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迪奥兴亡录之帝国朝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帕拉迪奥兴亡录之帝国朝阳-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论是帕拉迪奥还是诺维尔,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得到图什凯底亚的支援,无疑将对战局产生予本方非常有利的影响。但对于图什凯底亚自己来说,却很难判断出究竟采取怎样的态度才对图什凯底亚自身最有利。当然,最后的决定权是在图什凯底亚的太阳王,也就是卡欧赞迪斯十八世贝肯隆国王的手里。但是,图什凯底亚朝臣的意见却可能会起到影响国王决定的关键性作用。而在众多玛迪亚的文武官员中间,有着最大影响力的,毫无疑问就是王国宰相和“五圣将军”。 
  作为使者的玛丽安贝尔,当然不能够被动的坐等贝肯隆国王的决定。诺伊曼派遣她来做使者,也是希望他这位智勇双全的侍卫长可以积极的采取行动影响图什凯底亚国王的态度。 
  不过,这里面稍微出了一点意外,本来在诺伊曼的计划中,他是想让玛丽安贝尔促使帕拉迪奥与图什凯底亚制定同盟,商讨日期,共同进攻诺维尔。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还没有等帕拉迪奥有所行动,诺维尔却已经抢先向帕拉迪奥宣战。结果,玛丽安贝尔的任务也就从一开始的约请图什凯底亚共同进攻,变成了直接请求图什凯底亚支援帕拉迪奥,共同对抗诺维尔。 
  也就是说,从“同盟共伐”变成了“求援”,任务的难度已经加大了。 
  现在需要玛丽安贝尔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拜访图什凯底亚的那六名重臣,先摸清楚他们的想法。然而,玛丽安贝尔还没有来得及想出怎样才能和他们会面的办法,却已经接到了其中三个人要求会面的拜贴,分别是宰相伯尼尔,“雪晶将军”罗琳妲嫡以及“鬼魅将军”肖特。会主动的邀请帕拉迪奥的使者见面,至少证明了这三个人有和帕拉迪奥合作的意向。对玛丽安贝尔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消息。 
  玛丽安贝尔首先去拜访的,是图什凯底亚的宰相伯尼尔。虽然他并不是武将,在图什凯底亚军中的影响力可能比不上“五圣将军”。但在官僚编制中,他的地位却在除了大将军海伦洛赫之外的其他四位“五圣将军”之上。而且说到对国王的影响力,王国宰相也应该是首屈一指的。玛丽安贝尔之所以决定首先去拜访他,也是希望从他的态度中推断出贝肯隆国王现在的想法,然后再确定下一步的行动。 
  宰相府坐落在太阳宫的西面不远处,占地面积并不大,却修建的非常精致,这恰好和宰相伯尼尔本人给人的感觉相同。伯尼尔的身材不高,比玛丽安贝尔还要矮一些,却一点也不会让人觉得他只是个文弱的书生。不仅匀称结实的身体凸显出干练的气质,略微有些鹰勾鼻子和他那最引人注目的金色眼眸的搭配更使人印象深刻。 
  看起来为了招待帕拉迪奥的副使,伯尼尔也经过了一番精心的准备。不仅在宴会厅中摆设了丰盛的图什凯底亚特色料理,还从太阳城中的艺人行会里找来了最好的舞女表演舞蹈助兴。他本人则穿着做工考究的紫色礼服,还佩戴着镶着钻石的白金胸饰。在图什凯底亚的风俗里,主人佩戴胸饰的价值表明着他对客人的欢迎程度。玛丽安贝尔出使前事先特别的了解过图什凯底亚的风俗,所以她能了解伯尼尔的用意。尽管那可能只是形式上的欢迎而已,她还是首先向伯尼尔的招待表示了感谢。 
  但当宴会开始了以后,话题却一直徘徊在民俗、文化乃至艺术的领域。玛丽安贝尔并非对这种话题没有兴趣,但是她此时的心情却不允许她津津有味的高谈阔论,只是作着应酬性的对话罢了。伯尼尔却非常轻松的侃侃而谈,似乎是在有意识的考验着玛丽安贝尔的耐心。 
  玛丽安贝尔知道伯尼尔是在故意的扯开话题,但却不知道他这样做的用以是什么。时间长了,她的心里产生一丝焦躁的情绪,但马上就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也应该保持镇静。她尽量的掩饰住自己心情,继续和伯尼尔进行那些无谓的对话。 
  但无论她如何掩饰,玛丽安贝尔那心不在焉的样子却完全的被伯尼尔那金色的眼眸捕捉到,图什凯底亚宰相的嘴角略微的扬起一张纸的厚度。而恰恰在这个时候,舞娘们的表演也到了一场的终结。伯尼尔轻轻的冲她们拍着手,而头却转向了玛丽安贝尔的方向。 
  “玛丽安贝尔小姐,看来贵国的状况很不乐观的样子。” 
  “宰相大人,这句话从何说起呢?” 
