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 作者:黄泽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名城 作者:黄泽全-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达西赛义德博物馆等。城区东部的阿盖达尔橄榄园,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园长3.2公
里,宽1.5公里,是马拉喀什众多园林中最大的,园内橄榄树茂密,一望无际,其间还
有小型柑桔园和杏园,园内有6个巨大的蓄水池,水质透明,清澈见底,是经过暗渠引
来的阿特拉斯山上的雪水,是用来浇灌园林的。橄榄园有着大自然的朴素美,吸引着众
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城郊的阿特拉斯山,峰顶终年积雪,银光闪闪,是无限幽静美丽的
银白世界;山腰林木青苍,古树、幼苗交错生长,犹如一片闪着绿色光芒的海;山脚绿
草无边无沿,仿佛一幅巨大无比的绿色地毯,散落在上面的野花,红的、黄的、紫的、
白的,好像为地毯点缀的图案。阿特拉斯山间的瀑布,似白练从山上飞落而下,轻盈无
声,像飞天撒向人间的洁白花朵,秀美无比。
    摩洛哥独立以来,马拉喀什的工业发展很快,拥有纺织、榨油、食品罐头、粮食加
工等工业部门;郊区是富足的豪兹平原,阿特拉斯山上的雪水提供充足的水源,使之成
为农业灌溉发达的地区,盛产小麦、水果、椰枣、油橄榄等;交通也很便利,有铁路通
达尔贝达和拉巴特等地,公路更是四通八达,为游客到马拉喀什观光游览提供了极为便
利的条件。马拉喀什的手工艺品十分精美,人工编织的地毯更是久负盛名,成为抢手的
旅游商品。
    
      巴马科    
 马里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巴马科,位于国境南部尼日尔河上游西北岸,地处热带草原
区,宽阔的尼日尔河从城市南侧静静地流过,北面是青翠的山峦,市区终年绿树成荫,
风景秀丽。
    巴马科这个名称,在马里班巴拉语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巴马”意为“鳄
鱼”,“科”作河流讲,合起来即“鳄鱼河”。据说,500多年前班巴拉族人迁徙到这
里时,发现尼日尔河里的鳄鱼成群,时常伤害人、兽。一位名叫迪亚拉·穆萨的勇敢猎
手,杀死了那些凶恶的鳄鱼,使人们在河岸一带定居下来,形成一个村落,并给这个村
落命名为“巴马科”。另一种解释是,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班巴,“科”是“子孙”之
意,巴马科则解释为猎人班巴的后代。
    关于巴马科城形成的历史,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500多年前,巴马科一
带森林密布,狮狼出没,人烟稀少。
    居住在马里西部临近毛里塔尼亚边境的尼奥诺城的一个青年猎手,因与兄弟不和,
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来到今天巴马科这个地方,觉得是一块渔耕狩猎的好地方,便定
居下来。这位青年猎手待人热情,慷慨大方,经常接济贫困之人,于是很多人慕名迁来,
同他为邻居住在一起,形成村镇,成为巴马科第一代居民。
    巴马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曾经是非洲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黑人王国——
马里帝国(公元13世纪至15世纪)的中心,在法国殖民主义者侵占之前,是当时横贯撒
哈拉沙漠贸易的货物集散地之一。1883年,被法国殖民主义者占领后,便由一个商镇逐
渐成为法国殖民统治中心的所谓法属苏丹的首府,也是法国殖民者在非洲的一个立足点。
1904年,同塞内加尔的铁路修通后,巴马科的城市建设获得了迅速发展。
    今天的巴马科,城市人口70余万,是一座风景如画的城市。市区呈狭长形,掩映在
高大的非洲“火焰树”和芒果树丛中。尼日尔河河水清澈,在阳火照耀下碧波粼粼,河
