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栖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栖特种兵- 第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喜马拉雅山脉不仅仅是地理上拥有不可比拟的高度,而且对南亚文化有诸多影响,山茫械男矶喔呱绞欠鸾獭⒂《冉獭⒁约捌渌诮坦娑ǖ穆}地。

    这也是麦轲特别重视这个地区的原因之一,把这些被视为圣地的山岗湖泊变成福音的基地,那影响可是非同一般。

    喜马拉雅山脉也有一些海拔比较低而且走勢平缓的山麓,第一山麓在最南边,高约一千米,称為西瓦利克山茫偻奔词歉叨У饺椎男∠柴R拉雅山帶。

    麦轲相信,把主要的山脉拿下,这些相对小型的山脉,自然也就为主山脉服务了。

    喜马拉雅山脉不但橫跨了五个国家和地区,还在西北方与兴都库什山茫涂ヂ厣铰鼋尤溃凰谋北撸橇衫劢〉那嗖馗咴媳邉t是宽广平缓的印度河…恆河平原。

    因此,麦轲非常清楚,拿下并牢固掌握喜马拉雅山,周边地区也尽入毂中。

    世界的主要河川中,印度河、恆河、雅魯藏布江,都是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雅魯藏布江下游进入印度,则被称为布拉馬普特拉河,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发源于冈仁波齐峰附近,而恆河发源自印度的北阿坎德邦;两条大河流经之地,养育了沿河两岸的大量人口。

    麦轲知道,占据了喜马拉雅山,也就是控制了这些大河;控制了这些大河,也就是控制了沿河流域地区居民的命脉。

    现在麦轲要做的,就是建立一条交通枢纽工程,为控制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打下一个关键性的基础。

    既然喜马拉雅山脉宽达二百公里,就需要确定这个交通枢纽工程的纵行主线建在哪里。

    在这二百公里的宽度里,喜马拉雅山脉有四条平行的纵向的不同宽度的山带,它们按从南至北的顺序,分别是:外喜马拉雅山脉;小喜马拉雅山脉;大喜马拉雅山脉;以及特提斯喜马拉雅山脉。

    麦轲决定,在大喜马拉雅山脉建立主线,这条主线贯通东西,然后与喀喇昆仑山脉衔接。

    同时在外喜马拉雅山脉;小喜马拉雅山脉;以及特提斯喜马拉雅山脉等三条线上,各建一条纵向副线,与主线并行。

    除了纵向线路以外,每十公里建立一条横线,把各条纵向线串联起来,让后各自通向山脉以外的地区,与那里的三合一枢纽工程相连。

    这样,在珠穆朗玛峰路段,一共需要建立二百五十条横向线路;在喀喇昆仑上路段,则需要八十条,总计三百三十条横向三合一枢纽工程,把整个两大山脉所有地区串联起来。

    为了更好的标志,麦轲把四条纵向路线,标志为一、二、三、四;而把横向路线标志为从1到330的阿拉伯数字。

    纵向顺序从南往北,横向顺序则从东往西。

    比如,珠穆朗玛峰的地标就是三30。

    这组数码的意思就是它坐落在第三条纵线上,也就是主纵线;距离东部终端三百公里,也就是这组阿拉伯数字乘以十。

    这个标志,还给人们旅行提供参考,见到三30,就知道,从这里继续前行,到达另一个终端,还有三千公里。

    也就是330减去30再乘以10等于3,000公里。

    确定了纵线的位置和横线的格局以后,接着一个关键事项就是各条纵线的高度。

    太高的的话,整条路线多半都要悬在高空;虽然技术上不成问题,却被将来的使用带来很大不便。

    如果太低的话,就需要绕路或者打洞通过拦路的高山,这也不是技术上不能克服的困难,而是建造时麻烦,使用时不方便。

    综合权衡以后,麦轲决定主纵线的高度为五千五百米,第四条纵线五千米。

    南边的两条,第一条为四千米,第二条为四千五百米。

    然后麦轲又确定了所有的线路,无论横纵,都是双向双线,也就是一共有四条线。

    把这些主要事情确定完毕,立即开始修建!

