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家族全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孔氏家族全传-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是……”宋子文还想解释。 
  蒋介石一挥手,从座位上站起来说:“环球贸易公司的事,你必须查个清楚,并保证以后不再在美国给中央政府丢脸。否则,你要负责任!” 
  蒋介石说完便看也不看宋子文一眼,独自进入卧室。宋子文也喘了一口浊气。蒋的话表面说虽硬,实际已做了退步,不再提换人的事,而是让他调查,等于是放了他一马。当宋蔼龄回去后把这一晚的情景和孔祥熙说了之后,孔祥熙瞪圆了他那双本来不大的眼睛说:“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宋子文的这次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却大大鼓舞了他的士气。因为这是他当着蒋介石的面公开挫败了孔祥熙的“进攻”,这是近十余年来所没有的。宋子文虽然不善于奉迎和在官场上周旋,但也懂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他发现孔祥熙并非不可一世,并非无懈可击,他一方面放手做他的生意,紧紧拉住美国做为自己的后台老板,大赚其钱,一方面寻找一切机会发泄对孔祥熙的不满。 
  抗战后期,美国国内掀起了一股批评孔祥熙的浪潮。说他的子女在美国吃喝玩乐,挥霍无度;说他贪污腐败,任人唯亲。在这些方面,宋子文透露的情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M年,孔祥熙赴美参加“国际货币基金会议”和“橡树园会议”,向美方提出拨还战时欠款的问题而得罪了美方。不久,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宋子文向蒋介石提出建议,要求中国政府更换财政部长。当宋子文又一次坐在客厅里向蒋介石谈起罗斯福总统的建议时,他似乎找到了感觉,蒋介石不动声色地听他把话说完,而后一言未发。但宋子文感到他已胜券在握,因为孔祥熙失道寡助,蒋介石也要权衡利弊。而要把孔祥熙赶下台,唯一能接替的人就是他宋子文。 
  1944年12月,宋子文终于如愿被任命为财政部长。他曾大度地打电话给孔祥熙,对其“不幸”下野表示安慰。1945年抗战胜利前,宋子文又担任了行政院院长。 
  孔祥熙对自己的失宠当然是悲痛的。他也知道有人在背后搞他的鬼,但并不十分清楚是宋子文。他觉得那个书呆子在政治的角斗场上表演还是嫩了一点,况且他也不相信宋子文比他强。但后来他发现,宋子文上台以后在公开的场合不断发表抵毁原财政部工作的讲话,有时甚至不点名地提到他本人,他才慢慢发现宋子文也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事后孔祥熙曾对宋蔼龄说:“想不到你这个弟弟还是个两面三刀的小人。” 
  抗战胜利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到重庆找到蒋介石,说抗战胜利了,燕京大学将重新选举一个校长,这个校长最好由中国人来当。孔祥熙得到消息后很感兴趣,就打电话给司徒雷登,说他有意得到这个位置。可能是下野之后空虚无聊,想到年轻时办贤铭学校的情景,有点怀旧吧。司徒雷登很当回事,立即打电话给在北平的美国燕京大学托事部,但却如石沉大海没有了回音。后来孔祥熙才知道美方不同意他担任燕京大学校长,原因是他政治色彩太强,而且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声誉不好。孔祥熙十分气恼,就怀疑是宋子文在搞他的鬼,因为宋子文一向和他作对,和美国人关系又好,便对宋蔼龄说起了此事。但孔祥熙这次却是冤枉宋子文了,因为宋子文当时正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事。 
  但孔祥熙耿耿于怀。1947年借口去美国探望宋蔼龄,准备离开中国到美国定居。临行前一些旧友到家中送行,但见家中冷清,院内枯叶满地,不禁怨恨陡出。当时他对旧友说:“都说我败家败国,我在抗战时期做了7年的财政部长,给宋子文留下了9亿美金和6000万两黄金,现在全叫宋子文弄光了。造孽呀!” 
