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王朝世系
年号 纪年 庙号 ÷名字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年数 死时年龄 世系 备注
北朝北魏世系
登国 386 太祖道武皇帝 拓跋圭 386 16 24 39 鲜卑族拓跋部人,父为拓跋蹇,未即位死。祖昭成皇帝什翼健(代王) 魏先世曾建代国,376年为前秦苻坚所灭。386年拓跋圭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398年建都平城,次年称帝
皇始 396
天兴 398
天赐 404
永兴 409 太宗明元皇帝 拓跋嗣 409 18 15 32 道武帝长子 409年十月,道武帝为其子拓跋绍所杀,嗣杀绍,乃即位
神瑞 414
泰常 416
始光 424 世祖太武皇帝 拓跋焘 423 16 30 45 明元帝长子 以皇太子嗣位,452年二月为宦官宗爱所弑
神嘉 428
延和 432
太延 435
太平真君 440
正平 451
承平 452 南安隐王 拓拓跋余 452 11 太武帝少子 442年封吴王,后改封南安王、中常侍宗爱杀太武帝,于452年三月矫太后令立南安王,同年十月杀之
兴安 452 高宗文成皇帝 拓跋浚 452 13 14 26 太武帝嫡孙,拓跋晃长子 宗爱杀南安王,殿中尚书源贺等拥立皇孙浚即位
兴光 454
太安 455
和平 460
天安 466 显祖献文皇帝 拓跋弘 465 12 77 23 文成帝长子 以皇太子嗣位。471年传位于太子宏,自为太上皇,后为冯太后鸩杀
皇兴 467
延兴 471 高祖孝文皇帝 元宏 471 5 29 33 献文帝长子 以皇太子即位,年5岁,由冯太后临朝。490年冯太后死,帝亲政。493年由平城迁都于洛阳
承明 476
太和 477
景明 500 世宗宣武皇帝 元恪 499 176 17 33 孝文帝第二子 以皇太子嗣位
正始 504
永平 508
延昌 512
熙平 516 肃宗孝明皇帝 元诩 515 6 14 19 宣武帝第二子 以皇太子嗣位,年幼冲,母胡太后临朝,帝后为胡太后鸩杀
神龟 518
正光 520
孝昌 525
武泰 528
建义 528 敬宗孝庄皇帝 元子攸 528 22 33 24 彭城王元勰第三子 即位前,袭封长乐王。528年胡太后杀孝明帝。尔朱容废钊,立攸为帝。攸后被尔朱兆所杀。
永安 528
建明 530 长广王 元晔 530 22 拓跋焘长子太子晃之后 530年9月,庄帝杀尔朱容。10月,尔朱容之侄尔朱兆占据晋阳立长广王元晔为帝。12月,尔朱兆入洛阳,杀孝庄帝。次年2月废元晔
普泰 531 节闵帝 元恭 531 34 22 35 广陵惠王元羽之子 即位前袭爵广陵王。351年尔朱兆,尔朱世隆等废长广王元晔,立恭以为帝。532年4月为高欢所废,寻被鸩杀
中兴 531 安定帝 元朗 531 19 22 20 太子晃之后 531年高欢起兵讨尔朱氏,10月元郎为帝。532年4月,废为安定郡王,11月被杀
太昌 532 孝武 元修 532 23 33 25 孝文帝子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 即位前封平阳王,532年4月,高欢废元郎,拥立元修为帝。534年,帝愤高欢专权而西入长安,投奔宇文泰。十月,高欢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于邺,自是魏分东西,闰十二月,孝武帝被宇文泰所杀,北魏亡。
永兴 532
永熙 532
天平 534 孝静皇帝 元善见 534 11 17 28 孝文帝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世子 534年,北魏孝武帝愤高欢专权,奔长安。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于邺,史称东魏。高欢、高澄、高洋父子相继擅权。550年5月,高洋代魏称帝,封元善见为中山王,次年12月杀之。东魏亡。
元象 538
兴和 539
武定 543
5。兴也太后,亡也太后
——北魏两个“女强人”与王朝命运