上的轻舟来往如梭。一座800米长的巴马科大桥,将市区南北两部分连成一体。大桥北
侧是以刚果民族英雄卢蒙巴命名的广场和通往市中心的大道。桥南是城市新建区。市内
以自由广场为中心,街道纵横交错,街道两侧高大的芒果树郁郁葱葱,犹如搭上了绿色
篷帐。市中心的商业区,有现代化商场、超级市场,也有传统的非洲市场。大街上,男
人们穿着又长又大的阿拉伯式长袍,以白色和蓝色为主,而且尽管气候炎热,他们仍戴
着呢绒帽子。妇女们喜欢穿花花绿绿的印有人物或田园风光图案的非洲式连衣裙,袒露
双肩,脚上穿着红色或绿色拖鞋,也有的上身穿西服,下身穿裙子,脚登高跟鞋。马里
妇女喜爱头上包着花头巾,戴着金黄色耳环,其直径足有二三厘米,也有戴鼻环的,不
过直径比耳环小得多,那些有身份的妇女,大都要戴金项链和手镯。
    巴马科的房屋多是平顶长窗,用红颜色的砖砌成,带有浓厚的阿拉伯建筑色彩,又
反映出强烈的西非地区的特色,小巧美观。一幢幢白色的别墅和高层欧式建筑掩映在绿
树鲜花丛中。市内最高的建筑是塔尖高耸的巴马科大清真寺和17层的友谊宾馆。巴马科
市区,几乎家家都爱栽种紫藤花作为篱墙花,在强烈的阳光下,这种花的颜色分外鲜明
耀眼。据说,这种花最早引自于中国,因此马里人把它叫做“中国的骄傲”。城区西北,
丘陵中有一座库巴罗小山,高约480米,曾是法国总督府所在地,现在总统府和国家机
关设在这里。山上树木茂密,花草芳香。从山顶眺望,巴马科全城景色可以尽收眼底。
山下有一座动植物园,园内有奇花异木和珍贵的动物。城内有一所艺术中心,收藏着马
里历史上的许多珍贵文物,同时展出有牙雕、木雕、角雕、鳄鱼皮袋和金银饰器等艺术
品。
    马里独立以来,巴马科市的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在城东的工业区里,有机车修理、
纺织、发电、食品等工厂。巴马科的手工艺品以制作精细而闻名,如木雕、象牙雕、金
银饰物等,异常精美,享誉西非,是游客争相购买的纪念品。
    
      廷巴克图    
 马里历史名城廷巴克图,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尼日尔河中游北岸,是古代西非和
北非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从公元14世纪中叶起,相继成为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重要
都市,在阿斯吉亚王朝(1493年至1591年)时期,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世界各地
的伊斯兰学者纷纷到这里讲学布道,那些能工巧匠更是在这里大显身手,使这座城市声
威远震,与开罗、巴格达和大马士革齐名,是当时著名的伊斯兰学术研究地之一,市区
多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遗址,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遗
产保护名录。
    廷巴克图,又译为“丁布各都”,亦称“通布图”,为1087年图阿雷格人所建。图
阿雷格人是非洲著名的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为了寻找水源,他们赶着牛羊、
带着骆驼,驮着帐篷和其他生活用品,常年往返于阿鲁万纳和尼日尔河沿岸之间。据传
说,当年图阿雷格人每逢旱季,他们南下来到廷巴克图所在地的一口水井旁,围着水井
安营扎寨,雨季时便留下多余物品返回北方。这口水井由一名叫布克图的老妇人看守,
他们每次南下都说去“廷—布克图”,意为“布克图之地”,后来建立的城镇也称之为
“廷—布克图”,廷巴克图便是从“廷—布克图”演化而来的。图阿雷格人的这口水井
迄今依然保留着,供游人观赏,成为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
    历史上,廷巴克图因拥有理想的地理位置而得到迅速发展,而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重
要都市和骆驼商队的贸易要站。公元16世纪末期,摩洛哥人侵占,城市遭到破坏,开始
