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大决战 -孙庭信101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日大决战 -孙庭信1019-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说他们 小题大作,捕风捉影,推卸责任,攻击川军,才引起了川军的普 遍不满。此事若弄不好,又将惹出大乱子,令其尽快做好川军将 须的工作,抹平这件事。
  其实,蒋介石在会上发那么大火,滔滔不绝地痛斥军中的可 耻行为,只是因为长沙大火的气未消,一时发作。再者,他所指 责的,也绝非川军。在蒋介石看来,川军的抗战总的来说是很不 错的,而且由于川军人数众多,已成为抗战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 量,现在,陪都还设在重庆,若不对其好好安抚,势必将有不测 风云。
  第二天,会场气氛大变。
  陈诚作大会发言,专门检讨武汉会战中南岸战场的得失情况, 其功劳当然归功于各参战部队。对于南岸战场某些失利的责任,陈 诚全揽在自己头上,向大会作了指挥失误上的检讨,请求统帅部 对他本人从重处分。
  陈诚检讨之后,蒋介石即兴插话,对王陵基将军指挥川军第 30集团军在万家岭等战斗中的英勇善战行动,给予表扬鼓励。
  王陵基等川军将领坐在下面,乐得台不拢嘴。
  夜里,陈诚专门宴请王陵基等川军将领。席间,陈诚举怀敬 酒,“希望川军继续保持光荣声誉,抗战到底,以争取最后胜利。”
  陈诚还以军委会总部口气,向川军将领们许诺,今后在兵员 粮饷,武器装备方面,将尽量先考虑补充川军各部。
  “茅厕文学”引起的风波完全平息。
  军事会议继续进行。
  蒋介石和将领们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认为:日军占 顷武汉以后,因兵力不足,补充困难,已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旦是,敌陆海空军种和兵种齐备,训练有素,兵器配备较充足,人 力强大,战斗力仍很强。
  鉴于以上情况,第二期作战,将是敌我相持时期,也就是说 在这个时期,日军不可能再深入到国民政府的后方;中国军队也 不可能一下打败日本人,将其赶出中国去。这无疑是明智的判断 形势了。
  蒋介石基于以上对形势的判断和综合全体到会将领们的意 见,提出了中国军队第二期作战的指导方针和谋略: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部队,加强敌后之控制与扰袭,化敌人后方为前方,迫敌局促于点线,阻止其全面统治与物资掠夺,粉碎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企图;同时,抽出部队轮流整训,强化战力。准备总反攻。
  在这里,蒋介石已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这恐 怕或多或少取决于在前十年内战中,他的正规军同红军游击队作 战吃亏受挫而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为扶持和培养敌后游击力量的发展壮大,蒋介石在这次军事 会议上决定,正面第一线战场上,要不断地主动地出击日军,将 日军主力和注意力都吸引到前线来,以此减轻敌后游击部队的压 力。
  此举,无论对国民党的敌后游击部队,还是对共产党敌后抗 日力量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人民抗战力量的 发展壮大,牵制和消耗了相当数量的日军和伪军,反过来,也对 抗战最后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为了适应这扯大了的战争摊子,便于指挥作战。蒋介石对军 队体制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兵团、军团两个层次,以军为作战的 基本单位;取消西安、广西、重庆等行营,另设天水、桂林两个 行营。以程潜、白崇禧分任行营主任。在最高统帅部之下,由程、 白二将军分别负责指挥南北两大战场。
  会上,蒋介石重新划分了全国战区,调整了兵力部署: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
  兵力:第2、第3集团军,共12个步兵师,一个步兵旅,一 个骑兵师,一个骑兵旅和其他特种部队。
  负责防守河南及安徽一部。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兵力:第4、第5、第6、第7、第14、第18六个集团军。共 32个步兵师,14个步兵旅;五个骑兵师,三个骑兵旅和其他特种 部队。
  负责防守山西及陕西一部。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
  兵力:第10、第23、第25、第32四个集团军和新编第4军。 并32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以及其他特种部队。
  负责在苏南、皖南和浙闽两省开展游击战。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
