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现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在历史现场-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课桌。    
    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严重关头,从英美回国的一代学人在北京的各大学里均处于中流砥柱的地位,“五四”时期的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励着他们。此时,他们正计划把学校各系和图书馆迁到南方,用船运走图书和设备。一个个大学就这样眼睁睁被拆散。学生模样的人们把尚未登记编目的书籍搬出清华图书馆,我只有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    
    (引自《费正清自传》)    
    作为学者的费正清感到无可奈何,但斯诺夫妇却不愿沉寂。他们要有所作为,他们不愿意只是当一个旁观者,或者仅仅是报道新闻的记者,他们要站在中国人的一边,和中国人一起在古城里呐喊。


1930…1935年第23节 在古城呐喊(2)

    3    
     当费正清在清华大学校园无可奈何地看着学生把书籍搬出图书馆,准备运往南方时,斯诺、海伦已经从海甸搬进了位于北京东城的盔甲厂胡同十三号,和一位瑞典地质学家合住。    
    这幢房子靠近东便门。这是一幢平房,两边各有两大扇英国式的拱形窗。瑞典地质学家尼斯特伦博士住一边,斯诺夫妇住在另一边,中间隔着一个门廊。“我们的房子在街道靠近城墙的一端,是最后两三座有围墙的院子之一。后面是义和团公墓,1900年被义和团杀死的外国人就埋葬在那里。”    
    这是一套豪华公寓。房屋建筑风格是西式的,高大宽敞,有点像宫殿。大院紧靠着北京古城墙,里面有值得夸耀的暖气、大理石浴缸、网球场和马厩,花园里有座温室。这样的公寓,住上外国人,因此,是一个不会受到警察和宪兵干扰的地方。1935年冬天,瑞典人回国后,这里实际上只有斯诺夫妇独住,这就为他们和学生领袖们的密切往来提供了方便。    
    10月的一天,佣人向海伦通报,说有位客人来访:“是燕京大学新闻系的一个学生。他叫张兆麟。”随后,一位高个子、方脸、英俊的东北青年被带到她的面前。张兆麟上过斯诺的新闻课,现在担任燕京大学学生会主席。他来拜访斯诺,想证实他听说的中国正准备向日本放弃中国北方的消息。最近到处都在传说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来到北京,向宋哲元将军发出最后通牒。他向宋许诺提供一千万元新印制的货币,催促他声明摆脱蒋介石宣布独立。    
    斯诺知道这个传闻并非毫无根据。就在张兆麟来访的前一天晚上,曾有一位宋哲元的助手拜访过斯诺,告诉斯诺说宋哲元准备屈服,因为他得不到蒋介石的支持,得到的仅仅是含糊不清的答复。     
    情绪激动的张兆麟流出了眼泪。    
    “哭是没有用的。”斯诺说,“我们要采取行动。”    
     他没有说“你们”,而是说“我们”,把自己看做了中国人的一员。这个说法,令后来许多研究他们的人感到吃惊,因为他改变了外国记者惯有的中立立场。    
    斯诺、海伦是在延续着斯特朗、史沫特莱开始的新的传统。从1927年大革命开始,来到中国的许多外国记者,与过去活跃在中国的前辈记者们有所不同,他们不再是代表某一国家的利益而来,不再仅仅是为了抓独家新闻。他们中间,更多的人受到革命的影响,受到理想与浪漫的感染,他们已是国际化了的人物,是把自己置身于革命的国际背景中的新一代记者。他们或者是革命阵营中的一员,或者是由于同情弱者而站在了革命的一边,他们把报道革命、支持弱者作为己任。斯特朗、史沫特莱、斯诺、伊罗生、贝特兰、白修德、爱泼斯坦……正是这些与以往大大不同的外国记者们,成为中国历史中不可缺少的目击者和参与者。     