衰落。
    法国殖民者于1893年占领后,廷巴克图更加衰落破败,而且从此一蹶不起。今天的
廷巴克图,是在马里独立后得到建设和发展的,是马里最北部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通
布图区(全国八大行政区之一)首府。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廷巴克图是最早皈依伊斯兰教的城市,伊斯兰教在这
里发展的鼎盛时期,城内的斯科尔高等学府,有研究《古兰经》以及法学、文学、历史
和天文、地理等的学科。今天市内保存下来的最著名的伊斯兰古建筑是廷巴克图大清真
寺,也称穆萨清真寺或康康清真寺,建于马里苏丹艾尔·哈吉·康康·穆萨执政时期,
由著名的伊斯兰建筑师阿布·杜德吉于1325年到1330年设计督建,后来又几经重修扩建,
成为一组庄严肃穆、宏伟壮观的伊斯兰建筑群。清真寺由三座内院和两座宣礼塔组成,
其中一座宣礼塔为全市最高建筑。清真寺墙面呈深黄色,上面饰有各种图案和浮雕,并
刻有许多经文。寺内东西向有8排立柱,南北向有25排立柱,立柱林立,殿堂宏伟,尖
塔高耸,呈现出精湛的伊斯兰建筑艺术。市内的另一座名叫斯科尔的清真寺,建于公元
14世纪末,也是一座著名的伊斯兰建筑。据说这座清真寺是一位虔诚的伊斯兰信徒而又
乐善好施的贵妇人出资建造的。清真寺的宣礼塔建筑精美,祈祷大厅装饰豪华,厅外小
径环绕,院内北侧的房舍是当年作为斯科尔高等学府的教学场所。
    因廷巴克图地处水陆要冲,是撒哈拉沙漠通道和尼日尔河的联结点,自古以来商业
贸易活动十分活跃,迄今市区仍有数目众多的古老市场,充分显示出这座城市在商业方
面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廷巴克图之所以闻名于世,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在西非商
业上的特殊地位。
    廷巴克图现有1万余人口,极盛时期达到4.5万人,城市除几条新修的马路外,建
筑形式和布局基本上保持着15世纪的原貌。居民住宅为木石结构,多为两层,门上装有
门环和门钉,并装饰有五颜六色的铜质图案。市区有肉类加工、食品加工等工业,郊外
有航空站。
    廷巴克图附近农副产品丰富,是阿拉伯树胶、柯拉果、畜产品集散地和食用盐的中
转站,椰枣产量大,是游牧民和一部分城市居民的主要食粮。城市居民绝人多数信奉伊
斯兰教,保持着伊斯兰习惯,每逢星期五主麻日,万人空巷,清真寺内外人山人海,人
们虔城地做礼拜。
    
      杰内    
 马里南部古城杰内,位于尼日尔河内三角洲最南端、尼日尔河支流巴尼河左岸,碧
绿的巴尼河缓缓流过市区,市内沟渠纵横,小桥卧波,流水潺潺,各式建筑物掩映在高
大挺拔、郁郁葱葱的芒果树、棕榈树、香蕉树丛中,呈现一派热带水乡泽国景象。在古
代,杰内城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以光辉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和盛极一时的摩尔式建筑闻名
于穆斯林世界和热带非洲,是一座富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被联合国教育、科学
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据说杰内城建于公元前2世纪,以从事渔业和种植水稻为生的博博人是这里的最早
居民。随后,诺诺人、索宁人先后来到这里定居,以精通商贸活动而闻名。公元13世纪,
随着繁荣的黄金贸易的兴起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建立,城市得到迅速发展,极盛时期居
民达到5万人,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市内建起一批伊斯兰建筑和摩尔式建筑,成为
蜚声西非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从14世纪起,马里帝国、桑海帝国和摩洛哥人先后占领
这座城市。1893年,经过数次残酷争夺,法国殖民者以沉重的代价占据这座城市。在异
