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他们走远,我回身跌坐在木椅上,只觉得自己心力交瘁,疲惫不堪。我忽然想起李知栋大哥临走时对我说的那番话:世途险恶,官场黑暗。每日不仅要操心政事,还要对付那些对我虎视眈眈的蒙古官员,还有防不胜防的暗杀,和九王爷的勾心斗角,真得好累啊。我对自己道:“傻瓜,你这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啊。”
这日晚间,李正风闻听我遇刺的消息,忙上门来拜访我,我心情不好,只得推了,他也不勉强,只托管家嘱咐我好生歇息,注意身体,便走了。
第二日,我低着头站在朝班中,默默想着心事,铁穆耳看了我一眼,轻声道:“张卿家。”我忙出列道:“微臣参见皇上。”
铁穆耳道:“朕闻昨日有人行刺张卿家,不知张卿家可知是何人所为?”
我闻言悄悄抬头看了九王爷一眼,见他脸上神色自若,恍若未闻,心想:这人倒会掩饰,就算明知是他干的,没有证据又能如何?想到这里,我轻轻叹了口气道:“启禀皇上,那杀手箭法极高,轻功也很好,微臣带了几个手下前去追捕,还是让他跑了。”
铁穆耳听了微微颔首,刑部侍郎忽儿赤上前道:“微臣昨日带人去大都府和张御史遇刺的地方仔细查探了一番,并未发现什么线索,,只知那些箭的箭尾都刻了一个郑字,箭上还淬了剧毒,毒性极烈,见血封喉。”
铁穆耳闻言脸色一变,很快又恢复常态,对忽儿赤道:“你要多派人手彻查此案,一定要把刺客缉拿归案,以便早日找出幕后指使者,予以严惩。”
忽儿赤忙道:“微臣谨遵圣上旨意。”言罢缓步退回朝班。
这时礼部尚书阿里上前道:“启禀皇上,集贤院众位院史联合向皇上请旨,从国库拨银修建司天台。”
铁穆耳疑道:“修建司天台做何用?”
礼部尚书道:“自我朝开国以来,一直天灾不断,百姓苦不堪言,臣恳请皇上修建司天台,以祭天上诸神,保我大元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铁穆耳闻言想了想道:“各位卿家以为如何?”
枢密院事陈国杰上前道:“皇上,司天台耗银颇多,费时又久,且是人工建成,最高不过几十丈,天神都住在渺渺天际,怎能迅速上达天听,还不如学当年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大唐开国之初,也曾屡遭天灾,唐太宗为此率领文武百官几次前往泰山设坛祭祠,拜山封禅。从此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礼部尚书道:“陈大人,李世民不过是个汉人,而当今皇上是高贵的蒙古血统,岂能学汉人拜山封禅,不如修建司天台,就在京中祭祠,岂不方便,何必千里迢迢地远赴泰山呢?”
户部尚书也上前道:“泰山离大都路途极远,若要赶去那里,路上花费恐也不在少数,而且皇上每日都有许多政务要处理,岂能轻言离开。还不如修建司天台,以后四时都可以祭祠,至于陈大人所说的司天台不够高,所以不能上达天听,完全是一派胡言,天上众神法力无边,岂会在乎高低远近。”
铁穆耳想了想道:“伯颜爱卿以为如何?”
伯颜出列道:“两位大人说得都很有理,老臣并无异议,但凭皇上定夺。”
我听了不由暗道:晕,迷信。这些人毕竟都是古人,难免要弄些封建的东西出来。只不知这司天台又要花去多少国库银两,若要建得高的话,恐怕不会少于几万两,若是去泰山的话,花费银两恐怕也在万两之上,有这些钱还不如修堤筑坝,挖河开沟,还有点实际用途,祭天,那能有什么用?想到这里,我脸上不禁露出不以为然之色。
铁穆耳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一阵,笑道:“张爱卿莫非有什么话要说?”
