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拟议的内官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那位至尊的嘴角,似乎一闪而过如释重负的隐然笑意。
心道,既然没有太大的干系,是不是拿这个消息去讨些赏儿,那家人虽然折腾起人来让人害怕,可是手头也大方的让人吃惊……身为公公也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的,特别是坊中刚流出一种,据说可以让公公也能行房的替代物……
且不说,所谓的上位者,雷霆雨露都在一念中。既然无法公开处置真正的罪魁祸首,霉运透顶而成为朝廷杀鸡警猴的替罪羊的汉中老二,于是真的变成我家长期的食客,他家也不派人来寻,似乎彻底忘了有这个人一般……
……
宣使前脚才走,还笑眯眯的带走一篼子的洁白小珍珠。
“哦挖……”
如释重负的小丫头,一脸不耐烦立马的跑回后园,突然一个飞抱,却是从背后抓住萧雪姿傲立群芳的两大团,托起来沉甸甸的摇了两下,然后把脑袋挤进去狠狠蹭了两蹭,算是打过招呼。
“雪娘好……”
“殿下……”
萧雪姿满脸都是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的表情
小丫头似乎喜欢上,这种本来专属我的招呼方式。因为阿蛮的身份,她多少有些忌讳,就专盯上萧雪资了。
又扑上另一个,却是张云容,留下一片惊叫声和错然的表情。
显然,被勒令禁足在家,和我一起夺俸三年的小丫头,似乎没有太多影响她的心情。反正我们又不靠这东西养家,光是小丫头的私房钱,都比宗正寺和宫内省,每月派发给宗亲们的例钱,要多的多。
“殿下,真的没事么……”
萧雪姿站在我身边,有些担心的说,天性释然,她老会不自觉的扮演这种长辈和姐姐的角色。
“有什么事,这还说不定是好事呢……”
我淡淡的说。
我刚看过了新出炉还散发油墨香的数十家文抄,大都是以各种见证当事人的碎片,组成对这次事件的各种版本,出于专业精神或恶意趣味,从各种角度进行的解析和猜测……有一见钟情,遭遇无良阿母勒索说、有冲冠一怒为红颜仗义出售说、有争风吃醋相见成仇说,还有私奔不成……
甚至还有平康里历来来大事件回顾,并从风水地理、牛鬼蛇神等角度,分析其中的偶然性中存在的必然因素……还有种种平康里流传冤死女子的咒怨之类,种种恐怖或不那么恐怖的小故事……在各种文笔的修饰和润色之下,饶是十分的热闹,连那几家有宫内背景的,也含沙射影的隐射了一下真正的当事人,可惜都淹没在种种离奇的八卦、趣闻、逸事之中。
而在宗室中,则开始流行另一个说法。
我也终于知道阿蛮对我去行院的奇怪态度的来由,原因是她在宫中陪侍的时候,突然多了一些命妇夫人什么的,神神秘秘的向她请教,所谓的驭夫之道……理由也很简单。
“你家那位位高权重,虽然名声不好,却难得从来不上行院的……这有什么秘诀么?”
