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要祭祀太祖、太宗。”汉景帝认为他们说的非常有道理,于是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建立了太宗、太祖庙,每年都会定时祭祀。
提倡节俭
孝景皇帝刘启,在孝文皇帝的儿子们里排行中间,他的母亲是窦太后。孝文帝还是代王的时候,先前的王后为他生下了三个儿子。等到窦太后得宠时,先前的王后已经死去。不久以后,她所生的三个儿子也相继死去。正因为如此,刘启才得以即位为天子。
即位以后,刘启首先下令为先帝建立太宗庙。为了节省朝廷开支,他下令群臣不要上朝道贺。紧接着,刘启又下诏说:“前几年农业收成不好,百姓忍饥挨饿,有不少人因此而丧命,朕对此深表哀痛。众多郡国之中,有的土地贫瘠,不适于农牧业的发展;而有的则水土肥美,但是穷苦地区的百姓却不能够迁居于该地。因此朕特意颁布此诏,允许不同地区之间的百姓自由流动。”他又大赦天下,赏赐平民每户一级爵位,并且削减田租数额的一半。后来,大赦天下、赏赐平民爵位的举措在景帝时期多次的出现,成为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的有效的措施。
第51节:新读史记(上卷)(51)
刘启又命令在京的诸侯王、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国、封地,以此来减轻对他们的供养给百姓造成的负担。他还命令相关的机构制定诸侯王、列侯去世以后的丧葬仪制,防止他们僭越礼法、奢侈浪费。此外,刘启还实行过禁止民间卖酒、禁止内地郡国用粮食喂养马匹的政策,这都是为了节省粮食,尽量满足百姓的生活需要。
以农为本
刘启在位期间,大力扶植农业发展、倡导节俭,甚至在他去世前不久,他还下诏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这样的物品,既不能在人挨饿时当做食物,又不能在人受冻时当做衣服。往年农业歉收,是由于从事工商业的人多而从事农业的人不足造成的。所以,朕下令郡国致力于农桑,以此满足人民的衣食之需。地方官吏如果胆敢动用民力去从事黄金珠玉的开采,就要严惩。上级官吏对此视而不见的,与犯罪的人同罪。”正是由于刘启实行的这些政策,天下才得以安定,人民生活才有了保障,国力逐渐壮大,为汉武帝时期的盛世奠定了基础。所以,后人将刘启与他的父亲文帝刘恒相提并论,用“文景之治”来赞美二人的功绩。
完善法制
刘启虽然在其父亲刘恒治理国家取得不错成效的基础上即位,但是当时国家毕竟处于初创阶段,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革与进一步地完善,吏治、法制建设就是其中关键、紧要的组成部分。
刘启在其即位以后的第一年秋天,颁布诏令说:“现在,各级官吏因为接受了饮食这样的贿赂而被免官,这种处罚太重;而其中接受了财物贿赂、贱卖贵卖的人受到的处罚却比较轻。这些都是不合理的政策,应当加以更改。”于是下令对官吏的犯罪行为分出了不同的级别,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从前,被判处死刑的人,都要受到磔(一种分裂肢体的刑法)这种酷刑的折磨。刘启认为这过于残酷,便下令改磔刑为弃市刑(在集市上处斩犯人)。后来,刘启再次下诏说:“国家制定法令、刑法,是为了禁止、惩罚那些残暴、邪恶的人。刑狱关系到人的性命,被处死的人不能再复生。官吏之中有的人不遵行法令,贪图贿赂、交结朋党,把苛暴、凶狠当做乐趣,造成许多冤狱,朕对此深表痛心。而真正有罪的人却没有伏法,他们依然干着残暴的事情,丝毫不把法律放在眼中。从今以后,如果有可疑的案情,即使是已经作出了判决的,如果不能让人心服,就要重新再审。”这样就使得那些冤狱大大减少了,国家的法律得到了贯彻执行。
