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以身作则;执法如山;在央和地方政府起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使贞观初期逐渐形成了执法严肃;令行天下的好风气。社会环境安定;政府官吏都能够做到清正廉明;王公贵戚和豪族姓都不敢违法乱纪;欺压百姓。由于法制严明;不但犯法的很少;被判死刑的也很少。
在进行政治和法制建设的同时;唐太宗又致力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当时;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经济破败;民户凋残。面对这种困境;唐太宗一方面力提倡戒奢崇简;节省开支;另一方面又积极地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农民得以逐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唐太宗提倡戒奢崇简;并以身作则。他继位后;住的宫殿还是隋朝建造的;部分都已破旧。一般新王朝的君主都要兴土木;另建新的宫殿。但唐太宗为了节省开支;在贞观初年一直不允许修作。唐太宗还严厉禁止厚葬;并要求五品以上的官员和勋亲贵族都要遵照执行。对于官员们的奢侈行为;唐太宗也严格禁止。贞观初年;逐渐形成了一种崇尚节俭的风气;出现了一批以节俭闻名的臣。如户部尚书戴胄;生前一直住在一座破旧的房子里;死后甚至连个祭祀的地方也没有。一代名臣魏征为官一世;家里却连个正堂屋都没有。这种节俭风气的盛行;对减轻国家和人民的负担;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提倡戒奢崇简的同时;唐太宗又采取了很多发展经济的措施;这包括: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颁行租佣调法;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不夺农时:设置义仓;救灾备荒;增殖人口;奖励婚嫁;发展生产;兴修水利设施;疏浚河渠。
有了上述这些利民措施;太平盛世很快到来;粮食连年丰收;粮价持续下跌。百姓开始安居乐业。到贞观期时;国家迅速达到了昌盛阶段;出现了牛马遍野、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升平景象;成为被历代所称道的太平盛世。
贞观时期;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迅速好转;国力逐渐增强的条件下;唐太宗又开始了统一边疆地区的战争;并且妥善地处理了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强盛的多民族的唐帝国奠定了基础。
当时;东突厥是对唐朝威胁最的一个东北少数民族势力。唐朝初年;东突厥就支持东北的各派割据势力;阻挠唐的统一;并经常南下骚扰;抢掠人口;破坏生产;甚至威胁唐都长安的安全。唐太宗刚即位时;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认为唐太宗统治还不稳固;便亲率20万骑兵进逼长安;并派将执失思力进入长安;对唐太宗进行威胁和讹诈。唐太宗正确地分析了突厥入侵的目的;果断下令扣押执失思力;并亲自率领高士廉等6人骑马来到渭水岸边;与颉利隔水而立;指斥他的侵略行为。随后;唐太宗命令唐军迅速布阵。颉利见唐军士气正盛;军容严整;又见唐太宗神态自若;轻骑独出;认为唐军早有准备;再加上使者被押;使颉利摸不透唐太宗的疑兵之计;不敢贸然率兵过河;只得与唐太宗在渭河桥上杀白马祭天结盟;带着唐太宗馈赠给他的金银绢帛引兵退去。这次唐太宗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没折一兵一卒;便退去了20万突厥军。此后;唐太宗一方面抓紧备战;积蓄力量准备反攻;另一方面在外交上采取远交近攻的方针;挟持颉利。
公元628年;唐太宗派遣使者与曾经臣服于东突厥的强势力薛延陀部落建立联盟;造成了南北夹击东突厥的有利形势。同时;唐太宗又利用东突厥贵族的内部矛盾;拉拢和颉利可汗有矛盾的突利可汗;突利的归唐;为唐太宗提供了里应外合的有利战机。
629年11月;唐太宗任命李靖为统帅;统兵10余万人;分兵4路进攻东突厥;连续击溃东突厥骑兵。同年十二月;突利可汗率部归唐。在唐军的沉重打击下;颉利可汗伪装求和。唐太宗将计就计;李靖率精骑1万;展开突然袭击;颉利可汗战败被俘;东突厥被灭。
