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前进! [德] h·古德里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坦克-前进! [德] h·古德里安-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这些坦克和修理人员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脱险。 
  坦克乘员的服装 
  战斗分队坦克兵的军服是黑色的,其它战斗和后勤分队的军服都是发灰的保护色。实践证明,坦克兵穿的紧腰短服和紧腿长裤是很实用的。穿着这种服装的坦克乘员可以在车内自由活动,在快速进出车时不会挂住什么地方。战时着黑色军服不很合适,因为这种颜色很突出,容易暴露坦克。 
  皮鞋的底子上没有钉子,后跟也不上铁掌,否则会影响乘员在光滑的甲板上活动。有些乘员喜欢穿皮靴,这在冬季和泥泞地是有其优点的,但是夏天穿皮靴未免太热,而且在腿脚受伤时还要割开靴筒。每人还有一付短皮裹腿,但很少有人用它。 
  坦克乘员头上戴的是黑色船形帽或滑雪帽,和平时期戴的是圆形军帽。滑雪帽有硬帽檐,特别是坦克指挥官的帽子都有帽檐,这不但可以防止雨水直接打在脸上,也可以防止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其缺点是,帽檐常常碰装甲车体。 
  坦克乘员在战斗过程中几乎从来不穿大衣,以免妨碍活动,但是,乘员只穿短上衣又不足以防寒,坐着的时候甚至不能把整个背盖起来。我们有些乘员从敌人那里缴获的皮背心,在俄国的严冬是非常适用的。宽敞的毛线衣也很防寒。 
  我们的军服内衣,赶上好天气还算可以,在俄国过冬天,这种内衣未免太薄。因此,乘员们只好穿缴获俄军的棉衣,或者穿由家里寄来的绒衣。 
  夏天穿军服上衣是很热的,尤其是在南线(高加索等地)更受不了,因此允许乘员穿短袖黑布衫。这时军队符号就直接钉在衬衫上。在非洲作战的坦克乘员着适应当地特点的茶褐色军服。 
  每个坦克乘员都有两个盛东西的布口袋,一个由后勤分队携带,另一个装内衣之类的必需品,放在坦克里。换穿的军服和皮鞋究竟放在哪里,是很不好办的,反正坦克内部是没有放这些东西的地方。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坦克的尾部携带一个木箱,有的在炮塔尾部携带一个铁箱。但是,箱内的物品时常遭到子弹或弹片的破坏,有时整个箱子脱落丢失。 
  每人都有一块雨衣篷布,下雨时可作雨衣用,也可用以进行伪装。 
  坦克乘员在坦克内不扎武装带,也不带匕首,这些东西和手枪套一起放在易取的地方。手枪总要随身携带,以便随时都能用以自卫。遗憾的是,我们的手枪太大,装不进裤子的兜里。 
  车内没有放钢盔的地方。钢盔通常固定在坦克炮塔上,但这样容易丢失。没有钢盔又不行,因为下车后,尤其是进行徒步战斗时,它可以防止弹片伤及头部。这种钢盔对于由炮塔内探身出来进行观察的指挥官来说,虽然也是很需要的,但并不适用。 
  给养补给 
  坦克兵的给养补给,总的来说还是能够满足需要的。紧急备用品和二、三日份的给养,存放在无线电员旁边弹药下边的箱子里。在艰苦的战斗中,还要给坦克兵发放特别口粮。这种口粮包括含有大量维生素的糖果、巧克力、葡萄糖和甜点心。大多数的坦克兵都喜欢抽雪茄烟,而不愿意抽卷烟。偶尔也供应一些付现钱的商品。 
  行政管理和财务主任负责给养补给、组织售货、发放服装和津贴以及邮政事务。这些负责人都是一些有经验的军人,他们能及时把给养送到部队,以改善战友们的前线生活。有时,在情况多变的条件下,把一些贵重的物品丢掉了,一般也怪不得他们。使人惊奇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如此重要的、事关军人健康和福利的任务还是完成了。坦克兵和其它兵种一样,每个分队都有一套野炊具,尽可能装载在通行力较高的卡车上。这个车上的炊事员和司机都要不倦地工作。连里的司务长都关心使野炊车尽可能靠近战斗分队。在战斗间歇时间,坦克乘员常常能吃到热食,有时还能保证有几个菜。如果野炊车没有跟上战斗分队,用保温筒将热食和热咖啡送到前面。 
