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机动能力很优秀的坦克爬山涉水比豹三表现的还好,它们一群群的冲击着毛子的阵地,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就凿穿了阵地,突进了苏军后方。
这么强大的兵力,这么多的飞机,这么密集的炮火,还有这样迅速的突破。这一切让布琼尼不得不思考德军是不是要按部就班的从外而内,一次次一片片的攻下高加索。同时他不得不调兵遣将堵住缺口,不得不联系各个兄弟部队,斯大林格勒的62集团军,外高加索方面军的丘列涅夫大将都先后知道了德军在布琼尼的防区发动进攻的消息。他们一方面准备支援,一方面开始加紧备战,取消休假,随时待命。
为了制造一种逼真的主攻姿态,白起命令在此地指挥德军的克莱斯特尽一切可能,用所有的力量打开一个突破口。逼迫苏军不得不支援这一条看似要被突破的防线。
可惜的是,白起不知道苏联红军的预定方针,他们知道在适合装甲部队作战的地区,任何的防线都不是安全的。他们已经意识到德军领先太多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空中优势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是必须要避免的。否则的话,就算苏联的国土再大一倍,士兵数量再多十倍也只能被德军依次歼灭。
战争进行到这一步已经不能追究某一个人、某一次战役的责任。苏军步步败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现在已经看到了,斯大林不得不收缩防线进入了战略防守阶段。他预想中的高加索就是一个拖住德军步伐的好地方,也是一个消耗的德有生力量的绞肉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要是没有消耗德军近百万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的形势会是什么样子还是很难说的。就算是苏军逐步掌握了优势,但他们要想打到柏林去还是很困难的。就是因为六集的覆灭,才导致了整个东线德军全局的被动,蔡茨勒曾经形容六集被歼灭的话就好比是整个东线德军的脊梁被打断了。此话丝毫没有夸张的成分。
所以知道历史走向的白起坚决不跟苏军进行任何形式的消耗战,德军的兵力补充不易,德国的人力资源早就接近了最大的负荷,维持着600多万的国防军已经是很困难了。现在每个月的伤亡数量接近1000人就让白起很有危机感了,所以他谋划着进行一次针对苏联成功的釜底抽薪的战役,以便缓解兵力不足带来的隐患。
西线英美联军在英伦三岛陈兵百多万,虎视眈眈的准备登陆作战。英美两国的空军数量早就已经超过了200万人的规模,德国如果没有天上的卫星,模拟核武器的大炮仗、机动灵活的防空系统还真不能抵挡住英美的大轰炸。好在技术的优势抵消了力量的不足,英美联军也因为迟迟找不到很合适的进攻计划而按兵不动。特别是在非洲收获了一次大败之后,英美两国的首脑不得不重新评估德国的力量。所以,非洲反登陆战役的成功至少为德国争取了半年的时间。欧洲大陆现在的稳定局势也有了半年的稳定时期。
这宝贵的半年就是白起打算拿下高加索的时间成本,他现在几乎什么都不缺,他的木桶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就是时间因素。他看到进攻开始之后一切均按照计划中进行着,因此心情很不错。他出其不意的乘坐着高速直升机降落在他最爱惜的宝贝——在歼灭叶廖缅科的机动兵团中出来大力的空中突击师。他们在这次空降作战中将要发挥最关键的作用,掐断高加索南北两个方面军的联系。他们即将降落在群山之中,把唯二的几个山口都堵死,硬生生的掐断他们的联系,把狭窄的山间公路堵得死死的。
白起毫不怀疑这一支精锐部队的能力。他来这里视察只是因为需要确定一下命令,本来他要做的是打一个电话,亲自告诉空中突击师的师长——理查德。海德里希,他们需要做到的战略目标。这个极端保密的计划因为北边热火朝天的战斗正在进行,所以他们只是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还没有开始付诸行动。
白起跟海德里希简短的交谈之后立刻坐上飞机离开了。很多士兵都不知道来的是谁,目的何在。遵守纪律的精锐部队在平时总是一副松松垮垮的兵**样,一到打仗的时候他们立刻就变回了精神百倍的精锐模样。
他们装备的重武器是火力强大的空降战车,大多数机动性能世界第一的伞兵突击车都不在此次战斗之列。针对任务的不同,他们携带的武器也不同。空中突击师作为德国最犀利的快速反应部队自有一套体系,他们这次是封锁道路,隔断双方联系。最基本的战斗模式就是防守。因此他们带了很多的大号定向雷,40毫米、60毫米火箭筒也装备了很多。他们的侦察部队装备了高精度远距离的望远镜,白色的雪地迷彩,甚至连武器都用雪地迷彩包裹起来。在高加索终年积雪的山峰上进行侦察任务没有保暖效果良好的军装和犀利的远距离望远镜是不可想象的。相当熟悉这里地形的当地苏军战士基本上都没有爬上过白雪皑皑的山峰,他们当然不能想象在那里还有德军的眼睛!