唐朝统一了北部边境;收回了阴山至漠的广地区;解除了长期以来东突厥对原地区的侵扰和威胁;使西北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周围各部落、部族的首领纷纷前来降服;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意思是像天一样伟的领袖;对唐太宗敬若神明。
北部边境统一之后;唐太宗又相继派兵收复了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地区;并在龟兹设立了安息都护府;重新恢复对西域地区的统治。唐朝的西部和北部边境重新得到了巩固和扩;也使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重新得到了畅通;加强了原地区与西域和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之间的关系。不管是对被征服还是主动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唐太宗都不强行改变他们原来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并且任命他们原来的首领担任各级官员;管理本地区或本部人民;同时还送给他们农具耕牛等物品;帮助他们发展农牧生产。此外;唐太宗还通过和亲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同唐朝的联系和团结。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推唐朝与吐蕃的和亲。
吐蕃是现在藏族人的祖先;居住在藏族高原。其首领松赞干布是和唐太宗同时代的杰出人物;同时也是吐蕃奴隶制王朝的创始者。松赞干布仰慕唐太宗的英名和唐先进的经济文化;640年遣使求婚。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进入吐蕃后;汉族人民的农耕、纺织、建筑、造纸、制笔、酿酒、冶金以及农具制造等技术先后在吐蕃传播开来;对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吐蕃与唐朝的联系。
贞观时期;由于经济的发达和边境稳定;为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唐朝和世界的交往和政治经济一样是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包括亚洲、非洲许多国家的使臣、留学生和艺人、僧侣都来到唐朝;来到长安;使长安成了当时世界性的都城。唐太宗对外交往采取了积极友好的态度;专门设鸿胪寺;负责接待工作。当时和唐朝交往密切的国家有七十多个。批外国人的到来;给唐朝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文化内容;如佛教、伊斯兰教。还有许多的植物也传进来;如菠菜、胡椒、郁金香等。
同时;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向外传播;特别是对亚洲的影响尤其巨。国的瓷器、纸张、茶叶和丝绸运往波斯;再传到欧洲。四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便是在这个时期传到阿拉伯和印度;又通过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和非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亚洲;唐朝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最深。公元631年日本向唐朝派出了第一批遣唐使。到了公元645年;日本开始了著名的化改新;几乎是全面地学习唐朝文化;甚至是照搬过去直接来用。如唐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均田制和租用调制;使日本很快建立了封建的国家制度。这些制度一直延续到了十九世纪的明治维新。
由于唐朝当时在世界上的地位;加上国的使者和商人也出现在亚洲各国;所以外国人便将国人统称为唐家子;现在的西方人有的仍然称呼国人为唐人;美国著名的唐人街就是很好的例子。
公元647年;唐太宗于翠微殿召见群臣时;问了家一个问题: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能平定汉族地区;但却无法制服四周的少数民族;我的才干并没有超过古人;但做到了他们做不到的事;这是为什么呢?