  兵力:第9、第12、第16三个集团军。共18个步兵师,2个 独立步兵旅和其他特种部队。
  防地:广东、广西。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兵力:第2、第22、第29、第33四个集团军,豫鄂皖边区游 击总队。共26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骑兵旅和其他特种部 队。
  防地:皖西、鄂北、豫南。
  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
  兵力:第7、第17两个集团军。共6个步兵师,9个步兵旅; 4个骑兵师,4个骑兵旅和其他特种部队。
  防地:甘宁青及绥远地区。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薛岳代理)。
  兵力:第1、第20、第19、第27、第30、第31六个集团军, 湘鄂赣边区游击总队。共52个步兵师,和特种部队、游击部队。
  防地:湖南、鄂南、赣省一部。
  第十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
  兵力:第34集团军等,共9个步兵师,一个步兵旅;一个骑 兵师,一个骑兵旅和其他特种部队、保安部队。
  防地:陕西。
  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
  兵力:7个步兵师和特种保安部队,游击部队。
  防地:苏北、山东游击区。
  冀察战区总司令:鹿钟麟。
  兵力:5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和游击部队。
  防地:冀察方面。
  全国兵力总计:  250个步兵师,  29个独立步兵旅;13个骑兵 师,10个独立骑兵旅;其他特种部队和游击部队若干。
  仅步兵师来看,经过一年多的抗战,不但没被日军消灭,反 比1938年1月的210个步兵师,多出40个师。中国军队在对日 作战中,得到提高和加强。
  蒋介石命令:长江方面各战区部队,从1939年初开始,分期 分批整顿轮训,补充兵员装备,到1939年底,应全部整训结束, 准备反攻。
  3 1938年11月上旬。
  当蒋介石在南岳召开军事会议的同一时间,在东京,天皇正 召开大本营军事会议。中心议题是分析中国在武汉、广州失守以 后的形势,制定日军对中国作战的方针策略。
  天皇对形势的判断如下:帝国于1938年秋季,以获取结束战局的时机为目的,实施攻占广州及武汉的积极作战,并取得了显赫战果。但判断蒋政权依然迷梦未醒,残存于西边数省,力图恢复其战力,建设新的补给路线,且在法属印度支那寻求补给港口,继续坚持抗战以挽回颓势。
  然而,在已丧失中原逃往内地,以及失去主要水陆交通线、丰富资源和大半人口的情况下,我方如采取适当的施策,即使不能加深其内部崩溃,但至少也可使之沦为地方政权。因此,从战略角度可以认为帝国已经粉碎了抗日的中国政权,今后已进入实施政略进攻、取得美满结果的阶段。因此,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中央政权创造良好条件,支援其成长,是我军为达到战争目的的重要作业。
  对华战争的本质属于持久战,对沦为地方政权的蒋政权,与其一味以武力深入穷追,莫如保持必要的战力,向建设新中国迈进。……
  天皇和大本营对形势的估计确实大乐观了些、在他们看来,蒋 介石及其国民政府已经降格为地方小政权。同时,他们尚有力量 一直进攻下去,只是觉得一味深入穷追没意思,才停下来不追不 打,而专心建设“新中国”。
  实际上,当时日本陆军在国内的兵力,仅有一个近卫师团,完 全唱着空诚计。而在中国已经配置了24个师团,完全丧失了继续 进攻的能力。日本某些战略家也不得不承认:对华作战未能歼灭 中国军队之主力即已达到攻击的极限。
  根据天皇和大本营对形势的判断,日本陆军省于11月18日 起草了攻占武汉以后,中日战争的战略指导方针。其核心之点为:第一、日军从战略进攻阶段转变为长期持久战阶段;第二、日军应采取局部作战,以确保占领区。今后的主要任 务是“自主指导新中国建设。”
  日本方面用主要精力在占领区扶持新的中央政权,其目的正 如蒋介石所估计的那样,是为了达到以华制华,以战养战。
  日军要重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必然要物色一个合 适的人选。他们看中了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大亲日 派汪精卫。
  在日本方面看来,汪精卫自清末以来一直追随孙中山革命,很 有些德高望重的份量,现在又在执政的国民党中身居要职,对中 国中上层人士有号召力。只要他一出马收拾中国这残局,中国上 下必然热烈拥护。待一个以汪精卫为首的“新中国”一建立,就 把蒋介石的抗日政府孤立起来,日本征服中国的大业,也就圆满 完成。
  一贯反对以武力与日本相对抗的汪精卫,在武汉、广州失陷 之后,其反对抗战的意图更加露骨。他认为中国再打下去,用不 了多久必然全部变成日军的占领地一不如在尚未彻底失败之前,与 日媾和,尚能保持一些力量,争取一些“自立”的条件。待讲和 了。日军撤走了,中国在亲日的幌子下奋发图强,再行建设,再 争取完全的独立自主,再与外强争个高低。但是,在国人积极主 张抗战到底,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抗战鼓劲加油的一片喝彩声中, 汪精卫自感无法说服蒋介石,更没有力量左右执政的国民党的抗 战路线。因此,决心孤注一掷,挺身而出“收拾残局”;走“保种 保民”,这一条“和平救国”的道路。