  “因为,你的焦躁不安,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啊。” 
  没有掺杂讥讽和挖苦的感情,伯尼尔用表面上很善意的态度指出了这一点。 
  玛丽安贝尔了解到自己和图什凯底亚宰相之间,在精神成熟程度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不过,她实在是没有必要为此过于自责,玛丽安贝尔和伯尼尔不仅有着十岁的年龄距离,而且在各自朝中所处的位置也有着天壤之别。如果图什凯底亚的宰相还不如帕拉迪奥皇帝的一名侍卫长老练沉稳,那才是会让人不可理解的事情。 
  但是,一上来就被对方掌握了自己的底细,对谈判肯定是相当不利的。在这样的状况下,玛丽安贝尔决定与其硬撑着故作镇静,不如坦诚的承认自己的窘境。 
  “帕拉迪奥现在确实处于比较困难的局面,但是单以军队力量比较,却绝没有处于下风。所以,诺维尔应该也没有那么容易就可以占到便宜。” 
  “帕拉迪奥皇家骑士团的厉害我们已经领教过了,不过,恐怕诺维尔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在战场上打败贵国军队的意思。他们出动大军,是想要拖垮帕拉迪奥军吧。恕我直言,这样下去最后战败的一定是贵国。” 
  “所以,图什凯底亚才更应该支援帕拉迪奥。” 
  “欧,我倒想听一听理由。如果连我也不能说服的话,恐怕陛下也不会接受贵国的要求的。” 
  虽然伯尼尔的语调很平淡,但是每一句话都给玛丽安贝尔心理产生了沉重的压力。虽然她在剑技上罕逢敌手,但论起辩才,却完全没有信心说服这位老练的宰相。不过,现在的问题不是玛丽安贝尔能不能说服伯尼尔,而是她必须要说服。想到了这里,她的心情反而镇定了许多。 
  “诺维尔下决心和我国打消耗战,自己也必定会有很大的损耗。在这个时候,如果图什凯底亚能够从自己掌握的第七山谷进军,诺维尔方面的防御力量一定会很薄弱。这样,不仅仅是我国,图什凯底亚自己也一定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 
  “如果只是这种理由的话,我们图什凯底亚进攻帕拉迪奥也是一样的。” 
  “不一样!如果帕拉迪奥遭到了两方的进攻,马上就会面临着亡国的危险。那么,我国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和图什凯底亚决战,最后获利的,就只有诺维尔。相反,如果图什凯底亚进攻诺维尔,那它则只会割地向图什凯底亚求和……” 
  “玛丽安贝尔小姐倒是很坦诚。”伯尼尔的脸上,忽然罩上了一层很严肃的表情,“不知道你对大陆的历史了解有多少?” 