    麦轲把司提反和提摩太进一步分工,司提反负责一线和二线;提摩太负责三线和四线。

    又把二人的士兵也分配到各个横线上,从1到330!

    麦轲自己则超脱于这些具体事务,他乘坐云豹飞上了半空。

    这次他倒不是偷懒,因为他知道,勾画了蓝图,才只是开端,离完成建造还远得很。

    他要关注施工过程,发现和解决随时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同时,他也要预防突发qing况,谁知道这千年沉睡的八十万平方公里内,隐藏了什么从来不为人知的东西,或许给人惊喜,或许噬人性命!

    麦轲一声令下,灵犀一动全力开动,四条纵线齐头并进,几十条横线纷纷加入!

    如此大规模的操作,灵犀一动也是第一次!

    麦轲也是再一次感叹灵犀一动没有限制的绝大能力!

    他在开始之前的担心,也很快就烟消云散。

    很快就到达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中段,麦轲在高空俯视,极大地被这一段山脉的奇特地貌吸引。

    这里首先体现出南北两面地势结构上的不对称。

    一句话,北坡平缓,南坡陡峻。

    在北坡山麓地带,是中国青藏高原湖盆带,湖滨牧草丰美,是良好的牧场。

    流向印度洋的大河,几乎都发源于北坡,切穿大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三千到四千米深的大峡谷,河水奔流,势如飞瀑,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

    喜马拉雅山连绵成群的高峰挡住了从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

    因此,陡峭的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而北坡的雨量较少,植被稀疏,形成鲜明的对比。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高山地区的自然景象也不断变化,形成明显的垂直自然带。

    与此对比的北坡,是一片奇异的山谷冰川,上有世界上最雄伟壮丽、形态多姿的冰塔林。冰塔高度为数米至三十多米不等,其形貌如丘陵和金字塔。

    有的冰塔表面有密集的浅圆形消融坑,晶莹闪耀,有的冰塔间有星罗棋布的冰湖,十分奇妙。

    有的冰塔内部有河道,在这些冰融水的长期作用下,又形成了冰桥和水晶宫殿般的冰洞、冰帘、冰钟乳石、冰柱和冰笋等,鬼斧神工,好似天然形成的冰雕群。

    冰塔之所以在这里形成,首先是因为多支冰流汇合后,冰川运动使冰层产生褶皱和纵横裂隙,给这些冰塔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

    其次,在低纬度的高山区,极强的太阳辐射使裸露冰面的温度升高,冰面的消融强度远远大于中高纬度的冰川,冰塔间的融水侵蚀下切能力很强。

    这两个条件共同作用,就制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珠穆朗玛峰冰塔。

    麦轲可不想把这个独特的自然之美毁坏,因此,他对这个地区网开一面,宁肯多绕路,兜圈圈,也不图直路,破坏这些冰塔和它们生成的条件。

    而在南坡,由于雨量丰沛,植被丰富,坡度陡峭,整个山坡就是一个鲜活的生物博物馆,随着枢纽工程的上下通行,几分钟就可以观赏泾渭分明的植物分区。

    所以,麦轲在南坡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尽力保护这些原生态植物园,有一段路,甚至利用了悬空技术,保持了植物的原貌不被触动。

    由于麦轲的精心而为,这里的南北坡地段都成了人们游玩和科研的首选,这当然是以后的事情了。

    麦轲结束了这段施工,虽然时间稍长,但是保护了冰塔和植被,还是心情愉快,正打算快马加鞭,把用多的时间夺回来,前面又发生特殊情况!

    原来与这个独特的地段紧紧相邻的,就是动物王国!

    这个季节虽然不是动物的活跃期,由于这里有遮风挡雨的良好自然条件,还是聚集了大量的动物。

    尽管不是有心惊扰,麦轲大兴土木,还是扰乱了它们宁静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聚集、躲避,它们还是出现了,直接挡在了工程前面。

    在地面看,也许还只看到前面的一部分;麦轲在高空,就看到全貌,不仅是在前面打头阵的,而且还有后面的支援大军。

    这数量也太多了些!