  医疗卫生勤务 
  医疗卫生勤务也应当根据机动作战的行动特点来组织。援救及时,贡献加倍!遵循这一原则,挽救了许多坦克兵的生命。因此,卫生员几乎同修理工差不多,也要乘坐装有电台的装甲车辆,随进攻部队之后跟进,在战斗过程中要急救和后送伤员。遗憾的是,不是随时都有卫生车,这时只得利用普通汽车或其它输送工具。卫生勤务军官和军士不惜个人生命,奔跑在炮火之下,因此伤亡最大。从战场抢救伤员常常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当坦克停在敌火之下不能开动时,抢救伤员就更加困难。如进攻部队前进速度较快,这一切困难就很容易克服了。这时,救护车就在进攻部队之后跟进,迅速把重伤员抢救到师救护所或送到野战医院,以便进行必要的手术。 
  分队也采取一切措施护理伤员,伤员也力求在康复后及时返回本连。为不致失掉同本连的联系,许多坦克兵都在团卫生所进行医疗。 
  小结 
  本节只是综述了对坦克部、分队的战术有一定影响的物资技术保障工作几个重要方面的经验。目的是想说明技术装备和物资技术保障对坦克分队战斗运用及其指挥的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坦克乘员要使坦克能起到活动的战斗兵器的作用,就要设法让自己的车辆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并得到一切必需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装甲坦克兵装备有非常昂贵的战斗车辆,补充损失要遇到很大的困难。工作很协调的专业人员也难以替补。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必须在技术和战术方面正确使用后勤分队,合理分配补给品和保障后勤分队不受空中和地面敌人的袭击。战斗分队和物资技术保障分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使它们保持密切的协同,除了要有经验以外,还要能互相援助。战斗经验和战友间的支援,能使坦克发挥出战斗力,从而促进战斗的胜利。 
  文中使用的专用术语和数据 
  1 .燃料 
  行程(活动半径)——坦克加满燃料以后能在公路上行驶的距离。 
  燃料消耗定量——坦克每行驶一百公里理论上消耗燃料的公升数。每团每辆坦克的燃料储备为两个半定量,每辆轮式车为五个定量。 
  根据地形情况,上述燃料消耗定量可能增加一倍。在持续很长的战斗中,燃料消耗还要大得多。坦克携带附加油桶(每桶20升)或200 升的油箱,可以大大增加坦克的行程。 
  燃料计算 
  坦克型号油箱容量(公升)行程(公里)消耗定量(公升) 
  T…Ⅳ    470    130    300 
  T…Ⅴ(“豹”式)    730    145    400 
  T…ⅥA (“虎”式)    570    80    650 
  T…ⅥB (“虎王”)    660    100    550 
  运载能力 
  3 吨汽车可运载110 桶或11箱燃料2200升;4 吨半汽车可运载180 桶或18箱燃料3600升。 
  2 .弹药 
  坦克可以携带炮弹的数量:T…Ⅳ坦克——87发;“豹”式坦克——79发;“虎”式坦克——92发。 
  穿甲弹和榴弹所占的比重,根据情况和当时各种弹药的供应数量而有所不同。烟幕弹规定占8%。坦克乘员所带的炮弹常常超过规定的基数。编40辆坦克的坦克营运一个基数的弹药,需要用31辆4。5 吨的汽车。 
  3 .给养 