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文明史,叱咤风云的大都是男性统治者,无论是万世流芳,或是骂名千载,帝王、国王们或强横、或英武、或暴虐、或荒淫、或懦弱、或颓靡、或文雅、或粗俗,是非易判,恩怨能名。而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统治思想的中国历史,女性统治者寥寥无几,从数量上讲根本无法与男性帝君匹敌,但从名气来说她们都是声名赫赫,最有名的当属吕后、武后、慈禧太后,无论她们治国之术如何,母后临朝,似乎这四个就比较暧昧地与“淫乱”、“凶毒”、“专恣”等贬义词相连,更有一个“牝鸡司晨”的成语专门讽刺女性统治者。
鉴于吕后临朝以后对国室、宗室的危险,汉武帝晚年欲立小儿子刘弗陵为继承人,但忧虑其母钩弋夫人日后生事。汉武帝认为,自己死后刘弗陵为帝,钩弋夫人青春正盛,当为太后,可能对刘氏皇族极为不利。老皇上先是为儿子选定几个辅政大臣,思索数日后,忽然把钩弋夫人唤至殿前,大声谴责。年轻的美人见皇帝忽发雷霆之怒,惶怖至极,脱下头上的簪饰,跪下叩头不已。“把她押下,关进掖庭狱!”武帝大吼。祸从天降的年轻母亲浑身无力,被卫士扶持拖曳时回头以泪眼向武帝张望,梨花带雨,楚楚可怜,心中十分想让老皇帝回心转意,饶自己一命。武帝生性果决,又大声喝道:“快走,你不能活!”于是赐死于狱。
过了几天,汉武帝闲来无事,就问左右:“外面对赐死钩弋夫人的反映怎么样?”左右回答:“大家都说,既然要立儿子为太后,干吗要杀他生母呢?”汉武帝回答:“这不是你们这些愚憨的人所能理解的。从前国家所以乱亡,正是由于主少、母壮,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没人能阻止她。没听说吕后的故事吗!所以要先除掉这个隐患。”当时及后世史臣言及汉武帝,往往指摘其内侈宫室,外攻四夷,信惑神怪,劳民伤财,但对他立子杀妃之举往往持有正面的议论,以为能防微杜渐,且顾托得人。即便如此,后世汉族帝君也罕有临崩而杀储君之母者。真正把汉武帝这一信条当成规矩的,恰恰是北魏王朝的拓跋氏。
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末年,决定立儿子拓跋嗣为帝,就先杀其生母,然后把拓跋嗣召至座前训话:“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参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
其实,拓跋部开化较晚,代国时代也仅仅是脱离母系氏族社会没有多久的父系宗长制时期,兄终弟及和母权为尊的遗俗一直很顽固。受汉族封建制影响,拓跋氏逐渐以“父子家天下”的制度使帝国长治久安。道武帝为了更加防范于未然,就使“子贵母死”又成为魏朝的定制,手段虽然残忍,但他的出发点还是以王朝的万世基业为主要考虑内容。
拓跋嗣就是后来的太宗明元帝,他天性纯孝,当时就哭得浑身乱抖,惹得道武帝派人把他架出殿外。不久,道武帝就被另一个儿子清河王拓跋绍所弑。拓跋嗣继位后,虽然感念生母,但立子杀母作为魏朝的“祖宗家法”并未废止,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除了肃宗孝明帝亲母胡太后外,储君生母无一例外,全被赐死。当然,究竟是自杀还是宫人代劳,史无明载,总之这些倾国倾城的美人真是命苦,数岁儿子一经被立为太子,作母亲的虽然正值青春芳华之年,马上就要命归黄壤,再也看不到儿子身登九五、黄袍加身的那一日。日后再受尊谥,死人无知,只能怪怨天命如此了。
智略猜忍,威福兼作——文明冯太后
冯太后出身很不平凡。
她的祖父冯宏是北燕最后一位皇帝,北燕被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亡,冯宏跑到高丽后被高丽国王落井下石杀掉。她的父亲冯朗归附魏国后曾被封为西域郡公,当过秦州和雍州刺史,后因牵连案件被杀。
当冯太后还是小姑娘时,就被送入宫中。她姑姑当时是太武帝的左昭仪,亲自抚育冯氏。十四岁时,文成帝拓跋睿即位,冯氏凭相貌和才华被选为贵人,后来被立为皇后。
文成帝二十六岁就驾崩了。根据魏国旧制,皇帝驾崩,三天后就要把他生前的御服器物一并烧焚,仪式期间朝廷百官和宫中嫔妃哭临。冯后年轻丧夫,痛不欲生,悲叫着跳入火堆,左右急忙救治,好长时间才苏醒过来。由此可见,冯后这出戏演得确实逼真,如果真想死,宫内金子、绳子、剪子无数,大可吞金上吊自刺,无论选哪件只要拣个无人处都没法活,非要大庭广众之下上演“火蝴蝶”这出大戏,也不知那一身雪肌花肤留下烫伤烧伤疤痕没有。无论如何,这千古一跳,已昭显出冯后无比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