整顿吏治
以前,官吏多是靠着军功起家。所以,他们出行时候的乘车、穿着的衣服都崇尚轻便,既体现不出与普通百姓的区别,起不到教化的作用,也体现不出官吏之间的等级、尊卑,扰乱了封建的礼法秩序。因此,刘启便命令制定了系统的官吏车服制度,命令地方长官对此加以监督,并且将违反规定的官吏姓名上报朝廷,以便做出惩罚。此外,刘启为了防止酷吏在执法过程中失去公允、用刑过重,命令司法部门减轻鞭笞之刑的力度与数量,并且将其制定为成文法。
汉朝立法里规定,拥有十万钱家产的人才能够被选拔为官吏。因此那些当官的人大多数是出身富家、名门的子弟。这些人将很多不好的风气,带进了官场里,对于国家的治理、百姓的生活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同时,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贤能之人,因为出身问题(汉法规定商人、赘婿、犯过法而被免职的官吏等人不能做官)或者是家产达不到要求,而不能被推选为官吏。这种情况很不合理,不利于国家、社会的发展与长治久安。因此刘启下令,对官吏出身的限定做出了一定的放宽,并且把十万钱的家产限定降低为四万钱。这就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做官的机会,有利于朝廷选拔合格、优秀的官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阶级矛盾。
汉武帝的荒唐事
他是可以和秦始皇比肩而立的历史巨人。
对长生的渴望,却使这位千古帝王做尽荒唐之事。
第52节:新读史记(上卷)(52)
生命终会凋零,没有不朽的巨人。
迷信的武帝
孝武皇帝孝汉武帝刘彻是个非常重视对鬼神祭祀的人。他即位不久,就前往当时汉代的祭祀中心——雍县,在那里,他隆重地举行了祭祀五位天帝的郊祀仪式。从此以后,他经常每隔三年就前往郊祀一次。
汉武帝曾经求得一位神君,供奉在上林苑中的蹄氏观。这位神君本来是长陵的一个女子,因为儿子夭折,悲哀而死,显灵于她的妯娌宛若身上。宛若在家里供奉她,百姓很多人都去祭祀。战国时的赵国公子平原君都曾经前往祭祀,她的后代子孙也因此而地位尊贵、声名显赫。到武帝即位后,用隆重的礼仪将神君迁徙到宫中供奉。据说当时能听见神君的说话声,但见不到她本人。
宠信少君
当时有个叫李少君的方士十分有名。他隐瞒自己的年龄和出身经历,经常自称已经七十岁,没有妻子儿女。能驱使鬼物,使人长生不老。他依仗方术遍游诸侯各国。人们听说他的才能后,就不断地赠送财物给他,因此他常常有多余的钱财衣物。别人都因为他不经营产业却很富有,又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所以对他越发相信,争着去为他效力。李少君天生喜好方术,善于利用花言巧语猜中往事。一次,他到武安侯的家里宴饮,在座的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李少君就谈起从前跟老人的祖父一起在某处游玩射猎。这位老人小时候曾经跟着祖父,还能记得那些地方,满座宾客因此都惊讶不已,对李少君更加敬重。
李少君在见到汉武帝后,因为能够祭灶致福、避谷不食、长生不老而受到汉武帝的敬重。汉武帝就让他主管方术之事。有一次,少君拜见汉武帝,汉武帝有一件古铜器,拿出来问少君。少君说:“这件铜器,是齐桓公十年时陈列在柏寝台的物品。”过后查验铜器上的铭文,果真是齐桓公时的器物。整个宫中都大为吃惊,以为少君就是神,已经有几百岁了。
