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情况下,是使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限定在大多数农民还能活下去
的情况下,使这部榨取农民血汗的机器能继续运转。所以农民起义只是反对
坏皇帝而拥护好皇帝,杀贪官而不杀清官,杀为富不仁者而争取为富且仁者。
即使农民的领袖作了皇帝,也丝毫不会改变封建剥削制度本身。农民起义的
作用,和地主阶级政治家的“变法”、“革新”起着大致相同的作用,只不
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08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 卷第126 页。
③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第48 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220 页。
过是在封建框架内推动生产发展。只有当封建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
梏时,资产阶级才能充当旧制度的埋葬者。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对抗社会。《共产党宣言》在表述
这种对抗时说:“资产阶级时代。。使阶级矛盾简单化了:社会日益分裂为
两大敌对阵营,两大互相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产阶
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占得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
而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先前一切世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宏伟众多。”
很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毫不含糊地肯定在资本主义对抗形式中,资产阶级是
社会前进的力量。而“无产阶级。。在这种条件下所争得的每一次胜利都是
资产阶级的胜利。”“工人们有时也获得胜利,但这种胜利只是暂时的。他
们斗争的真实成果并不是直接的成功,而是工人们愈加扩大的团结。”只有
当“生产力已增长到这种关系所不能容纳的地步,资产阶级的关系已在阻碍
着生产力发展”的时侯,无产阶级才开始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①
以上并不是什么新观点,只不过是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其他
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就不一一介绍了。
历史课中德育的因素还很多。突出主题不是不要副题,抓住根本不等于
舍弃枝叶。凡是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因素都应充分地利用,使之成为全面提
高学生素质的组成部分。
(三)贯彻教书育人的整体原则
教书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灵魂工程不同
于其他工程,它要塑造成千上万不同个性的人的灵魂,不能一张图纸造同样
的产品,而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但不同个性的人也有共性,因此,育人
又有共同的原则。我根据培养目标、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时代心态,借鉴前
人的经验,在实践中总结出教书育人的整体原则:注之以爱、启之以智、晓
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1。注之以爱
热爱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校胜过爱家庭,
爱学生甚于爱子女,这是我的行为准则,也是我能够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爱自己的母亲的,因为母亲和子女有天然的骨肉
之情,在子女身上倾注了深厚的“母爱”。作为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和班主
任生活中,和学生建立了亲如骨肉的感情,并能较自觉地把学生和祖国的前
途、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克服某些母亲的溺爱,使“师爱”高于母爱。
对学生深厚的爱,首先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千方
百计地备好课、教好课,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其次,对学
生要诚挚和蔼,苦口婆心。课余时间,要常和学生一起活动,了解他们的个
性、爱好,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疾苦。北京“九中”是解放初在承
恩寺果菜园的基地上建起来的,校舍简陋。一出教室,常常是漫天风雾,满
眼黄沙,环境艰苦。我便在教室前开辟花圃,精心种植各类花木。许多同学
经常主动帮忙。经过师生共同劳动,校园的环境大为改观,师生之间感情融
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
八二届有位边远农村的女生考入我班,视力不好而无钱配眼镜,影响学
习生活,我便带她进城验光配镜,送她一副精致的近视镜。还有一位远郊区
① 以上均引自《共产党宣言》。
男同学,身体很弱,影响学习,我便给他买了半年的麦乳精,直至康复。八
一、八二、八四届各有一位同学精神严重不正常,且家长中各有一位精神病
史患者,我每晚家访,与家长配合,药物治疗与精神治疗相结合,使这三位
同学终于痊愈,以上五位同学,都考上了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从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对学生全面关心,
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学生也更加喜欢听我的课,更加容易接受我所宣扬的观
点和所称道的人物,思想教育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师爱,打开了教书育人
的通渠大道。
2。启之以智
列宁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认为只有用人类全部的知识武装起来,才能成
为共产主义者。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道出了德育与智育的血肉关系。没有
