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备忘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南海备忘录-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琼华岛,岩洞窈窕,磴道迂折,多叠奇石,巉岏岞崿。“废苑莺花尽,荒台燕来生。韶华如逝水,粉黛忆倾城。野菊金钿小,秋潭玉镜清。谁怜旧时月,曾向日边明。”正是由于琼华岛风景秀美,美丽迷人,在金代时,就成为帝妃游幸的地方。金章宗完颜璟和他最宠爱的妃子李师儿常在这里居住。李师儿原是宋代宫女,被金兵掳掠到燕京城,进行“宫教”。为了严防男女接触,“宫教”教师与宫女间用青纱相隔,只能闻音,不见面容。教师从帐外教授,宫女在帐内映纱请教。李师儿异常聪颖,所有行当,一学就会。一天,金章宗询问李师儿的老师张建,谁最聪慧而有教养?张建如实而又婉转地回答道:“声音最明亮者最聪慧而又有教养。”    
    金章宗听后,忙命内监查问,内监领旨赶快寻查,得知声音最明亮的是李师儿。    
    金章宗急忙召见李师儿,因李师儿善于猜度迎合,金章宗心里非常喜欢李师儿,便封李师儿为淋妃,进而又封为元妃,从此两人形影不离。    
    一天夜晚,二人坐在琼岛的山坡上,面对如镜的明月,以谜字作联语咏情。金章宗先说-上联:“二人土上坐,”李师儿随口吟出下联:“一月日边明”。李师儿的下联是根据《妆台诗》中“谁怜旧时月,曾向日边明”的诗句脱化而来,以此比喻她和金章宗的关系,这就更加博得了金章宗的宠爱。    
    忽必烈也正是看中了琼华岛的美景和听说金章宗与李师儿的缠绵情爱故事,下令修建琼华岛,并以此岛为中心建宫城。经过二三十年的建设,一座气魄宏伟、设计精巧的新都城落成了。    
    元朝皇宫以太液池为中心,东岸建有以大明殿为主体的宫城,宫城后面为御苑。西岸建有以光天殿为主体的兴圣宫以及西苑等。    
    太液池中,另有两组建筑群,一是万岁山上以广寒殿为主体的一组宫殿,二是建在瀛洲上的仪天殿。    
    至元十一年(1274年),在宫城正殿大明殿刚建完时,又在太液池两岸动工,兴建皇太子宫室。由少府绘制宫殿图样,内府出资,工部负责建造。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东宫改称隆福宫。    
    隆福宫的正殿叫光天殿,是一个约有550平方米的6间大殿。正门为光天门,左有崇华门,右有膺福门。正殿后有寝殿、暖殿。光天殿周围有172间,四隅也有角楼,东北角还有一个3间的楠木殿。这组宫殿群长廊环抱,重栏曲折,规模宏大。    
    隆福宫后面是兴圣宫,始建于至大元年(1308年),是武宗为其母昭献元圣皇后所建。至大元三年(1310年),兴圣宫建成。其主体为兴圣殿,殿后有寝殿。寝殿东有嘉德殿,西有宝慈殿。寝殿后为山字门,门里又建有延华阁、畏吾儿(即今维吾尔)殿等建筑。    
    兴圣殿四周有回廊,东面回廊建有凝晕楼,西面回廊建有延颢楼。回廊三面开门。南通三门,正中为兴圣门,东边为明华门,西边为肃章门。东面一门为弘庆门,西面一门为宜则门。宫殿采用汉蒙相结合的建筑方法,内部装饰则完全因袭蒙古传统的毡帐风格。宫殿四周、通道两旁,又遍植茂草,俨然一派绮丽的草原景致。    
    发源于草原游牧部落的元帝国,梦魂牵绕的是水。在草原上有了水便有了生命。水比金贵,故而蒙古人把水称之为“海”,这也是明明是湖,但却称之为“海”的缘由,也是“中南海”之名的由来。


第一部分 撩开中南海的神秘面纱第4节 两桥隔一海

    明初,开挖南海之时,堆筑了一座四周环水的岛屿——瀛台,从而形成了今日太液池的规模。太液池上的金鳌玉蝀桥、蜈蚣桥将太液池分为北海、中海和南海。    
    日月嬗替,政权更迭。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明军攻占了大都城,元朝覆灭。    
    明朝统治者在南京建立了都城,改元大都为北平,同时拆毁了大明宫。    
