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满庭芳-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
  魏玉贞高兴的哼着小曲进屋子换衣裳,一会儿去老太太那里吃饭可不能穿这么随便。等丫头把她的衣裳箱子打开,又把她的首饰盒子打开,魏玉贞翻来翻去却找不到能够压二姐一头的衣裳首饰。只是二姐头上那两颗金的手指大小的单珠钗她都没有能比得上的,更别提她身上的衣裳了。魏玉贞觉得那衣裳眼熟,倒像是二太太穿的南方款式。
  累了一身汗也找不出一件好衣裳,魏玉贞丧气的扔了手里的东西,一屁股坐到椅子上,都想不去吃晚饭了。
  段老太太午睡起来才知道段章氏带着新儿媳妇和她的新孙子到老宅来了。旁边的婆子捧茶给她漱口,她吐到盆里说:“依你们看,那个吴家的怎么样?”
  旁边的婆子立刻答道:“远远的看不清楚,不过听说还没及笄呢。”
  老太太白了婆子一眼,“谁让你说这个了?”她更关心这个吴家的重孙媳妇是不是真那么有钱。听说是大地主家的姑娘,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老太太是不相信在她眼中从来没一点用的三儿媳妇能找到这么好的亲事,之前虽然让老宅的下人去吴家屯打听,可回来说的也未必是真的。老太太可知道有些人是宁愿打肿脸也要充胖子的,真有钱假有钱,看出嫁时的摆场不算,真嫁进来才知道。她一会儿可要好好瞧瞧这个‘有钱的’孙子媳妇。
  段章氏领着吴二姐在屋子里准备一会儿去老太太那边的事,衣裳箱子抬进来后,二姐让兰花找出一件半旧的衣裳,又拿出一副银的首饰要换上,段章氏看到皱眉问:“好好的,你换什么?”
  吴二姐怯怯的瞧了眼发火的段章氏,小声说:“我看大嫂穿的……”剩下的不说了。
  段章氏没好气的教训道:“你跟她比什么?难道她一天吃一顿饭,咱也一天只吃一顿饭?饿死算谁的!”说着走过来不让兰花给二姐换衣裳,拉她站起来上下仔细打量着,满意道:“我看你这样就挺好的!不用换。”
  段章氏就指望着让二姐去替她争口气,巴不得让老宅里所有的人都看看,她给儿子找的媳妇可比老太太找得好得多!
  她拉着二姐转了两圈,皱眉道:“你头上也太素了,带来的钗呢?再戴两根。今天头一回见老太太,可不能失礼。”
  魏玉贞头上才一根银钗呢,二姐头上两根金钗,这已经不合适了。吴二姐见段章氏还要让她再多戴点,连忙摇着她的胳膊撒娇道:“娘啊娘!我不要戴嘛!那东西死沉死沉的!戴上不舒服!”
  段章氏听她这样说,气得重重点着她的额头说:“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有人想戴还没有呢!!”
  二姐嘻笑着扭身跑了,趁着段章氏去换衣裳不注意,取下脖子上的金项链只剩下一副项圈,耳铛也换了副小的,手镯换了副细的的,正要换上旧衣裳,段章氏从屏风后出来了,见她这样气的要打,二姐又笑着躲,外面魏玉贞隔着帘子说:“娘,咱们该去老太太那里了。”
  段章氏答应着,一边拉过二姐交待她一会儿少说多做,“最好闭上嘴!一声都别吭!”又看到她身上少了大半的首饰,气得在她背上狠捶了几下,二姐鱼一般滑溜的逃了,掀帘子跳到外屋,差一点撞上站在外面的魏玉贞。
  魏玉贞特地换了她最好的一身衣裳,首饰也多戴了几件,本来以为就算比不过二姐至少也不会显得寒酸,谁知二姐这样嘻笑着撞出来,一身红艳艳的衣裳就甩她好几条街,气都不打一处来,又见她这样没规矩,不由得摆出长嫂的架子来教训道:“我托大说一句,这里可不是你自己的小家!上面还有老太太呢!你一个当主子的这样大呼小叫乱跑瞎撞的成什么样子!就是丫头看见了也要笑话你的!没得倒丢了全家的脸面不说,你也要为二弟想一想!”
