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另一种历史-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是其他因素所替代不了的。
  但另外两位都正在各自岗位上独当一面,于是〃老徐〃成了他第一个合作者。
  毛泽东曾表扬徐向前是一只〃会孵蛋的鸡〃,赞赏他在创建和壮大人民军队方面的出色能力。
  卡尔迅来到基地不到三个月,这里人马已从千把人壮大到上万人。
  卡尔迅对这〃满满一篮鸡蛋〃深感欣慰。他庆幸自己没有史迪威那种对〃人力短缺〃的抱怨。
    (118)
  卡尔迅欣慰的,还有〃香格里拉〃野战机场完工。
  这个名字,自从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使用,就成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神秘飞行基地〃的代名词。更因为这是他和总统事先约定的暗语使用了总统未完成住宅的称呼。
  不习惯英语发音的八路军战士叫它〃塞阁机场〃…塞外的阁楼…这是简单形象、也有些牵强附会的理解。因为机场边那座原木支撑的塔台像个阁楼。
  机场施工中,为了加快速度,使用了从苏联〃交换〃来的几台美式推土机和碾压机,代价是25辆吉普车。这是为效率作出的牺牲。
  机场巧妙利用地形自然坡度,修筑了三条跑道和充足的停机坪。并用白色鹅卵石铺设了巨大的方向指示箭头:
  让飞机起飞时有5%的下坡,以增加滑行速度;而降落时则有相同的上坡,以缩短滑跑距离。
  这个减少施工量的合理化建议,是通晓地勤业务的亨利·惠特赛少尉提出来的。他跟随徐向前、孔庆德从延安出发,是那支队伍中唯一的美国人。
  亨利现已成为〃纳兰香格里拉〃基地的第一批老资格队员。
  他和孔庆德以兄弟相称,两人时而讨论军衔问题。有一天他帮助〃孔军官〃在基地开辟的几十亩菜园里浇水种菜,话题谈到孔在28岁时当团长。
  孔庆德说:〃没办法呀,打仗逼的。你要是象俺打这么些仗,也许当师长了。你有文化,上过军校,一定比俺强啊。〃
  惠特赛说:〃在美军中太年轻是升不了官的。我的卡尔迅长官,甚至史迪威将军,40岁时都还只是上尉。〃
  〃可俺红军里20几岁的师长多的是。还是那句话:战争是军人的摇篮。〃
  〃不知我能否有机会,也缴获一门天皇御赐的大炮……〃
  亨利的理想是,象孔军官一样,31岁成为少校。他所推崇的史迪威和卡尔迅都是42岁以后才成为少校。而战争使孔军官、也会使他提前实现理想。
    为此他做了一件〃立功而未受奖〃的事。
  请示卡尔迅司令官之后,亨利独自潜入赤塔,在苏军某兵营,将8号机组的爱德华·约克上尉等五人,用〃道奇〃中吉普悄悄地〃偷〃了回来。
  令他愤慨的是,约克上尉他们似乎不太领情。因为他们说:〃苏联人早就厌倦了我们!白吃白喝不工作,还要浪费人力看守照顾。哈,他们终于尝到关押同盟军的滋味了。所以巴不得赶我们走发现跑掉了,都懒得追。〃
  〃那你们为什么不提前逃跑?〃惠特赛愤愤地摔了一句。
  〃噢,别生气亨利。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去哪里。〃
 
自由轮。
    (119)
  北太平洋。八月底。
  乘坐这架巨大的马丁130型〃中国剪刀号〃水上飞机,对泰勒上校和他的随行小队来说,算是一种新奇感受。
  这本是泛美公司的超远程商业水上飞机,从1937年起经营旧金山到马尼拉的客运航线。马丁公司一共只生产了三把〃剪刀〃,还丢了一把〃夏威夷剪刀〃1938年在海上失踪。战争开始,余下两把〃剪刀〃被编入美国海军。
  一年多来,泰勒不断领受各种新的使命。每个使命都那么激动人心。战争,才使军人焕发出光彩。
  三个月前,卡尔迅他们乘坐的是〃菲律宾剪刀〃,从珍珠港起飞,中途海上加油,在汇合点登船。
  这次泰勒小队从阿留申的荷兰港起飞。汇合点是北纬47度、东经160度。
  这是堪察加以南、千岛群岛东北的一处空白海域。
  望着夜空中的满天繁星,泰勒想起卡尔迅上次在白令海大雾中盲飞1600英里的险情,也比较出北太平洋气候的明显季节差异夏秋才有晴天。
  
