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大决战 -孙庭信101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日大决战 -孙庭信1019-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 5月下旬。
  冈村宁茨决定乘着日军豫中会战胜利余威。从洛阳地区继续 西进,直捣第八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地西安,以摧毁西安地区中、 美空军基地。                                  、日军分两路向陕西方向进攻。一路从黄河南岸西进,直扑潼 关而来;另一路向卢氏方向推进。
  陕西告急!
  蒋介石令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官陈诚赶往豫西,收拾第一战区 残局,协调第一和第五战区作战,阻止日军西进。
  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将军此时正在华山养病,得知日 军对陕西大兵压境,急忙下山。亲率精锐第34集团军东出潼关, 在豫西灵宝、卢氏一带山岳地区凭险布阵,迎击日军。
  第34集团军中的第 1军,是胡宗南精锐中的精锐,被冈村宁 茨看作与汤恩伯的第13军同等厉害的王牌。胡军士气旺盛,以逸 待劳,狠狠打击西犯之敌。
  日军的机械化兵团一进山区便失去优势,经胡宗南兵团凭险 阻击,锋芒顿挫,被阻击于崤山之下。
  此时,汤恩伯已在伏牛山下调整好第31集团军等部,以第13 军为前锋,向洛阳西南重镇宜阳发起反攻。
  西进日军后方受到汤军威胁,又被胡军阻止在崤山前进不得, 遂放弃进攻西安企图,主力回援洛阳,反击汤恩伯兵团。
  陕西危机解除,蒋介石大大地松了口气。但是,他又敏感到 另一个危机:南阳和襄樊之间那一块平原,仍是日军机械化兵团 逞凶逞狂的大好之地,若日军从豫中平原挥兵南下,势将把包括 第五战区长官部所在地老河口在内的中国军队全部圈了进去。
  5月末,蒋介石电令陈诚,赶紧调整兵力部署,加强豫西南和 鄂北防卫。蒋介石的电令说:(一)令68军、55军以一部守备鲁山,而以主力为机动,准备打击南犯之敌。
  (二)令陈大庆第19集团军转进南阳东北方城一带。
  (三)令59军在南阳西方内乡附近选择有利地形,构筑据点工事。
  (四)令汤恩伯兵团停止宜阳方面之反攻,主力转移内乡以北地区待命。
  (五)第五战区主力应特别注意意豫中日军南下,随时准备反击进攻南阳、襄樊之日军。
  6月初。
  蒋介石为加强西安、陕南防卫,将日军拒止于豫中,特命陈 诚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将第八战区的陕南地区划为一战区,设 战区长官部于西安。
  任命陈诚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这说明蒋介石对该战区的高 度重视。同时,给一战区配备的兵力,也为抗战后期全国战区之 第一。
  第一战区兵力序列如下:司令长官:陈诚。
  副司令长官:胡宗南。
  兵力:第28集团军:李仙洲(辖第89军);第31集团军:王仲廉(辖第85、第78两军);第4集团军:孙蔚如(辖第38、第96两军);第34集团军:李文(辖第1、第16、第90三军);第37集团军:丁德隆(辖第36、第80、第7三军);第38集团军:董钊(辖第3军、骑兵第3军);商南指挥所主任:郭寄峤(辖第27军);豫省警备司令:刘茂恩(辖第15军);战区直属暨特种部队:第17、第40、暂编第5三军:炮兵第11团;重迫击炮第3团;战防炮第52团;工兵第3、 第5、第9。第13四团;宪兵第14团。