  每个士兵都要领到干粮。此外,坦克内还要携带3 日份的专用食品。每辆野炊车还要储存1 日份紧急备用给养(包括主副食)。给养补给车还应携带5 日份的储备食品,但是这条规定常常执行不了。   
  侦察和警戒 
  侦察同时也是很好的警戒手段。侦察和警戒要占用许多兵力兵器,在一场激烈战斗之后,侦察和警戒的任务更加繁重。由于德军士兵的疏忽大意,再加上兵员不足,有些必要措施往往不能实现。侦察和警戒不力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战斗失利的原因。 
  侦察 
  随着现代反坦克兵器火力威力的加强,进行地面侦察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及时查明敌人企图越来越重要了,因为拥有摩托化部队的敌军可能突然地出现并迅速变更部署。 
  在战时,不经战斗进行侦察一般是不可能的。由于反坦克兵器数量的增加,坦克侦察也越来越困难。只有在机动作战过程中或已在敌人防御中打开突破口时,地面侦察才能取得超越出局部地区的情报。在这些情况下,由侦察营派出的坦克侦察群往往能够渗入敌人配置地,并在数日内对敌人进行侦察,及时将敌人的重要活动情况报告给上级。在敌人组成绵密的防御正面时,只能派遣步兵侦察群,获取关于敌军前沿的一些情报。坦克群或由坦克和炮兵支援的强击群实施的战斗侦察,可以获取较为详细的情报。因此,侦察的组织和实施越发要依靠航空兵和专门的侦察机构。侦察飞机和专门侦察机构的情报,以及战斗侦察和地形勘察的结果,都是装甲兵拟制作战计划的依据。 
  如没有得力的侦察机构,为执行战术侦察任务,有时(特别是在接敌或在机动防御中)要使用坦克。但是,这种迫不得已的作法,实践证明是不合适的。从坦克的行驶速度和行程来看,它难以迅速接近和绕过敌人,并在敌人防御纵深进行侦察。另外,坦克履带的轰鸣会暴露它的行动。坦克电台的工作半径也较小,因此坦克侦察群出动时还必须配一辆中波电台车。坦克还要携带补充的燃料,有时是坦克自己携带,有时还要专门派出油料车。在观察不便和难以通行的地形上(例如东线),往往要派出工兵或摩托步兵分队支援坦克。这一切都使指挥感到困难,并使坦克分队的机动受到很大限制。这样的侦察群不能同敌人保持接触。完成战术侦察任务,利用侦察营的装甲汽车较为适宜。如果没有装甲汽车,可派出军官侦察群,乘坐通行力较强的吉普车进行侦察,或派出坦克营工兵勘察排的班进行侦察。但是,这样会造成很大的而且常常是不必要的损失。 
  坦克部队实施战术侦察的原则同于其它兵种。战术侦察的任务由部队指挥官直接下达。侦察群以跃进方式由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前进。侦察坦克在前进中以火力互相掩护,接近敌人的战斗队形。在规定时刻或在到达某一地区后,有时是随时将观察到的有关敌人和地形情况用无线电报告给上级长官。 
  最基本的一种侦察是战斗侦察。战斗侦察通常由司令部连的轻型坦克排实施,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由坦克连的建制坦克排实施。轻型坦克排起初装备的坦克只装有20毫米炮;后来装备了普通坦克连所装备的坦克。这样也有不利的一面,因为有些指挥官为使更多的火炮参加战斗,常把侦察坦克用来执行战斗任务。 
  经验表明,部队如果不组织好侦察和警戒,常会遭到很大损失。在不派出侦察的情况下,前方和翼侧警戒则会起到很大作用,为此要派出若干坦克排。 
  实施战斗侦察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只有经验丰富而机智的排长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担任战斗侦察的坦克派出的距离,根据地形条件而定,但要使第一梯队坦克和伴随炮兵能够支援它们。为侦察地雷场的情况,可使用以无线电制导的小坦克。派出这些小坦克的目的,首先是使“虎”型坦克营能够通过敌人的防御阵地。由于无线电制导的坦克生产数量有限,而且损失也很大,因此不是所有的坦克营随时都配有这种小坦克。 