  后来国民党监察院通过调查发现,孔祥熙所说的不错。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所发的国难财共有外汇9亿美元,黄金600万盎斯,日伪工厂及固定资产10亿法币,联合国救济总署救济物资数亿美元,而这笔庞大的财富似乎不翼而飞。到了孔祥熙走时的1947年底,国民党国库空虚,负债累累。宋子文也因“不善理财”被免去了财政部长职务。但此时的蒋介石已无暇顾及这些“琐事”了,在军事上的连连失利使他夜不能寐。 
  孔宋两家的角逐,随着蒋介石在大陆的失败而结束了。但这段历史却为后人留了下来,他们相互利用又相互争斗,喂肥了自己,坑害了国家和人民,终于落得个身败名裂、死在异国他乡的下场。 
  2.与陈氏兄弟反目成仇 
  当年在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陈果夫和陈立夫的CC系是后起之秀。当时有一种说话,即因陈果夫、陈立夫名字英文写法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所以美国人就把陈氏兄弟和他们领导控制的派别称为CC系,后又叫做CC豪门。 
  国民党内部派系繁多,最后形成四足鼎立是有深刻原因的。如汪精卫、林森和张静江等虽也担任过党或政府的第一把手,但终究不能形成气候。究其原因就是他们都没能在政权或党内控制一个或几个重要部门,没有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派别,没能充分利用矛盾团结其他派系,所以最终难免昙花一现。 
  而在蒋、宋、孔三家中,蒋孔都是围绕宋家结成的姻亲。蒋孔之间虽没有直接关系,但蒋介石和孔祥熙的关系却好于蒋介石与宋子文的关系。这里除了孔祥熙对蒋介石言听计从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孔祥熙的夫人宋蔼龄。名义上宋子文是宋家的代表,但一般以为宋蔼龄才是宋家的核心。所以蒋介石对于宋蔼龄的丈夫亦即孔祥熙不得不加以重视,这也是蒋介石起用孔祥熙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氏兄弟与这三家没有亲缘关系,但与蒋宋之间却有着历史的渊源。 
  陈果夫和陈立夫的父亲叫陈其采。陈其采的弟弟陈其美曾是上海青帮最有影响的头目之一。辛亥革命前,陈其美受同盟会委派打人青帮,随后便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辛亥革命时陈其美夺得了上海军政府都督的宝座,可见其影响之大。当年蒋介石混迹于上海时,就是陈其美手下的人,对陈其美崇拜至极。因陈其美不听袁世凯的招呼,被袁世凯派来的杀手杀害于上海。陈其美死后,陈其采代替了陈其美继续在青帮活动,蒋介石又通过陈其采和青帮挂上了钩。在蒋介石以后的政治生涯中,青帮一直是他利用的帮凶。如“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青帮头子杜月笙就雇用流氓为上海总工会“送锦旗放烟雾,诱骗杀害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所以蒋介石和青帮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对陈其采的儿子陈果夫、陈立夫另眼相看,也就不足为怪。 
  但陈氏兄弟真正在国民党中起步,却大大晚于蒋、宋、孔三家。1927年蒋介石进行反革命政变后,陈果夫在国民党内成立了国民党中央俱乐部。不久陈果夫担任了国民党中央的组织部长,又掌管了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国民党的高中级干部都必须经过政治学校培训后产生)的领导权;而陈立夫则掌握了国民党意识形态大权。自此开始兄弟二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巧取豪夺,并以国家的名义,先后投资于银行、商业和工业等领域,逐渐成为不仅在政治上势力强劲而且在财力上也可以和孔宋争雄的国民党政权中的新豪门。 
