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栖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栖特种兵-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吴仁晓的说法就是去视察熟悉一番自己的领地;按谭世尊的说法就是显示一下威风。这些年头久、年龄大的兄弟们都怎么说,那些年轻人,更是极力主张要到各村去接受那里村民的归顺。

    这些人在过去的时日明里暗里没少受这些大村大户的气,借这个机会即使不趁机捞回来,也起码要扬眉吐气一番。

    别说这些男子汉了,就是谭家的八姊妹,加上万锋的妹妹万山红,也一起跟着起哄,尤其是谭凤舞和万山红这两个同龄的小妹,那可真是惟恐天下不乱。

    自从麦轲把那个千熊麻烦解决掉,这万山红小妹就得到了解放,天性得到自由的张扬。麦轲这时才知道这小妹也是一个小辣椒。

    每逢说起这千熊,小妹还是气不打一处来。只说给他的处罚太轻了!说应该交给她处理!旁边的凤舞问她给她的话,她会怎么处理。

    “怎么处理?当然是让他永远做不成男人!”小姑娘做出凶狠的模样,煞有其事地说。

    麦轲听得头皮发麻,这女孩特别支持出巡,不是要找那个倒霉的千熊算账吧?

    不管这么说。麦轲的第一次对娘子水共同体的四百平方公里领地视察正式开始了。

    陪同麦轲视察的除了他的丄人卫队以外,还有谭家家主谭世尊和他的子女八英八雄,四魁城的城主,吴仁晓,丐帮帮主乜世人。

    小辣椒万山红也滥竽充数,算是给谭凤舞做伴。

    具体事务目前还都是由谭国管理,他的大总管责任没有变,只是现在的规模比以前扩大了百倍不止。直到昨天,他才把娘子水共同体的总人口统计上来。

    包括中心城娘子水的十万人口在内,合计人口达到了八十万!

    这八十万。以东渠魁城所辖人口最多。有三十万;其次是银洞和东凡庄两个魁城,各有十五万;最后是东葫芦沟魁城,按人口说,规模最小。只有十万。

    虽然四大主峰司令不能擅离职守。当视察团到了他的防区时。他还是要陪同的。归根到底,这些视察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检查最前线的一环,看各处的备战情况如何。

    第一个接受视察的就是北方魁城。魁城地址设在东渠村。可是离娘子水最近的村落却是南大峪。这里就成了整个视察程序的开端。

    东渠魁城城主贾作元已经在这恭候,同时出迎的还有南大峪的村长和武装力量队长——马强和马壮这对孪生兄弟。

    麦轲和三人见礼,贾作元反正还要一起巡视,他就特别注意了这对马家兄弟。他看过以后心中只有一句评语:人如其名。

    旁边贾作元做了介绍,说南大峪虽然人口不多,却是进攻娘子水的必经之地,有这对兄弟在这里当关把守,可以说得万无一失。这对兄弟的配合,绝对是攻守兼顾的典范,可以放心。

    大家在这里没有久留,第二站就去了西渠,那里是北部魁城的最西端。看完那里,继续依次东转,就可以把北魁城看遍,然后转向东魁城。

    到了西渠领域,很远就看到一个大型村庄。贾作元解释说,这里虽然是两千户乡民,但是每一家都是人口众多,平均每家至少二十口人。

    贾作元特意介绍了这里的长矛队。说这里的长矛队历史悠久,到底始于哪个朝代,无从朝考。

    按照惯例,每户出一人,作为长矛队的长期队员。这名队员必须是这个家庭最好的。除了一人常备以外,每个家庭都有五六个人作为后备。

    这样就保证了这个长矛队的高质量,战斗力出类拔萃。

    说话间大家到了村口,村长在那里迎接。和麦轲互相认识。因为这场考察是各村专门对麦轲汇报,所以其他人都免除了平时见面那种繁文缛节。

    五大三粗的村长有一个文雅的名字——马和平。和他同来的是他的兄弟——马乱世,是现任长矛队的队长。

    刚刚介绍完毕,就听这名队长一声暴喝:“亮队!”

    “轰隆!”前面的一堵长墙整个倒在地上,后面露出一个森严的长矛方队!每个人手中的长矛都四十五角上扬,左手握住枪身,右手握住枪纂。

    大枪足有两丈长,矛尖闪亮,带着青色的寒光;矛头和枪杆的连接处是一团耀眼红色枪缨。

    只听马乱世又是一声暴雷:“向前突刺!”整个枪阵全体突前一步,大枪甩直,直刺而出!

    一阵闪电飘过,所有人又恢复到原来的姿势。

    马乱世继续暴喝,枪阵重复动作;暴喝了十次,枪阵前进了十大步,气势更盛!

    最后一刺,所有的长矛队员同声暴喝“杀!”

    麦轲不动声色,看那马乱世露出一丝戏谑神色,知道这个武人暗中动了一点心机,也不当回事儿,反而喜欢上了这个家伙!在他麦轲面前还敢动手脚,是否成功不说,这份胆气就是常人难及了。

    麦轲没事儿,其他人就有些心旌摇荡了;尤其是两个小姑娘,小脸都变白了。

    这时马和平和马乱世同步上前,对麦轲说:“请检阅西渠长矛队!”

