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算把林则徐安置好,立刻回到他那空中指挥中心去。
去指挥中心?难道不可以带着林则徐?
有何不可?他已经被活捉,即使有心,也没有能力和满清联系了。
就带他去!
于是,麦轲说了一声“老爷子小心了”,就带着他腾空而起!
林则徐一生戎马,仕途起伏,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唯独没有见过空中飞人,更没有当过!
这突然的起飞,让他心一下子抽紧,浑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这人怎么能像鸟一样空中飞翔?
不过老人家确实胆大,只在一开始的时候,心急跳。眼紧闭,慌了神;很快就平静了下来,睁眼一开。发现自己已经在云雾之中。
身边是快马奔腾一般的白云,脚下的人群和各种景物变得微小。几不可见。
正在逐渐适应,甚至产生了一种心快神怡的感觉,麦轲的声音响起:“到了!请老爷子和我一起进去。”
林则徐来不及反应,一下子就入了空中指挥室。
当他看到不同视频的现场直播以后,不禁目瞪口呆!
世界上还有这等神奇的事情,万里之外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
不过,这种技术上震撼还在其次。真正让他吃惊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辅建、尚海、两怀、北经东北要道的娘子水、泗川重镇渝州、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同时上演着和这里大同小异的故事!
而且看现状,都和这里自己亲身经历的差不多,天军都占了上风!
即使在这里,林则徐以为了解了整个状态,认为已经糟糕得很了,主帅已经被擒,还有可能更糟吗?
当然能!
他看了这些现场视频,才知道,整个光西,已经到处都是反清的战场了!
数不清的天军。正在从水路、陆路对所有的大小城市展开围攻,而且守城的清兵明显兵力不足!
他这才意识到,他在战前逼迫各地的清兵集中起来。参加这里的清剿是一个多么不智的举动!
难道这是麦轲这这小子的故意为之?
不过,怎么说都晚了,这里的惨败已成定局;整个光西尽入敌手已经不可避免!
非但光西糜烂,全国恐怕也都不妙,至少频幕上看到的几处都是如此!
林则徐的心沉到了最深的低谷,原来的一丝希望的亮光已经熄灭。
现在他唯有希望僧格林沁能逃脱厄运!
镜头正好转到脚下的战场,正好是僧格林沁奋力拼搏的场面!
他已经被包围,但是,他的铁骑卫兵正在为他抵挡天国的骑兵!
麦轲此时也正想着这位老僧王呢。
他的整个历史。如同快进的影片,纷至沓来。
麦轲对这位老僧王颇有研究。知道他会是天国天军的劲敌,在历史上。他也确实是镇压太平天国的满清悍将之一。
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嘉庆十六年六月五日出生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哈日额日格苏木百兴图嘎查普通台吉家庭。
幼年,僧格林沁因家境贫寒,曾随父亲布和德力格尔为富人放牧。
十二岁时被送到昌图老城文昌宫读书。
道光五年,僧格林沁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
同年十二月,奉命御前行走,赏戴三眼花翎,这是他从政的开始,开始对满清的统治有了影响。
道光六年,赏用朱缰,这是一个很大荣耀,也说明了他在身份地位上的改变,同时,明,他和皇帝的关系,已经很是亲近,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倚重。
道光九年,赏穿黄马褂,地位和待遇进一步上升,只有最得皇帝欢心的人,才有这个赏赐。
同年二月,他受命管理上虞备用处事务,终于成为独管一个领域事务的重臣。
同年九月,又受命管火器营事务,这个是最尖端的军事科技,尤其是在京师地面,动辄就是要人命的事,皇帝贵族也难逃里这些武器的攻击范畴,可见他的受信任程度。
道光十四年,再升任授御前大臣、兼任整白旗领侍卫内大臣,直接到了皇帝眼前做事,这个差事,非得是皇上看起来顺眼的人来做不可。
同年九月,为后扈大臣,这个职位更不得了,专门照管皇帝的后路,不得有任何差错,也就是说,皇帝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他了。
道光十五年正月,署镶红旗蒙古都统,又一个皇室的重要武装力量归他管里。
同年二月,任督领侍管理虎枪营事务。
同年七月,受命总理行营。
同年十二月,为阅兵大臣,也就是是说。满清的军事力量,他成了第一号权威。
满清所有军队,他说好。就是好;他说不好,不管好坏。都是不好。
