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最后也只能作这样一种疑问式的希望来说出我当时的情绪。
当时有一个朋友,读完了我这篇文字,他说:“何其沉痛?”是的!他可谓知言,然而,我当时以为,过去虽然沉痛,将来,毕竟是光辉的!?
然而,且慢!我上文所说的“麻痘杂症,固已备尝”,那是外感的病症,过去就过去了。殊不知内部的细菌却在培养着,他们从故宫的本身,侵袭到我们这些自认为“腓字”与“覆翼”的朋友们身上,有负着无限的悲痛而死生与受病终身的,这个卑下与污湿的空气,正适合于这恶毒病菌的滋长与蔓延,不晓得如何底止?我上面所祈祷的继续文字,无疑地不是他人的吉祥文字,而仍是我自己的一切的哀痛抒写,陈述这些细菌侵袭经过,为以后若干年代,必定有高明的医生将他作为参考,来烫涤这一段病症,却也算“格物、致知”罢?他们自然知道我这以下的文字,并不是一种无谓的恶意诅咒!
第三部分:崔郑秘密勾串的经过人事的安排龃龉与退让(1)
在国民政府下正式的故宫博物院组织成立以后,将委员制改为院长制。易寅村做了院长,自兼古物馆长;副馆长仍旧给了马衡。原来内定的是张继为副院长,却没有实现,仅仅要他做文献馆馆长,沈兼士为副。图书馆长是江瀚,袁守和为副。俞星枢做总务处长,李玄伯做秘书长。我是简任秘书,还任命了一秘书李璧臣,他是湖南宝兴人,那时年龄已过60,是一位旧学的地理家,是蔡松坡的老师。我们都在故宫博物院改委员为官,但是不给钱。
北大方面的先生们都在北大有原来的薪水。李玄伯是农矿部的开滦矿务督办,因为开滦是英国公司,向例中国有一个名为督办的拿钱大官,每月薪给以英镑计算,待遇之优,为政府任何官所不及。玄伯是在易、李在东交民巷时代萧瑜拉牵成了寅村的女婿,照例部长女婿,自然应得这个优缺了。俞星枢是农矿部参事。我在农矿部同本院名义一样,还兼着农矿部驻平保管处主任,都有部薪。
此外,专任本院职员的俸给工资,国库却没有预算,仍旧由本身设法,以开放卖门票为基本。事业费就是我向中华教育基金会请求补助的那一笔3万元,逐渐地提还应用生产。那时我专为古物馆帮忙,给他传拓事业上不少补助,所以马衡还同我比较接近,引起了他馆的不满。
我为什么在玄伯下面呢?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当时有同我与寅村间处在一样的情势的一位朋友,湖南人左霖苍,他也是寅村的老友,他在寅村未任农矿部长以前,由北平战地政务委员会蒋雨岩(作宾)派充开滦矿务督办,寅村做部长,他想部中加一任命,这把椅子是千妥万当的,不料却将他调任参事,而以此缺让与玄伯。
他很不平,利用我在故宫的地位问题,借题发挥去责问部长,他说:“论资劳、论辈分,某决不应在某之下。”
“待遇却是一样,现在都拿部薪。”易答:“将来故宫有钱,他们都同等待遇。因为玄伯年轻要借这个名义,可以得‘简任’资格(民国时“简任”之意等同、厅级别高级教授)。他的督办没有资格送审。吴瀛不在乎,他的‘简任’早已经审查合格了,他在故宫的简任秘书,就是是我的院长助理,谁都清楚的呀。”
他们的一问一答似乎都有理,左霖苍告诉我,他奇怪我何以安之若素?
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我答复他说:“我有好几个原因:其一,我在别处任职作官,我在故宫博物院不能承认是正式任职作官;其二,他既因为关照女婿,我们这样的交谊,以我的地位,如何同他的女婿争坐位呢?不成体统;其三,我太喜欢这个博物院了。这个玉雪可爱的孩子,我与有生养保育之功,我绝不肯离开他。他既说怎样就怎样吧!我为什么争这些小名小节!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乃是我此生之志,根本不在为官,而为文作画是自幼便立下的志愿,更是我的兴趣所在,亦将伴我终老。”霖苍当然不说什么了。”
其实我若真做故宫秘书长,那些北大先生们或者又要同盟罢工正未可知。当年我在内务部是制衡和管理故宫的角色,自然和北大派系种下的矛盾是解释不清的,我虽一人事孤力单,好在彼此都是为了故宫的事业,没有私欲。人生就是这样的,有些事情既然解释不清,也就不必解释,各自消化就是。寅村也明白,却因关系到他的女婿,不便说透,他向我表示,希望我帮玄伯的忙,尤其是在文字上?因他自幼留法、中文反而很差,我对于老朋友要我关照帮他女婿,如何可以推辞呢?但是,帮得了吗?我心上知道:个性太不同了。除非他真肯虚心。我又知道:他决不!只有等待自然的发展。
在最初的时期,院长没有来,假使有一个副院长呢?应该是副院长当家,如照内定的发表,当然是张继,事后寅村对我说:“张继神经,又要听神经太太的支配,不能让他当家。那是石曾的意思。”于是有人提出增加一个副院长陈垣,恐怕也是玄伯的意思。
第三部分:崔郑秘密勾串的经过人事的安排龃龉与退让(2)
陈是北大派实际的领袖,他若出来,院长必成傀儡,寅村当然反对,于是副院长僵化了产生不出。张溥泉(继)大不高兴,尤其是他的夫人崔振华,这里埋藏了一个很大的延期爆发性炸弹。但是,没有了副院长,秘书处大权在握,秘书长地位重要,一面也加重了负担,李玄伯却在这个形势之下,欣然地肩当起来。我当初以为不用张继,也是秘书长要当家,后来,深知了张的行为,觉得所虑也是。但是,为什么又许他呢??