  吴二姐本来差点撞着她刚要笑着道歉,没提防她兜头连珠炮般骂了这么一长串,一时呆了。
  段章氏正好掀帘子出来,听到魏玉贞口口声声不离老太太,恼道:“她就是不好,还有我呢!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教训了!你就好的不出一点错?”
  二姐悄没声躲到段章氏后头,扯着她的衣袖怯生生的对魏玉贞说:“嫂嫂千万别生气。”又对段章氏说,“嫂嫂也是为了我好。她日日在老太太跟前侍候,自然知道老太太的规矩的。”
  这一句好似火浇油,段章氏看着魏玉贞冷笑:“她当然是有孝心的,天天在老太太跟前侍候!眼里哪里还有我这个娘?”
  魏玉贞万万料不到看着傻里傻气的吴二姐给人垫砖垫的这么好,不动声色就扣了她这么一顶大帽子。眼见段章氏真的恼了,她很清楚段章氏一向看不上她这个儿媳妇,对段浩平一直不肯回家这件事早有心结,儿子她不肯怨,当然都是她这个当儿媳妇的不好。见吴二姐倒把段章氏的旧恨给勾了上来,一边暗恨自己刚才不该提老太太,一边在肚子里骂吴二姐嘴贱找事。
  一屋子三个主子就这么站着互瞪,屋外的丫头婆子都伸着头看。魏玉贞见段章氏没有轻易放过她的打算,连忙跪下道:“媳妇绝没有这个心……!”一句话没说完,二姐早早的上前要扶她,一边嘴里还在说:“嫂嫂快起来!你这样跪着不是显得娘不好吗?娘也没说你什么啊!”
  本来看到魏玉贞下跪段章氏心里的火已经快下去了,听了吴二姐的话这火蹭得蹿起三丈高!左右一看都是丫头婆子,这是老太太的院子,前后都是老太太的人,她今天刚来魏玉贞就这么给她难堪,她当着这么多丫头婆子的面跪下不明摆着她这个当婆婆的不给儿媳妇脸面,刻薄她吗?再说二姐说的对,她也没说什么难听话啊?她跪什么跪?想到这里段章氏看着魏玉贞的眼睛里都要射刀子了。
  魏玉贞一听二姐的话都要傻了,看着她一时说不出来话,刚才满肚子的词都不知道忘到哪里去了。
  二姐只是假模假式的扶她一把,没有强拉,见她呆了没起身,不再扶转身回到段章氏跟前急慌慌的说:“嫂嫂不肯起来……”
  段章氏跺脚:“是不是要我这个老婆子亲自去扶你啊!还不起来!让人看笑话不成?”
  魏玉贞让段章氏一吓,慌忙站起来。
  段章氏重重哼了声拉着二姐大步先走出去,也没叫魏玉贞一声。还是魏玉贞的丫头过来扶了她一把,她这才跟上去。
  一路向老太太的院子里去,二姐紧紧巴在段章氏身旁,过了会儿可怜巴巴的小声趴段章氏耳边说:“嫂嫂在瞪我。”
  段章氏回头看,魏玉贞正慌忙撇开眼睛,气得更怒,拉着二姐脚下如飞般向前快步走,将魏玉贞远远甩下。
  魏玉贞一直在想着二姐这人前人后两张脸,她到底是真傻还是在装傻?眼睛就不住的往二姐的背上瞟,看着是一个还没长开的小丫头,举止粗俗不知礼节,可刚才那是怎么回事?正好被段章氏逮住,连忙低头,可仍是听到段章氏冷哼一声把她甩得更远。魏玉贞暗骂一声死老太婆,快步跟上去。
  走到老太太院子门口,魏玉贞撵上来挽住段章氏的胳膊小声说:“娘,千错万错都是玉贞的错,只求娘在老太太面前给玉贞留些脸面。”
  段章氏也知道轻重,她再不喜欢魏玉贞这个大儿媳妇,她也是老太太给段浩平娶回来的,都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既然魏玉贞先低头,她也愿意就着台阶下来。于是脚步放慢让魏玉贞跟上。
  二姐在一旁只是低头乖乖走路,头都不抬。
  院门外的小丫头看见段章氏来,立刻奔进院子报信,一会儿屋子里就出来个婆子向她们走过来。吴二姐感觉到段章氏像看到天敌一样紧张起来。
  婆子过来草草见了个礼,段章氏立刻上去扶不敢让她拜下来。她可吃过老太太身旁这些婆子不少的亏。
  婆子笑,眼睛冲着二姐打量来打量去,放肆的很。
  吴二姐只是低头,旁边兰花上前扶着她,对着那婆子笑道:“原来是姜妈妈,姜妈妈一向可好?”
