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太宗-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写出《辩正论》等著作向道教发难,道教不甘示弱,也予以还击,双方唇枪舌剑,纷争不已。

释法琳知道,要想使佛法保持尊崇地位,高僧必须涉足政界并获得皇帝的大力支持。他一面联络徒众,设法扩大佛法的影响,又与信佛朝臣密切交往,让信佛朝臣向李世民上表,企图恢复皇帝礼拜高僧的做法。当梁武帝佞佛之时,朝中重臣常偕同十名高僧入朝,由皇帝在金殿礼拜,高僧然后借机讲经说法。

萧瑀等人多次上疏请求李世民礼拜高僧,李世民一开始置之不理,怎奈萧瑀等人不依不饶,接连上疏。这样到了贞观八年,天下已然大治,李世民忍无可忍,怒对长孙无忌说道:“萧瑀等人上疏欲令我每日请十位高僧与大臣共入金殿,令我礼拜,此皆为僧人所教。”

为了减弱佛教的势力,李世民先找理由贬萧瑀等人居家思过,又颁发了《道士女冠在僧人之上诏》,使佛道地位发生了转折,佛教遭到重大打击。道教看到有机可乘,再次发动猛烈攻势。道士秦英指责释法琳所撰的《辩正论》中对教主老子出语不逊,攻击其诽谤皇祖。李世民以为然,再颁布《诘沙门法琳诏》,派人逮捕释法琳,并将之放逐蜀中。

李世民如此崇道抑佛,他自己解释为“庶敦本之俗,畅于九有;尊祖之宏风,贻诸万叶”,所谓“敦本”,即是应该把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视为本教,在全国畅通无阻;所谓“尊祖”,即是视李耳为先祖,通过崇尚道教,也由此宣示李氏的高贵。然李世民当时没有探究人们为什么闻道教而大笑,望佛教而争归的深层原因,仅从华夷之别的教派纠纷大做文章,不过是重弹了魏晋以来辟佛的儒、道两家所发的陈词滥调罢了。

不过李世民虽抑佛,然并非废佛,佛教势力因释法琳被放逐而稍有收敛,其势不改,依然很强大。马周评价李世民使佛、道两家并驾齐驱,显为事实。

李世民仰望星空,叹道:“人非动物,为君者可以限制其行为,难以限制其心中所思。人世的纷纭复杂,盖缘于此。朕近日来索此两教之教义,如老君垂范,义在于清虚;而释迦遗文,理存于因果及空明,究其根本,此二教可谓殊途同归。你刚才说,儒、道、释三家共存六百年,其虽互相攻讦,然皆岿然不倒,那么,这三家共通的地方到底为何呢?”

马周苦思冥想,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马周一生以通儒学为要,对释、道之典籍涉猎太少,至多读过老子的《道德经》,让他来探三教之幽微,实在是勉为其难了。

如此过了良久,马周摇头道:“陛下,请恕臣智疏才浅,实在无能答出。”

“朕如何能怪你呢?我们站立山顶之上,头顶上又有一轮明月。朕问你,这山顶何时初见明月呢?这明月又何时初照人呢?想你也回答不出。”

马周顿时一呆。

李世民复又叹道:“臣民现在赞朕为旷世明君,然朕与日月星辰相比,实在渺小得很。我们未知许多事,怎么敢妄自尊大呢?”

马周此时的思绪已飞到别处,他在那里呆思片刻,忽然道:“陛下欲探此幽微之处,臣倒是想起一个人来。”

“什么人?”

“玄奘法师西游十九年,其探赜妙门,精穷奥业,尽窥瑜伽学派的底蕴。陛下欲索幽微,可召他来谈论,相信定有裨益。”

玄奘于贞观十九年初回到长安,长安人倾城出动,万人空巷,人们焚香散花,顶礼膜拜。是时,李世民亲征高丽,停驻在洛阳,玄奘遵旨前往洛阳拜见后,即返回长安驻入弘福寺,开始翻译其携带回来的梵文佛经。弘福寺位于修德坊内,为李世民即位后纪念其母亲窦氏而立。李世民当初在洛阳接见玄奘之后,看到其携了大批梵文经卷,遂诏其为弘福寺住持,让其在寺内译经。