  1938年10月下旬。
  汪精卫暗中派亲信高宗武、梅思平去上海与日本特务影佐祯 昭、今井武夫等人密商罢战媾和之事。10月20日,双方达成一致 意见,即汪精卫由重庆出走,然后,汪、日双方相互发表和谈声 明。
  11月30日。
  天皇批准了“调整日华新关系方针”。基本内容为“新中国” 承认“满洲国”;华北、蒙古为日华军事合作特区;长江中下游地 域和华南沿海为日华经济合作特区;规定“新中国”之政权形式 为分治合作。在附属条款中,还有“中国应赔偿事变爆发以来日 本国民在中国所蒙受之权利、利益的损失。”
  12月18日。
  汪精卫和夫人陈壁君,以及陈公博、周佛海、林柏生、陶希 圣、曾仲鸣等人,趁蒋介石到陕西武功召开军事会议之机,从重 庆乘飞机,经成都到达昆明,在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帮助下,包租 一架飞机逃往越南河内。
  12月21日,陕西武功。
  蒋介石正在主持军事会议,向西北将领们传达南岳军事会议 精神,突然接到行政院副院长张群从重庆打来的电报,说汪已去 河内,与日方商谈和平。
  蒋介石见电十分吃惊,因汪精卫此举,弄得不好会使国民政 府分化瓦解,使抗日阵线精神崩溃。急电云南省主席龙云,询问 详情。并让龙云转交他给汪精卫的电报,劝汪回国,勿搞和谈之 事。蒋介石又急电正在河内进行国事活动的外交部长王宠惠面会 汪,力促汪醒悟回国,不要被敌人的“和平”所利用。
  汪精卫拒绝回国,决意寻求“和平救国”之路。
  蒋介石害怕因汪出走与日和谈之事,引起人心浮动,也害怕 家丑外扬,命令有关方面,严密封锁消息。
  12月22日,东京。
  日本方面得知汪精卫已顺利出走河内,顿时大喜过望。内阁 首相近卫文(上麻下吕)发表声明,尊汪精卫为中国的有卓见之士,把汉奸 势力称作复兴气势。近卫声明说:日本政府,本年曾一再声明,始终一贯地以武力扫荡抗日之国民政府,同时与中国同感忧虑并与有卓见之士合作,为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
  现在感到中国各地复兴气势蓬勃而起,建设趋势日盛一日,当此之时,政府向国内外阐明与新生中国调整关系之总方针,以期彻底了解帝国之真意。
  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睦邻友好,共同防共及经济合作。
  12月24日,重庆。
  蒋介石鉴于日本方面已公开向汪精卫伸出和谈橄榄枝,汪精 卫潜去河内的消息又不胚而走,世界舆论哗然,而且各执己见,众 说纷纭。特别是德国广播的消息说汪某是代表国民政府和军事委 员会,前去与日本谈判和平问题的。蒋介石不得不在一定场合,在 某些方面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以澄清事实真象。
  是日,蒋介石召见美、英大使,正式通知两国政府,汪精卫 无权与任何人谈判和平之事,请美、英相信,中国政府绝不会向 日本投降。
  12月26日,蒋介石借国民党纪念周会之机,向党、政、军高 级人员发表演讲。在长达八千字的长文中,对近卫声明进行强烈 谴责和批驳,指出近卫声明是妄图灭亡中国的毒计,是扰乱中国 内部的阴谋,中国各界不要受其迷惑,而应抗战到底。
  在这里,蒋介石已微妙地透露汪精卫叛逃之事。但他仍未公 开谴责汪,使其不致激化与汪的矛盾而公开主和。他把汪精卫划 为“内部”一方,而给其留有后退的余地。
  为了“和平”处理汪精卫事件的危机,蒋介石又叫驻英大使 郭泰祺“迅向汪先生恳劝”,阻止其与日本进一步靠扰。  12月27 日,郭大使打电报给汪精卫,力劝其“勿公开主和,表示与中央 异致,免于敌人以可乘之机,并早日来欧,暂事休养。”
  12月31日上午。香港。
  《南华日报》发表汪精卫对日通和的《艳电》。该电以汪精卫 及其团体的名义,向国民党中央党部、总裁蒋介石及中央执监委 员会建议,中国与日本罢战言和,与日本携手防共。
  12月31日下午。重庆。
  蒋介石主持召开国民堂中央执监委员会临时紧急会议,讨论 对汪精卫的处理问题。会议一直开到深夜,于翌日作出决议:鉴 于汪精卫值抗战紧急之际,擅离职守,匿迹异地,散发违背国策 之主张。处处为敌人要求,曲意文饰,颠倒是非,为敌张目。违 反纪律,危害国家。决定:将汪精卫永远开除出党,并撤除一切 职务。
  汪精工被开除了党籍,撤了职,仍然还是公民。蒋介石又派 谷正鼎前往河内,带去给汪精卫、陈壁君、曾仲鸣三人的出国护 照和旅费,力劝这三位“公民”赴欧。但汪精卫不买蒋介石的帐, 破口大骂蒋介石,声称不上他的当。
  1939年3月初。
  蒋介石命令军统局长戴笠立即派人暗杀汪精卫。
  3月20日午夜,河内高朗街。
  陈恭澍等七名军统高手,纵身跳进汪精卫等人住所小院,制 住看楼门卫,冲上二楼,用斧头劈开汪精卫房间门板,见床下有 人趴着,黑糊糊的,也分辨不出是谁,料定是汪精卫夫妇,便举 枪扫射。
  军统特务们以为大功告成,哪知打死的却是曾仲鸣夫妇。原 来,汪精卫命不该绝,恰好在那天夜里,他把自己的房间让给了 刚从香港赶来的曾仲鸣夫妇。
  暗杀事件后,汪精卫等人在河内呆不下去了。日本方面也深 恐失去这一重要人物。派影佐、犬养等人把汪秘密接出来;从海 防港乘船去上海。
  汪精卫潜出重庆后,为什么不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