高层次高质量的智育,便没有高层次高质量的德育,德育必须寓于智育之中。
历史知识本身就充满着爱国主义,充满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历史唯物主
义也是从无数历史事实中抽象出来的规律性的认识。抽出了历史知识也就抽
去了思想内涵。而且历史知识有血有肉,具体生动,最易为青少年所接受,
这就决定了历史教学要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而不能作空洞的
说教。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启之以智的含义之一。
智育不仅包括传授知识,还应包括发展学生智力,这是启之以智的含义
之二。
历史知识本身非常丰富,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传授很多知识。教师在
考虑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时,要遵循两项原则。一是依据教材的原则。
不能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乱扯一气,而是认真发掘教材的思想性。二是针
对性原则。思想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应当全面进行,不可偏废。但思想教育
又要解决实际思想问题,特别是要针对某些社会不良倾向和学生们中间存在
的问题,有的放矢,对教材的某些部分加以强调或作适当的延伸和补充,使
之收到实效,而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这几年,社会上刮起一股“向钱看”、“高消费”的歪风。一些人捞钱
不择手段,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坑蒙拐骗,甚至
杀人越货;一切讲究高档、进口、豪华、新潮,甚而花天酒地,纸醉金迷,
腐朽糜烂。这股歪风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很大。因而,在历史课中加强艰苦奋
斗、勤俭朴素、公而忘私、为政清廉的教育,实是刻不容缓。所以,我在讲
“大禹治水”时,不但讲他采用了疏导的方法,制服洪水,造福于民;而且
讲了他在外治水十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公而忘私精神;并根据《韩非子·五
蠹》中所说的:“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完肤,胫不生
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讲述了他艰苦奋斗的精神,赞扬大禹是我
国古代战天斗地、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大英雄。在讲春秋末期“吴越争霸”
时,突出了越王勾践会稽兵败失国后,身受奇辱,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终于灭吴雪耻的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精神。在讲“文景之治”时,强调了汉
文帝的节俭,使得汉政府在减免田租的情况下,仍然国用充足,府库余财,
为汉武帝时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汉朝得以开疆拓土,长治久安。并
对比秦始皇的奢侈腐化,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导致二世而亡。在讲汉武帝
反击匈奴的战争时,除表彰卫青、霍去病长驱万里的英雄业绩外,还补充了
汉武帝想为霍去病大造府第,而霍去病却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相辞谢,
表现了先国后家的品德,为后世所称道。在讲东汉大科学家张衡时,引用了
他说过的一段话:“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
之不博。”张衡正因为不追求地位和待遇,而潜心于道德的修养和学术的研
修,才得以成就为世界文化名人。在讲东晋南北朝的士族制度时,深刻揭露
了士族子弟倚仗门第特权,四体不勤,不学无术,腐朽堕落的寄生虫生活和
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告诫学生切不可堕落成为新的士族子弟。在讲“岳飞
抗金”时,补充了岳飞对宋高宗说过的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可以
太平,以及他清廉自持的史实。讲于谦保卫北京时,补充引用了他的《石灰
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青白在
人间。”和他的《咏煤炭》:“但愿苍生俱饱暖,不惜辛苦出山林。”讲述
了他的清廉事迹。在讲中国近现代史时,如讲到井冈山的斗争,二万五千里
长征,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南方八省游击战争,抗日根据地克服1941—1942
年的困难等史实时,都强调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并与国民党
统治区的贪污腐败,搜刮民财,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民变蜂起相对照。还
有很多事例,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通过无数活生生的史实,使学生真正
懂得“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懂得艰苦
奋斗,勤俭建国的必要。懂得勤俭清廉,是高尚的美德;而骄奢淫逸,大则
亡党亡国,小则毁家毁身,是万恶之源。我坚持这样做,效果还是很好的。
青少年思想很不成熟,在社会不良影响面前,容易随波逐流,误入歧途。
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的教育。历史上这种事例很多,要
很好发掘运用。如“范缜和神灭论”就是很好的材料。在讲这一课题时,我
采用步步深入的方法,分三个层次讲述。
首先,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突出范缜绝不同流合污的可贵品格。佛教在
南北朝时,广泛流行。南朝一些皇帝,甚至“舍身佛寺”。王公大臣,无不
佞佛。统治者耗费大量田地金钱,大建佛寺,供养僧尼。所谓“南朝四百八
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南朝的崇佛政策极大地毒
化了人民精神,加重了人民负担。就在全国佞佛的乌烟瘴气之中,范缜以一
介书生,挺身而出,极力反对佛教。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范缜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他通过学习钻研,继承了荀况、