臣的答案都不能让他满意;最后还是他自己总结了五条经验;最后一条是:先前的帝王们只知道重视汉族;却总轻视少数民族;只有我能像爱护汉族一样爱护他们;因此他们才像父母一样对待我。唐太宗说的确实是实情;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关系。
李世民是唐初一代英主;具有洞察秋毫;审时度势的超凡能力;但他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在立皇储的问题出现了失误。
唐太宗即位后;立八岁的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李承乾年轻时非常聪敏;很为太宗喜爱。太宗居丧期间;国家的许多政务都由他决断;太宗每次外出巡视;也让他留守长安;代行处理国政。不料;随着时光的流逝;李承乾逐渐变坏了。他习性散慢;生活奢侈;嬉戏无度。太宗对他越来越不满。
当时东宫太子府有个十四岁的女乐手;名叫尹伊;弹得一手好琵笆;长得也十分美丽;还能歌善舞。李承乾对她十分宠爱;给她起个绰号叫称心;每天都和她厮混在一起;简直寸步不离。太宗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派人把尹伊杀了;和尹伊有牵连的几个人也都被处死。李承乾对尹伊痛悼不已;便把尹伊埋在宫;立坟头;树石碑;命宫人每天早晚祭奠;他自己也常来到这里祭唁;太子为了尹伊之死而对父亲心生怨恨;所以长时间不上朝参拜太宗。
李承乾从此也无心学习朝政;整天沉浸在歌舞酒宴。对于李承乾的日渐堕落;太宗很着急;为了加强对太子的教育;他选派了许多有学问的人做太子的老师。右庶子李百药是太子比较早的老师。他针对李承乾留心典籍和爱好嬉戏的特点;写了一篇《赞道赋》的文章;以古来储君成败的事迹对李承乾进行讽谏。由于李承乾毫不觉悟;两年后李百药不得不辞职。太宗又选书郎杜正伦当太子的老师。当时李承乾正犯脚病;不能上朝。太宗特意嘱咐李正伦说:太子有病不来上朝不算事;可他不爱惜贤才却令人担忧。如果太子不听教导;可来告我。李承乾果然不听杜正伦教诲。为了给太子施加压力;杜正伦便用太宗的话吓唬他。谁知李承乾上表太宗;反告了杜正伦一状;词语还连带了唐太宗本人。一天;太宗责备杜正伦说:你怎么能在太子面前泄露我的话呢?就这样;杜正伦也没有成功。
此后;光禄夫张玄素又当了太子的老师。鉴于李承乾久居皇宫;荒废学业;张玄素便引古人勿以恶而不去;勿以善而不为的话规劝他。意思是说:不要以为的错误就可以不去克服;不要因为好事太而不愿意去做。不料李承乾极为反感;甚至派遣自己的胡奴;在更深人静的时候去打张玄素;使张玄素险些丧命。于是;张玄素也不得不辞职而去。在这以后;太宗又以散骑常侍于志宁为太子老师。一个夏天农民忙的时节;李承乾不顾农时;征调批工匠官奴在东宫营造亭台;数月不停。于志宁对此劝谏说:东宫是隋朝修建的;当时的人就以为很奢侈华丽的;怎么你还在里面营造亭台呢?费那么多财帛;用那么多人力;这会败坏皇家的道德;引来人们的非议。李承乾对这些话根本听不进去;还秘密地派遣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偷偷来到于志宁的住处。他看见于志宁住在茅草房;生活很清苦;和李承乾居住的东宫相比;简直有天地之别;就没有忍心动手。于志宁对太子的教育也失败了。
李承乾沿着邪路越走越远。他不仅亲人;远贤才;喜嬉戏;爱美色;求奢侈;厌政务;而且;对严厉管教他的太宗也逐渐产生了忌恨。李承乾制定了暗杀和政变的两套计划;想除掉太宗。他先派遣刺客纥干承基前往谋杀;没有成功;于是;决定发动宫廷政变;逼迫太宗退位。参加李承乾政变密谋的心腹人物;主要是汉王李元昌(即太宗的弟弟)、吏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郎将李安俨、洋州(今陕西西乡)刺使赵节、驸马都尉杜荷。李元昌、侯君集受过太宗的指责;心怀怨恨;所以;与李承乾一拍即合;极力主张谋反。其他几个人也都参与了阴谋勾当。
一天;这些人来到东宫李承乾寝室;用刀子割破手臂;再用帛蘸上血;然后把血帛烧成灰;放到酒喝下去。他们立誓同生死;准备发兵冲入西宫太宗的住处。但是;他们的阴谋还没有来得及实现;贞观十七年二月;齐王李示右就在齐州(今山东济南)发动了叛乱。李承乾得到了这个消息;曾喜形于色地对纥干承基说:我的住处西墙外;二十几步就是内;我们谋反;不是比齐王更容易吗?不料;齐王的叛乱很快被平定;太子李承乾的阴谋也彻低暴露了。太宗把李承乾及党羽一网打尽;并命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禹、李绩、孙伏加、岑文本、马周、褚逐良等臣共同审理。李承乾一一招供。于是;太宗决定废除李承乾的太子;发配到黔州(今贵州彭水);李元昌赐令自尽;侯君集等人全部斩首。