  (120)
  黎明,泰勒小队降落在水上汇合点。
  风浪相当大,换乘的橡皮舟被打翻了。这10来个标准的陆军人员接受了一次海洋的考验,幸而还没有不及格。
  他们略感狼狈地爬上这条取名为〃吉普热霍夫斯基号〃的挂苏联旗的货轮。先期在西雅图登船、负责接应的哈里·罗伯逊军士长给他们找出替换的水手服。
  可恶的北太平洋风浪!当然也正因此才保证了行动的隐秘性。
  泰勒猜想,九个月前日本偷袭舰队驶往珍珠港时,也会选择这条航线。
  罗伯逊是泰勒担任精锐的第12野战炮兵营营长时看中的下属。业务精湛,阅历丰富,为了这次特殊使命,泰勒通过陆军部把他挖出来。
  小队中还有朱力安·尤厄尔上尉,82空降师的连长,并且是泰勒本人的跳伞教官,也是他倚重的军官之一。泰勒很满意他这支精挑细选的精干小队,也感激师长李奇微不厌其烦的鼎力相助。
  出发前马歇尔将军的训示简明清晰:
  〃泰勒上校,那条'S&L路线'运行良好。总统指示加大力度。两个月内将有大的行动。你的任务写在这份文件里。对卡尔迅上校,你并不陌生。〃
  〃是的,将军。〃
  〃走向战场吧,泰勒。你的日语能力将发挥作用。该你们这一代显身手了。〃
  (121)
  第二个黎明,他们在千岛群岛穿行。
  船长根据经验选择了这条航路。他介绍说:因为千岛北段靠近苏联,日本戒备很严密,对往来船只比较过敏。而南端又靠近北海道,日本同样有所防范,搞不好会遇到盘查。只有中段相对松懈。
  泰勒用望远镜观察附近的岛屿,似乎确如船长所说,这一带显得静谧而麻木。德抚岛上凸现着一处日军哨所,估计是连(中队)级,目标明显,孤零零的,透着愚蠢和不合理。
  这是〃绝对国防圈〃的一种自信吧。
  岛中部是一座突出的火山。泰勒查了一下俄国老地图,标明是〃科洛科尔〃。西侧有一片发白的狭长地带,分析可能是简易机场。
  〃我们不妨演练一下,上尉。〃泰勒打趣地对甲板旁眯着眼、目不转睛的尤厄尔说道:〃如果你带一个营,攻打这个岛,你会怎么做?〃
  尤厄尔思考着还没吭声,装甲兵中尉杰克就放出大话来:
  〃我的坦克连上岸,碉堡就能碾平。〃
  〃行了杰克。你不作炮火准备么?〃掌管榴弹炮的罗伯逊三句话不离本行。
  〃上校,如果让我进攻,我必须首先作侦察。〃伞兵上尉尤厄尔答道。
  泰勒颔首。〃你是对的。〃
  不知卡尔迅上次路过时怎么想?泰勒寻思着:他才是两栖作战行家。
  (122)
  第三个黎明,通过宗谷海峡国际水道。两边是日本领土:北海道和南桦太。
  日本!久违了。泰勒心里升起一种复杂的情感。
  他的第一个海外任职,也是第一次离开美国,就是到日本。那是1935年10月,他带着夫人和两个儿子,坐的是客轮〃麦金利总统号〃。
  他还清楚记得那时的住址:东京芝区白金大町丁目七番地。记得那些曾打过交道的、多数骄傲自信的日本军官;记得那些狭窄曲折的街道,和密集拥挤的木屋;记得那些他当时搜集和分析情报所依赖的书籍和报纸的名字。
  他的观察深入到日本军队的细节。
  例如一位皇室出身的大尉,他的随从副官竟是中佐军衔。
  例如军官洗澡也只有一池热水,按照军衔排队入浴。
  例如日本军官佩枪质量低劣,纯属装饰,而军刀却锋利无比这与美国恰恰相反:军官手枪质地优良,而佩剑则是饰物,刀刃都不打磨,阅兵时才佩戴……
  他还观察到,日军操练严格而残酷,重视士气和勇气。官兵都有视死如归的狂热情绪。进餐常常选择在野外,每人只是一碗米饭、几小块咸鱼。但在战斗中相遇,他们往往成为一群失去理智的魔鬼。
  尤其是1937年考察中日战场,目睹了日军的种种非人道行径后,生性儒雅的泰勒也只能用自己词汇中最粗野的语言,称他们为〃不配作军人的暴徒〃。※
  最终的结论是:要战胜日军,必须用物质摧毁精神,用火力摧毁意志。※
  谢天谢地。美国正好有这些物质和火力。这个〃米国〃能够成为日本的克星。
       ※上述见于泰勒传记。
  (123)
  暗夜时泰勒就发现一条船在尾随。
  一开始还以为是同行的另一艘〃吉洪诺夫号〃特里尔工兵少校他们在那条船上。但很快发现它速度更快,轮廓也小得多。这是一艘日本海防舰。
  过海峡前,它发来灯光讯号询问:你们是什么船?有何装载?