  陈诚对一战区防御态势进行了认真调整。他认为:为了确保 西安、巩固陕南,须以伏牛山为根据地,固守豫、陕边境交界处 的潼关、朱阳关、西陕口、荆紫关等各要点,以控制豫陕公路。兵 力应以豫陕公路为轴,呈辐射状纵深配署于山地。
  当豫、陕形势稳定下来后,蒋介石才回过头来收拾他的两个 不争气的浙江老乡——蒋鼎文和汤恩伯。蒋介石对原第一战区失 守郑州、洛阳,兵败豫中,极为愤怒,责令蒋鼎文辞职。还撤了 汤恩伯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和鲁苏豫皖四省边区总司令职。
  陈诚也借着整顿一战区部队战斗作风为名,狠狠收拾了一下 汤恩伯。在陕西商县清油河镇召开的豫中会战检讨会上,陈诚拉 下老脸,视而不见同乡情面,对汤恩伯严厉指责,把豫中失守的 责任尽都归咎于汤恩伯兵团的“四不和”。即将帅不和、军民不和、 军政不和、官兵不和。
  陈诚的老部下,原第六战区战地党政工作总队少将总队长刘 培初(已转任四省边区党政工作总队长),也跳出来跟着陈长官大 反汤恩伯、还投书揭发了汤恩伯“四不和”的罪行。
  河南党政代表团的一些政治嗅觉特灵的人物,也从检讨会上 跳了起来,  义愤填膺地控诉汤恩伯的十大罪状,这些人还联名写 请愿书,要求蒋介石严办汤恩伯。
  在陈诚的胁迫下,汤恩伯只好硬着头皮当众检讨交待错误和 罪行。但是,当大会一完,汤恩伯就翻脸不认帐,跳起脚大骂: “陈矮子,这回整得老子好苦,妈的浙江人还整浙江人。总有一天 整到他自己头上去!”
  接着,汤恩伯接到蒋介石电令:离开一战区,前往重庆接受 统帅面训,听候处理。汤恩伯只好打点行装,带着几个亲信随从, 孤孤单单、凄凄惨惨地离开部队,取道陕南前往重庆。
  4 1944年春季。
  东条英机在决定打通大陆走廊作战的同时,又向太平洋“绝 对国防圈”上增加和新设了第31、第32两军和第7方面军,使美、 英军在太平洋上的反攻受到异乎寻常的顽强抵抗。
  为了牵制日军兵力,策应太平洋反攻作战,罗斯福和邱吉尔 决定在缅甸北部发动反攻。部署于印度东部英帕尔和科希马地区 的英军第14集团军和印军一部,奉命向印、缅边境推进。
  3月5日,温盖特少将的英军远程迂回突击部队约一个旅的 兵力,在日军缅甸方面军第15军的后方伊洛瓦底江沿岸空降成 功。
  在这之前的1943年11月,史迪威将军指挥着中国远征军新 1军和美军第5307暂编团组成的中、美联军,从东印北部的利多 向缅北进攻,旨在打通滇缅公路。到1944年3月,中、美联军推 进至缅北胡康谷地,与日军第18 师团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殊死搏 斗。
  日驻缅方面军对温盖特空降兵造成的威胁并不怎么理会,只 用少数部队进行封锁作战。驻缅方面军主力第15军却倾巢而出, 对英帕尔地区的英、印军予以迎头痛击。
  3月8日至15日,日军第15军主力第31、第33、第15三个 师团,在第5飞行师团配合下,突过缅北亲敦江,向东印边境进 攻。
  3月16日,第33师团将印军第17师包围子印缅边境的通 赞、新盖尔之间的狭窄谷地,同时还将印军中的许多劳工、一千 多辆汽车、二千多头家畜也囊括在包围圈中。
  当天,日本各大报刊电台宣称;缅甸前线的歼灭战达到最高 潮,完全截断了英、印军退路,万余敌军在通赞的烈火中挣扎。
  3月17日,罗斯福急电蒋介石:……新编第 1军正予日军第18师团以沉重打击,日军缅甸方面军主力已被拖在英帕尔及阿恰布方面。英空降部队正在威胁第18师团背后,对此请予注目。
  盟军如失此良机,日军恐将重整旗鼓再度进攻。
  预料胡康方面之第18师团必将求援,对此可能由第56师团抽调一个联队。