武帝受惑
李少君曾对武帝说:“祭祀灶神能够招来鬼神,招来鬼神后朱砂就可以炼成黄金,黄金炼成了用它打造饮食器具,使用后就能延年益寿。寿命长了就可以见到东海里的蓬莱岛仙人,见到仙人后再举行封禅典礼就可以长生不死了,黄帝就是这样的。我曾经在海上游历,见到过安期生,他给我枣吃,那枣儿像瓜一样大。安期生是仙人,来往于蓬莱岛的山中,跟他情投意合的,他就出来相见,不相合的就躲起来不见。”于是武帝开始亲自祭祀灶神,并派遣方术之士到东海访求安期生之类的仙人,同时干起用丹砂等各种药剂提炼黄金的事来。
过了许久,李少君病死了。汉武帝并不相信他会死去,以为他是羽化成仙并不是死去。汉武帝继续执迷不悟,还命令黄锤县的佐吏宽舒学习李少君的方术。他派人到东方访求蓬莱仙人安期生,但没有人能找到。燕、齐沿海一带许多荒唐迂腐的方士看到李少君能够因方术而受到武帝敬重,就纷纷仿效起来,他们络绎不绝地前往长安向汉武帝谈论神仙之类的事情。
祭祀泰一神
亳县人薄谬忌曾经把祭祀泰一神的方法上奏朝廷。他说:“天神中最尊贵的是泰一神,泰一的辅佐神叫五帝,就是五天帝。古时候天子于春秋两季在东南郊祭泰一神,用牛、羊、猪三牲祭祀达七天之久,筑祭坛,祭坛八面开有通道,供神鬼来往。”于是武帝命令太祝在长安东南郊立泰一神祠,祭坛仿照薄谬忌所说的泰一坛建造,分作三层,五帝的祭坛各自依照他们所属的方位环绕在泰一坛下。祭坛下的四周,作为祭祀随从的众神和北斗星的地方。祭祀所用的牛是白色的,把鹿塞进牛的腹腔中,再把猪塞进鹿的腹腔中,然后放在水里浸泡。祭日神用牛,祭月神用羊或猪,都只用一头。祭泰一神的祝官穿紫色绣衣,祭五帝的祝官,其礼服颜色各按照五帝所属的颜色,祭日穿红衣,祭月穿白衣。
武帝从此开始在郊外祭祀泰一神。祭祀的时候坛上布满火炬,坛旁摆着烹煮器具。一次,主管官员发现祭坛上方有奇异的光芒出现。太史公和祠官宽舒等就建议说:“神灵降下美好景象,是保佑福禄的吉祥预兆,应该在这神光所照的地域建立泰畤坛,用来宣扬上天的神明瑞应。应让太祝主管此事,每年秋天和腊月间举行祭祀。每三年天子郊祀一次。”武帝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命令太祝每年都专门去祭祀泰一神。
第53节:新读史记(上卷)(53)
欺君被杀
李少君死后,有个名为少翁的齐人因可以招引鬼神而受到汉武帝的宠幸。汉武帝有一个十分宠爱的王夫人,不幸早早去世,汉武帝对他非常思念。据说少翁让武帝在帷帐之外等候,他利用方术在夜里使王夫人和灶神的形貌显现出来。汉武帝隔着帷幕望见了王夫人的身影,一解相思之苦。武帝非常高兴,于是就封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给他很多物品,以宾客之礼对待他。
文成将军曾劝汉武帝说:“皇上想要跟神交往,但现在宫室、被服等用具都不像神灵所使用的物品,因此神灵才不降临。”武帝于是下令制造了画有各种云气的车子,按照五行相克的原则,在不同的日子里分别驾着不同颜色的车子以驱赶恶鬼。武帝又在甘泉营建甘泉宫,在宫中建起高台宫室,室内画着天、地和泰一等神,摆上祭祀用具,想借此招来天神。
与武帝相处时间一久,文成将军的方术渐渐不灵验了,神仙总也不来。为防止露馅儿,文成将军就在一块帛上写了一些字,让牛吞到肚里。然后他自己装作不知,说这头牛的肚子里有怪异。把牛杀了观看,果然发现有一块写着文字的帛书,上面的话都很奇怪。但这番把戏并没有蒙过汉武帝,他对此事十分怀疑。恰巧有人认得文成将军的笔迹,经过审问,果然是文成将军假造的。汉武帝于是杀了文成将军,为了给自己遮丑,他下令把这件丑闻隐瞒了起来。
巫医的把戏