王充等人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光辉思想,对佛教的“神不灭论”的蛊惑宣传,
能够识其谬误;对精神与肉体的关系,有实事求是的认识。所以他才能提出
《神灭论》的著名观点:“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形,犹利之于
刃;未闻刃灭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有了这样正确的认识,才能在
和统治集团的辩论中,所向披靡,而论敌不能挫其锋锐。
最后,范缜不但有正确的观点,而且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统治者动员
大批王公大臣和所谓的有道高僧对其“围剿”不能奏效之后,便改用高官厚
禄来腐蚀拉拢。当时最有权势的竟陵王萧子良,便派王融去见范缜说:“卿
才美,何患不至中书郎,而故乖刺为此,甚可惜也,宜急毁之!”而结果是,
“缜大笑曰:‘使缜卖论取官,已至令、仆矣!’”对统治者的高官厚禄不
屑一顾,而决不放弃自己正确的观点。
这样,就勾划出一个坚持真理,坚持操守,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
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形象,给学生以一定的感染。
又如叶挺将军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顽固派扣留后,国民党当局多方威
逼利诱,而他的回答却是一曲响彻云天的《囚歌》,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
优秀品质。在课堂上作适当引用,也能增强其感染力。
在“寓教于史”中,教师必须有鲜明的立场,爱什么,恨什么,赞成什
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至于在历史教学中发展智力,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本文涉及甚多,此
处不作专门论述了。
3。晓之以理
我们反对空洞的说教,主要是反对“空洞”,并不笼统地反对“说教”。
说教就是讲道理。以理服人是育人的基本原则之一。
人们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没有感性认识,理性无从
产生。只停留在感性阶段,认识不能深化。中学生不仅具有感性认知能力,
而且具有理性认知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已有较高的发展。单纯的具体形象已
不能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常常进行哲理的探索,进行人生价值的探
索,等等。并非一讲道理就不爱听或产生逆反心理。
重大的原则性问题不但要说理,而且要透彻说理。我在文科班讲《科学
共产主义的诞生》一章时,刚写完标题,一个学生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
时了,还讲它有什么意思呢?”
“你读过马克思的著作吗?”我笑着问。
“没有,我才没那工夫读呢。”
“你没有读过,怎么就知道她过时了呢?”
“人家都这么说。”
“我也是‘人家’之一,我也有个人的看法,你愿意听吗?”
“愿意听。”
“那么,我就说说我的意见。你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课后,我们还可
以继续讨论,各抒己见。”
她笑了。这样,消除了她的逆反心理,她听得特别认真。所有的同学也
都聚精会神地听。
于是,我叙述了科学共产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马克思、恩格斯成为共
产主义者的经历后,着重从四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见解。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当时人类最优秀的成果——古典哲学、古
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及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以他们伟大的天才和
斗争实践,发展和改造了这些学说,建立了科学共产主义体系。这个体系,
是当时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所以有伟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许多国家的先
进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至今,马克思主义还是社
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我在40 年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至
今仍然坚信马克思主义。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坚持她的世界观,而不是坚持她的每一句
话和每一个具体结论。她的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认
为仍然是正确的,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世界观可以代替她。许多不信
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家,其实他们的许多观点与马克思主义不谋而合。当然,
马克思、恩格斯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和结论,是根据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
形成的,后来情况变了,这些看法和结论当然也就完全或部分地过时了。马
克思本人就是这么说的,他在《共产党宣言》(1872 年德文版序)中就说:
“虽然最近二十五年来的实际情形已有过重大变更,但本宣言中所发挥的一
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至今还是完全正确。在个别地方本应加以某些修改。这
些原理在实际方面的运用,正如宣言本身所说,是随时随地都要以现存历史
条件为转移的,所以第二章末尾所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没有什么孤独自在的
意义。在现今的时候,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要写得不同了。。。其次很明显
的,当时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评,今天看来是不完备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