  当年美国《时代》杂志记者自修德曾在他的文章中这样描写过陈氏兄弟: 
  “一个腐败的派别控制着国民党,它既有坦慕尼大厅的一些最恶劣的特点,又有西班牙宗教法庭的一些最恶劣特点。沉默寡言、神秘莫测的兄弟俩陈立夫和陈果夫……实际上通过恩赐、秘密警察、间谍活动和行政权力控制着全国思想界。哥哥陈果夫完全控制着通天的大门,送委员长的文件和备忘录,都要通过此人转交。 
  ‘他弟弟陈立夫身体虚弱,面色清秀,比他更加重要。陈立夫工作起来孜孜不倦,刻苦、廉洁。他的带有神秘色彩且气魄很大的、貌似富有哲理的文章,几乎没有人看得懂。” 
  孔祥熙和陈氏兄弟原来的关系一直不错,特别是陈氏兄弟当初羽翼未丰之时,便极力和孔祥熙搞好关系。但随着抗战后期孔的权力极度膨胀,作风也日益霸道起来,便和陈氏兄弟的CC派发生了摩擦。以后则愈演愈烈,终于反目为仇。在1944年前后的倒孔运动中,陈氏兄弟起了重要作用。 
  早在1932年蒋介石和宋子文的“耳光风波”之前,蒋介石因宋子文对“剿共”的消极态度便准备撤换他这个财政部长兼行政院副院长。消息传出后,国民党内的政学派积极活动,想谋求这个位置。因政学派和汪精卫关系密切,蒋介石虽然一直想把江置于自己之下,但有时为了长远利益也不得不做一些妥协。为此蒋初步决定让政学派的张群接替宋子文的位置。 
  历史就是这样微妙。如果张群当时真的担任了财政部长兼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的命运将大相径庭,国民党的历史也许还要改写。当政学派听到这个没有最后落实的消息欣喜若狂,一个年轻的记者不知轻重地在上海影响很大的《中报》抢先发出了消息。而就是这则几百字的消息,改写了孔祥熙的历史。 
  当时陈果夫天天看《中报》,张群即将出任财政部长的消息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陈氏兄弟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政学派为主要障碍。财政部长一职若落在他们手中,后果不堪设想。陈果夫找到陈立夫商量后,由陈立夫起草了一封秘信,派人立即送到宋蔼龄家中(宋家在上海投资发迹,和青帮也是密友)。 
  宋蔼龄接到陈果夫的信,看后大吃一惊。立即驱车从上海赶到南京,直奔蒋介石的官邸。因宋蔼龄是宋美龄的姐姐,门卫侍从皆不敢阻拦,任凭她直闯了进去。 
  蒋介石一见宋蔼龄来了,当时也没给她好脸色,还没等宋蔼龄开口,就把宋子文臭骂了一顿。宋蔼龄就听着,也不吭气。等蒋介石把火发完了才说:“子文是有他的不对,但他再错也是自家的人。张群对你百依百顺,但再好也是别人的人”。 
  蒋介石一听她这话中有话,就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宋蔼龄说:“这事本来不该我管,可我怕你吃亏,给你来提个醒。要换一定要换一个知根知底的,不能只看表面上是不是花言巧语。一旦上来了,再下去就不好办了,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蒋介石明白了宋蔼龄的意思,就问:“庸之为什么没来?” 
  宋蔼龄立刻回答说:“他是要来,明天来。”其实宋蔼龄来南京孔祥熙当时并不知道。 
  蒋介石显然是被宋蔼龄说动了,就对宋蔼龄说:“明天你叫他来,请他来谈谈。” 
  蒋介石想让张群当财政部长实属迫不得已。宋子文有才,和美国人英国人关系也深,可太孤傲,好像从来都不把蒋放在眼里,财政部成了他手下的独立王国。蒋介石想到过孔祥熙,一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干;二是不知道他会不会也像宋子文那样,靠着宋家的势力要挟自己;三是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胜任。他自己不提出来,这事就根本没有可能。 
  第二天,孔祥熙来到南京。宋蔼龄是极不愿意让财政部大权落人张群之手的。她觉得那对宋家是个威胁,这点她和陈氏兄弟一样。她立即给孔祥熙打电话,让孔从上海赶的南京,向蒋介石表白自己对到财政部工作的要求。那年孔祥熙已52岁,如再不拼搏一下,恐怕将永远躺在实业部长的位子上直到退休。 