北高加索同外高加索之间还有途经各山口的公路和土路相连。本来这么多的小路是根本不可能有效封锁的,但德军的情报部门根据侦察得到的情报推断得知苏军一定会用很多机动兵力途经马米松山口支援兄弟部队,如果在这里神不知鬼不觉的布置一支奇兵,一定会收到出其不意的突袭效果。
其余的小土路,算得上公路的山口白起不得不用飞机空投布雷弹,用地雷来封锁。这样虽然是一种被动防御,但也能起到一定的阻敌作用。
现在德军进攻北高加索甚急,布琼尼的司令部里面打电话声、下命令声、侦察兵汇报声夹杂在一起,十分嘈杂混乱。布琼尼手中30余万兵力,自认在地形复杂的高加索可以守得固若金汤。可今天第一次见识德军超级强大的火力,看到他们无坚不摧的准确炮火,飞蝗一样的黑压压的机群,蚂蚁一样的坦克突击炮,心中那个坚定的信念也不自觉的动摇起来。
他知道苏军的防线大多依托地形进行过良好的加固,可是就这样看起来固若金汤的防御居然没给德军制造什么麻烦!他们准确的炮火接连命中同一个目标,这样的概率已经是超越了大炮的精度极限!如此一来,挨上一两下炮击没什么伤害的碉堡,工事纷纷被德军这种超越常规的命中率给炸毁!根本就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倒是里面的苏军战士享受了免费的、漫天礼花的葬礼!
三十二节:北高加索的局势(一)
更新时间2012720 22:40:04 字数:2271
德军突破的犀利深深的震撼了布琼尼,他意识到这样下去的话。自己的阵地是守不住的,他的防区势必要退缩到高加索山脉深处去。否则的话德军装甲部队的铁掌肯定会碾碎自己手中不多的力量。
坦克第4集团军的坦克第1集群和坦克第2集群各自装备了200辆豹三坦克和300辆德军标准的三号突击炮。他们是这一次进攻的主力。事实表明这些休整了很长时间的精锐装甲部队完全有能力突破苏军任何阵地!时下他们正在轻车熟路的进行着一次大范围的迂回机动,旨在包围苏军,兜住他们的战线上最靠后的部队。
危险就要发生在布琼尼的眼前,他的机动兵力和战略预备队根本就没有迅速展开兵力的能力。远水解不了近渴,况且骑兵的马刀对付坦克的装甲板和浑身是刺的机枪大炮实在是不是一个时代的对抗。波兰骑兵的前车之鉴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被用来袭击德军后勤车队的骑兵们在这样的战斗中实在是没什么用处。
在第一次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朱可夫发展了炮兵对付坦克集群的战术。那时候苏联的炮兵们用大炮狠狠地教训了装备相对落后的德军装甲部队。从开战以来一直是百战百胜的德军装甲部队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从那时起,苏联红军就知道了他们手中对付坦克最好的武器师他们的炮兵集群。在一段时间,一定范围用密集的炮火摧毁敌军的坦克是一个被广泛推广的战术。可惜的是,德国空军的无孔不入和他们恐怖的“发现即摧毁”的能力导致苏军炮兵们不得不用出神入化的伪装技术把心爱的大炮精心的保护起来。布琼尼这里也不例外,他以为地形条件不太适合飞机轰炸的地区,德国空军不会有太多影响的。可事实情况表明了他的推断是在是错的离谱!
