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赵桓春天的梦还没做完,金国人就开始了新一轮进攻,黄河北岸宋军防线崩溃,黄河南岸守将也望风而逃。金兵用小船渡骑兵,用了五天的时间才渡完,这还不算步兵,步兵还一个没动呢!
  新上任的皇帝受到了震动,感受到了他爹在朔代二州丢失的震动。他又变了脸,“反尔”之状又反到陈东那一边去了,处理“六贼”中的三个人:王黼流放永州(治所在今湖南零陵市);李彦赐死,并抄没家产;罢免朱勔全部职务回乡下老家。(王黼最倒霉,未出河南境就被人刺杀了)。
  在兵逼国危之刻,陈东再次上书,要求重用李纲。这次被痛快地采纳了,李纲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京城防御史(相当于副部长兼首都卫戍区司令)。迫于时局,在接受陈东任用李纲的建议后的三个月后(六月),赵桓明白无误地下诏,命谏官指陈朝廷得失,
  赵桓不想效法老皇帝,让天下人都来参与政事,他要搞精英(专业)议政。一切都为时已晚,杀人也止不了灭亡的厄运。(七月杀童贯,九月杀朱勔)。
  陈东的命运也比童朱二人好不哪里去。在全国人掳走了徽钦二帝后,不到四个月,赵构就把陈东还有平民欧阳澈给杀了。
  陈东被杀使“出尔反尔”的肥皂剧被推向高潮。
  赵构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即位,经历了令人头晕目眩的动荡,他想找个间隙,静静脑子。于是召陈东从丹阳到应天府(今南京)议事。陈东来到应天时,正赶上李纲被罢免,于是他上书抗争,赵构没予回答。
  到止已于理难说了:你请人家来议事,人家到了既不见人也不回话。问题并没到此为止,又一次杀人计划正在酝酿中,逐渐成熟。
  平民欧阳澈感于时局多艰从抚州(今江西抚州市)步行进京,跪在宫门外,请求皇帝处分有关执政的大臣。如黄善潜。黄认为:如果不处死欧阳澈,还会有更多的人随其请愿,恐生变乱。
  赵构太怕乱了,他改变了主意:杀欧阳澈,连陈东也带上……
  出尔反尔是至高无上的特权
  出尔反尔,对于一个帝王是小菜一碟,这是传统赋予他的绝对权力,甚至是超道德的意志力。至于后来杀岳飞,那不过是杀陈东的一个小小纪念而已!
  变乱局面中的帝王出尔反尔,以至杀人,似乎有情可原,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乱局中的决策百分之百准确。可是,承平之世的帝王拿什么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出尔反尔呢?
  在一般道德规范内,没有任何解释。有的只是他们那超道德的意志力!
  以明君形像垂于青史的朱元璋仅为一次天文现象,就出尔反尔地杀了进言者,给历史留下了又一段血腥的记忆。
  洪武九年(1376年)秋闰九月,五星运行失度,朱元璋下诏求直言。山西平遥的训导(相当于县教育局副局长)应诏上书,主要批评用刑太重,最后也指出给诸藩的建制太大,恐出现汉之七国、晋之诸王的变乱。
  没想到这一下子触到朱元璋的不快之处,刘基劝他要轻刑省法,他不高兴地拒绝了,而今天又出来个小小的训导也这样说。他招不住了!再也不顾什么出尔反尔了,下令将叶逮捕,乱棍打死在狱中。史称:“后无敢言者。”--自此以后,再没有人敢于直言谏诤了。
  “明君拒谏”不仅在朱元璋这样的明君加暴君的人身上出现,既便光武帝刘秀那样处理政务温和、对待公卿贵戚十分体恤的人都在所难免。