    开头还说得一样,可是后面的就大相径庭了。

    马和平不慌不忙,话却更快:“今后就跟着你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马乱世抢着说话,却落在后面:“今后就随着你转战万里、建功立业了!”

    麦轲差点没笑出来,这哥儿俩可真够逗的!难道总是这样南辕北辙?可是看这哥儿俩感情很好啊。

    别人可不是麦轲,能够遇变不惊,可笑不乐,听了哥俩的各唱各调,不禁哄堂大笑起来。

    连那些长矛队员紧绷的脸都有些松动。那些不由把头低下的,一看就知道憋得相当辛苦。

    可是这当事人哥儿俩,跟没事人一样,看来是久经考验早就习惯了。二人表达完了也就轻松下来,等着听麦轲的表态。

    ps:第269章麦轲巡视属地——麦轲接受了二十八个村庄作为娘子水共同体的卫星城,然后出巡视擦自己的领地。

  RT
………………………………

第270章 资源善加利用

马和平和马乱世这两个极端主张,在别人看来也许很棘手,在麦轲面前就不是问题。因为麦轲的世界从来不是单行线,也不是平面图。

    马和平爱好和平,那太好了!天国需要和平建设、和平管理的地方很多,足够他施展才华。

    马乱世期望杀敌立功,那太好了!现在正需要打仗的人才。即使天国建成,也还有往外扩张,仗是打不完的。

    麦轲对西渠初步的了解,虽然只是一个侧面,已经让他深刻意识到,新加入的这些卫星村,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这些资源不仅仅是已经成为产品的财富;也不仅仅是地下隐藏、等待开掘的矿产;而且还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这是一个历朝历代都似乎很重视,但是却浪费极大,甚至蓄意毁坏的最宝贵的资源。

    神造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特殊目的,否则全然智慧的神是不会作无用之工的。但是,人一旦违背了神的旨意,就不顾神的创造目的,而把人当作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

    不达目的,好的情况,是不管不顾,视若与己无关;坏的作法,就是视若仇敌,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本来是神的人,神的财富,他们却提出口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谁敢异议,格杀勿论;谁敢反抗,灭其九族。

    麦轲读过相关诗经,知道这四个短句本来是作者舜抱怨自己特别劳累,比别人辛苦太多太多,以至于连孝敬父母这样的事情都顾不上。大家都在一块土地上,都是同样的主人,为什么苦乐不均呢?

    后来的统治者和为统治者抬轿子的文人,就把这首诗当作提高和维护皇权的表述,变成了绝对不能反对皇帝的法理依据。

    皇帝如此,皇帝以下,自然有样学样。你占了整个江山,我就占据一条江,一座山。

    因为我是你皇族一分子,天然是王土的主人。或者是皇帝认可享有特权的人,从主人那里得到特许,成为这块王土事实上的主人,所以心安理得地把这一部分据为己有,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只要把皇帝伺候好了,就万事大吉。什么属民的个人利益,他们不去操心。更别提神的创造目的了!

    麦轲明白自己的最终使命,是拯救失丧的灵魂,让他们得到永生神的永生祝福;在这个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让所有人都能够不受限制地发挥自己的被造潜能,也是他的一项重要使命。

    而且这也和他的最终使命息息相关的。试想,人不是只有生命永恒,才能最大限度完成神的创造使命吗?如果还没做什么呢,就夭折了,肯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相比较于永生,就是活一千岁,也是夭折。所以有史以来,亚当以降,凡是没有得到神特殊拯救的,没有一个不是夭折。

    麦轲思考这些问题非止一日,只不过今天看到马和平和马乱世这哥儿俩,突然一下子就都涌上心头,对人力资源的利用有了一个新的领悟。

    如果把这哥儿俩硬是捆绑在一起,他们固然可以和平共处,维持下去;但是代价却是俩个人都受到了压制,只能各自放弃自己的优势,保持在一个无所作为的均衡局面里。

    这样,他们的潜能都没有发挥出来,也就是他们本身拥有的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当然也就是神在他们身上的创造目的没有实现。

    因为这些资源都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资源没有利用当然意味着目的没有实现。

    既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既然有能力制止这种状态继续,麦轲当然要当机立断,他可不会优柔寡断。

    “马乱世听令!”麦轲一声断喝,把在那里有些心不在焉的马乱世震醒,他赶紧站得笔直,洗耳恭听。

    “从现在开始,你率领的长矛队所有成员离开西渠,进驻娘子水中心!西渠长矛队正式升格为常备军第一团!

    “任命――原西渠长矛队队长马乱世为第一团团长!”

    然后,他突然浑身一震,爆发出一股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气势,对着这两千长矛队员大喝一声:“全体都有!”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天国的正式军人了!天**人,有我无敌!长矛所指,一往无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夺取胜利!

    “目标――娘子水!跑步――走!”