魏显祖献文帝拓跋弘继位,时年十二岁,尊冯后为冯太后。睿
拓跋弘的生母李氏,资质美丽。当年初进宫,太武帝从楼上远远望见就心旌摇荡,对左右言道:“这真是个佳妇!”马上下楼,来不及找个有床有铺盖的好地方,在仓库里拥之临幸,怀上了后来的献文帝。献文帝出生后,拜为贵人。太武帝太延二年,其子被立为皇太子。太武帝的保姆,当时被封为保太后的常氏勒令她按魏朝规矩受死。临死时李氏给自己兄弟写信,嘱托后事。死前,一讲到兄弟二字李氏就拊膺恸泣,嚎哭不已。献文帝后来追谥生母为元皇后。
福兮祸兮。冯后自己没生太子,反而平安逃过死劫,又坦然安坐太后之位。当时,车骑大将军乙浑趁乱专权,矫诏杀害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等于禁中,又把自投罗网前来奔丧的平原王陆丽杀掉,自称丞相,位居诸王之上,事无大小,都由乙浑一个人说了算。当时主少国疑,奸臣擅权之时,冯太后显现出其过人的机智和胆识,经过短时间周旋后,杀掉乙浑,临朝听政。
魏显祖拓跋弘刚毅有断,又喜好研习黄、老之学以及佛经,是那种天资特别聪明的人。他十二岁即位,几年后皇子拓跋宏出生,冯太后归政给他,使他更能自行其事,决断朝事。
渐渐的,权力之争使这对名义上的母子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隔膜顿生。冯太后当时也还三十岁不到,守寡难熬,就与风流倜傥的臣下李奕有了那么一腿。魏显祖年轻人好面子,听到外面议论纷纷,心中生气,觉得这个李奕给自己死去的父皇大戴绿帽,不可忍耐。恰巧李奕的弟弟、魏国南部尚书李敷在相州刺史上任时受纳贿赂,为人所告。魏显祖趁机穷究此事,以法连坐,诛杀了李奕李敷兄弟两家。
冯太后年轻的情夫被杀,内心毒怨可想而知。但她仍旧不动声色,暗中注视朝臣的动向和这个翅膀已长硬的小皇帝的举措。估计是母子失和,又鄙弃富贵,心烦的小皇帝一年后就要把帝位让给叔叔京兆王拓跋子推。大臣们纷纷反对,诉说禅位给皇叔之举是紊乱宗祀的事情,要禅位也要让皇太子继位。
思虑良久,魏显祖把帝位禅给六岁的儿子拓跋宏。小孩子在禅位大典上哭得泪人儿一样,魏显祖奇怪地问这孩子为什么这么伤心,拓跋宏回答:“代亲之感,内切于心!”这位小皇帝就是日后名震寰宇的孝文帝。
帝位虽内禅给太子,魏显祖仍然大权在握,他勤于政事,赏罚严明,慎择官员,进廉退贪。尤其在事关人命的大案判决方面慎之又慎,一改魏王朝刑虐过度的旧例,救了不少人命。
经过几年观察,冯太后觉得拓跋弘越来越英明,母子两人也一天比一天疏远,相互猜忌之中,激起冯太后的杀心,于476年夏天的某个夜晚,冯太后派人在酒中下毒,鸩杀了这位年轻的皇帝。拓跋弘时年仅二十三岁。
冯太后又升一格,以太皇太后的身份重新主持国家大政。
孝文帝拓跋宏此时仅仅是十二岁的小孩子,但他天性至孝,对祖母能够承颜顺志,躬亲伏侍,事无大小,都听祖母冯太后的决断。正值虎狼之年的冯太后政事缠身之余,私生活也很丰富,其中王睿、李冲最受爱宠。
王睿,字洛诚,其父是以天文卜筮为生的江湖中人。王睿继承父业,以术自给,其人资貌伟丽,因事得为冯太后接见,伟岸的身躯和英俊的容貌令太后情不能已,床幄侍奉之后,马上被破格提拔为给事中。不久,又步步登高,散骑常侍,侍中,吏部尚书,赐爵为太原公,官越做越大。王睿内参机密,外豫政事,受宠日隆。
太和二年,文明冯太后与孝文帝率百官、宫人等去虎圈赏虎,有只偷跑出来的吊睛大老虎从阁道上跑下来,差点冲到御座之前。左右的卫士和宫人全都吓得四散,惟独王睿独自一人挥舞画戟,站在冯太后和小皇帝面前阻挡老虎。如此英武,老虎也吓得退走,此后,一切都不用说,信任更重。转年,升为尚书令,封爵中山王,置王官二十二人。由于王睿与冯太后两情相洽,冯太后密赐其珍玩无数,都在夜里两人欢娱后让宦官们用大蓬车装载,一车又一车地把宫中之物往王睿家里送;冯太后又明加褒赏,赐以田园、牛马、奴婢、杂畜,为了掩人耳目,以示公平,赏赐王睿时又对与他同等官职的人们一道封赏,所费又以万计。
估计费心用力过度,王睿48岁就得了重病,冯太后和孝文帝亲临探病,侍官御医,相望于路,但最终不免步入黄泉。
王睿虽身在《魏书》的“恩幸传”,但遍观其一生作为,除了把国库内宫的东西搬回家外(不是贪污,是因为卖色而受的赏赐),并无大的过恶,又在和尚法秀谋逆案中进谏忠言,得免死者千余人。临死,他又亲自上书,提出施政五要略:一慎刑罚;二任贤能;三亲忠信;四远谗佞;五行黜陟。其义多善言良谏,很是尽了淳诚的臣子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