  望阁下命令云南军司令长官发起攻势,使此大好机会得到发展……
  蒋介石完全明白,罗斯福此时敦请中国远征军反攻缅甸,主 要是解英、印军在英帕尔平原之围,蒋介石出于两方面的原因,拒 绝令远征军出击缅甸。
  第一方面,当时日军打通大陆走廊作战尚未开始,但他已从 日军大量转运中国等迹象中预感到,中国将面临一次异乎寻常的 进攻。因此,他正准备把云南远征军调往内地,作为反击日军这 一大进攻的骨干力量。
  第二、在开罗会议上,蒋、邱、罗三人曾商定,反攻缅甸由 中、英两军共同进行,即英军从缅甸沿海登陆进攻,中国远征军 队云南打出去,两头夹击缅甸日军,收复缅甸全境。但是,开罗 会一结束,邱吉尔就不认帐了,拒绝出动海军舰队和陆战队向缅 甸沿海进攻。蒋介石也幸灾乐祸,认为缅甸本来是英国属地,占 领与否,与中国并无多大关系。你英国人都不愿打,我中国人何 苦操那份心。
  拖了十天时间,蒋介石才给急得坐卧不安的罗斯福回电。在 说明中国面临的紧张突变形势后,说道:……中国为能对盟军及中国自身尽到义务,当前之重要课题为:一、必须倾全力保持作为大规模轰炸日本本土唯一地面基地之中国战区。
  二、因盟军决定不久将为进攻日本本土进驻中国沿海基地,中国需要为此进行准备。
  以上乃中国方面当前之重要事项。同时考虑到中国在过去长达七年的对日战争中所承担之兵力、物资已达巨大数量。强使超出中国之国力,必将招到灾难,并为云南、四川乃至全中国造成深刻影响。
  倘如此,恐将招致日军入侵云南、四川以及新疆革命、山西赤化与最终全国赤化的新局面,进而使我政府无法尽战争之义务,以至失掉对日作战之基地。
  权衡上述理由与中国之义务,如目前中国战区不能适当加强,自云南发起攻势则不可能。
  在开罗会议之际,余曾向阁下言及,一俟英国在缅甸沿海展开大规模登陆作战,我主力当立即对缅采取攻势。
  此一约定,现今仍当有效。
  正因余考虑缅甸之军事地位,理解协力之必要,故已同意自云南派往印度两个9师,以增强新编第1军。
  总之,余深知中国对东亚地面作战所肩负之重任,并感谢迄今给予中国之援助。
  请对阁下之盟友,寄予一如既往之信赖……
  3月末,日军三个师团在英帕尔、称希马地区,对英、印军展 开了大规模的追击歼灭战。
  3月27日,日军前线报道:战火在英帕尔平原燃烧,敌第4 军的根据地陷于极度混乱中,败敌两个师的大兵力拥进了英帕尔 平原,造成了大混乱。
  英、印军吃紧,罗斯福着急,于4月3日,再次电催蒋介石 令远征军反攻缅甸。电文云:日军目前对英帕尔的进攻,其目的在于截断印、中联系。如攻势得逞,日军下一攻击目标无疑为胡康之新编第1军,其次为阁下之云南军。
  当前缅甸西部及缅甸西南沿海虽正在激战,但独怒江前线平静。如此,日军得以抽调第56师团之一部,以对付英空降部队及新编第1军之威胁。
  对阁下美式装备的云南军不能进击已被削弱的第56师团,余实难想像。即使区区一个师团的炮弹能在怒江江畔干扰贵军,亦无力阻止贵军之进击。
  我方过去装备、训练阁下之云南军,  正为在此时机予以利用。
  云南军如不能用于协同作战,则空运装备,提供训练教官等我方费尽心血的广泛支援,完全失去了意义。
  日军在英帕尔、胡康、阿恰布方面作战,七个师团之大部正在展开。
  余殷切希望阁下迅速采取行动。
  对于罗斯福总统这一措词强硬的电报,蒋介石于当日回电,表 示抗议。因为当时日军从山西黄河北岸的大规模进攻已迫在眉睫。
  4月 4日。罗斯福不顾蒋介石的抗议,再次致电,以更加强硬 的态度,要求蒋介石履行同盟国义务,迅速越过怒江进攻缅甸。
  蒋介石也火了,采取软抗,不作任何答复。
  罗斯福更火了,认为蒋介石大自私,只要美援,不履行共同 的义务。4月10日,史迪威将军奉命停止了对中国远征军的物资 供应。
  4月14日。