    马乱世一个健步跑了出去,所有二千长矛兵高举长枪,如果一片长了脚的森林,齐刷刷向东南方向快速移去。

    看着倔傲不逊的弟弟被麦轲三下五除二驯服,马和平对麦轲不禁心中佩服;但是驯服不驯服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看到二弟如愿以偿,终于有了最好的用武之地,他是打心底为二弟高兴。

    佩服加感谢让他本来就人畜无害的笑脸上露出真正的欢欣,对麦轲伸出了两个大拇指,一切尽在不言中。

    麦轲一开始不对各村的现有资源调整,只是不把调整作为加入共同体的先决条件,并非是用这条规定捆住自己的手脚。

    成立共同体的宗旨之一就是整合资源,让这些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实现神的创造目的。

    因此,不管麦轲采取什么整合措施,只要符合这个宗旨,都会畅行无阻。而如果遇到阻拦呢,自然不是麦轲作得不对,而是阻拦着原来的目的和成立共同体的宗旨矛盾,在这个时候暴露出来。

    这种情况没有在西渠发生,不但马乱世欣然领兵离去,马和平也是全然赞同麦轲的安排。

    随后一行人进村,大略浏览了一番,麦轲已经和他商定立刻再成立一个长矛队,人员都现成的,就是各家的第二梯队候补升级就行了。

    至于领队,也早就有人选,和平和乱世之下的三弟――马建勋,兼有大哥和二哥的长处,已经在那里藏了四五年,一直在寻找机会准备脱颖而出!

    年轻一代如此出色,他们的父亲肯定也不是善茬!而实际上马父马殿君是名副其实的硬茬!在其他方面受到限制没有得到展现的无奈之下,就在生孩子方面出人头地,一共生了十六个儿子!

    现在得到利用的只是头三名!麦轲不禁感叹这马家人才储备的无比丰富。RS
………………………………

第271章 麦轲为民除害

办妥了西渠长矛队的事务,麦轲就打算按部就班,转道东进,视察北方魁城驻地东渠。就是这时,聚宝山防线司令派人来找麦轲,说是东部魁城属下第一大村留殿已经准备好,请麦轲前去视察。

    反正也没有严格的前后顺序,而且也不是很远的距离,既然他们准备好了,一贯与人方便的麦轲自然不想让他们久等,当即调整了行程,直奔留殿而去。

    正在跟着大拨人马有些无聊的万山红,一听要去留殿,马上精神一振,找到谭凤舞就是一阵嘀嘀咕咕,然后一齐咯咯低笑起来。还不时瞄着麦轲。

    麦轲是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百米外的一只蚊子是公是母都看得一清二楚,两个小调皮的小动作焉能逃过他的掌握之中?

    西渠离留殿直线距离超不过五公里,可是那个时代还没有正式的交通系统,所以最好的条件就是一条大车通道,有些地方,连这样的通道也没有。即使有,也是弯弯曲曲,主要是为了满足种地需要而修筑的。

    这样的路线行进起来就比较耽误时间,到了留殿已经接近正午。东部魁城城主万锋、防线司令谭平都在那里等候。

    前来迎接的还有留殿村原村长、现在的留殿卫星城城主千长寿。由于他家的名声不好,人们都背地叫他常兽。

    好巧不巧的是,他的二儿子千熊被安排做今天的主迎宾。这家伙既然行恶好色,就必然为人灵活心思巧妙,所以代替了相对稳定的大哥,来负责欢迎麦轲等人。

    老长寿哪里知道,他这儿子从来没有向他汇报的一件恶行,让他今天这个安排,成为一招臭棋。

    留殿是这一带的中心大村,人口虽然没有西渠那样多,也有一千五百户。这时,大家都已经知道麦轲要来视察,都自发地到北村口来迎接。

    他们虽然对千家父子非常不满,有不少人甚至积有时代仇恨,但是出于对麦轲的感激和遵从,还是顺服了这样的安排。

    这千熊上次被麦轲逮住,狠狠地吓唬了一顿,又被万林虎打了五十大棍,当时应诺用不再犯,才得到了释放。

    回家以后,不敢对老子说明,找个借口遮掩过去。行为上也确实收敛了一些,也真的没有再去找万山红的麻烦。

    可是他的本性却没有改变。几天以后又故伎重演,不过这次祸害的对象就是留殿村的人。他自己都渐渐忘记自己的誓言的时候,今天又和麦轲见面了。

    麦轲倒是没有记着以前的茬,说实际的,即使做坏事给麦轲留下印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起码这千熊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现在,千熊正在和麦轲说下面的安排。说他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所以建议先用饭,然后一边吃饭一边熟悉人,吃过饭后在实地视察。

    别说,这花花公子作这样的事情还真有一套,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说,还把相关的程序安排得合情合理。

    麦轲自己不吃饭当然没问题,但是还有随行人员。反正早晚要吃,就打算同意千熊的安排,吃过饭再说其它。

    千熊见自己的建议得到麦轲认可,甚至还露出对自己赞赏的神色,不禁大喜,就要头前带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