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79-共和国红镜头 :中南海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879-共和国红镜头 :中南海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乔冠华又说了一遍,我仍不相信,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粗声莽喉地叫道:“那哪成!加纳还有危险,总理不能去!”    
    “出访不能取消,这是总理说的。我们不能因为人家遇到暂时的困难就取消访问,这是不尊重人家,不支持人家。这个时候去才能体现我们是真正的友好,真正患难的友情。”    
    我一听这口气就知道是总理的原话。    
    “要是再政变怎么办?总理要冒多大的风险……”我小声地嘀咕。    
    “别嘀咕了,马上还有个活动,你还要拍照,不要分散精力。总理你还不知道?每个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决不会贸然行事的。别担心!”    
    可我深为总理担心,按照惯例,这时的访问是应该取消的。    
    第二天上午,飞机如期降落在加纳首都阿克拉机场上。我心里像揣了个兔子,怦怦直跳。一出机舱就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什么恐怖的情景嘛!欢迎的群众依然兴高采烈……政府官员笔直地立在舷梯旁边,一切都在有条不紊按程序进行。我想,可能不像说的那样可怕吧?    
    走进市区,绷得紧紧的心弦彻底放松了。    
    滚烫的街道上挤满了身着鲜艳服装的妇女。她们不像地中海的妇女窈窕,个个显得体型富态,皮肤黝黑。她们不停地发出“哦哦……”的叫声,就像美国西部印第安人作战时的叫喊声。    
    我一问,原来是一种古老的欢迎方式,还真吓了我一跳。    
    欢呼声,盈盈笑脸,林立的周恩来画像和无数挥动的手臂,一直将我们的车子送到城市的另一端,那将通往海滨总统的官邸。    
    富丽堂皇的宫殿从暑气蒸腾的椰林里渐渐地露了出来,渐渐地清晰了。官邸门口排列着坦克,坦克外面站着全副武装的士兵,随着一声短促的口令,传来一阵哗啦啦的枪栓声,顿时像一枚枚钉子戳破了我们上方宁静的空气,发出可怕的回响。    
    我们一动不动地望着黑洞洞的枪口。    
    这时陪我们一起来的加纳官员忙不迭地跑到门口和士兵悄悄耳语,忠于职守的士兵只是将他们自己的官员放了进去,把我们留在门外的空地上。这时我才发现官邸的四周都是密密匝匝的大炮和装甲车……昨天的政变一定非同寻常,不然,这座官邸的人个个怎么都成了惊弓之鸟?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恩克鲁玛总统住的宫殿也太深了!怎么还没见从官邸里出来人。眼前黑森森的枪口让人不舒服……我看了看总理和陈老总,他们很平静,好像这一切都发生在预料之中的。    
    陈老总嘴角还挂着风趣的微笑……那从容镇静的神态,似乎不是面对警惕的枪口,而是在视察军事演习的阵容。    
    寂静中,我感到空气愈加凝固,愈加沉重。偶尔听到金属撞击的锐响,心头的担忧和焦虑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分分地在增加。    
    终于,那扇固若金汤的门打开了,惊恐已定的恩克鲁玛总统飞快地迎了过来。    
    我注意了一下端枪的士兵,他们并没有因为总统出来而放下手里的枪,还是直直地端着……这可能是他们的一种警戒方式吧?    
    总统歉意地向周恩来解释门外情景。周恩来微笑着表示理解,随后又交给总统一封毛泽东的慰问信。    
    年轻的总统感动地握住周恩来的手,许久没有松开。因为这双手在他最危难的时候送来了巨大的力量和慰藉!    
    后来,恩克鲁玛又邀请中国代表团到他的官邸作客,他还将他埃及血统的夫人介绍给我们大家认识。在非洲国家里,只有自家人才能看见家中妻子的容貌。显然恩克鲁玛将我们中国代表团视为一家人。    
    我为总统一家和我们代表团拍了合影。    
    总理见大厅里有张兵乓球桌,就提议和恩克鲁玛打乒乓球,他们慢条斯理,一推一挡,一拍一击,虽然技术都不很熟练,神情却十分认真和专注。    
    离开加纳后,就有三个还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向周恩来发出邀请。


《共和国红镜头》第二部分第四章 跟随总理畅访亚非欧14国(4)

    第四节 总理凯旋,主席亲自迎接    
    从总理那里出来,我对乔老爷嘟囔,没有主席像的照片,怎么选呀!乔老爷却批评我没有政治头脑:这么大型的新闻展览,全是总理的,别人怎么看?    