  突然问到历史的问题,而且看伯尼尔的样子还是至关重要,玛丽安贝尔一时有些找不到头绪。不过,伯尼尔也没有期待着她的回答。 
  “从图什凯底亚建国的那一天起,图什凯底亚的历代君主都只是想要守住自己的领土而已。作着统一大陆的梦的,从来都是诺维尔和戴茹的国王们。即便是这样,图什凯底亚也可以和平的走到今天,原因就是戴茹的脆弱。几百年以来,图什凯底亚其实都在暗中支持着戴茹,维护着阿托里亚大陆的均势。不过现在,那种均势却因为你们帕拉迪奥的建立而一去不复返了。” 
  伯尼尔说的确是事实,在历史上,虽然戴茹和图什凯底亚表面上也是夙敌,但每当戴茹几乎要被诺维尔灭亡的时候,都是因为图什凯底亚的介入而得以幸存。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图什凯底亚要屡屡扮演着这样的一个角色,原因就是图什凯底亚王室代代相传的大陆均势的理念。 
  三国当中,以诺维尔的军力最强,而图什凯底亚与之相差不远,而且拥有经济的优势,戴茹最弱。但如果图什凯底亚和戴茹联合起来的话,则力量远远的凌驾于诺维尔。反之,如果是诺维尔和戴茹联合的话,那图什凯底亚就会遭受灭顶之灾。但是,由于戴茹的力量太弱,和任一方联合消灭另一方之后,显然是很有可能会随后就被盟友击败。因此,戴茹不会轻易同任何一方结成同盟。 
  如果是图什凯底亚和诺维尔先将戴茹灭亡的话,在剩下的两国中,图什凯底亚会略处于下风,因此,这种局面的出现也不是图什凯底亚希望看到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图什凯底亚几乎独占着大陆上最好的耕地,扩张的愿望显然没有戴茹和诺维尔那么强烈。而戴茹是因为力量不足,虽有扩张的野心,却没有力量。在这样的形势下,图什凯底亚始终坚持着“大陆均势”的政策也是一种必然。 
  但是,帕拉迪奥的出现打破了平衡,三国的综合实力趋于接近,无论是哪一国先被灭亡,剩余的两国都有机会统一大陆。这样的形势下,就很容易出现像诺伊曼这样力图统一大陆的野心家。 
  “诺伊曼陛下想要做的,就是把图什凯底亚拖入战争的漩涡,从而使大陆的秩序陷入混乱哪。” 
  这是玛丽安贝尔第一次听到别人评述诺伊曼那个“征服大陆”的理想,伯尼尔的措辞激起了她的强烈排斥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诺伊曼的理念已经深深的印刻在女侍卫长的脑海里了。把那种对她来说无比伟大的理想,说成是把大陆的秩序引入混乱,玛丽安贝尔决不认同。即便暂时是在制造混乱,那也是为了建立更良好的秩序。 
  但是,如果站在图什凯底亚人的立场上,玛丽安贝尔却没有充足的理由反驳伯尼尔的话。 
  “恕我不能认同宰相大人的看法,这一次的战争,是因为诺维尔的侵略,帕拉迪奥只是在自卫和防御而已。即使是有人要破坏大陆的秩序,那也是诺维尔而不是帕拉迪奥。” 
  “其实如果诺维尔不率先宣战的话,帕拉迪奥也会向诺维尔宣战的吧。” 
  这一点玛丽安贝尔也无法否认。事实上,由诺维尔率先挑起战端,对帕拉迪奥帝国和诺伊曼皇帝来说,本来就是一个意外,他根本就是已经计划好了要进攻诺维尔。 
  “那么,宰相大人,您是决意要同帕拉迪奥为敌了。” 
  明确了对方的想法以后,玛丽安贝尔已经无法再掩饰自己的情绪了,她的语气和目光,都如同利剑一般的袭向了伯尼尔。但伯尼尔的金色眼眸中,却没有对此做出反击的回应。 
  “玛丽安贝尔小姐,请你冷静下来!” 