马周的话提醒了李世民,他连连点头道:“对了,朕为何就忘了此人。马周,你代朕传旨,让玄奘速来见朕。”李世民说完此话,似乎完成了一件心事,遂唤众人离开山顶,下山回宫。





第二十四回 李世民敬迎玄奘 唐高僧清谈佛理


那日下山之后,李世民派人入弘福寺,将玄奘接到玉华宫中。

玄奘一入玉华宫中,立刻觉得这里为清凉好去处。其行在路上之时,天与地仿佛被太阳烤得冒烟,置身在野外,似处于一个大蒸笼之中。而玉华宫内,却是一片窗明风细,帘卷烟茫的好所在。玄奘从心底里发出了一声赞叹。

是时已入黄昏,晚霞像火焰一样燃烧,遮掩了半个天空。附近的空气似乎特别清新,又隐隐地罩着一层雾气,显得很柔和。

这时主事太监迎上前来,将玄奘迎入右侧的一间净房,其内已备好素斋。太监传达了李世民的旨意,说今日时辰已晚,法师又鞍马劳顿一天,可沐浴后安歇,明日再到丹凤阁内会面。

玄奘也有些乏了,遂用过晚膳,沐浴后睡下,一夜无话。

第二日,玄奘在太监的导引下进入丹凤阁。该阁建于半山腰间,其凌于谷上,可以一览谷中美色。玄奘进入阁内,其裹挟的凉意充溢室间,似与外面景物与风雨浑然一体。一人当窗临立,正凝神观望外面的风景。他听到脚步声,扭头说道:“法师昨夜休息得好吗?”

李世民身穿一袭轻薄的缁衣,面露微笑,让玄奘大感亲近。玄奘敛身施礼道:“禀陛下,贫僧夜寐之后,一夜无梦,想是此地令人静心所致。”

李世民手指窗外,微笑道:“朕入玉华宫后静极思幽,因想与法师清谈一回。你看,外面落雨无声,滋润万物,正是观雨清谈的好时辰。”

玄奘见李世民心情甚好,遂面露微笑,静听下文。

李世民将玄奘让到轩窗前的椅子上坐定,自己也当面坐下,问道:“法师这一段日子又译了几部经?《大唐西域记》进展若何?朕回京之后,身子一直不适,无暇入寺探望。”

玄奘答道:“自从陛下让贫僧入弘福寺译经,房大人日夕探问,并拨给笔墨之资,至年初已译出《大菩萨藏经》等六部,现正译《瑜伽师地论》百卷,已译其半。至于《大唐西域记》,约年底前可以完成。”玄奘边说边捧起身侧的书函,将其呈给李世民道:“前译六经,贫僧请房大人代转陛下,此书函为《瑜伽师地论》之前半部,敬请陛下过目。”

李世民接过书函,将之打开取出一函,凝神观看了数页,然后说道:“朕于佛学经典,未曾研读。今观此论,愈觉佛经犹如瞻天俯海,莫测高深,其宗源杳旷,靡知涯际。由此来看,佛学真学问也。若浅尝辄止,难识其妙。朕今后若有闲暇时候,定请法师赐教。”

由于此前李世民贬谪释法琳,又下诏置道教于佛教之上,国内佛徒皆知当今皇上抑佛。玄奘知道这些内情,虽见李世民现在赞扬佛学,然不敢造次,遂轻声答道:“陛下如此盛赞佛学,实乃佛门之福。”

李世民何等睿智,从玄奘神色间发现他的局促,遂将书函轻轻放下,笑道:“朕请法师前来,专为清谈,所以选择此阁。记得佛门有句话为‘众生平等’,我们今日也平等一回。朕非九五之尊的君王,你亦非学富五车的得道高僧,这样如何?”

玄奘想不通李世民今日何故如此,愈加局促不安,竟然不知道如何对答。

李世民即位以来,接触到许许多多的臣民,他们迫于皇帝的威严多局促不安,这样的场面实在很多。李世民不再继续此话题,又拿起书函,以手指示道:“朕亦曾翻过不少佛经,大约为翻译的缘故,许多经书读来晦涩难懂,不似法师所译之经如此准确,能让人体会其意,法师,此为何故?”

