这是为他们遇到不测时预备的,这种小东西可以让他们免受皮肉之苦,同时也保守了原子弹的秘密。他抽出了放进口袋的手,心情又有些紧张了,他不敢想象如果这次行动失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凌晨3点,‘埃诺拉·;盖伊‘已升到了5000英尺的高度。机组的新成员帕森思上校来到蒂贝茨背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开始吧。‘蒂贝茨点点头。 
帕森思带着助手杰起森上尉来到弹舱,他从口袋里摸出1张有11项检验项目的清单,让杰普森举着电筒,开始一项项进行检查,并安装原子弹上仅剩的几个关键部件。杰普森将工具一件件递给他,那情形真像是在飞机上进行一次外科手术。3点15分,帕森思开始向‘小男孩‘中装填炸药,并连接了起爆管,接着他又装上了装甲钢板和尾板。但他留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电路特意没有接上。为了保险,他准备将这一工作留到投掷前再做。 
蒂贝茨将操纵杆交给了副驾驶员,自己想到飞机后部去看看。他来到弹舱时,帕森思告诉他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接着他又爬到飞机尾部炮位。机尾炮手鲍勃、卡伦拉了他一下,轻声说:‘喂,上校,我们今天是要去投原子弹吗?‘这是卡伦第一次向他探听‘秘密‘。 
‘可能是吧,鲍勃。‘蒂贝茨说完,两人都会心地笑了。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随着距日本上空距离的缩短,‘埃诺拉·;盖伊‘的飞行高度在不断升高。7点20分时,高度已达到30000英尺,这样可以免受日本防空炮火的袭扰。7点35分,飞机收到了前去广岛侦察的‘斯特雷特·;弗卢西‘号侦察飞机发来的一条重要信息:广岛上空能见度良好,云层覆盖率低于30%,侦察中未遇敌方战斗机截击,高射炮火也很微弱,建议优先考虑广岛。紧接着去小仓、长崎进行侦察的飞机也相继发回了气象报告:目标上空气象条件良好,可以投弹。 
蒂贝茨略加思索,决定轰炸广岛。并向基地发回电报:决定轰炸第1目标。 
这一天广岛异常炎热,早期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7点20分,城市上空响起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