我转头见其他大臣都默不作声,心想:若是现在跟二哥说天上没有神灵,劝他不要迷信,恐怕不太可能,还会被大臣们弹劾,不如退而求其次,给皇上想个花钱少的法子吧,想到这里,我犹豫了一下,只得出列道:“微臣有几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铁穆耳道:“但说无妨。”
我道:“方才尚书大人说得有理,天上众神法力无边,根本不会在乎高低远近,又何须修建什么司天台。只要在宫中觅一处净土祭祠即可。况且司天台工程浩大,需花费大量银两,而且费时极久,若要等它建成再行祭祠,便如取远水救近火一般,十分不妥。至于枢密院事陈大人说的话,也不无道理,当年的唐太宗李世民确实曾几次前往泰山拜山封禅,创下大唐几百年基业,皇上天纵英才,是千古难得一见的仁德之君,比之李世民有过之而无不及,若要祭天,自然不必拘泥于小小司天台。”
铁穆耳笑道:“那么以爱卿之见呢?”
我道:“不管是修建司天台,还是前往泰山拜山封禅,费时费银都不在少数,微臣愚见,其实祭天之举,重要的并不是这些身外之物,而是皇上的诚心。如今大都城外三百里处便有一处高山,名唤九龙山,山高百丈,地势险要,由十几座山峰组成,最高峰名叫朝天门,山顶终年祥云笼罩,每当日升之时,放出万道霞光,正是封禅祭祠的最好所在,皇上若能前往此处拜祭,定能感动上苍,为万民赐福。”
第六卷 官场浮沉(上) 第十二章 天鹅湖(一)
铁穆耳看了看我,笑道:“张卿家果然说得有理,就依卿家之言,明日朕便前往朝天门举行封禅大典,不必再议。”
我忙躬身拜道:“皇上英明,臣替天下万民感谢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言罢退步回到朝班中,偷偷抹了一把汗,心道:“我不过是胡诌一番,没想到二哥也听了,看来他对我真不是一般的器重。”想到这里,我又抬起头看了铁穆耳一眼,见他的眼光一直停留在我身上,许久方才移开,心中不由一惊,低头暗暗思量起来。
退了朝,我回到府中,进了内书房,正拿着地图编制在那里看,下人来报李将军求见。我忙奔到府门前迎接,李正风一进门便拉着我的手道:“好古,我已经请了皇上的旨意,随驾前往,也好保护你的安全。”
我闻言看了看他,见他眼中全是关切之色,心中十分感动,忙道:“多谢李将军,这真是太好了,我正在担心跟着那些祭师和伯颜老大人,路上会很无聊呢,有你在,正好可以说说话,也没那么寂寞。”
李正风道:“是吗,那真是太好了,不过你老是李将军李将军的叫我,未免生分,不如以后就叫我正风吧。”
我忙道:“好,正风。”
李正风又看了看我道:“此次去九龙山,来回需几天路程,又要登山,你要好好休息,最好再带几名侍卫,以防万一。”
我道:“谢正风关心,我会做的。”
李正风拱手道:“那我先告辞了。”
我忙把他送到门口,见他上马离去,方才回府,一进门便忙着收拾了一些随身衣物之类,又把墙上的剑摘下来,放在包裹上,这时小兰进来道:“公子又要出门吗?”