现在终于大家都恍然大悟了,不是国军无能,乃是共军太狡猾,看小丫头的眼色也多了几分敬佩和敬畏的东西,毕竟本朝之女权高涨固然是个事实,但是高涨到带着兵马横扫整个平康里的行院,搞的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的,只是为了把跑出来寻欢的驸马捉拿回家,这是何等思想前卫和女权意识……
彼消此长的是,我忽然成为熟悉的众人深刻同情的对象,特别是我那些部下,简直就是一副沉痛哀悼下掩藏着压抑着暴笑当场的表情,甚至有相熟的朝臣,正在京师的崔圆、鲁灵,都难得对我不幸遭遇表示严重关切的……虽然我一直想解释,这只是个误会中的误会,但是对方总会很理解很感同身受的表情,一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试图安慰口吻,噎的我直翻白眼……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呼”头号幕僚薛景仙笑咪咪的说。
“无后为大……大人还需多加努力了……”这是阴谋论者崔光远不着边际的说法。
风凉话归风凉话,要处理的后续还很多。
因为这一夜的后遗症,还在继续,至少三个营的军队,按照快速反映机制的操练要求,从最短的距离内以最少的时间突入平康里的最直接后果,除了直线距离上的多处变成废墟瓦砾的建筑外,还造成了核心区数十条大街的大多数客人不分青红皂白的疯狂暴走大逃亡,而因为龙武军中军的异动,紧急尾随而来的神策军更进一步加深这种趋势……
有近千人因为无法说明身份,而被后续前来的军队羁押,还有数百人因为拒绝军队的指令,试图抵抗被杀或被擒,连带着是长安城中谣言四起的恐慌,关于乱党造反,北军内部大规模内讧之类的各种版本的说法,喧嚣一时,据说当晚南内和大明宫同时进入高度警戒,已经射杀了数名不明情况的倒霉鬼……
其他因为惊吓慌乱,拥挤踩踏等因素,所造成的阳痿、不举、马上风等一系列从精神到肉体到财产上的间接损失,不计其数;据说第二天上朝时,居然有小半京官和衙门的吏员告假,以各种理由无法前来上班,甚至还有一位宰相因为在家“失足跌倒”,而无法参加政事堂的朝前预备会议,而一时间,各种治疗难言之隐的“老军医”之类的诊所和秘方,大行其道,大兴特兴……
这都官方给一个交代,起码是那种骗的过去的官样说法,比如捉拿夜犯军器监的逆党匪类什么的。
……
听到这个消息,也有少数知情的人在叹息。
“真是可惜了……大好的机会啊……”
“……这话又怎么说”
“这位……可是号称通晓天文地理政治经略兵法辞章书画文艺海内杂逸的超级怪物……连这些都只能算业余爱好,号称只有美食与游乐,才是理想和追求……”
叹息的人解释道。
“甚至兴兵打战中,也不忘借机到处游玩,只是为了收集菜圃和食材;屡屡因为突发奇想,将自己置诸于险境而死不悔改……难得在长安城里鱼服上一次。如果附近正好有我们的人……大事可成亦……”
“这有什么稀奇……我们还在乎这一次么……”
冷冷讥诮的声音,从第三个人身上发出。
“当年的刚收复长安,我们不是收容所谓的同罗余孽,又安排了死士,结果他放着叛贼经营的豪邸不住,直接驻进了大内;洛阳三日封刀,血流成河,河北诸军人心沸沸,大人们暗中说通了城外诸将放行,又安排人在军中煽变,发动暗子反乱诱以围攻之,却遇上太子亲自来宣抚,坐镇他的中军;卞州围城,都以为绝无生地了,就等潜伏的人里应外合,结果呢,史逆数十万大军居然被横空出世的轰天雷给惊击而走;好容易消损掉龙武军本部的兵马,将我们的人手输送进大内,神策军那头又出了变故;等到重新掌握军中情势,在大内约为内应,却发现龙武本阵大部突然已经不翼而飞有日……”
“乃至登州反乱,云南之围……我们已经错过太多次机会……什么狗屁的顾全大局。什么狗屁的万全之道。为了这些个由头,我们每每事先详尽周密,总在是临头这般那般的意外,而断然放弃……江陵永藩之乱,多好的局势,连替死之人都安排好了,不是大人们说罢手就罢手了……”