    无疑,斯诺、海伦的态度对张兆麟是个鼓舞。他说要发表一份请愿书,向蒋介石陈述要求。斯诺不同意。因为对此举动中国报纸会不予理睬,外国报纸则会将之看做一种政治宣传。海伦曾把学生会的一份请愿书《关于要求言论、新闻、集会自由权利和反对非法逮捕学生的呼吁》交给路透社驻北平的记者弗兰克•;奥立佛,看他是否可以发表。奥立佛对她说:“我们可不能发表这样的文章,这是一种宣传。”她感觉出他的敌意,因为路透社站在蒋介石一边。     
    海伦建议发起一场学生运动,类似于五四运动那样的运动。他们谈了整个下午。几天后,张兆麟又来到盔甲厂胡同,这次是和几位朋友一起。受斯诺夫妇支持的激发,他们拟定了一个计划。    
    海伦最初的建议是在北京街头举行一次象征性的葬礼,以悼念在中国北方的死者。最初中国学生不赞成这一想法。他们害怕会被当做共产党逮捕,当时共产党嫌疑分子受到蒋介石的北京宪兵队的逮捕和枪杀。而斯诺则认为这样做可以给警察包括日本人一个意外。关键在于要动员说服所有北京学生参加到这一抗议之中。斯诺还答应会带其他外国记者到现场去,他自己也会对这一活动予以全面报道。    
    学生领袖们下了决心。他们起草了一系列要求。学生罢课和游行示威定在12月9日,即在宋哲元计划宣布脱离南京的头一天举行。新成立的北平学生联合会的领袖们印刷了传单,写好标语,画好游行路线图,还组织了急救队。斯诺后来写道:“尼姆和我几乎一整夜都在打印关于学生要求的译文,以便第二天提供给外国记者。”    
    4    
    1935年12月9日这天,学生走上了街头。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如此大规模的学生游行,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北平警察对12月9日的游行毫无准备。在这之前,日本人已迫使国民党的第三宪兵团撤出北平,蒋孝先和他的部队已前往西安。    
    按照海伦的看法,这正是天赐良机。如果第三宪兵团在城里,游行和示威活动就会受阻。于是,近千名学生没有遇到什么阻力便在城周围的若干地点集合起来,分别列队,请愿游行队伍前往国民党政府机关所在地长安街。还有一部分学生早在头一天晚上就已经住进了城内。这样,双方汇合后,大约有两千人参加了这天的游行请愿。    
    斯诺和海伦并排走在游行队伍中间,海伦还高呼口号。和他们一起前来的,还有另外几位驻北京的外国记者,他们都感到兴奋不已,在一旁为学生喝彩。外国记者出现在现场,令警察一时不知所措。直到有少量宪兵赶到,镇压才开始。斯诺这样描述现场情景: “几支来福枪朝空中开枪,游行队伍骚乱不止。记者和摄影者汇聚起来,希望外国人在现场能够避免悲剧发生。围观的人群中有中国店员、家庭主妇、手艺人、僧人、教员和身穿丝绸的商人,他们在街上欢呼雀跃。”斯诺还看到,甚至人力车夫也参加进来,高喊曾被禁止的抗日口号。警察放下了枪,其中一些还参加到抗议的人流之中。    
    当天晚上,斯诺就把有关消息用电报传给伦敦和纽约的报社,其他记者也把消息发往世界各地。斯诺后来写道:“尼姆和我通常是不看游行的,但是这一次,我们却为能和游行的领导者站在一起而感到自豪。”    
    费正清是中国学者梁思成、林徽因的朋友,他写到了当天发生在梁林两家的事:    
    1935年12月9日,大中学校学生列成纵队游行街头,不顾军警的阻拦,抗议当局,反对分割河北。这次运动的壮伟不亚于五四运动,再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思成的妹妹(梁思懿)是燕京大学学生领袖之一,一个警察用刀鞘狠狠揍她。林徽因的弟弟也从中学出来加入了游行的行列,但随即有十二个小时失去踪迹,梁思成跑遍城里各医院去找他。    
    12月16日,北京的学生举行了一次规模更大的游行。美国记者威克托•;基恩是现场目击者之一。他在报道中这样写道:“八千多名大、中学生今天在这里勇敢地面对寒冷和警察的残暴。从黎明到黄昏举行的大游行,抗议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他们相信,这个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日本人在自治的幌子下,对这些省实施统治。有六十名学生受伤,更多的人受到木棍、水龙的袭击。”    