在玄伯没有来到北平上任以前,我主持着秘书处,李璧臣新来,帮些手续上的忙,但情形不熟。俞星枢任总务处最初同秘书处并未分家,我们两处共和而治,到也稳当,院长的签署印记,都寄交我掌管着,公文都在我最后的核定下用院长名义决定。各处馆都很相安。
一天,玄伯来了,我们都到前门车站接他,他以新贵的姿态出现,他向每一人执手道谢,他谦恭地说:“我是一个半途开小差的逃兵,今天回得家来,对诸位真正惭愧得很!”
第二天他到任了,我自然首先将院长的署名核阅印记一一交给了他,在我的意思,这些印记,等于最后核定权所寄托的,等于交印,以后他便是执行院长权的代理人了,这是通例。
他接收了以后,没有什么表示,却轻巧地顺便交给了李璧臣,说是:“请李先生管了吧!以后,也就由李先生盖用好了!”
我们都有些莫名其妙,我既给了他,只有由他处分,没有说什么。李璧臣也就收了,背后问我“怎么办呢?”我说:“我不知道,你且收着或者他要用时问你要。”后来,有些公文,他看了,我们都看了,璧臣请示他“要盖院长印记么?”他说:“你盖好了!”于是李先生胡乱地盖用着。好在我们都同室在一张大桌上办公,事实上不会错误的。我以为过往的事,我经手的最多,当然都参预,也称是帮他的忙。
隔了若干天,我接到一封农矿部科长余千山的信,这余千山是易院长的同乡学生,非常憨直鲁莽的朋友,他对老师忠心耿耿。因为我是他老师唯一的同学,也非常恭敬恳挚,他曾经服务本院古物馆,现在还在农矿部中做科长,他住在部长公馆,同玄伯也不合式,这时,他忽然发现玄伯给他老丈的一封信,内中说:故宫的事,依然是某人持把着不交给他,却仅仅叫他看守“印记本戳”。于是余千山就在这封信上转知我,劝我全部给他,不要再掌事。
我恍然大悟了。原来玄伯不知道,长官印记是各机关幕僚长照例掌管代行时用的,他以为让他保管是看不起他,而我天天在那里帮他是把持着不走。
我用什么方法表示我的不把持呢?我决定不到院整个离开了让他问事,是最彻底的方法,好在我本有专责在农矿部保管处,我可以事忙来推托掩饰这个痕迹。于是我不去了。
这样,过了若干天,忽然,玄伯同了俞星枢光顾到舍间问我:“为什么不去?”劝我务必照旧去帮忙。
“不必罢?”我说,“我有空自然会去,现在呢?我这一面事情不少,有空就来。”
玄伯说:“以前,不是每天去么?请还照旧。”
我说:“那是,我恐怕经手的事有不接头的要备顾问,现在,不必了。”
他说:“不!现在,我们商量着要想编辑一种每周出版一次的刊物,要想请您主编。您对故宫成立前后是最知情的,感情也最深,实际付出精力最多的人由你写一组故宫创建的文章,必定很有价值,就请屈就此职吧。来吧!我们商量着办。”
“是的!顶好是您来主持。”俞星枢接着说。
“论这事,我当然赞成。”我有些被感动了,看来玄伯不是完全不懂事理,我说道:“但是,两位哪位主持都好,何必我呢?”