我叹道:“是啊,去的是大都城外的一座山,跟郊游差不多,不过是跟着皇上,肯定很不好玩啊,你就不要去了。”
小兰道:“那怎么行?我还要侍候公子呢,没有我在,你连澡都洗不成。”
我笑道:“你这丫头,倒会胡说,我又不是小孩子,还不会自己洗澡啊,不必再说了,反正我是不会带上你的,你快去叫张渔来,我打算带他前去。”小兰闻言嘴翘得老高,一转身奔了出去。我摇摇头,转身坐在书案前。一会儿,张渔便来了,在我面前拱手道:“大人有什么吩咐。”
我笑道:“这四个人中,你的武功最好,为人又最谨慎,本官这次要随皇上前往九龙山,你赶快去收拾一下,和本官一起前去吧。”
张渔忙躬身道:“是,大人。”转身走了。我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缓缓伸手打开木盒的盖子,将里面的茉莉花拿出来,放在鼻端闻了闻,轻声叹道:“少华,你现在过得好么。”窗外刮起一阵风,吹得院中的几棵榆树哗哗作响,我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蓝天,不觉出起神来。
第二日,我骑上一匹白马,带了张渔,会合了李正风,随着皇上的御辇浩浩荡荡出了城门,往九龙山而去。这次皇上只带了我和李正风,伯颜三位大臣,还有许多穿着奇怪服饰,坐着马车的祭师。加上随行的侍卫宫女太监,怕有四五百人之众。
我和李正风并骑随着队伍前行,看着这些不由摇头叹息。李正风见状对我附耳道:“当今皇上体会民间疾苦,倒算个勤俭之君了,若是先帝,每次出行最少都有一千人之众。所到之处还要洒黄泥,泼净水,拉幔帏,耗费的钱财,实不在少数。”我闻言默然。
在路上行了三日,到了九龙山脚,皇上下旨全队在此扎营,明日再上山。我来到自己帐中,刚把包裹放好,便有太监来传旨,叫我前去赴宴。我忙整好衣冠,随着太监到了铁穆耳营中。铁穆耳已经坐在帐中,伯颜大人和李正风坐在两侧,我上前拜道:“微臣参见皇上,拜见伯颜大人,李将军。”
铁穆耳笑道:“爱卿请坐。”我道:“谢皇上。”转身坐在伯颜下首,李正风对面。李正风看着我微微一笑,身后的宫女开始上菜。很快便摆了一桌,我仔细看了看,见都是些山珍素菜,做得极精美,心想二哥对这次祭天倒颇为重视,已经戒了荤食。铁穆耳在上道:“几位爱卿都是朕的心腹重臣,只管随意慢用,千万不要拘礼。”言罢端起酒杯道:“请。”
我忙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又稍微用了点平日爱吃的素菜,铁穆耳在旁凝神看着我,眼中渐渐露出疑惑之色。我察觉到他的目光,心中一惊,忙低着头夹了些不爱吃的菜,勉强塞到嘴里,强忍着咽了下去。铁穆耳见状轻轻把眼光移开,我悄悄吁了一口气,见李正风也在对面看我,眼中露出奇怪的神情,我趁皇上不注意,忙对他眨了下眼睛,李正风微微一笑,继续吃他的菜,这顿饭足足吃了两个时辰,好不容易挨到席散。
铁穆耳笑道:“几位卿家早些回去歇息吧,明日还要上山。”
伯颜大人站起身,我也和李正风一起站起身道:“多谢皇上,微臣等告退。”慢慢退步出来。李正风跟着我一起回到帐中,在我耳边道:“好古,我听当地的官员说,从这里出发,走两个时辰,有一处天然湖泊,湖畔遍布竹林,景色极美,我看你心情不佳,不如和我一起前去散散心吧。”
我大喜道:“真有这样的所在吗,那我一定要去,”言罢忙取了案旁宝剑,佩在腰上,同李正风携手出了帐,想了想又招手叫张渔过来,对他道:“这段时间本官老感觉有人跟着我,等会到了竹林,你便在外面守着,不许任何人靠近。”张渔忙拱手应了,把我的白马牵过来。我纵身上马,李正风也飞身上了自己的黑马,张渔骑上一匹棕毛的健马,随着我们一起驰出营帐,向南而去。
片刻后,营帐后转出两个穿着大内侍卫服饰的蒙古男子,望着三人远去的身影,犹豫了一下,转身往皇上的大帐走去。
这晚的月色极清朗,天空万里无云,我和正风在山路上急驰了一阵,只觉轻风吹来,树叶在头顶沙沙作响,让人心情顿时好了许多,不由暗想:这李正风倒是个细心的人,知道我烦闷,便邀我到外面散心,这样的朋友真是值得一交。
想到这里忍不住抬头看了他一眼,李正风觉察到我的目光,扭头看着我笑道:“好古,出了这个山谷就到了。”言罢继续向前急驰,我跟着他转过山坡,很快到了一片竹林之中,只见满眼都是翠绿的竹叶,郁郁葱葱,十分养眼。李正风纵身下马,又伸手扶了我下来,笑道:“这里景色很美,不如牵着马走过去,边走边欣赏吧。”
我道:“还有多远?”