  船长按惯例答复:苏联货轮。布料、水管、车厢和废铁等。
  泰勒心里暗笑:上帝知道,你的布料就是军装和背囊;所谓水管都是无缝钢管而且是成品火炮;车厢是可以自行开动的十轮卡;至于废铁,只有再经过战场的正式报废手续后才能算数……
  舱底还压着卡尔迅要求的几件〃宝贝〃,日本舰长若是知道,会气得吐血。
  天亮以后泰勒感觉不对劲。
  那艘丑陋的日本旧式海防舰始终不远不近地跟着,已经4个多小时。货轮上的人们开始怀疑它的动机。
  上午8时许,海防舰开始加速,很快占领了与〃吉普热霍夫斯基号〃平行的位置,更显得不怀好意。但是货轮上没有任何武装,再说,这是日本的家门口,有武器也不敢轻举妄动。
  8:25分,日本军舰未经任何警告,对准〃苏联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
  人们惊恐地瞪大眼睛盯住鱼雷航迹。
  船长大叫一声〃左满舵〃,用最大努力作出规避动作,一枚鱼雷从船首穿过。但另一枚正面击中了船腹。
  人们屏住呼吸,等待那一声爆炸。
  但一分钟过去,什么也没有。货轮在继续前进,一颗撞扁了头的鱼雷漂浮在船尾的浪花中。
  〃难道是哑弹?〃泰勒心生疑窦这样敌舰有再次发射鱼雷的可能。
  船体中雷部位略有凹陷,但未破损。当过水兵的船长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那枚废鱼雷说:〃那是训练用的。雷头里装的是软木,为了不沉下去。〃
  再看那艘海防舰,望远镜里,一群日本水兵在哈哈大笑,手舞足蹈。
  他们骄横地发出旗语:我舰常规海上操演,感谢配合!
  泰勒从此明白什么是〃鼻子都气歪了〃。罗伯逊抓起一个硕大的马铃薯向日舰掷去,无奈距离太远。泰勒真希望那是一颗155毫米炮弹。
  (124)
  第四个黎明,泰勒在沉睡中醒来,船已停靠在苏维埃港。
  船长忙着同港务局官员办理手续。
  一批卸货的码头工人排队走来。望远镜里发现他们居然是中国人,并穿着咔叽布工作服。
  特里尔少校带来一个便装的美国人。
  这是驻苏使馆武官助理莫罗中尉,他常驻港口巡回监督货物的识别、装运和编组。这次奉命迎接泰勒小队,负责把他们安全送达乔巴山市。与上次一样,他们的名义都是技师和工程人员。
  〃莫罗中尉,你在这里呆了多久,习惯么?〃还礼后泰勒问道。
  〃习惯了,长官。〃莫罗回答。〃您是我在这里迎接的第二位上校。〃
  泰勒明白,另一位就是卡尔迅。
  〃他们上次通过时,是否顺利?〃
  〃还好,长官。我为他们专门挂了一节车厢是我家乡生产的。〃
  〃从这里到蒙古会走多久?〃
  〃很近,只要三天半,长官。〃
  泰勒耸耸肩膀。三天半,还是只要?看来这个莫罗中尉,适应火车长途旅行。
(125)
  蒙古。乔巴山(巴颜图门)。
  泰勒刚从那辆〃闷罐车厢〃里浑身湿透地走下来,就被卡尔迅抱住了。
  〃这是俄罗斯式的礼节!马克斯!〃
  〃天哪埃文思,我一身臭汗!〃
  〃马克斯!你这次来,是将军的命令还是自己的请求?〃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埃文思。〃
  〃嚯嚯?我不信。〃
  看到一队战士正往卡车上搬运木材、煤炭和水泥,泰勒惊奇地问:
  〃怎么还有这些?我们的吗?〃
  〃那是用汽车大炮从苏联换来的。〃
  〃换?换这些东西干什么?能作战么?看上去很不划算哪。〃
  〃马克斯,这里冬天很冷。总要取暖吧?还有上万人的炊事用煤,也从美国运来?水泥,用于修建跑道,还只够两条呢。至于木材不用说,用途很多至少,要给你搭个跳伞台什么的吧。〃
  〃嗯哼?要建干脆就建两个7米和30米。〃
   〃两个?贪得无厌哪。〃
  〃就像你当初逼着我把步话机和火箭筒列入清单一样的贪得无厌。〃
  〃赤裸裸的报复。好吧两个就两个。〃
  〃哈,我不逼迫你,〃泰勒眨眼。〃可我还不明白,是怎么个交换法?〃
  〃好了马克斯,路上听我慢慢说。〃
  卡尔迅用吉普车带他到小城外,一处开阔地。显然这是一个临时机场。草坪上停着两架可爱的〃蚱蜢〃战争期间美国常见的〃阿尔罗尼卡〃L-3双座轻型通讯侦察机。它可以在篮球场面积的平斜面上起降。尤其擅长观测弹着点、用步话机校正射击方位等任务。
  〃埃~~文思!你怎么搞到的?〃
  〃和其他东西一样,装箱运来。〃
  〃真有你的。然后呢?〃
  〃亨利和爱德华他们自己动手组装。这里不缺好手。〃
  〃自己组装?飞机?〃
  〃这胶合板和帆布组合的木质飞机,拧螺丝钉就行了。已经装配了4架。〃
  〃可我不记得你计划里有这一项。〃
  〃马克斯啊,现在是第二期物资了!〃
  〃噢?那么你胃口大开。〃
  〃马歇尔将军要求我们充分利用'S&L'线路。这飞机是陆航司令阿诺德专门推荐的,用于侦察巡逻很方便。〃
  〃唔。来头不小。〃
  〃可惜现在只有这一种飞机,不够。〃
  〃机场不是落成了么?〃
  〃但没想好进入的路径。飞机怎么过来呢?弄不好会打草惊蛇,马克斯。〃
  〃那可要提前作计划。〃
  〃是的,前天我给华盛顿发了电报。〃
  〃对了埃文思,听说你架设了一部大功率长波电台。〃
  〃从海军搞到的。消耗电池太厉害。〃
  (126)
  来到草坪上的〃蚱蜢〃旁边,卡尔迅向泰勒介绍两位机师:约克上尉和汉顿中尉,都来自海参崴的那个8号机组,小伙子们现在找到岗位,而不必虚度年华了。
  〃埃文思你这是……〃
  很快,泰勒惊讶地看到卡尔迅坐在驾驶员位置上。
  〃怎么样马克斯?敢不敢坐我开的这架?我飞了四个来回,这是第五次。〃
  〃第五次……埃文思你别吓我。〃
  〃我说,驾驶它像驾驶吉普车一样容易,它马力也和吉普车差不多。〃
  泰勒也不含糊,一屁股坐进后座:
  〃告诉你埃文思,这三个月里,我跳了20次伞。教官给的成绩是:优秀!所以你就飞吧,大不了我跳第21次。〃
  〃哈,我一共才跳了7次……〃
  〃其实,只要跳过第一次,就不怕第二次了。五次以上就算彻底掌握了。〃
  〃开飞机也一样。忘了告诉你,也让你放心我在彭萨科拉海军航空站接受过飞行训练,18年前※。那会儿,我的志愿是当海军航空兵。〃
  〃上帝。你有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有。那次没通过特技飞行考试。〃
  〃特技……埃文思!原来你是要参加飞行表演队?〃
  说话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