“不要乱说,大人们自有周虑之处……他既然敢奉渝出现在江陵,你又怎么晓得,没有其他的后手……”
另一个人解释道
“再说,当初图谋这一份偌大基业的,又不是我们一家……枢要的大人们想完整的得到其中大部分的东西,又不想承当弥天大乱的后果……就不能让他随便折在什么地方……”
“现在两宫进了长安,正当情势微妙,更不可能轻易动得他了……这些年我们的底牌越来越少,他的势力却越发倔壮,就算机会摆在你眼前,你又能如何……若论武人之患,在朝廷中,另外那两位怕要排在他之前的……”
“一群鼠目寸光的苟且之徒……”
叹息的人恨恨道
“龙武所部,既有其土,又兼其财,更拥其民,还有北军职守枢要的名分和大义,朝廷几次大的变故,都有他们的影子,又独树一帜随意败坏革易朝廷沿袭多年体制和故统旧俗,影响甚至已经波及中外诸军,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军不属君……此辈的危害,又哪是那几个鞭远莫及的藩镇,可比的……”
“不管怎么说,长安不能乱,这是大人们的底线,毕竟无数人的身家财货亲眷族人都在其中,大家都要投鼠忌器的,还事关天子和朝廷威信……”
……
不管大人们怎么争的鸡毛狗血的,大多数人的日子还是要继续过的,随着天下鼎定,最后一股叛逆跑到境外去祸害别人,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氛围,那些功勋之臣也开始大肆受卖良田美宅,大力经营自己的安乐窝,把下一代子弟放出来欺男霸女,朝廷也似乎乐见其成,申斥的有之,真正下手整肃的却鲜有之。而我家这个事端,似乎也不过是其中一个比较轰动让人津津乐道了小半月的特殊个例……
对我来说被拿掉几个光领钱不干事的头衔,禁足在家的象征意义大过惩罚实质,反正就是把办署的地方搬到了家里,我还可以多点时间和我家的女人们厮混在一起,顺便手口花花的调戏那位名分上已经属于我的家的刘大小姐什么的……倒是度过了一段名为闭门思过,谢绝大多数访客的平静日子。
这个平静,直到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前夕才被打破,宫中要举办例行的祭礼,自家也要准备寒食节所需的糕饼冷点,因为寒食节三天内不得动灶火,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也是我家家庙开供的头遭,所有的供品,都是我家女人们亲手做的,连糕饼,也是小丫头和雨儿亲手刻成的模子给压成型的,阿蛮她们还会额外准备一些鸡蛋,雕花画彩,然后在节日当天分食以求子。
第三百八十三章 来客与好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正在厨房。
小丫头、雨儿、小苹果、李哝哝、哥舒落儿等几个小姑娘也在用面团米粉什么的打闹嬉戏的一团,弄的一片白扑扑的,也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眼光和注目。
我则以指导做菜为由,在厨房的角落做一些让人心猿意马的事情,
暗淡而班驳的细碎阳光下的灶台,少女温美如玉的胸膛犹如岚山明月,当她扭转身体之时,那腰肢岂非也象这样纤细婉转;当她惊恐得全身颤抖时,双臂岂非也是这样柔弱无力;在她修长脆弱的颈项仰起透出哦吟的时候,又是在谁的怀抱中潺潺,几乎要揉碎在身体里……
我不知道永王的女儿,会有这样一副柔媚入骨的身体,纠缠的让人魂儿都要挤出来了,显然继承了大多数皇族所特有的优选的血统和基因,早些年在江陵她跟随着永王出入行走,参与永王大多数的活动,通过自己的才藐和身份,为父亲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看起来是那样的凛然高贵,让大多数仰望她的人,不由自惭污秽,但骨子里还是个女人,一个被侵占后还是会哀哀泣泣,流眼泪咬着银牙,求着轻一些的小女人……