玄奘沉吟道:“贫僧译经之时,力求直译,不加任何修饰。如此做,须同时精通汉语和梵语,方能表达其意。以往所译佛经,译者水平参差不齐,对许多章句,难用汉语准确表达,有时顺势大段音译,如此讹传下来,不免晦涩难懂。”

李世民点点头。

玄奘接着道:“不过事分两边,有些词非用音译不可。譬如‘佛陀’即是从梵语中音译而来,其本意为智慧、觉悟等,汉文中难以找出字来匹配,也就约定俗成了。”

李世民默默思索片刻,既而说道:“朕听说法师当初所以有西行之举,源于当时佛学南北迥异,是非纷纠,因而要穷究佛典之讹谬。法师此次带回经论六百五十七部,可谓佛典集大成者。希望法师要忠于原典,不加文饰,从而精确阐释教义以求统一大乘诸宗,使其勿再相攻。”

这是皇帝的旨意,玄奘急忙起身领旨。

李世民见玄奘现在已应对自然,遂微笑问道:“法师入宫之前,心里不免惴惴。定然奇怪朕既行佛事,又多建寺院,却贬谪释法琳,使道士居于僧人之上吧?如此来观,朕实在为一言行不一之人,法师有此想吗?”

玄奘老老实实答道:“陛下,贫僧确实有疑惑。”

“嗯,朕刚才说了,我们今日清谈,可以说心里话,即使说错了话,朕也不怪罪。朕所以这样做,是有缘由的。一者,佛法入中国以来,渐成燎原之势,上至朝堂,下至庶民,所信者众。朕即位以来,力求国内安静,诸般措施须谨慎为之,不能贸然排佛惹起民怨沸腾。何况,朕兴兵平定天下之时,得过少林寺僧兵之助,佛学慈悲为主,流智慧之海;膏泽群生,翦烦恼之林,所以朕在决胜戎场建造七所佛寺,以超度亡灵,济其营魂。”

李世民说出这段话,可以看出其对佛教的态度,是基于君主治理国家需要而对佛教有所放任,有着浓厚的功利色彩。玄奘默默听言,心里不以为然,但不直言相驳。

李世民接着道:“二者,佛为胡神,起自西域,后传中国,于百姓无补,于国家有害。许多人求其道者未验福于将来,修其教者反受辜于既往。昔梁武帝穷心于释氏,倾金帛以供僧人,殚人力以供塔庙。及至侯景之乱,梁武帝被俘饿死台城。可见因果之报,何其谬也。”

南北朝时,南朝梁武帝最为崇佛。其自称为“三宝之奴”,四次舍身到佛寺中出家,大臣们只好以重金将其赎回。他亲自撰写《大涅槃》、《大品》诸经的疏记及问答等百卷,还亲自登殿讲经。在他的带动下,梁朝有寺二千八百四十六座,僧尼八万余人,仅都城建康就有大寺七百余座,僧尼信众达万人之多。其如此佞佛的结果,不少人倾家荡产求佛拜佛,大批的粮食被游手好闲的僧众吃光。及至侯景之乱,梁武帝竟然被饿死。

李世民的这一段话,很明白地把自己对佛教的态度说了出来。

玄奘听言后不再默默,点头说道:“陛下以九五之尊俯视天下,所行仁政取得天下大治。像天竺戒日王为大山所隔,亦能闻陛下事迹。可见陛下之行,亦合慈悲佛理,为天下所敬仰。贫僧以为,陛下实为大德之君。”

李世民见玄奘依然出言谨慎,有心想说话,又怕阻了玄奘下面的言语,遂缄口静听下文。

“昔释迦牟尼佛为王子之时,多阅世间磨难,遂在菩提树下静默四十九天,终于得悟成佛陀。何为佛陀呢?其实就如国子监内的教授,其将四书五经读懂读透,然后致力于教导他人。”

“教授?”李世民听到这个解释很惊奇,因为天下佛门信徒将释迦牟尼佛视为天神,皆膜拜叩首,以求其灵。

“是呀,释迦牟尼佛本为一凡人,其要传道四方,岂能将自己塑为人人不可企及的神人?信徒受其智识所限,多虔诚膜拜,或求财,或求官,或求子,实在是落于下乘。”