    作为一方重镇,不能有任何疏忽。明太祖朱元璋便封他的四儿子朱棣为燕王,驻守北平城。    
    朱棣奉旨风尘仆仆来到北平,将燕王府设在太液池,即元代隆福宫的旧祉。    
    朱棣雄心勃勃,不满足燕王的封号,随着权力欲的膨胀,终于在公元1403年,夺到皇位,建年号为永乐,是为明成祖。    
    朱棣当了皇上,雄踞南京,但他心中时时想起北平,于是便决定迁都北平。    
    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开始在北平大规模地营建规制宫城。公元1420年(永乐十八年)皇宫建完,规模雄伟、气势恢宏的紫禁城从此诞生。    
    明代的皇宫殿字,和元大都的宫殿相比,更加有气势,且略向东南进行了迁移。太液池地区作为西宫,也叫西苑,成为皇家的御苑。清代吴长元《宸垣识略》记载:“西苑在西华门西,创自金而元明递加增饰。金时只为离宫,元建大内于太液池左,隆福、兴圣等宫于太液池右。明大内徒而之东,则元宫尽为西苑地。”    
    其实,朱棣在下令修建皇宫以前,为了到北平时居住方便,早于1417年(永乐十五年)在他原来居住过的燕王府的基础上改建成西宫。西宫正殿名为奉先殿,并设置有午门、奉先门和东西六宫,排列规制有序的1600余间房屋,俨然一个小皇宫。但这小皇宫最后实际成了冷宫。因为在皇城建成以后,皇帝、后妃深居紫禁城,西宫就冷清了。    
    公元1457年,在土木堡之役被俘后还京的明英宗朱祁镇发动了政变,把原来代替他做皇帝的弟弟景泰帝朱祁钰赶下了台,这便是史书上记载的“夺门之变”。这次“夺门之变”后,被废后的景泰帝便被打入冷宫。    
    被打入西宫的还有一位皇后——吴氏。因为明宪宗朱见深特别宠爱万贵妃,嫉妒而恨的皇后吴氏抓住了万贵妃的过错,便拿起棍棒处罚了万贵妃,朱见深闻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一句话便把皇后废掉,并发配吴氏居住西宫。    
    在明代,明世宗嘉靖皇帝是有名的昏君。他异常残暴荒淫,又深信道教,整日炼丹,寻求长生不老之药。    
    也正是由于他的残暴荒淫,深为人之痛恶,才险些死在宫女之手。公元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10月21日,性格刚烈的宫女杨金英等趁嘉靖皇帝酣睡之际,企图用白绫勒死他可惜的是,没有成功,结果杨金英等16名宫女全部被杀。“宫女弑帝”事件发生后,吓坏了嘉靖皇帝,害怕再出意想不到的事,便搬出紫禁城,到太液池西岸的西宫内永寿宫居住了。    
    因为嘉靖皇帝笃信道教,他便在永寿宫焚修斋醮。公元1561年的元宵节,他与他宠爱的尚美人饮酒作乐,美人恣肆放纵,在帐中试放焰火,结果不慎引起火灾,将永寿宫一带的所有宫殿全部烧毁。嘉靖不得已,于第二年下令在宫殿的废墟重建了万寿宫和寿源宫。    
    在万寿宫西南侧还建有先蚕坛。我国古代为鼓励耕织,历来有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典礼,因此,大都建坛祭祖。公元1530年(嘉靖九年)在安定门外建先蚕坛。后来,嘉靖皇帝采纳礼部的建议,将先蚕坛改筑在西苑宫内,这样皇后亲蚕就可以不再出城了,明代夏言有诗记载了皇后亲蚕这件事:    
    龙池西畔苑墙横,碧树朱庭晓皇明。    
    岁岁君王深驻辇,百花香里看春耕。    
    北郊已复亲蚕礼,内苑仍开献蚕宫。    
    缫出素丝方玉雪,织成元哀炫山龙。    
    元明两代在西宫以西遗南还有一座皇家园林——御西苑,有假山、回廊、平台、宫殿等。    
    南海开凿于明代。史书记载,明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基本建成。南海开凿和西苑扩建工程也在这个时期完工。当年,挖出的土,堆筑了一座四周环水的小岛——瀛台。    
    乾隆曾有咏西苑御制诗:“西苑旷西奥,肇自明代作。琼华万玉堆,太液千夫凿……”诗中“明代作”和“千夫凿”说明了南海的来龙去脉。    