他们同时说:“不!我们都有专责,您的文章,才华,是我们素来敬重与佩服的,此事非您莫属,当然还是您来好。”
我答:“各馆,我恐怕调不动。”
第三部分:崔郑秘密勾串的经过人事的安排龃龉与退让(3)
李说:“我想没有什么吧。否则,我们明天通知各馆开会时提出商量一下好了,请您务必到。”
“是的!”俞说,“明天大家商量。”
我不好意思,只好答应明天去。他们说了些其他的闲话,去了。
我对行政事务早已厌倦,只是不得已为之,而对文字工作却颇有兴趣,对于这本周刊,我是很有些自我冲动,并愿意完成这桩事情的。
同天,他们走了之后,有个朋友来闲谈,我告诉他这些经过,并且现在的为难。他说:“算了,故宫这样的工作,是如你老舅庄思老这些老先生们养老之事,你正年富力强,远大的事多得很,何必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 这个神武门风水坏了,里边都是历代的鬼魂作祟,憧憧往来的,都是些冤魂魅影。你看,自从清室倒霉,主持者都没有好结果的,这个臭毛厕,奉劝不要掏了。”
“你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答复他,“你要知道,你说的第一点,表面似乎有理,但是你要晓得,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定的局面之下,没有一定的是非,朝令夕改,我久在内政部同市政府不能说没有事可做,但是我们所有的设计,对上几经争论,费了许多周折,总算成功。到了下面变成什么样,你一点也看不见,不如干脆说一点也没有了。我做一个直接亲民之官罢,更非混蛋不可?到处受着军人的控制,你叫我们做什么事?不如做这样一部分文化工作。譬如今日做一间陈列室的展览,明日发行一本刊物,发现一些被埋没的文化,立刻就呈现在自己的面前,好坏都可以自慰,自己看见了成绩,不比天天做空文章有道理得多吗?第二点,你那迷信,不能说一点没有道理,我们正要克服这迷信,荡涤这些鬼魅,清除这毛厕。”
他笑了,他说:“好!你去荡涤罢,清除罢?我看你不要被鬼魂拖倒,变成五鬼闹判,不要被拖进毛厕里!我替你祝福!”
我答:“那有什么办法呢?要看人力与鬼力之比!”
“且看罢!”他说。我们作了一个会心的苦笑。
他走了,临走,他又说:“你还不知道,当今之世,人力与鬼力之比谁更强吗?”我没有说话,送他走了。他临走的语音,一直在我脑子动荡着,驱之不去,这样的沉思地迷糊地睡着了。
到了第二天,我到院参加了会议,明确对于发行刊物的事情,周刊由我主编,材料由各馆供给,由我自由选择,大家一致同意了,就在这间原来的公共办公室内开始工作,专门指定了两个书记帮助抄录排版。我于是又经常到院,心安理得,非常高兴地参与了日常编务等公事。
第三部分:崔郑秘密勾串的经过编印计划到蒋、张捐款
在1929年的10月,我主编的《故宫周刊》发行问世了。另外还有月刊一种,是古物馆由俞星枢在主办。以后还陆续发行了《故宫书画集》、《故宫》、《故宫名扇集》等长期刊物,还有各种书画古物的分类单行本以及大幅单页等。
文献馆发行了《清宣统朝中日交涉史料》、重整《内阁大库残本书影》、《文献丛编》、《清代文字狱档》、《清代外交史料》、《太平天国文件》等。
图书馆印行了《故宫所藏展本书目》、《故宫展本书库现存目》、《清乾隆内府舆图》108张、《故宫方志目》、《影印善本书影》、《影印明史本纪》、《影印天禄琳琅丛书》,以及各种单行罕见书籍多种。
我们在故宫发行周刊以后,故宫各馆流传事业有一个普遍的发展,印品以及前有拓片印谱,后来陆续分印由我设计利用所制造的日用文物,如日历、信笺、信封、挂片等等,因为后来我们落荒而走,没有结束这个统计,然而不下千种,是大致不差的。我与玄伯的意思,是想有一个10年或5年的计划,将所有本院文物完全摄制了副本流传,做一个既可普及又便保存稽考之助,这是我们两人完全相同的见解。
所以,姑且以周刊发行为这一个断代的开始,至以后内祸外患为止的某一时期止,确是本院一个黄金时代。我现在郑重在此提出,以下再来分叙它的经过与原因。
本周刊开始的期间,本院本身的经费,还没有可靠的来源,因为我没有主管总务,不知道细情,大约除了开放收入,以及中华教育会补助基金用在古物馆较多的流传出品如拓片、印谱等类的收入而外??流传费收入支出照例是独立的??不专的恐是由易先生在农部方面借助,但是知道迟早可以有着落,事业已经可以放胆进行了。于是一切刊物才着手刊行,我起初是与在北平的商务印书馆的印刷厂??京华印书局??接洽承印。
我们希望有大量的经费来源,我们提出了以前因为有“助南”之嫌的处分金砂、银锭及无关文化物品案,大致根据前订的条例稍加修正,请求国府批准实行了。
物品重要部分,是金砂、银锭、绸缎、皮货、食物。食物之中,有药材、火腿、茶叶等等,品目繁多,我们分别多种的方法:标卖、拍卖都来。那时,已经组织了一个发售所零卖。同时,有一专门发行印品的发售室,也有寄卖。有钱了,结果自向多方面发展。首先,我们为了要达到我已经提过的流传文物大规模的计画,我们要自己组织一个印刷所。要能够发展到最近代化,艺术高尚规模宏大的唯一印刷工厂。
马衡向我介绍了一个德国回来专门摄影印刷家杨心德,经过了我们多次的接洽,认为满意,我们与他们商量合作,先行利用他们已有的机器移到神武门试办,由本院以神武门外一带的兵房修理应用作为厂址,一方面顾全他们原有的已成之局,二则也是为了恐怕牵涉政治,免蹈历来官办的覆辙。这个工厂定名为故宫印刷所,杨心德以技师兼经理,用人行政,我们都不干涉。本院的刊物,自是印刷所的基本生意,无待外求。它第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