    基恩亲眼目睹了北平警察是如何残暴地对待手无寸铁的学生的:    
    当学生被驱散开时,警察到狭窄胡同里追赶零星者,凶暴地用皮带和刀背抽打他们。许多人受了伤,其中一些人据信伤势严重。现场一位记者看到多到五六位健壮警察残忍地毒打一位学生。该记者有两次成功地制止了毒打,不少其他外国目击者也同样如此。    
    斯诺还爬上前门城楼,用他那架新的电影摄影机拍下了游行场面,是他为“一二•;九”运动留下了这些珍贵的历史镜头。    
    在此期间,斯诺通过史沫特莱,设法把学生们的信寄给在上海的宋庆龄,并把她的回信转交给学生。在信中,宋庆龄敦促学生们继续采取行动。


1930…1935年第24节 在古城呐喊(3)

    5    
    在出入斯诺家中的燕京大学的学生领袖中,有一位叫王汝梅,他就是后来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的黄华。后来在接受《冒险的岁月——埃德加•;斯诺在中国》的作者托马斯采访时,黄华承认,学生运动具有某种自发性,他和其他思想左倾的学生,可以秘密接触到共产党的文件,了解共产党的思想,但他们与共产党的直接联系,仅仅是通过个别学生中的共产党员。    
    在12月9日游行后的一天,黄华带着一位神秘人物来到斯诺家中,他叫俞启威,英文名字叫戴维•;俞。海伦后来回忆戴维•;俞:“他高个头,白皙,满脸倦容,一身中国式长布袍。”“他的漂亮面孔开朗,表情丰富,但也显得矜持,让人感到颇为自信。”海伦知道戴维•;俞是“中国权威”,尽管他还只有二十四岁左右。她猜测:“这是为什么?经验。我认为:他一定是真正可信赖的人,一个共产党活生生的地下党员,或者说至少是共产青年。”海伦还说,“我能够看出,他们都接受俞的指示,但我不知道他是个重要人物”。    
    这个让海伦感到可信赖的俞启威,就是黄敬,北京大学学生,中共北方地下组织的一位领导人。后来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的第一任市委书记。这张“一二•;九”运动中他慷慨演讲的照片,不知是不是由斯诺拍摄的。    
    1960年斯诺重访中国,在北京他和当年认识的一些学生积极分子重逢。他们中间有后来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姚依林告诉斯诺,他和俞启威当年曾在斯诺家中举行过党的会议。    
    另一个在斯诺家参加过类似会议的人是陈翰伯。他说: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人,就在斯诺的起居室里。    
    到这时,斯诺才看到当年隐在幕后的影子。    
    但海伦还是自豪地说:她和斯诺发动了一场革命。    
    也许斯诺夫妇过高地估计了他们的作用。这大概是一般在中国的西方人的特点。他们真诚地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总是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他们的眼睛盯在浮在水面之上的冰山一角,而忽略了水底巨大的存在。他们只顾在舞台上出色表演,或者陶醉于自己的指点江山,以为他们是导演或者舞台调度。但实际上,他们本身只不过是演员,真正的导演,真正的主角,潜隐在他们看不见的角落。    
    然而,他们毕竟是演员,是历史事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甚至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把他们看做导演和调度。1991年9月20日,在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海伦“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的庆祝会上,斯诺夫妇的老朋友、后来加入了中国籍的美国记者爱泼斯坦评价海伦:“她和她丈夫埃德加•;斯诺一起帮助促进并对外报道了1935年12月9日在北京发生的学生运动。”    