李承乾被废了;谁继位东宫当太子呢?太宗想到了魏王李泰;李泰是唐太宗的第四子、李承乾的胞弟。年幼时也非常聪明;特别喜欢诗文;长以后;对经籍、地理之学尤有兴趣。太宗对李承乾逐渐疏远时;就开始有意识培养李泰。公元636年二月;太宗借口李泰喜欢文学;对士夫非常讲究礼节;便命在魏王府建置文学馆;听任李泰自由地选择学士。太宗这样做;显然是为李泰当太子创造条件。李泰手下的人心领神会;他们出谋划策;让李泰奏请撰著《括地志》一书。太宗力支持;拨了许多经费;给撰写的人优厚的待遇。《括地志》一书最后编成;李泰在朝廷获得了好名。不仅如此;太宗对李泰的赏赐越来越多;到642年2月;对李泰每月的赏赐已经超过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承乾。
太宗这种做法助长了李泰及其僚属们的骄横气焰。贞观十七年正月;魏王府传出谣言;说太子李承乾脚有毛病;当废;魏王聪明;当立。这以后;朝许多臣也开始和李泰拉关系;徇私舞弊、行贿。这使当时还没有被废的太子李承乾十分害怕。一天;李承乾秘密派人到玄武门上书;声称是李泰府上的典签(掌管文书的吏)为李泰请封。谁知;太宗打开奏书一看;里面写的全是李泰的罪状。太宗知道这是李承乾搞的鬼;便找他上殿当面斥责。李承乾辩解说:儿臣贵为太子;还有何求?只不过求自安之计罢了。如果父皇立李泰为太子;那正是称了他们的心愿;今后谁都可以谋取太子位了。许多臣也都反对立李泰为太子。这样;太宗就没有立李泰。
李治是太宗的第九子;631年被封为晋王。李承乾被废太子以后;李泰李治都有条件继位东宫太子位。于是。他俩也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后来;因为李治得到了长孙无忌的支持当了太子。原来;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兄弟;他听说在太原发现一块巨石;上面刻着治万吉三个字。长孙无忌说石文显示了上天的意志;立李治为太子天下吉。这当然是一种传说和附会。实际上;长孙无忌看到李治性情软弱;将来可以控制;而太宗也认为;有良佐辅助;太子软弱一些也无关局。就这样;在长孙无忌等人的坚决要求下;太宗决定立李治为太子。贞观十七年四月十三日;当太宗用佩刀要刺自己的时候;李治就在他身旁。长孙无忌夺过太宗手的佩刀;递到李治手。太宗情绪稳定后;声地说:我要立晋王。长孙无忌也非常机警地回答:谨奉诏;有不同政见者;臣请斩之。于是;立李治为太子的事情就这样决定下了。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死后;李治即皇帝位。他就是历史上的唐高宗。
唐太宗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长孙皇后出身于世代显赫的贵族世家;自幼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知书善文;聪明贤淑;是一个有见解、识体、宽厚仁慈的女性。她以自己的贤德和才干影响了唐太宗的家庭生活和政治行为;为开创贞观之治的好局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十三岁时便嫁给了年方十七岁的李世民;她年龄虽;但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媳妇;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欢心。
唐朝建立前;李世民征战南北期间;长孙王妃紧紧追随着丈夫四处奔波;为他照料生活起居;使李世民在繁忙的战事之余能得到一种清泉般温柔的抚慰;从而使他在作战更加精神抖数;所向无敌。
李世民即位后;长孙王妃也随即立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作了至高无上的皇后;长孙氏并不因之而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