  那婆子盯着兰花看了两眼,仔细认了认,说:“这不是老谢家的如兰吗?听说你跟着浩方二少爷,怎么这是……”一边说一边掩着嘴笑,那眼睛直朝兰花梳着的妇人头上瞟。
  兰花是个不吃亏的,笑道:“可不就是我吗?姜妈妈好几年不见,怎么这脸上的褶子倒少了?快来我瞧瞧!”上前就去拧姜妈妈的脸,那婆子差点被她碰住,偏身躲开骂道:“小蹄子作死!”
  兰花一边笑一边去扶那婆子,口中不停的说我是看着妈妈亲!跟妈妈玩笑呢!又说这可是我嫁人后头一次回家,见着妈妈就跟见着娘家人一样!

  第 71 章

  她这样一说,婆子倒不好恼了,扶着她道:“你既然攀上了高枝,日后说不得我也要靠着你才行!”姜妈妈心里想,这小丫头片子看来是真爬上了段浩方的床,要是让她爹知道了看不打断她的腿!
  兰花点头道:“借妈妈的吉言,只是我家那口子跟着我们家三爷去了南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等他回来,我领来让妈妈看。”
  姜婆子啊了声,脱口道:“怎么你不是跟了三爷吗?”
  段章氏本来看着兰花跟那婆子闲话,想着在一旁听听老太太见她们来是什么意思,这一会儿的心情好不好,谁知竟听到这句,不由得摆出主人的架势瞪了那婆子一眼。
  兰花扯着那婆子走到二姐跟前,按着她给二姐行礼,说:“妈妈胡说呢!一定是又喝了酒了!这是我们三爷的新奶奶。”
  婆子被兰花拉着站到二姐跟前,倒不好不行礼,可她一直跟在老太太跟前,就是二老爷面前也从来都是挺着腰走的,给不受宠的段老爷的二儿子媳妇行礼,就有些不情不愿的。
  二姐伸手去扶,段章氏比她手伸得还快,一把将那婆子拉起来,说:“她一个小孩子,怎么当得起你的礼?说起来你看着浩方长大,倒是她该给你行个礼才对!”一边说一边向二姐使眼色。
  二姐顺着段章氏的意思稳稳蹲了个礼,见那姜婆子竟然不躲不闪就受了她的全礼。二姐心里算是对段家老宅里的事摸出个三四分来。
  姜婆子受了吴二姐的礼,得意的笑起来。段章氏见她笑了,连忙拉着她向里走,一边小声问她:“老太太知道我们来,说什么没有啊?”
  姜婆子根本看不上段章氏,听了她的话翻了个白眼说:“老太太刚起来,也就问了两句吧。”
  段章氏陪着笑,又指着跟在后面的小杨姨奶奶和孩子说:“老太太一直掂记着,我就一起带着过来了。”
  姜婆子点头说:“老太太倒是一直想见见姨奶奶的。”
  段章氏还要问,几人已经走到廊下,门前的小丫头掀起帘子,姜婆子示意段章氏别再说话,领着众人走进去。
  段章氏深吸一口气,给兰花使了个眼色。兰花就拉着二姐站到魏玉贞后面,又扯着小杨姨奶奶和抱着孩子的婆子跟在二姐后面,几个人排好位置才抬脚进屋。
  隔着里屋的帘子听见里屋中有个婆子掐着细嗓子软声软调的说:“老太太,三太太带着人来看你来了!”
  段章氏站在最前,膝盖一软好像就要跪下。二姐看得心惊。
  里屋中隔了会儿一个慢吞吞好像带着痰喘的沙哑声音说:“……那就让她们进来吧。”
  有人快步走过来掀起帘子,段章氏矮腰缩肩领头第一个走进去,一屋的暖热湿气扑面而来,带着令人胸闷的甜腻混杂的香气。
  屋子里关着窗点着七八盏灯,烛火昏黄。二姐看到地上还拢着一个火盆,现在这个天气居然就拢上火盆了?