族人统治时期,市区建筑多次遭到破坏,城市地位逐渐下降,后来几乎销声匿迹。马里
独立后,虽然杰内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终不能像昔日那样声威四震。
    杰内城作为一座著名历史文化古城,为研究西非早期的水稻种植、青铜器和铁器的
使用以及伊斯兰教在西非地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市内最著名的建筑
是建于公元14世纪的杰内清真寺,占地637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5平方米,为非洲典型
的萨赫勒——苏丹式建筑。杰内清真寺的独特之处在于,整座建筑见不到一砖一石,是
用一种特殊的粘土和树枝修建的。数百根坚固的四方形泥柱支撑着沉重的殿顶,每根柱
子底基边长1米左右,殿顶有100多个直径约10厘米的通气孔,面向繁华大街的寺院正门
主墙上有3座高耸的塔楼,塔楼之间有5根泥柱连结,寺门高大气派。
    杰内清真寺结构新颖,色彩鲜明,式样独特,巧妙地将萨赫勒建筑风格和苏丹建筑
艺术融为一体,充分显示出马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精湛的建筑技艺,被称为精
美的建筑杰作。
    杰内古城区的民宅也独具风采。数户人家居住在一个硕大的方形院落内,两层平顶
式住房整齐划一地面向院落中央的公共场院,四周围以泥沙抹面的院墙,远远望去,高
于院墙的宅舍犹如一块块神工鬼斧般切削整齐的光面巨石。院落仅有一个供出入的大门,
木制的院门上钉有粗大的铁钉,住家轮流在出入口担任门卫任务,迎宾送客,护卫精心
积累的财产。在炎热的西非地区,这种民宅造价低廉,隔热防尘,舒适宜人,朴实大方,
经久耐住,曾享誉整个西非地区,如今在许多西非国家仍然保留着这样的民用住宅。
    杰内城现有居民1万余人,市区分为杰内——杰诺(即老城区)、卡尼亚纳、托农
巴和杰内几个部分,著名的摩尔式建筑散落在市区各处,使整个城市显得别致典雅,古
风浓厚。
    这座城市迄今依然商贸繁华,是马里南部地区的重要商业城市。市内有大型阿拉伯
市场,店铺林立,摊点密集,货物丰富,品类齐全,尤以出售当地精美的手工艺品著称。
附近地区农业发达,牧业兴旺,巴尼河鱼类丰富,因而杰内城又是马里南部地区稻谷、
小米、玉米、高粱、牲畜、肉类、肉虾、皮革、水果集散中心。粮食加工、肉类加工、
皮革制造等手工业发达。杰内交通依靠公路,城区以杰内清真寺为中心,10多条纵横交
错的宽阔马路通向全国各地。
    因杰内城位于低洼地带,历史上巴尼河曾数次在洪水季节河水泛滥,淹没城市,冲
毁建筑,泥房倒塌,加上终年气温干燥以及外部势力的入侵,市内许多建筑多为后来重
修和修缮的,那些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清真寺、建筑别致的王宫府第和独具特色的民用
住宅,使这座城市依然显得古香古色,典雅朴实。
    
      阿克拉    
 加纳首都和港口阿克拉,位于国境东南部,座落在西非大西洋几内亚湾畔,是非洲
最临近0°经线和0°纬线的大城市,绚丽的阳光,鲜艳的花朵,绿色的树木,蓝色的海
水,衬托得这座滨海城市十分美丽。
    阿克拉地处阿克瓦皮丘陵地带的一个小盆地内,不过几经沧桑,现在已经无法辨认
出这个小盆地了。阿克拉是一座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城市。早在公元15世纪末,欧洲人
来到阿克拉附近海岸地带的时候,阿肯族和加族居民已在这里建起村庄,定居下来,并
把这个地方称为“恩克朗”。在阿肯语里,“恩克朗”意为“黑蚂蚁”,据说当年村庄
周围有很多黑蚂蚁筑的蚁冢。历史上,葡萄牙人、荷兰人、瑞典人、丹麦人、英国人先
后到达这里,实行殖民统治,展开贸易竞争,掠夺当地资源。到1876年,英国殖民总部
从西面海岸的边角堡迁移到阿克拉,这座城市便成为“黄金海岸”殖民地的首府。
    从此以后,阿克拉便成为加纳的政治和经济中心。1957年3月,这个国家宣布独立,
将原来的国名“黄金海岸”改为加纳,并于1960年7月宣布成立共和国,阿克拉也就成
为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