  经过了伯尼尔的提醒,玛丽安贝尔才发现自己的失态。确实,这个时候和图什凯底亚的宰相发生冲突的话,等于是把两国同盟的大计破坏了。在女侍卫长的心里,不禁暗骂自己的不成熟。 
  “虽然帕拉迪奥是混乱的根源,但至少目前还不是比诺维尔更危险的敌人。我也认为,现在的形势下,图什凯底亚确实同帕拉迪奥合作比较有利。但是,这样的结果就会让图什凯底亚从今以后,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中。老实说,我也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 
  这样的话,其实本不应该当面对帕拉迪奥的使者说。伯尼尔这么做的用意,可能是想要通过玛丽安贝尔把这些话传给诺伊曼,以此作为一种警告吧。 
  不过,如果他认为有警告诺伊曼的必要。那么,一定是认定帕拉迪奥帝国不会因为当前的这场战争而被打垮。 
  在离开宰相府的路上,玛丽安贝尔在反复的思考和回味中,明白了他话里隐藏的讯息。 
 
 
 
  
 正文 第十三章 风神的花园
 
  如同在舞台上的卖力表演的演员想要征服观众,征服舞台一样。演出一幕幕历史剧的,就是想要把历史握在手中的人,而他们需要付出的,确是比真正的演员更加沉重的代价。在所有的历史剧中,最波澜壮阔的,就是被称为“战争”的戏码。在任何一个时代,也不会缺乏想要主导这场戏的演员。于是,他们会想尽办法挤上这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 
  大陆历元年九月,诺维尔王国军步兵十五万、骑兵七万,共计二十三万军队把塔米塔斯米亚山脉第四山谷作为进军通道,入侵帕拉迪奥帝国。帕拉迪奥帝国年仅二十五岁的皇帝诺伊曼·帕拉迪奥亲自坐镇旧帕拉迪奥城,动员麾下皇家骑士团十万,外加步兵六万与其进行对抗。 
  诺维尔方面,军队的总指挥是诺维尔王国的大将军伊格里德,率领先锋部队的六万人的是奥汀万夫长。此外,诺维尔军的阵中还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王太子,年仅十六岁的莫伦特·诺维尔。 
  而在帕拉迪奥的一方,由皇帝兼皇家骑士团团长诺伊曼亲自挂帅。而在皇家骑士团的四位副团长当中,除了戍守在图什凯底亚边境的蒙坎将军以外,其他的三位埃克米修、巴班吉达以及明克斯将军全部出战,先锋官是三十六岁的巴班吉达将军。 
  提起这位巴班吉达将军,在帕拉迪奥军中的风评并不是很好。原因不是因为才能有什么缺乏,而是他的性格上有些让别人难以接受。总的来说,巴班吉达是一个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孤僻的人,如果只是这样还好,关键是他做事情过于认真,对别人的错误也从不抱持宽容的态度。 
  举一个例子来说,有一次他的一位部将因为喝醉了酒,与某个村庄村民们发生了口角,借着酒劲放了一把火将村里的粮仓烧毁。等到第二天他清醒了以后,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大错误,不仅到村子里去陪了罪,还表示愿意拿出钱来赔偿村里的损失。但是,这件事情在第一天的晚上就被人报告给了巴班吉达,结果他下令逮捕这位部将,并且按照军法要对他处以绞刑。 
  事情到最后演变成村民们都来为这位部将求情,并表示既然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他也已经愿意赔偿损失,就不想继续追究他的责任。但是巴班吉达却主张:“损害了别人的财产当然要赔偿,但是违反了军纪也要受到惩罚,两件事情不能相互抵消。”结果还是处决了那名部将。 
  尽管这种严苛的治军方式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巴班吉达率领的部队军纪确实是最严明的,从战场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就可以反映出这一点。他曾经在五年前一次和诺维尔的边境冲突中。在一天之内,七次击败了诺维尔的军队,以至于当诺维尔军第八次发动进攻的时候,看到了他的旗帜,便自动的退兵了。 
  塔米塔斯米亚山脉的第四山谷是全部的七条山谷中,比较宽阔的一条,其中最宽的地方,足可以让两百个人并行而丝毫不觉得拥挤。不过它东侧的出口处却比较狭窄,只能容得三四十人勉强通过,整个山谷成一个花瓶型。此外,它还有一个别的山谷不具备的特点,因为山谷的西侧地势较低而东侧较高,两边气压的差别造成了山谷中终年都不时会有大风刮过。因为这个原因,这条山谷被人们命名为“风神的花园”。 
  由诺维尔的奥汀万夫长率领的六万诺维尔军已经穿过了“风神的花园”,在山谷口外扎营,随时都有可能突袭不到一百里外的旧帕拉迪奥城。而巴班吉达率领的四万骑兵也在诺维尔军的对面布下了防御阵型,和诺维尔军形成了相持的局面。 
  这场帕拉迪奥与诺维尔战争的第一幕,就是由这两支部队拉开的。 
  和以骑兵为主力的帕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