一次,武帝病得很重,巫医们什么法子都用了,却不见好转。有人又向皇帝推荐了一位巫师,他说:“上郡有个巫师,他生病时鬼神能附在他的身上。”武帝于是下令把巫师召来,供奉在甘泉宫。等到巫师生病的时候,武帝派人去问附在巫师身上的神君。神君说道:“天子不必为病担忧,病不久就会好的,您可以到甘泉宫跟我相会。”武帝的病果然有些好转,他于是亲自前往甘泉宫,在那里调养一段之后,病果然完全好了。武帝下令大赦天下,把神君安置在寿宫。神君中最尊贵的是太一神,他身边还有大禁、司命之类的神仙辅佐。但人们看不到神仙的模样,只能听到他们的说话声,跟人的声音一样。神仙们时去时来,来的时候能听见沙沙的风声。他们住在室内的帷帐中,有时白天说话,但经常是在晚上。武帝对他们非常敬重,在宫殿内张挂羽旗,设置祭器,来礼敬神君。他让巫师关照神君的饮食起居。众神所说的话,由巫师记录并传送下来。其实,据说神君所说的话一般世俗人都知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可是武帝却暗暗高兴,以为真有天神降临。
六印将军
文成将军死后,又有人向武帝推荐了巫师栾大。栾大原是胶东王刘寄的宫人,他曾跟文成将军同拜一位老师学习。栾大这个人长得高大英俊,说什么大话也不犹豫。他吹嘘说:“我曾经在海中往来,见到过安期生、羡门高那些仙人。不过他们认为我地位低下,不信任我。我的老师曾说:‘黄金可以炼成,黄河决口可以堵塞,不死之药可以求得,神仙也可以招来。’我只怕像文成一样遭到杀身之祸,只好闭嘴!”武帝只得搪塞说:“文成只是误食马肝而死。如果您对方术真的有研究,我有什么舍不得的呢!”栾大说:“陛下如果一定要想要招来神仙,那就要让神仙的使者地位更尊贵,让他有自己的家眷,用客礼来对待他,不要瞧不起他,并让他佩带各种印信,才可以使他传话给神仙。即使这个样子,神仙究竟肯来不肯来,尚在两可之间。只有让神仙的使者极为尊贵,才有可能招来神仙。”武帝将信将疑,要他先使个小方术,检验一下效果。他就表演斗棋,那些棋子果然在棋盘上互相撞击。
武帝于是对栾大深信不疑,将他封为乐通侯,赐给他上等的宅第和奴仆千人,还把天子专用的车马和帷帐等器物赐给栾大。武帝甚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栾大,先后赐给栾大六枚印信,故被称为六印将军。栾大的尊贵之名震惊天下。
随着时间的流逝,栾大害怕谎言泄露,就整理行装,东行海上,说是要去寻找他的老师。武帝也心生疑窦,派人暗中跟踪栾大。栾大果然不敢入海求仙,只到泰山去祭祀,但他谎称自己见到了老师。武帝得知后十分恼火,知道栾大只是在骗自己,就命人将他处死。
第54节:新读史记(上卷)(54)
偶获宝鼎一名巫师在为民众祭祀时,发现一处地面隆起,扒开土来看,发现一只鼎。这只鼎与其他的鼎大不相同,上面只有花纹,而没有铸刻文字。巫师觉得奇怪,就上报了朝廷。武帝派使者来检验并查问巫师得鼎的详情,确认其中没有诈伪之后,就按礼仪举行祭祀,武帝亲自前往,把鼎请到甘泉宫,准备把它献给天帝。公卿大夫们都建议请求尊奉宝鼎。武帝说:“近来黄河泛滥,一连几年收成不好,所以我才出巡郡县祭祀后土,祈求他为百姓滋育庄稼。今年五谷丰茂,还没有举行祭礼酬谢地神,这鼎为什么会出现呢?”大臣都说:“听说从前太帝伏羲氏造了一只神鼎,表示天地万物都归统于神鼎。黄帝造了三只宝鼎,象征着天、地、人。夏禹收集了九州的铜,铸成九只宝鼎,都曾经用来烹煮牲畜祭祀上帝和鬼神。鼎遇到圣主就会出现,宝鼎就这样传下来经历了夏朝、商朝。到周末世德衰败,鼎就沦没隐伏而不再出现了。如今鼎已迎到甘泉宫,它外表光彩夺目,变化神奇莫测,这意味着我们国家必将获得无穷无尽的吉祥。只有受天命做皇帝的人才能知道天意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