    麦轲粗略估计,各种动物加在一起,起码有一千万只以上。

    走在最前面的竟然是一群犀牛!

    这个可以和大象比身材的物种,不知道怎么会在这里出现,而且数量庞大,它们排成一个方队,起码有五六千只!

    与犀牛左右为邻的是牦牛,似乎和麦轲他们以前所见相似,但是体型却大了一圈,个个膀大腰圆,至少有三万只。

    犀牛、牦牛之间,却是两种猛兽,一种是黑熊,一种是云豹。

    黑熊人立而行,体积庞大,形态凶猛,也有三四千只。

    云豹,当然没有麦轲的坐骑厉害,但是却是货真价实的云豹,因为麦轲骑着的那个家伙,平常总是跟没睡醒一半,见了那些云豹,下意识地就想冲过去。

    云豹数量不多,也就一百只,但是它们却是这些野兽的王,所有野兽都听从这些云豹的指挥。

    除了这些大型动物以外,中型动物、小型动物、微型动物,更是漫山遍野,不可胜数。

    麦轲粗略一看,他认识的就有麝獐、喀什米尔鹿、长尾叶猴、山猫、岩羚羊、塔尔羊、雪豹、棕熊、赤熊猫等等。

    更可笑的是,麦轲还看到海量的昆虫、蜘蛛、铣妫泊来烙爻啥汛蛲牛坪跻苍谧急干侠蠢棺杼炀蘼罚训浪且踩衔约菏嵌锪耍

    。
………………………………

第792章 十四高峰成环

麦轲看到这么多动物拦截在天军修路工程面前,只好要求灵犀一动暂时停止。

    如果不管不顾,凭暴力强行通过,别说一千万只,就是再加十倍也阻挡不住三合一工程。

    不过麦轲不愿意看到血流成河的情景,哪怕死亡的只是动物。

    麦轲有这个善心,但是这些动物却没有善念。

    见到工程停止不动,走在最前面的印度犀牛却发起了冲锋!

    只见五六千只挺起头上的独角,“哞”的一声,就冲了过来!

    一片牛头汹涌,一阵牛蹄狂踏!

    这种印度犀牛,使犀牛家族中体型最大的一个种类,个个重达三千公斤!

    它们本身的巨大重量,加上奔跑狂踏,如同几千辆重型战车辗过大地,制造出地动山摇的效果。

    除了声势吓人,它们额头的牛角,也是一把攻击敌人的利器!

    这种犀牛都是一只独角,长在脑门正中,足有一米三四。

    前端异常尖锐,中段椭圆粗大,后段稳固结实。

    别看它们体型巨大,冲锋的速度却非常快,转眼之间就冲上了路基,对准列车车厢,就是一招犀牛捞月。

    只听“蓬蓬蓬”一片巨响,犀牛角和车厢外壳猛烈相撞,竟然谁也没有奈何谁!

    尽管如此,麦轲还是吃了一惊!

    车厢没有损坏,是在预期之中,因为麦轲在制造车厢的时候,选用的材料是可以抵挡枪炮的水平。

    犀牛的力量在大,比起子弹炮弹,还是具有加大距离。

    麦轲吃惊的是犀牛的独角,竟然可以对抗这种防弹车厢。而没有任何损伤。

    这帮犀牛确实称得上皮粗肉厚,第一次撞击没有奏效,第二次又来了!

    结果当然也是一样。

    当犀牛第三次独角单挑车厢的时候。天军的重型武装到了!