道光十六年,授镶白旗满洲都统,这支军事力量的满人最高领导,实际上的一把手。
道光十七年,赏用黄缰,比朱缰更高一等。
到此为止,他已经有两样东西是和皇帝的专用颜色一样了,一件是黄马褂。一件是这个黄缰。
生活上朝,有黄马褂;出行打战,有黄,有缰,他有了高人一等的资格。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为正黄旗满洲都统,这个职位又是最高军事长官,而且是一个新的武装单位。
道光二十四年,充右翼监督,署正蓝旗满洲都统。军事地位无以复加。
道光二十五年二月,为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道光二十六年五月,为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道光三十年。为镶黄旗蒙古都统。
道光一月,道光皇帝驾崩,僧格林沁为顾命大臣之一。
道光九月,命往汨云县剿匪,授左翼监督。
道光十二月,嘉奖僧格林沁清除匪患之功,赏四团正龙补服并准予穿用。
咸丰元年,僧格林沁任御前大臣,署銮仪卫事。曾请旨出兵镇压科尔沁左翼后旗佃农抗租斗争。
咸丰二年。上书逮捕佃农抗租领头人吴宝泰等下狱。
就在这一年,他主持道光帝梓宫迁葬。恭谨从事,赏加三级。
咸丰三年五月。他受命督办京城巡防,任参赞大臣。
此时,太平天国已定都天京,并派兵北伐。
他受命统领健锐营、外火器营、两翼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巡扑五营及察哈尔各官兵,并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蒙古诸王劲旅出京。
同年八月,太平天国北伐军攻入京畿重地。
咸丰帝亲自将清太祖努尔哈赤使用过的宝刀授予僧格林沁,命其率军进剿。
同年九月,设防紫荆关。
同年十月,在田津南王庆坨与北伐军开战。
这一战致使北伐军损失惨重,只好退到连镇一带。
咸丰四年,他率军又在连镇大败北伐军,咸丰帝赐僧格林沁“湍多巴图鲁”称号。
咸丰五年正月,僧格林沁整军再战太平军,破东连镇木城,太平军冒死冲突,僧格林沁尽歼之,生擒太平天国北伐军统帅林凤祥。
因此殊功,咸丰帝于二月加封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赏朝珠一盘、四团龙补褂一件。
同年四月,诏世袭罔替,俸银加倍。
这个赏赐非比寻常,也就是说,他的亲王勋爵,可以子子孙孙地传下去,而且保持和他的封爵一样,而不是和满清的惯例一样,继承者降一等。
同年六月,在闪东冯官屯剿灭太平天国李开芳部,生擒李开芳。
林凤祥、李开芳都是太平天国的名将,骁勇善战,僧格林沁在两年之中,大小数百战,全部殄灭,无一漏网,因此威名震于海内。
僧格林沁的历史表明,就是他支撑了满清的统治,也是满人中唯一可以和曾国藩媲美的一个。
如果没有他阻挡、最后消灭了太平天国的北伐军,满清的京畿的统治已经倾覆,就没有机会等待曾国藩在瑚南的发力了。
现在,老僧王的这段历史,截至到道光十二月,历史已经改变了轨迹,他的人生已经不再有满清皇帝作主,更不是他自己作主。
天国、天军将决定他的命运。
麦轲早就决定,此役一定拿下这个镇压太平天国的罪魁!
其实,麦轲有更加积极的想法――在这里改变老僧王的历史轨迹,也是挽救了他,让他没有机会成为罪魁,而是把他的能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岂不一举两得。
因此,看着虽然处于绝对下风,依然不屈不饶的老僧王,麦轲决定亲自出马!
僧格林沁带领的两万骑兵,现在已经减少了一半,依然是左中右三军。中军他自己带领,右军是镶白旗为主,整红旗为辅,统兵大将,他没有沿用原有的都统副都统,而是自己的心腹僧格岳。
左军是整蓝旗为主,镶红旗为辅,统兵的也同样没有使用旧将,而是另一位心腹僧格川。
中军则是僧王爷自任都统的盟古八旗。到了这个时期,盟古八旗实际比满清八旗的战力要高上不少。
天国大将胡以晃、石达开各领两万大军,两道洪流已经像两把尖刀,切入了八旗骑兵。
胡以晃把僧格岳交给了陈国瑞和李容发去对付,自己专心来斗僧格林沁。
左边的石达开也是同样的心思,把僧格川放过,留给杨辅清和林林启荣,也放马过来直取僧王爷。
这时的僧格林沁年届四十,虽然不比年轻,依然有余勇可贾。
他挥起手中的重型武器狼牙棒和敌将颤抖;这柄狼牙棒重达八十斤,不知道饱饮过多少强敌之血。
石达开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也是重达八十斤,二人对撞连连,“哐啷”“哐啷”巨响声震四野,火花四溅。
果然势均力敌!
僧王爷是吃了年龄较大的亏;石达开则是马力有所不及。毕竟蒙古是产马之地,最好的马也必须配给最有能力的人。
二人是势均力敌了,可是这边还有一个胡以晃呢!