  孔祥熙成功了。他的谦逊、他的中庸、他的忠顺和他对财政部工作的设想,都使蒋介石觉得把财权交给他比交给张群要合适得多。于是,孔祥熙在仕途的道路上完成了一次最重要的飞跃,而帮他完成这次飞跃的关键人物是宋蔼龄和陈氏兄弟。 
  孔祥熙当了财政部长后不久,又担任了行政院副院长,以后便官运亨通。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投降日寇做了汉奸,蒋介石在政治上最主要的对手自我爆炸,国民党就形成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包括孔祥熙、宋子文、陈氏兄弟等几大势力集团。其中又以孔家最为得宠,因此势力也最大。此后和宋子文、陈氏兄弟的矛盾也日渐显露,日渐激化。 
  孔祥熙与陈氏兄弟的矛盾与宋子文不同,与宋子文是表面上都相互尊重,骨子里相互提防,谁也不想得罪谁,谁也不想撕破脸。对陈氏兄弟就不同了,孔祥熙。宋蔼龄压根就没把他们和自己放在同一个档次上,因此无论在表面上还是骨子里,他们都流露出对陈氏兄弟的瞧不起。 
  就说孔令俊的婚事。孔祥熙宋蔼龄有意让其嫁给胡宗南,是想在军界找一个靠山,找一门亲戚,好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但他们和胡宗南不熟,是陈立夫帮着李的线。后来好事未成,他们也不和陈立夫打个招呼。陈立夫还是从别人那里知道孔令俊去西安的结果,心里好大的不满。他心想别人是真心帮忙,成与不成都要有个回话,这是人之常情,好像我也是孔门里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不名一文的走狗似的。 
  对孔家假公济私。贪污受贿、巧取豪夺和中饱私囊的劣迹,陈果夫通过自己的耳目也早有所闻。抗战以来,陈氏兄弟对孔祥熙的本来面目有了越来越清楚的认识。而其中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高秉坊贪污一案。 
  高秉坊何许人也?怎会成为孔陈两大势力结怨的扣子,这说来话长。高秉坊是山东博山县人,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后,被分到了南京政府做职员。因为他业务熟练,为人精明,八面玲珑又能吃苦,所以从一个普通职员很快晋升。孔祥熙做实业部长时,高已升为实业部的总务司司长。 
  总务司长本来就管机关的事,可高秉坊会做人,不仅管机关的事还把孔家的事也“管”了起来。孔家的吃喝拉撒睡都成了实业部的公事,连孔家几个孩子的上学放学也都是实业部派车接送。这样的司长当然深得主子的欢心,当时孔祥熙常对高秉坊说:“好好干,将来我不会亏待你。” 
  高秉坊和孔祥熙混熟了,和孔家的其他人也很熟,因此说话办事就随便了许多。特别是对孔令侃和孔令俊,这二位公子小姐脾气极大,不但不听话,还常常对高秉坊表示出极大的不敬。有一次当着孔祥熙的面,孔令侃叫高秉坊小老头。当即孔祥熙对高说,你是长辈,他要对你不敬,你可以教训他。 
  话虽这么说,可高秉坊并没有忘记主仆尊卑,只是有时和孔令侃、孔令俊开玩笑,以长辈的身份在他们的头上拍两下。哪知孔令侃、孔令俊生下来就像王子公主一样从来没有人拍他们的脑袋,于是就哭着到宋蔼龄那里告状,说高秉坊欺负他们。宋蔼龄因此怀恨在心。她根本看不起高秉坊,不过是一个管家,敢在孔家和我们平起平坐。连我宋蔼龄都舍不得动孩子一指头,你高秉坊凭什么来管教。一次孔令侃淘气,接他上学的汽车在门口等着,他却非要吃奶油冰淇淋,不吃就不上学。孔令侃最近常常迟到,学校反映到孔祥熙。孔祥熙对高秉坊交待,对孔令侃要严加管教,一定不能迟到。高秉坊见孔令侃又耍赖,怕挨孔祥熙的批评,也不管孔令侃高兴不高兴,抱起他就往汽车里送。孔令侃在高秉坊身上又打又踢,还高声叫喊,惊动了孔府里的人都出来看热闹。孔令侃见周围来了许多人,更加上脸,哭着喊着说高秉坊欺负他。最后高把他放在地上,他就躺在地上打滚耍赖,说什么也不起来。众人无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