    南海的开挖,瀛台的堆筑,形成了今日太液池的规模。《宸垣识略》载:“太液池:池在西苑中,……瀛台在其南,五龙亭在其北,蕉园、紫光阁东西对峙。夹岸榆柳古槐,多数百年物,禁中人呼瀛台为南海,蕉园为中海,五龙亭为北海。”    
    太液池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是由地上的两座桥隔成的:金鳌玉蝀桥以北为北海,蜈蚣桥之南为南海,两桥之中间为中海。    
    两桥隔一海,沿用至今。


第一部分 撩开中南海的神秘面纱第5节 拓建御苑三海

    清代,满人入关,定都京师,在其城市建制上,基本沿袭了旧制。但中南海作为皇帝的行宫和御苑,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建,并成为清朝处理政事和从事娱乐活动的场所。    
    早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满族就已在我国东北边陲的长白山下逐渐强盛,并崛起于东北的大地之上。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称帝,建元天命,正式建立“大金”政权,与明统治者相对抗。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崇德八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死,6岁的儿子福临即位,改年号为顺治。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4月山海关大战后,辅佐福临的睿亲王多尔衮率清军随即进兵北京,并于公元1644年5月,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放弃北京城向陕西撤退之后占领了北京。就在这一年的9月,由沈阳迁都北京。从此,北京继元、明之后,再一次成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    
    清初“定都京顺,宫邑维旧”。清朝统治者在定都北京之后,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北京城。这是因为明清之际,北京城并没有遭到什么破坏。所以,就是在以后,连紫禁城内也只是对原有的建筑物作一些重修,或局部的、小范围的改建。    
    在清朝统治的200余年间,市政建树不在皇城宫阙,但西郊的皇家苑囿营作却超过前代。在改建修葺紫禁城的同时,集中全国主要财力、物力和天下能工巧匠,在京城西北郊营建皇家苑囿,形成北京乃至中国造园史上第三个高潮。    
    当然作为紫禁城近临的西苑三海,是不能不修缮拓建的。    
    康熙、雍正、乾隆几代皇帝,对中南海大加拓建,不仅在此游、节庆赏宴王公卿士,而且在勤政殿等处召见官员,处理国务,接见进京朝觐的外藩属国使臣,欢迎凯旋回朝的出征将领。此时中南海也变成了清王朝的政治中心。喜好作诗题字的乾隆皇帝说:“胜朝遗迹,百年承平,一亭一榭,各标胜概,逐景得句,无虑数十百首。”    
    清朝鼎盛时期,中南海里每年总要有几次隆重盛大的活动。顺治年间,每岁阴历七月十五建“盂兰盆会”,放荷花彩灯数千盏,满池光华庆升平,火树银花不夜天,为苑中一大盛事。康熙、乾隆时,向例在中秋节前两三天,集三旗大臣侍卫在紫光阁前校射。一到入冬湖水封冻时节,则命八旗禁旅在太液池上习冰嬉,练技艺,分棚掷彩球,互相追逐比试矫捷,并设旌门悬靶演习射箭,轮番阅射,按等行赏。到同治、光绪年间,专门组织“冰鞋处”,在中南海表演滑冰。    
    1861年11月1日,慈禧发动政变,开始垂帘听政,同时她不安于蛰居“红墙绿瓦黑阴沟”的紫禁城,十分向往昔日的园居生活,于是,便处心积虑地谋求重修西郊圆明园。    