且不说德国空军的轰炸机大队每一个晚上都会跨越近600公里的高加索山脉,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现在的大本营——罗斯托夫起飞轰炸里海上面川流不息的运输船队。单单是德国空军对东高加索的铁路袭击就让布琼尼不胜其烦了。铁路始终处于瘫痪和修复的边缘,运力大受影响。以至于斯大林的雷霆怒火总是被这件事引起来!布琼尼费了很大的力气,在沿线布置了许许多多的防空阵地。并且把精锐步兵和坦克军都集中到了西高加索区域保持对德军的压力。他希望距离罗斯托夫不远的强大苏军能够导致德军的忌惮,是他们肆无忌惮的空中打击有所收敛。
他的动作有了不错的效果,在他把10余万的军队调到西高加索的阵地之后,德国空军大大减少了针对里海航线的打击。没有了德国飞机的阻碍,英美支援的物资数量很快就极大的增加了。
斯大林对布琼尼的工作很满意,专门致电表扬了他。同时表明了军事委员会和他本人对高加索局势的看法,他的意思是在保证高加索安全的前提下,布琼尼可以考虑策划一些针对罗斯托夫的渗透,为了把德军彻底的赶出罗斯托夫做准备。因为这里是进攻高加索的咽喉要地,千万不能让德军舒舒服服的在这里兴风作浪,一定要采取手段给他们制造麻烦。这个战略要地被德军占领着实在是太危险了。
有了这个基调,布琼尼的心里面就有数了。斯大林是支持他把北高加索作为战役的主阵地的。因此他开始调兵遣将,极大的扩大了军队的规模。增加了很多防御阵地,每个阵地上的工事修筑的很坚固。希望可以抵挡住德军的攻击。
只是,德国国防军的空地一体战术实在是威力巨大。当布琼尼看到他精心经营的防御阵地就像是一个豆腐渣工程那样不济事的时候,他意识到不后撤的后果就是被德军排山倒海的攻势给淹没。所以他又一次改变主意,开始收缩防线,并且有意识的把军队靠近巍峨的高加索山脉。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企图凭借茂密的森林和复杂的地形,把德军的进攻拖成持久战。在漫长的战线上消耗德军的进攻力量。同时,他也意识到这是一次派遣小分队渗透德军防线的好机会。于是,就像是蜜蜂外出采蜜一样。布琼尼这只蜂王一声令下,从他的蜂巢中飞出了多不胜数的渗透小分队。他们乘着夜色在崎岖的山路上,毫无声息跌跌撞撞的向德军防线摸去。
同时他加强了后续防线,希望不理他们继续向前进攻的德军装甲部队会在那里被抵挡住。第二道防线不同于第一道,这里配置了大量的反坦克炮,密集的直射火力足以抵挡德军坦克的冲击。一旦德军进攻的势头被阻碍,他就命令逃窜进森林之中的部队冲出来打击德军的尾巴,这一条真正坚固的防线肯定会给布琼尼带来夹击德军的有利局势。
除了防御高加索的布琼尼,还有一个苏军集团军群在罗斯托夫北面驻守。这就是苏军的南方集团军群,南方方面军是由第12集团军、第18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编成的。哈里托诺夫少将指挥的第9集团军在方面军的左翼行动,阻滞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在罗斯托夫方向上的进攻。科尔巴克奇少将指挥的第18集团军在方面军的右翼实施防御。独立第56集团军位于罗斯托夫地域,由列麦佐夫中将指挥,其任务是从东面和东北面跟罗斯托夫的德国守军对峙。
这是一条形成了很久的战线,在德军41年攻克罗斯托夫以后。战线两边的战斗就一直不断。苏军一直试图夺回罗斯托夫,德军一直屹立不动。拉锯战就这样一直交错到白起到来的时候。
德军全面换装之后,力量此消彼长。曾经一度压制了苏军在这个方向上的力量,他们也感觉到了德军的强大,再加上莫斯科的危急局势,苏联当局首要任务是保障首都的防御强度,难免顾此失彼。所以斯大林不得不在这个方向上收敛一些。