  五六个妇人挤在榻前,榻上歪坐着个花白头发的胖妇人,穿着艳丽的衣裳戴着满头珠翠。榻旁还有一座大香炉。
  这屋子里比外面闷热得多,进来一会儿二姐就出了满头的汗,看旁边的魏玉贞也是一头一脸的汗。
  段章氏领着她们走到榻前,拜下道:“给老太太道福。”
  二姐等人跟在后面拜下,齐声给老太太道福。
  榻上那个老妇人抬抬手,咳了两声道:“……起来吧。”指着二姐说,“这个是哪个?眼生的很。过来我瞧瞧。”
  段老太太十六岁时嫁给段老太爷,当时段老太爷在菜市场摆了个布摊,专门去收别的布料店不要的过时的布回来便宜卖给菜市街的人。
  嫁过来后过了几年的苦日子,跟七八户人家挤在一个脏臭的破院子里,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打井水泡布洗布晒布,收拾干净了让段老太爷推出去卖。段老太太在院子里跟人争井,天天霸着院子里的井不让别人用,要她用过用够才让别人打水,满院子扯绳子晒布,没有人敢说她一句,要是碰脏了她的布,她能堵人家门口骂上三天三夜。
  等她生下二儿子的那一年,段老太爷居然赁下了街口的一间旧布店,店老板年纪大了回乡,段老太爷没钱买下店,干脆先赁下来,雇了几个小工开始作生意。半年后居然就回了本,把店买下来后还赚了钱,老太太就觉得二儿子是他们一家的福星,天天抱着心肝肉啊疼爱个没完。大儿子五六岁时,老太太就赶他去老太爷的店里帮忙了,跟一群小工一起吃饭一起干活。
  段老太爷的店生意越做越好,慢慢的积下一些钱。老太爷想大赚一笔,四十岁的时候看着三个儿子都大了,家里也不用他操心了,就要带着钱跑到南方去闯一闯。
  段老太太虽然在外面凶,可是在家里她听丈夫的话。老太爷说要去外面闯,她就让他去了,想着最多把钱都赔了,人能回来就行。
  可老太爷真有些本事,到了南方去不到三年就赚了钱还开了店,生意越做越大,老太太几次叫人带信让他回来,老太爷根本不理。老太太没办法,叫大儿子去把老太爷叫回来,谁知大儿子在那边跟着老太爷一块干了,老太太气得头痛,打死不肯放大儿子的媳妇和孩子过去找他,大儿子回家来接了几回没接过去,慢慢的回来的也少了,只是一年总会记得送点钱回家。
  老太太见不着大儿子,更是把大儿媳妇紧紧的看住,长房长孙是个二十五六的大男人了,老太太硬是不肯给他一点活干,说都有孩子他二伯操心,他一个小孩子还是在家里不要出去的好,没事多跟他二伯学学。气得大老爷的媳妇背地里天天咒老太太早点死,还有占着家里店铺不放手的二老爷一家也快点死。
  二儿子是老太太的心肝,她也害怕二儿子到了南方跟大儿子学不会回来。所以家里由着二老爷折腾,就是不许他去南方,为了安抚二儿子一家,每年大老爷从南方送回来的东西,她都先让二老爷一家先挑,挑剩下的再分给大儿子,如果还有留下一点,除了分给几个老仆,最后才是跑出去住不孝顺的段章氏和段老爷的三房。
  老太太就记住一条,抓住每一房的嫡长不撒手。这样不管老子儿子跑得再远,最后还要回到她身旁来。她最后悔的就是当年不该让大儿子去找老太爷,不然也不会把大儿子也丢在外头。
  而除了嫡长之外的子孙她却没有看在眼里,抓住小杨姨奶奶不放也只是想给三儿媳妇难堪,至于段浩方的媳妇是谁她一点也不在乎。三房次子,就是娶个丑八怪也不关她的事。
  只是听段章氏一直说那是个大地主家的姑娘,家里很有钱,老太太就想,这有钱能多有钱?这才想着要见一见。
  当吴二姐跟在段章氏后面走进来时,老太太的昏花老眼第一个看的就是她。老太太眯细了眼睛仔细瞧,只是她的眼睛早就看不清楚东西了,只看到是一个穿一身簇新的红衣裳的小姑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