“主人……”
绉老头的声音,和不合时宜的在外头响起
“魏长史从松州回来了……”
……
魏方进从松州回来了,这些年他主持针对吐蕃的“鱼肠计划”,积累了可观的成果,几乎将小半个吐蕃搅的天翻地覆,但吐蕃人也逐渐吸取教训警醒过来,秘密特遣部队取得的战果也越来越有限,那些参战的部落也疲敝不堪需要修养,于是他的任务也暂搞一个段落,反正其他一些诸如走私回易和定期侦刺等项目也已经上轨道,所以特地随山字营的轮换休假,回来述职。
除了那个熟悉的笑容外,几乎让我认不出来,这位被高原的阳光和山地的烈风,吹晒成高原红式褐黑色的汉子,就是白皙着称的前剑南节度使的掌书记,他露白牙笑了笑,
“幸不辱使命……”
他淡淡自信而成着地道,毕竟,颠覆和破坏一个国家的重任,可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承当的。
这些年对吐蕃的操作,最成功的例子就是促成了吐蕃王室世系的书记官,春弥族人的叛逃,其他接应被大弗庐流放的十家西海贵族逃亡入唐,诱降了十几个西羌部落,挑拨象雄客军和低地部领的冲突火并,以强横亡命刺杀岱主以下的军头,烧毁,破坏驿所和桥渡,种种不一而论。也锻炼了一大批谍报和用间的人才……
他还直接领导一个高地各族人组成专门研究吐蕃的策略小组,与杜佑领导的分析小组相对应……
“吐蕃国大乱有年了……”
“两年前监国的马向,以祭祖的机会,把少王以守灵为名,幽禁在热雅雍左行宫,驱逐亲近的宗质和侍从,多换了成了本族的亲随……又流放了多名与少王亲近的宗部大臣……连一些拱卫罗些川的东岱千户和部大将,也被调换到了远地……”
这并不是意外,而是刻意造成的结果,按照历史上的发展,这时候年轻而充满野望的少王,已经成功的将大部分娘氏多年执政下来,所积累的反对势力聚集在手下,一举夺还大政。
但因为现在提前走漏了消息,还有明确的指向,而导致功败垂成,毕竟这位“马向”虽然在历史上属于旧势力失败者,但是好歹是执政二十年的头等宗贵和后族,既然已经知情并有准备的情况下,他们的全力反扑和镇压,并不是一个年轻的赞普所可以抗衡的……
而且最妙的是,就算马向知道其中有问题,也不得不去相信和下手,因为随着少王成年,他基本没有了退路……因此他干脆把少王带在身边,一起回到领地附近的夏宫,远离了权力中枢,也减少那些宗贵接触的机会……
“次年大弗庐突然发出杀僧令,取缔一切蓝若浮屠之所,所有僧众尽以邪法灭杀之,宗部大姓贵人哗然……是以举国人心惶惶。”
他说的是轻描淡写,但是难掩其中浓重的血腥与残酷。
大弗庐以会盟共狩之机,以禁卫军扣留了绝大多数前来朝见的各族部领、宗贵们,强迫他们对自己的领地发出禁佛,并执送僧人信众,前来王城处置的命令,同样也是强迫各家贵族,做出表态的投命状……
有贵人嚎啕哭陈请命于红山宫前的广场,却被红山卫给捉禁起来,大昭寺前的屠宰场,变成了行刑场,最多一次就杀掉数百名僧人,其他不肯易教的信众更是不计其数,血水流满了环绕广场的马沟。又按照苯教的习俗,将这些僧人的头盖骨挖出来,堆成特定的小山,以马牛粪便淋灌,进行扶藏仪式,以镇压他们的气数……
然后是有人在逻些城的平民棚户里放火,迅速蔓延小半城,造成了大量的死伤,许多被控制在城中的宗贵,乘机逃出罗些王城,虽然大部分都被城外的罗些禁卫岱给拦截住,但还是有一些比较有实力的大领主逃回了自己的领地……但事情的影响远不止如此。
杀僧令一下,牵连何止是那些明里暗里崇佛蓄养僧人的宗贵领主们,雅龙旧族和内四族新贵,吐蕃种的上等姓和羌浑种的下等姓,游牧为主的高地贵族和农耕为主低的地贵人之间,常年积累矛盾和恩怨,借机清算和追索一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