“如此说,朕超度亡灵,也归入此列了。”李世民笑问道。

“非也。人生世上,有‘业’有‘惑’,其猝死之后,因生前未将戒、定、慧修持完满,在地狱中难免有倒悬之苦,所以要为之超度。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佛界专设盂兰盆节,即专为超度亡人而设。”

李世民向来不信鬼神之事,其听到“地狱”二字,不禁哂道:“法师为得道高僧,何来‘地狱’之语?由此来看,法师境界未臻空明,依旧与虚妄不舍呢。”

玄奘拢摄一下心神,镇定答道:“人死之后,其魂灵升于幽冥之界,须依今生修行人‘六道’。何谓‘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人若按佛法所引修‘真如’,行善积德,即可升到天界;若违背佛法,即要变成饿鬼、畜生,甚至下地狱,是为生死轮回。大乘教以为,修持者不仅要求得自身的解脱,亦要普度众生,使众生者达到涅槃彼岸。超度亡灵,即为普度众生之一种修持方式。”

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四谛说(苦、集、灭、道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和三法印、因果报应、业报轮回、三世论等。玄奘现在不想说这些令人费解的术语,而从最简单的生死说起,以向李世民灌输佛学教义。

“朕刚才以梁武帝为例,其一生虔信佛学,建寺数千,度僧无数,到头来为何不得善报呢?由此来看,佛学之因果报应、业报轮回并不灵验。

“贫僧刚才以国子监为例,讲明佛学之旨在于教授。其教授为何?即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所悟出的‘无上正觉’,其含义有三,一曰自觉,二曰觉他,三曰觉行圆满。若众生修持成此三觉,即为佛陀。贫僧入天竺精研佛理,深深以为佛学非为教派,其实为一种无上学问。此学问浩渺无际,某人穷一生精力,难探其妙。

“陛下再观佛学‘四谛’含义。佛说人生在世,一切皆苦,是为苦谛,共分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此为人生烦恼之根源;至于集、灭、道谛,则是消业去惑,达到涅槃彼岸之途径。”

李世民对佛说四谛不以为然,说道:“朕为大国君主,若天下臣民皆修习佛学,不思作为,天下何以为堪?朕始终以为,佛学出世之说与儒家兼济天下建功立业之思相比,为君主者所不取。当天下混战,百姓涂炭,你能坐在一边独善其身默默退缩吗?当百业待兴,你能在青灯古佛旁打坐诵经吗?法师,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朝君主偏离此途,皆生妄端,这御国之术,万万不能以‘苦谛’号令天下。”

李世民以儒、佛相比,说明自己尊儒的原因。比较而言,儒家经世济用的思想及其能够正君臣、明贵贱、美教化、移风易俗等功用,李世民更易接受。纵观李世民即位以来的施政方略,其接受魏征提出的“偃武修文”的建议,尊崇儒术,极力提倡尧、舜、周、孔之道,大力统一经学,兴办各级学校,制礼作乐,广收图籍等,使贞观年间成为一个经学昌盛的年代。

玄奘对此没有异议,其毕竟为中国僧人,年少时对儒学经籍从道家之说亦有涉猎。其回国之后,还抽空将老子的《道德经》译成梵文,托人辗转赠给戒日王。

玄奘回应李世民道:“陛下所言甚是。中国历代君主,多以儒学治国,究其原因,贫僧以为儒家的‘兼济天下’为己任,实为人小之学,于国于民大有裨益。”他又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贫僧以为,佛学及儒学,其中亦有相通之处。譬如对个人修为而言,佛学有大小乘之分,小乘重在修持自身,大乘不仅修持自身,亦要普度众生。其实大小乘教义并非对立,其为一脉相承,大乘不过在小乘基础上又加深化而已。”

李世民想起玄奘故事,因笑道:“戒日王为法师设无遮大会,法师力崇大乘,批驳小乘之短。到了最后,小乘之人竟然也给法师送尊号,名为‘解脱天’吧?看来法师据理阐述,亦将小乘之人心收服。”

“谢陛下赞扬。”玄奘揖手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