  刘秀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道德水平最高的开国皇帝,几乎是所有帝王中最讲人性的皇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冬天刘秀到章陵(今湖北枣阳)修墓园宗庙,巡视旧宅,与宗亲酣饮。他的几个婶母喝过了量,还是以凡人的眼光看待他:“文叔(刘秀的字)小时候作事谨慎、讲信用,不与外界交往,只知柔和直率而已。没想到竟能成帝王大业?!”话传到刘秀耳朵里,他不但没恼火,反而大笑说:“吾理天下,亦欲柔道行之。”
  刘秀还是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史称“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太子刘庄曾问他攻战的学问,他回答说:“孔子时代,卫灵公向孔子求教攻战之事,孔子不予回答。战争的学问不是你能学的。”他不仅训诫继承人不要兴战,而且自己更借鉴汉武帝屡征匈奴,空耗国库的教训。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讨论与匈奴的关系,刘秀最后决定采取重内政轻外事的政策,他说:“如今国家没有实行善政,灾害不断,百姓惊恐不安,人们自身难保,难道还要到遥远的边塞之外兴事吗?如果消耗国力一半,确能消灭强劲的敌人,未尝不可。但是选择不当的时机,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老百姓;于此,就不能兴兵,得让百姓休养生息。”这次讨论结果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史称:“自是诸将莫敢言兵事者。”
  就是这一个明智的君主,对不合自己心意的言论,也会采取过份措施予以打击。在他头去世的前一年--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冬天,决定在全国公布预言性图谶,遭到议朗给事中(专门提建议的官职,相当于国务院参事)桓谭上节反对。指出:
  凡人总是疏忽目下正常事情,而注重奇异。历观以往君王的行迹,都把仁义道德作为根本,不重荒诞之事。命运这东西连圣人都讲不清,因而从子贡以后,没有人再议此者。现在所谓的儒学大师是懂不了其中的学问的。那些心术不正的小人,自改图谶书籍,冒称是上古传来的。您听信这些人的,就是犯错误呀!
  刘秀对桓谭的否定性建议十分不悦,因为刘秀就是靠图谶起家的。当初,刘秀起兵时流行着一种《赤伏符》,符上说:“谐不谐,在赤群眉;得不得,在河北”,又有:“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更始帝刘玄势力大张的时候,一度建都长安,派大司马刘秀(更始二年,公元24年)攻略河北,此时童谣兴起,“得不得,在河北”大大鼓舞了刘秀及其所率部将、军兵。后来,刘玄失势无奈投降了赤眉军,又被赤眉军所杀,也应了“谐不谐,在赤眉”的童谣。至于刘秀为天子的谶言几乎就成了白话,天下更归心于刘秀了。
  刘秀得了天下,对图谶兴趣也不减,直到快死了,还捣鼓。因此,他对桓谭之言的不悦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还是有涵养的--奉行以柔道治天下,故此没对桓谭发怒,似乎等桓谭回心转意。稍后,讨论灵台(天文台)的地址,刘对桓说:“我想以谶语来决定此事。”
  --对刘来说,这等于给了桓一个“改正”的机会!
  --对于桓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侮辱,“因为我早就反对图谶,您为什么旧事重提?!”
  于是,一场政治冲突不可避免。桓呆了好一会儿才回答刘的话:“我从来不读谶文!”
  刘问其故。
  桓说:“那东西不是儒家经典!”
  皇帝终于忍无可忍了,以少见的失态(大怒)来指责这位敢于直言的参事:“好呀,你桓谭竟敢诽谤圣人,无法无天。把他给我拖下去,斩首!”