  在执行战斗侦察任务时,即使没有补充命令也要进行地形侦察。在发起进攻之前进行地形侦察时,为便于伪装,只能利用汽车或徒步完成任务。 
  战时如何搞好地面侦察问题没有得到全面的解决。关于敌人的全面情况,只能在进攻过程中取得。 
  警戒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防止敌人的空中和地面的袭击,无论在正面和深远后方都要派出警戒。防御时,时常没有绵亘的防御阵地,这就需要在正面上加强警戒,因为突破前沿的敌军坦克,以及伞兵和游击队随时都可能进到距前沿很远的地方。 
  战争过程中,坦克部队的对空防御越来越具有重大意义。空袭时,运动中的坦克分队采取疏开队形;驻止的坦克分队则分散配置,进入掩体并采取伪装措施。各种高射兵器要一齐开火。事实证明,在坦克炮塔上安装高射机枪并不是好办法。专门的防空坦克一直没有研制出来,直到战争快结束时才生产出几辆样车。 
  行军警戒 
  坦克部队行军中警戒的组织,要比步兵警戒的组织简单得多。由于坦克易于做好战斗准备,不必把坦克纵队分成先头支队(前卫)和主力。为保障坦克纵队顺利前进,需要派出前方尖兵(一个加强排或加强连)。 
  前方尖兵的行动如下: 
  1 .担任前方尖兵的排以疏开队形前进,坦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的大小依观察条件而定,但必须保证坦克能互相支援。 
  2 .受到最大威胁的前行坦克,必须得到跟进坦克的火力掩护,因此,跟进的坦克应与前行坦克错开一个角度,以便在必要时能立即开火。为首的两辆坦克的火炮应装填好穿甲弹,以对付突然出现的敌军坦克。 
  3 .在转弯处、高地棱线之前,以及在森林或居民地的出口处,必须作短暂的停顿,以便进行观察。在其它地段要加速运动,以弥补用于在这些地方进行观察的时间。 
  4 .运动中,前面的两辆坦克向前方观察,跟进的坦克则向左、右观察,必要时还可向后观察。 
  5 .排长位于排的中央,确定排的行进方法。根据情况,排可采取跃进的方式或交互跃进的方式前进。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排长应在前面行进。担任前方尖兵的坦克连连长,在先头排之后行进,航空兵联络军官、各加强排的排长和炮兵连连长,与坦克连连长一起行进。在出现复杂情况时,连长应随先头排一起行进。 
  6 .在接近可能遇到敌人的居民地、高地、渡口或森林地时,先头行进的半个排占领阵地,以便进行观察,另半个排则绕过这些地点继续前进,小心地接近可能遭遇敌人的地点。 
  7 .若前方尖兵与敌遭遇,并与敌展开火力战时,后面跟进的分队应迅速予以支援;当遭遇优势兵力之敌,而有可能或需要绕过这股敌人时,即应派出新的前方尖兵,原来的前方尖兵则支援其前进。 
  8 .关于战斗情况应及时通报给前方尖兵的指挥官,让他知道侦察群获得的情报以及空中侦察所获得的情报。 
  9 .前方尖兵必须得到工兵的加强,以便能在行军和在战斗中得到工兵的援助。 
  10.前方尖兵与主力纵队保持不间断的无线电通信联络,迅速向跟进的分队通报关于敌人、地形、道路和桥梁的情况,并通报俘虏的供词。 
  11.行军休息时,前方尖兵继续执行警戒勤务,在继续行军开始以前,应更换前方尖兵,以使其补充油料和给养。 
  大战期间,坦克兵团除派出前方尖兵外,还常常派出先遣支队。先遣支队的任务是,以积极的行动保障主力顺畅前进,并夺占战术上有利的地区。先遣支队至少要提前一、二小时出发。其编成依战斗情况和受领的任务而定。在法国,当道路良好并有可能绕过敌人时,通常由摩托车营或步兵营迅速抢占有利地形,而在东线,抢占有利地形的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