胡以晃综合武功指数比石达开只高不低,单拿出来可以对敌任何强大的对手,但是,这不是个人逞英雄,他当然也不会讲什么单打独斗。
二人酣战良久,一根丈八长矛的锋锐白刃,突然神出鬼没地刺到了这位王爷的前胸!
眼看老僧王就要命丧当场,一杆明晃晃的禅杖截住了长矛的去路!
原来是老僧王的一个护卫,他一直没有出手,关键时刻,一举解除了危急!
二种兵器一个碰撞,二人都感到一股大力传来,各退一步!
又是势均力敌!
然后,双方斗智斗力,一致缠斗下去,竟然打了个旗鼓相当!
麦轲决定出手!
不但出手,而且使用他最近得到的宝物――原素!R655
………………………………
第804章 麦轲初用原素
麦轲决定用原素对付顽抗的老僧王,并非临时性的心血来潮。
六大原素得自神山,而且拿彼得作过试验,证实威力无穷。
根据那个老头提供的线索,麦轲又把《驭物诀》读了一遍,看看上面有没有关于使用六大元素的指导。
麦轲一翻之下,大吃一惊!
有关的内容竟然有三十页之多,而且他绝对肯定,这些书页以前没有读过。
没有读过的原因,就是这些书页都是现在新增加的!
这真是一本奇书,竟然可以自动增加内容。
麦轲一口气读完了这新添的三十页,不禁再一次感叹神的奇妙。
同时,也让他更加谦卑,知道自己以前知道的许多东西实际上并不知道。
他也从来没有意识到,每天所见的平凡物质,是如此的不平凡!
一粒尘土,若非当事人是专门的研究者,除非掉进了眼睛,谁也不会把它当回事,可是整个宇宙,都是由诸如尘土一样的物质微粒构成。
包括人自己!
人的灵魂从神而来,身体却是六大原素的组合,二者缺一不可。
再复杂的东西,也是这六大原素的不同组合构成。
《驭物诀》大略谈及六大原素的使用方法。
《驭物诀》首先强调,麦轲得到六小瓶原素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此,它们的强大也是没有限制的。
麦轲对这一点觉得非常了解,这个宇宙究竟有多大?没有人能回答。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空间,动辄就和我们生存的地球有几十、几百亿光年的距离。
这么远的距离,是否就是宇宙的尽头,又是一个谁也回答不了的问题。
即使是尽头,那么尽头后面是什么?尽头后面究竟还有多大的空间?
麦轲回忆起,他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曾经和同学们分享过这个问题,这个涉及到什么是无限,无限的范围在哪里。
当人们试图理解神的无限的时候,常常对灵界的奥秘苦恼,也不经意间把神的无限限定在灵界,似乎已经知道或假设物质界都是可知的。
其实,再深思一步,事情并非这样简单。
比如,浩淼宇宙,疆界在哪里,后世的人们,借助威力强大的天文望远镜已经可以观测到多少亿光年以内的范围了,其中有一个哈勃天文望远镜,据说可以观测到一百二十亿光年以内的东西。
可以预见,人们还会继续扩展视野。
问题是,这一百二十亿光年就是终点吗?
谁能推测这个视线以外的疆域多大?
不知道的和已经知道的各占多大比例?
人们以为现在已经不得了了,也许还不到实际的万分之一。
同时,人们不得不想想,即使真有这个终端,那么终端之外又是什么?
再返回来思考。
就已知的范围来说,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资料,约有百分之八十的比例属于不可知或不可测的存在,比如黑洞。
也就是说,人类可以知道有这个领域,但是对这个领域中存在什么东西,无能为力。
就宇宙中可以知道一些情况的领域,这个可知度也是很不一样的。当然可知也不能等同于已经知道。
已经知道的部分,对比人们对地球的了解的差距也是无比的巨大。
再说地球本身。
后世各种科学分支不断出现和建立。
没有建立的不说,即使建立的也都有各自的课题来研究未知事项。
也许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地球的各个角落,但是深度的了解呢?
还真不敢说知道的已经比不知道的多。
回到人的自己,灵魂部分暂时放到一边,只说物质部分。
有一个脑专家,人们问他这个脑专家还不是针对整个脑袋。他马上纠正,不对,不是整个脑袋!
不但不是整个脑袋,而且不是某一个部分,只是某个部分的特定区域。
就这样的一个特定区域,就有数不清的难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他选择了这个方向,就意味着倾其一生,专注于这个领域。
实际上每个区域都有数不清的待解难题。而一个人体,需要分成多少部分和区域?
以细胞为例,根据诺贝尔奖在生化领域的得奖记录,在从一九五三到二零零三这五十年间,就有五十位科学家在细胞的研究方面获奖。
专家都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普通人也不好说知道吧。
而且现有问题就是最后的问题了吗?
焉不知问题会越解决越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