  桓在性命攸关之时,不再坚持真理,一味地给皇上叩头,叩得血流满面,再加上众臣劝说,皇帝消了怒气。桓的命是保住了,但降级处分是免不了的了:贬为六安(今安徽六安)郡丞(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助理),一下子从朝臣(正部)贬到地方官(勉强副厅级)。
  出尔反尔是至高无上的特权
  这个打击是难以承受的,况且他桓谭根本就没说错什么--图谶根本就不是儒家经典吗!怎么成了“诽谤圣贤”呢?不知道是心理难受之故,还是头伤感染(如破伤风),桓谭死在赴任的途中。
  桓本该接受教训,在那篇建议奏章被冷落之后,就该不说话了。甚至说,连这篇奏章都不该写,因为此前他还上奏过,讨论建立公平统一的司法体系问题,针对的也是用谶文判案的现象。结果是“书奏,不省”--皇上没搭理他这一套。
  事实上,刘秀对言论也不是一概反对的,对那些能够迎合他内心需求的貌信忠耿的议论不仅欣然接受,而且还对建议人给予后赏。(--刘秀是个过日子的皇帝,除了对宗室赏赐较大方外,对臣下则是“酬赏少薄”。此者,已见于史书。)
  就在处分桓谭的那一年的前三年(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刘秀厚赏了张佚(还有桓荣,与醒谭无血缘关系)。建武二十八年秋天,讨论给太子刘庄选老师的事情。刘秀内心不想让太子的舅舅当选,因为不久前灭亡的西汉就是因为重用外戚才使国祚中断的,出了王莽。但大多数官员还是按老套子说:“太子的舅父阴识可胜任。”
  博士(相当于社科院有官职如“副部级待遇”的高级专家)张佚脸色凝重地说:“如果为了阴家的利益而立太子,那么可以任命阴识;如果为国家利益,就应选天下贤才。”
  刘秀暗中高兴,也郑重其事地说:“设师傅的目的在于辅导太子,今天博士能匡正我,何况对太子呢?”于是任命张佚为太子太傅,博士桓荣为少傅,赏赐给他们帷车、马匹。桓荣无形之中升职受赏,高兴不已,召集全体门生,陈列受赐的车马及印信、绶带,鼓励学生们说:“今天所受赏赐,全是靠我对古书的精通,你们也当努力学习,争此殊荣呀!”
  桓荣确在立太子师一事上虽没直接建议,可他对待皇帝的态度确实比后来的桓谭高明得多。桓谭只知一味抗争,而桓荣却知曲意迎逢。有一次,博士职位出现一个空缺,刘秀打算任用他。他叩头回谢:“我不行,不如我的同学彭闳、皋弘。”刘秀见他谦虚,不仅坚决任命他为博士,还应他的二位同学升为议郎。再后来的故事更说明桓荣确有独到之处。刘秀曾赐给众博士奇果,受赐的人都匆忙把果子揣到怀里,唯有桓荣双手捧接并拜谢。刘秀很高兴,指着桓荣对大家说:“此真儒生也!”
  二哥何以幸福
  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艺在身
  从写高俅的发迹史来看,《水浒传》对一些关键人物的历史还是比较忠实的,特别是写高俅,更是剪添得当,使这位“伟人”的跃然纸上。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也由于我们过分抱守历史之思维所致。文学作品毕竟不是历史。
  史载:高俅生年不详,卒于靖康初(1126年)。市井出身。初为苏轼小史,工笔札,后事枢密都承旨王晋卿。因善蹴鞠,为端王赵佶所宠信,赵佶即位,不次迁拜,二十年间遍三衙,至殿前都指挥使、开府仅同三司,父兄子侄皆贵,而军政废驰。
  何谓“不次迁拜”,就是不按秩序提拔。用现在的话来说,赵佶“大胆使用优秀的年轻干部”,有点问题也不要紧;再往前三十多年的流行政治术语套,称为“火箭干部”,言外之意直线上升或一步登天。
  高俅受到苏轼与王晋卿的赏识,说明他还是有些才干的。比如工笔札。就是字写得好,拟个短函什么的也言简意赅。市井出身,没什么学历文凭,又没父祖关系,能在小史的位子上呆住就不错了。但高俅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通过在大官僚身边的学习,学得不少办事经验。恐怕这是宋江那样的基层小吏,吴用那类的乡村文人一辈子都学不到的。
  《水浒传》似乎有意加大高俅的卑微出身与偶得高位的对比度,在第二回说到:
  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旁,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这人吹弹歌舞,刺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若论仁仪礼; 位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外帮闲。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断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
  这个人生挫折,至少说明两点:一,自学成才(如“能诗书词赋),却换不官来,落个帮闲的下等人,也是社会不公;二是,东京城里稍微有点门面的人都不喜欢这类人。
  聪明的高俅在经挫折后,无心悔改,他看透了——要在社会上混出个人摸人样来,就是投机。《水浒传》也有意增加高俅寻求机会的难度,说先从开赌坊的柳世权处,被介绍到开药铺的董将士家,董将士又将他转介到苏学士苏轼那里去。
  要是脸皮薄的人,早经不住了,可高俅是个心理素质极好的人,反而在得了董将士的书信后,万分喜悦。书中写道:“高俅大喜,谢了董将士。”
  用现代成功学术语来说,高俅具备高效成功人士的最基本素质:乐观地看待生活。从开赌坊的闲汉到作大官的学士,他都愿接触。称得上“黑白两道”了!