    挂在列车最后的二百节车厢打开,巨象队走了出来。

    当头一人正是虫洞。骑在高大的头象上,后面是他的万头巨象。

    正在进攻的印度犀牛大队的头牛一看,这些大象比自己还要高大,知道是个劲敌,立刻停止了对车厢的挑衅。

    它们从路基上撤回,在空地上摆起了巨大的阵势,名曰“犀牛阵”,准备和哪些巨象决一死战。

    在路上动物界。如果说大象的体重第一,犀牛就只能排在第二位了。

    因此,这一对重量级的哥儿俩对起阵来,制造了非同凡响的巨大动静!

    巨象本来就和犀牛距离不远,它们虽然发动了对犀牛的攻击,却没有跑动,只是迈着沉稳的步伐向犀牛阵走过去。

    嗒!嗒!嗒!

    四万只象腿践踏大地的声音,不但让观战的天军战士感到沉重的压力,就是那些犀牛,本来应该坚守阵地。等待巨象过来,稳守反击,也沉不住气。躁动不安起来!

    躁动之下,几头年轻的犀牛撑不住气,脱离大队,向巨象冲了过去,用尖锐的牛角去挑大象的肚子。

    结果刚刚到达巨象头前一米,两只大象对付一条犀牛,一左一右队面前的犀牛展开夹击。一只用长长的象鼻猛抽犀牛的脑袋,另一只则用两只长长的象牙穿刺犀牛的脖颈。

    年轻的犀牛没有经验,象鼻这样一个干扰。忽略了防守,被另一只大象偷袭成功。噗哧一声,长长的象牙从它的脖颈穿堂而过!

    被穿脖子的犀牛一声惊天动地的牛吼。口鼻喷出大量的鲜血,转眼之间,轰然倒地。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另外三只贸然脱离大队的犀牛,也全都被大象杀死。

    杀死几只犀牛,大象队根本就没有受到影响,继续稳步前进,很快就和大队犀牛阵撞击在一起!

    哐哐哐!撞击声爆响而起,是象牙和牛角的交击声!

    着阵地战一打,才知道大象表面的优势,基本上对这些犀牛不起作用。

    算起来,大象有三个武器,包括两根象牙,一个象鼻;而犀牛只有一个独角;大象在武器上似乎占有相当大的优势。

    但是,犀牛站成一个方阵,只把装备了独角的一面对敌,大象除了正面进攻,别无他法。

    而正面进攻,犀牛的那根独角,攻击力特别集中,稍微不慎,就可能被其扎上。

    只要扎上一下,那就是非死即伤的后果,哪怕巨象体型再大,也无法经受。

    有虫洞在,梅馨自然也在,

    她的瘤牛大军也随着她来了,虽然只有三万只。

    大象走下车厢的时候,梅馨带着她的三万瘤牛从另一边也下了车,他们的对手是那些牦牛,也是三万只。

    这些瘤牛和牦牛的体形差不多,都是从一百几十万瘤牛中挑选出来的绝世好牛,它们一直跟着梅馨南征北战,已经打过多次战役,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

    这些牛跳下列车,也不讲什么队列,也没有什么战术,直接就奔那些牦牛奔了过去,见面二话不说,开打!

    随着瘤牛全部下车,跑过了越来越多,二牛相争全面爆发!

    两种牛都是一通乱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时间打的难解难分,沸反盈天。

    第三拨下车的是黑熊部队,麦轲特定从圣山调拨过来,对付这里的黑熊。

    二熊相遇,分外红眼,立刻就打了起来。

    黑熊打架,有一种特殊的风采,双方都是人立而起,用两只前爪拍打对方,方便的时候,也张开熊口撕咬对方。

    三种大型动物各自开战,剩下的那些小型的动物,麦轲就放出了猛禽部队。

    猛禽一出,那些羊、鹿、猴、猫,就吓得几乎不敢动弹了。

    这些凶猛的空中霸王,是这些小型的物的天敌,这些苍鹰高空一罩。它们就不敢轻举妄动。

    可惜的是,正在这个时候,一大群不同颜色羽毛的巨鸟飞来。立刻对天军的猛禽展开攻击!

    原来是雪山雄鹰到了,它们是这次群兽统一行动的最后一拨。也是郡守唯一的空中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