  蒋介石不得不改变态度,指示军政部长兼参谋总长的何应钦, 向中国远征军下达了反攻命令。
  中国远征军是一支经过蒋介石在中国精锐部队中挑选出来, 又经过美军在云南严格训练,配备美武装备的精锐之师。它是蒋 介石的本钱和骄做,但若没有美国资助,恐怕难以成其为远征军。
  1944年4月,在卫立煌司令长官指挥下,在怒江东岸发动北 缅反攻的中国远征军部队有:霍橙彰将军第20集团军所辖第53、 第54两个军。宋希濂将军第11集团军所辖第71、第2、第6三 个军。何绍周的第8军。
  5 1944年5月25日。
  派遣军总司令官(火田)俊六大将和第5航空军司令官山下琢 磨中将,以及参谋人员飞抵武汉,分别将总军和航空军战斗指挥 所推进到汉口,以便就近指挥打通大陆走廊第二阶段作战——长 沙、衡阳会战。
  在这之前,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已将主力悄悄地集结到 长江沿岸;日本国内的第47师团和新征招的十万补充兵及战马四 万匹,已顺利运达武汉,补充和加强第11军战力;在日本首都东 京担任防空的最新“四”式战斗机第22战队,亦安抵广东和武汉 机场;担任打通平汉铁路南段作战的华北方面军第27、第34两师 团和坦克第3师团一部,亦巧妙地南下,集结于武汉地区。
  当天夜里,在汉口第11军司令部(派遣军前进指挥所设于 此),由总军召开各参战部队兵团长会议。
  (火田)俊六总司令官讲话:“我方投入长沙和衡阳作战的 兵团为:第11军七十个大队;第1 军第37师团、第13军第64师团、 独立步兵第5旅团、第1、第2、第4三个野战补充队,共三十个大 队;华北方面军坦克第3师团一部,第27师等部三十个大队;华 南方面军二十个大队。地面陆军部队共计一百五十个大队。另外, 还有第5航空军,两个飞行师团,海军舰队和陆战队协同作战。这 是自我军对中国开战以来,使用兵力最大的一次作战。”
  (注: 1938年武汉会战,日军地面部队为一百四十个大队,航 空兵约一个师团; 1942年摧毁浙江中、美航空基地,日军地面部 队为八十二个大队。)
  (火田)俊六接着说:“总军判断,敌第九战区部队加上第六 战区可能增援的部队在内,在我军进攻长沙时,敌方使用的兵力约 为四十个师;我军进攻衡阳时,预料敌交战兵力为五十五个师左右。 区区五十五个师;在我如此强大的步空兵团面前。是不足为虑的。”
  “本次作战,攻克长沙是重要一环,自应全力以赴。但是,我 军此次所用兵力,长沙一举可破,不成问题。战局的关键在于,我 军攻克长沙之后,向衡阳进攻时,中国远征军可能回援反攻。这 是本次作战的最大危机。因此,在远征军到来之前,能否攻下衡 阳,是本次作战成败的关键。总军要求,所有参战兵团、务必重 视作战速度。陆海空军紧密配合,快速推进,抢在远征军到来之 前,一举攻占衡阳城!”
  “由于本次作战涉及几个方面军部队参战,总军将亲自负责协 调指挥。战场总指挥由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担任。”
  在此之前,横山勇的几位前任,曾指挥第11军同薛岳将军的 第九战区进行过三次长沙会战,三次都以第11军的失败而告终。
  横山勇认真研究了这三次失败的原因,从中研究了薛岳将军的战 略思想和第九战区的作战特点。在此基础上,横山勇制定了第四 次进攻长沙和进攻衡阳的作战方案。其总的原则是:第一,将兵 力分为两个梯队,前后两次出击,对攻击目标进行波浪式的交替 推进,交替攻击;第二,置强有力的精锐部队于两翼,造成对方 中心地区的空虚和孤立,以便攻击夺取之。
  就这两点,对于在湖南省这样的山岳水网地带进攻作战,堪 称一绝。
  横山勇向参战部队的将军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