    1972年海伦重返中国时,两次到盔甲厂胡同试图找到当年住过的房子,都没有成功。     
    她说:找这幢房子没有多大用处,因为这个地区的房子预定都要拆掉。我觉得本来可以在院子的大门上挂一个牌子,说明这是写《西行漫记》的地方和“一二•;九”运动的摇篮。    
    现在,这当然已经不再可能。    
    6    
    就在王汝梅把俞启威领进斯诺家中后不久,经俞联系,斯诺成了第一个被允许访问陕北的外国记者。显然,他和妻子在“一二•;九”运动中发挥的影响和采取的积极行动,赢得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任。    
    斯诺的冒险旅行开始了。这是堪称二十世纪外国记者在中国最伟大的一次冒险。    
    1936年10月,斯诺在他前往红色根据地三个多月后回到了北京。海伦立即帮助他整理带回来的素材,把他的胶卷送到德国相机经销商哈同那里洗印出来。接着,斯诺在北平的美国使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人们展示他在红色根据地拍摄的这些照片。11月14日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开始刊登斯诺的《毛泽东访问记》。随后,伦敦的《每日先驱报》连载斯诺关于此次探险的文章。美国的《时代》和《生活》杂志的老板卢斯,以一千美元购买了斯诺拍摄的七十五张照片,这是当时中国照片的创记录价格。    
    从这以后,世界终于知道了共产党政权在经过几年的波折之后,还在黄土高原上存在着。


1930…1935年第25节 伊罗生:斯大林与托洛茨基(1)

    1    
    最早知道美国记者伊罗生的名字,是因为他和鲁迅的关系。从《鲁迅全集》中知道,当年他曾在鲁迅指导下编选、翻译过一本中国现代小说集《草鞋脚》。后来在撰写刘尊棋的传记时,我才第一次较为清楚地了解到伊罗生在中国的大致活动情况,了解到他曾在上海创办了一本英文刊物《中国论坛》,专门发表左翼作家的作品和中共地下组织提供的文章。当时在北平被捕入狱的薄一波、刘澜涛、刘尊棋等人,便是从《中国论坛》上得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的消息的。狱中支部决定,由刘尊棋执笔写英文信给伊罗生并转民权保障同盟,揭露狱中的恶劣条件。刘尊棋的信得到宋庆龄、杨杏佛的重视,杨杏佛特地到北平草岚子监狱实地考察,见到了刘尊棋等人。    
    从刘尊棋那里,我了解到伊罗生后来因为被视为与“托派”关系密切的人,受到当时上海地下党的冷落和批评。伊罗生随即离开上海,经北平到欧洲返回美国。虽然二战期间伊罗生作为记者,曾再度到重庆采访,但他未能获准访问延安。    
    在中国,很长时间里伊罗生这个名字是个禁区。当年萧伯纳访问上海时,宋庆龄在寓所宴请,出席作陪的有鲁迅、蔡元培、史沫特莱、林语堂、伊罗生,他们七人在寓所阳台上留下一张历史性合影。可是,在“文革”前和“文革”期间发表这张照片时,经过技术处理后,照片上只留下五个人,林语堂和伊罗生都没有了踪影。“文革”结束后,由宋庆龄出面安排,伊罗生才重新得到访华邀请。     
    1995年,美国作家彼得•;兰德出版了长篇传记《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一书,其中一章《走在异域的先知》,专门描写伊罗生在中国的活动,其中对伊罗生创办《中国论坛》的过程,他与中共地下组织、刘仁静、托洛茨基的关系,均有颇为详细的叙述。    
    伊罗生出生于美国曼哈顿西区的上流社会家庭,是立陶宛犹太人后裔、富裕的房地产大王的儿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