    1873年11月27日,重修圆明园工程正式兴工,但因工程浩大,而又工款无着,材料奇缺,修建工程不得不于1874年9月9日停工。    
    1874年9月11日(同治十三年八月初一日),同治帝即颁诏停建圆明园工程的第三天,便发布上谕,命总管内务府大臣“查勘三海地方,量加修理,为朕恭奉两宫皇太后驻跸之所”。但时间不长,同治皇帝宾天,此议暂罢。    
    1885年(光绪十一年),年轻的光绪皇帝年满15岁,即将举行“大婚”,“亲政”,慈禧便授意光绪皇帝,以“颐养两宫”之名,降旨重修西苑三海。    
    重修西苑三海,是光绪年间京师最大土木工程之一,自始至终都由皇室最高皇权执行者醇亲王奕譞,以及庆郡王奕劻监督实施。不久,海军衙门成立,以醇亲王奕譞为总理海军衙门事务大臣,以庆郡王奕劻和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会同办理。他们三人以“筹建海军”为名,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重修西苑三海和西郊颐和园工程。整个工程的大部分费用则由海军衙门报销。李鸿章成了筹备工款的总经理。他采用调拨、报销修园银等手段,挪用了大笔海军经费。    
    在《李文忠全集、来往函件》中有这样的记载:    
    一、“三海工程,急需二十四万两,先由海署存款项下借拨”。    
    二、“三海工程,待款孔亟,先由海署息借洋款八十万两八”。    
    三、报效修园工程银计有:“文銛三十万两,崇礼三十万两,崇厚三十万两,文锡二十万两,海署一百万两,增调一百万两,奕譞、奕劻代表神机营陆军将佐共七十万两,李鸿章代表海军衙门全体海军将佐共七十万两”。    
    这三项记载,共筹集园工银554万两,涉及海军衙门的有374万两。    
    这次重修西苑三海,除维修油饰原有建筑外,展拓了中海地面和南海水域,新建了一些重要建筑物和洋务设施。如慈禧寝宫“仪銮殿”、“西苑电灯公所”。增建了180余间直房和70余处堆拨,历时4年,到1888年(光绪十四年)春工程渐次告竣,7月31日,慈禧太后首次驻跸中海“仪銮殿”。    
    在这次拓建三海时,在中海西岸的紫光阁前还修筑了一条小铁路直通北海的镜清斋。李鸿章进贡了火轮车6辆,都是从法国进口的,属于窄轨火车。其中有一节高级卧厢车,“陈设华美,制作精工”。李鸿章还特为这些经办的法国商人请赏,要分别赏给他们以一、二、三等宝星。这条铁路通过中南海北面的福华门和北海的阳泽门,由于两门之间为交通要道,这段铁轨是不固定的,使用时临时安装。据说慈禧太后乘坐火车,不准车头呜笛,所以,行驶时不用机车,而是在车上拴绒绳,由太监曳引,前面还有仪仗开路。    
    这条小铁路是我国最早的铁路之一。修筑铁路表面上看是供慈禧太后游乐之用的,实际上李鸿章是另有用意。他鉴于朝野中对修铁路的争议很大,有些人坚决反对修铁路,慈禧太后又犹豫不决,所以,便以火车进宫,修小铁路的办法,让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亲眼看到火车,从而支持修铁路的主张。    
    在这重修西苑三海的第十二年,即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落荒而逃,西苑三海变成了帝国主义侵略军的兵营,联军统帅瓦德西的司令部就设于慈禧寝宫“仪銮殿”。西苑三海遭受洗劫,破坏严重,仪銮殿被火焚。    
    1902年1月7日,慈禧、光绪结束流亡生活,回銮入京。是年,立即着手整修西苑三海。重点工程是在仪銮殿基址的东南方位,即春藕斋北面,建造慈禧太后的女宾招待处,费币500万,仿西洋建筑模式,建洋楼,命名“海晏堂”。辛亥革命后,更名“居仁堂”,随后,又在仪銮殿原址上,按中国传统宫殿式建造慈禧寝宫,命名“佛照楼”。后又更名为“怀仁堂”。    
    光绪年间重修西苑三海,增设了铁路、电灯公所、西式洋楼等设施,标志北京正酝酿由封建古都向现代化都市演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