李正风想了想道:“应该就在竹林后面,步行半个时辰就够了。”
我闻言转身对张渔道:“你守在这里,若有人前来,便出声提醒我们。”张渔忙拱手应了。我转头对李正风笑道:“这样就不会有人打扰我们了。”
李正风含笑看了我一眼,一只手牵着两匹马,一只手拉着我,沿着一条曲折的小路,缓缓向前行去,出了竹林,只觉眼前豁然开朗,一个极大的湖泊展现在眼前,湖中碧波荡漾,几只天鹅见有生人前来,从湖中惊起,展翅飞翔,在夜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我大喜道:“哇,好美的地方,还有天鹅,真是太好了。”言罢奔到湖边,用手轻轻掬起一捧清澈的湖水,用力向空中一抛,散开无数晶莹的水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如一颗颗闪亮的宝石,湖上有风吹来,闻起来清新无比,令人不禁沉醉,我索性拔下头上的银簪,让满头秀发披散开来,淡淡的风掠起我的发丝,在风中轻轻飞扬。李正风站在身后,呆呆地看着我的背影,眼中闪烁着光芒。
第六卷 官场浮沉(上) 第十三章 天鹅湖(二)
我回头看着他道:“正风,还愣着干什么,快过来呀。”李正风忙收敛心神,把马牵过去拴在竹林边,返身到我身边笑道:“喜欢这里吗?”
我道:“那是当然,我已经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正风,谢谢你。”
李正风道:“只要你开心,这些实在都算不了什么。”
我轻轻摘下脸上的面具,叹道:“连天鹅都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而我却只能终日生活在这付面具之下,不知何时才能摆脱这付枷锁,过上逍遥自在的日子。”
李正风忙道:“好古千万不要忧虑,你心中有远大的理想,又有满腹的抱负,在朝不过短短的几十天,便为天下百姓做了几件大事,连正风心中都十分佩服你。人生在世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
我闻言看着他道:“想不到正风如此知我心,看来能交上你这个知己好友,我真是三生有幸啊。”
李正风道:“正风能有好古这样的朋友,也觉得很快乐。”
我笑道:“即如此,我便献歌一首,以便向你表达我的谢意吧。”言罢压低嗓音,轻轻唱道:
“道不尽红尘舍恋,诉不完人间恩怨,世世代代都是缘。流着相同的血,喝着相同的水,这条路漫漫又长远。红花当然配绿叶,这一辈子谁来陪,渺渺茫茫来又回。往日情景再浮现,藕虽断了丝还连,轻叹世间事多变迁。
爱江山,更爱美人,那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好儿郎浑身是胆,壮志豪情四海远名扬。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东边我的美人哪,西边黄河流。来呀来个酒啊,不醉不罢休,愁情烦事别放心头。”
营帐内,两个大内侍卫向阿罕拱手道:“参见大人。”
阿罕看着他们道:“不是叫你们保护张大人吗,怎得擅离职守?”
侍卫道:“张御史和李将军到山后竹林去了,还带了一个侍卫,属下等不知该不该跟去,所以回来向大人请示。”
阿罕道:“有这等事?看来这个张好古和李正风的关系很不一般啊。”
他低头想了想,见两个侍卫还站在他面前看着他,便道:“这几日你们就不用跟着张大人了,有李将军保护他应该不会有事,你们下去吧。”侍卫忙拱拱手退了出去。阿罕转身皱眉想了一阵,快步走出去,牵了一匹马,纵身跃上,向竹林方向驰去。
湖畔,一曲唱罢,我回头见李正风呆呆地站在那里出神,忙道:“怎么,不好听吗?”
李正风脸上微微一红,笑道:“不是,是太好听了,我听得入迷,以至有些失态,请好古见谅。”
我笑道:“这有什么,不过我唱了歌给你听,你表演什么来表达对我的谢意呀?”
李正风闻言想了想,走到一块洁白的大石旁,对我招手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