  这样的人要没升迁的机会,才怪的呢。人在社会上都要投机,投机作为寻找个人出路的手段也无可厚非。我记得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写过一篇文章,说:在大学里那些没学术成就的人都愿当官,任个系主任、副主任什么,为的是与有学术成就的人找平。
  高俅虽谈不上肚里锦绣,手中文章,但总比一般的小史(下级文人)有才干,脑子也活络。一句话,绝不穷酸。
  踢球在当时已经流行了三百多年了,也算一件民族魂宝了。据史书记载,早在黄帝时就有了。较远的考证太繁琐了,只看唐代的情况就知道了。
  唐朝变化了古代的蹴鞠为蹴球,还设置了进球的网子,接近了现代足球。把一种原为战阵训练的活动,改造成了纯粹的体育活动。
  宋沿唐制,几无变化。唐代的踢球技巧已经十分精湛。《西游记》的素材取自唐朝僧人取经的史实,虽为鬼怪场景,便生活底蕴却不离唐人真况写踢球时,有拿头、张泛、出墙花、大过海等身段与技法十分贴切。《西游记》中的踢球写得十分精彩,大概较真实地复现了唐代的情形,第七十二回《盘丝洞七情迷本,濯垢泉八戒忘形》写道:“长老没计奈何,也带了几分不是,趋步上桥。又走了几步,只见那茅屋里有一座木香亭子,亭子下又有三个女子在那里踢气球哩。你看那三个女子,比那四个又生得不同。但见那:“飘扬翠袖,摇拽缃裙,飘扬翠袖,低笼着玉笋纤纤;摇拽缃裙半露出金莲窄窄。形容体势十分全,动静脚跟千样踢。拿头过论有高低,张泛送来真又楷。转向踢个出墙花,退步翻成大过海。轻拉一团泥,单枪急对捌。明珠上佛头,实捏手尖。窄转偏会拿,卧鱼将脚歪。平腰折膝蹲,扭项翘跟踢。板凳能喧泛,披肩甚脱洒。绞裆任往来锁项随摇摆。踢的是黄河水倒流,金鱼滩上买。那个错认是头儿,这个转身就打拐。端然捧上臁,周正失来揪。提跟潠草鞋,倒插回头采。退步泛肩妆,钩儿只一歹。版篓下来长,便把夺门揣。踢到美心时,佳人齐喝彩。一个个汗流粉腻透罗裳,兴懒情疏叫方海。”
  高俅在未发迹之前有的是时间,故练成招招绝活儿也不为怪。
  《水浒传》第二回写道:
  也是高俅合当发迹,时运倒来,那个气球腾地起来,端王接不着,向人丛里直滚到高俅身边。那高俅见气球来了,也是一时的胆量,使了个鸳鸯拐,踢还端王。端王见了大喜……
  二哥何以幸福
  技艺好不等于人品好
  按着《水浒传》的思路,端王和高俅这一踢一接就等于把北宋江山玩坏了。此喻未免过分。但是,在另一端却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