到了这个时候,苏军这时,南方方面军的兵力已经很少了,每个步兵师的兵力甚至只有德军步兵师的一半,人数不足7000。而且又由于进行了长时间的防御战而搞得精疲力竭。在战斗中损失的技术兵器得不到补充,导致了炮兵很少,坦克和飞机更少。
这样的部队是不能撼动罗斯托夫的,可是他们始终与德军保持着接触,几乎算得上是屡败屡战的典型了!每一天大战没有,小战不断。导致德军士兵都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三十三节:北高加索的局势(二)
更新时间2012721 23:52:36 字数:2501
最令人心烦的就是那些敢死队性质的苏军小分队。这些家伙们化整为零,总是在人烟稀少的旷野中穿插进德军防区。他们尽一切可能试图破坏德军的后勤工作,要不是因为他们轻身孤军的没办法携带很多重武器,德军的后勤运输还真的会遇到一个大麻烦。
在苏联军队中有很多的女兵,因为整个庞大的苏维埃早就是草木皆兵。斯大林的动员令很彻底,就连女人也不能摆脱走上战场像是男人那样的厮杀搏斗。
俄罗斯大妈那可是出了名的傻大笨粗,这个词也的确是名符其实。只不过形容的仅仅是她们的身材而已,至于粗壮的外表下隐藏的细腻内心则是一如世界上所有优秀民族的伟大女性一样,也是充满了美丽和温柔。她们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残酷战争中用她们的智慧和韧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苏联红军中好多个很重要的岗位,都活跃着她们的身影。眼下一支人数30余人的小分队中就有两名美丽的俄罗斯姑娘,娜塔莎和捷柯娃。她们是一个很优秀的狙击小组。在战斗中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每一次战斗中这个小分队都要依靠她们细腻的感觉和精细的观察能力。
现在,她们的任务是在德军经常路过的公路上伏击来来往往的后勤车队。德军运输部队自从换了新式卡车以后,拥有了很不错的自保能力。每一辆卡车上那一座灵活的武器站那可不是吃素的,再加上每一个隐藏在路边的电子眼都可以提前把暗中活动的破坏者找出来。德军的快速反应部队在他们开始破坏活动之前往往能够及时的制止他们。那些隐藏的防步兵装置是一个极端保密的信息,那是白起直属的快速反应部队秘密布置的。甚至连总参和国家安全局都不知道这件事。他们只是在每一次得到苏军小分队即将破坏公路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有一点纳闷!为什么每一次目标这么小的敌军进行的小动作都能够被及时发现呢?
白起上任之后解决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德军的后勤补给工作。他改组了整个主管后勤工作的权力机构。改进了他们的工作方式,运输部门和物资部门分开了。运输部门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具体方式就是用了先进的技术,标准化工作方法。
白起用了以后出现的物流技术,把整个德军600多万军队的后勤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条。东线战场的后勤工作因为得到了一个优良的港口——列宁格勒因而变得更加轻松。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和第六集团军都以来运能强大的港口补给,之前德军赖以运输物资的铁路基本上被用来维护德军南方集团军群。黑海航线本来可以用作后勤补给之用,但是为了保密的原则白起没有把这个经济高效的运输方式计算在内。
德国和苏联的铁路轨距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