    转眼我们跑了七八个国家,几乎都是在赤道线走进走出的。对“热”的感受可以说是刻骨铭心,但对“热”的风光印象却十分模糊,尽管我天天在热带城市里东跑西颠的,可热带风光犹如过眼烟云。满心眼儿占着一条“流水作业线”哩!拍照、冲洗、选片、传真发回国内一系列程序要在当天完成,哪还有心思留神眼前的景观?    
    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也是临海的热带城市。    
    一天傍晚,吃过晚饭,正巧没有活动。总理提议我们大家出去散散步。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嘛,他笑着告诫我们。我赶紧回屋取了相机。说真话,我的工作和休息没有什么明确的界线,为了多拍些资料照片,几乎囊括了领导人的各种活动场景,包括领导人休息的镜头。    
    宾馆外是一条椰林遮掩的长道,不远,是平静的蓝色海面。海风徐徐从林间穿过,划过我们燥热的身躯,顿时,疲惫噪杂的心灵沉浸在无比的宁静和清凉之中……这是多么悠闲而美妙的时刻啊!    
    我看见瓦蓝的天幕上,雪白的海鸟在盘旋、飞翔、俯冲、跳跃,像撒向天空的一把碎云朵……如果凝目远眺,你会看见赤道线的海面一展如绸,恰似稠浓的蓝色胶液,没有一点皱褶。    
    “哎,老杜,你过来。”    
    总理朝我招招手,喊我过去。    
    我以为是要照相。就过去将镜头对准了他,可他却对着镜头摆摆手,又扭过头喊陈毅的秘书杜易过来。他笑而不语打量着我们俩,搞得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奇怪地跟着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的。    
    “老总,你看看老杜像不像非洲人?”    
    总理平时不爱开玩笑,他这一开口,都以为是要说个什么事情,连陈老总也认真回答说:“可不是么!非洲的太阳硬是太厉害喔。”    
    “你叫杜易,几内亚的总统叫杜尔,我看啊,你老杜就叫杜山,一(易)二(尔)三(山),不是正好嘛。”    
    总理点着杜易和我说。    
    陈老总这时反应过来了,开怀大笑。    
    “哈哈……对头对头,杜氏家族。一二三。一家子兄弟!”    
    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调侃道:“我哪有这么黑?”    
    “杜山”这异国他乡拾来的名字竟比我的本名还叫得响!打这以后上上下下都一律称我为“杜山”。    
    回国时,承蒙大家的好记性,把我的海外名字也一并带回了国。    
    有人打电话到家里,找杜山。    
    谁是杜山?    
    我望着困惑不解的家人:“我呀,我就是杜山!”    
    踏上巴基斯坦的国土,我的身躯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有一种快要释重的希望。因为这已是第13个国家。    
    三个月,足下历程十多万公里!手里按下数千次的快门!    
    日复一日地奔跑——困倦。一天夜里我突然发现我本来很魁梧的身材,投在月光下的影子竟如此狭长。    
    巴基斯坦的首都拉瓦尔品第,午夜才褪去白天的喧闹和沸腾。为了欢迎中国代表团,全市的学校停课、机关关门,倾城而出,涌上街头。如果说人能变成山变成海,那么,欢迎我们的这一天,拉瓦尔品第就是人山人海的世界。    
    从阿尤布·汗总统欢迎的晚宴上回到宾馆,已是午夜。我赶紧进“暗房”冲洗照片。    
    一卷卷显影,一张张曝光,又一张张放大……我的工作往往和漫漫长夜一同结束。这时我倚在椅子上,深深地打了个哈欠,倦意向周身输送……刚要眯上眼睛,视线被几张照片抓住了。    
    刚才只顾埋头冲洗,也没顾上一张张地细看。    
    这些照片使我想起了晚上在国宴大厅的情景。    
    宴会后,总理到旁边的客厅里休息,这时走进几个巴基斯坦的年轻人,他们自我介绍说,都是搞艺术工作的,他们仰慕周恩来,很想和他交谈。    
    好啊!    
    总理顷刻间焕发了精神。文艺界的朋友是他最爱交往和交谈的。在国内是这样,在国外也是这样。他每到一个国家总是想法抽点时间看看艺术馆、文艺演出。    
    他们围着周总理而坐,尽管他们和周总理国籍不同,身份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也不同。中国有句俗话“隔行如隔山”。可我们的总理谈吐自若,古今中外,无不知晓。以他极好的艺术修养和渊博的知识才学,铺设了一条和巴基斯坦朋友相贯通的坦途。    
    他们中间有个画家,一开始就默默地坐在旁边观察周恩来的神情,不一会儿他不知从哪儿搞来一块玻璃板支在沙发前,夹上白纸,在上面画些什么?我好奇地走到他后面一看,他在画总理的肖像,还真不赖!只有几笔总理就栩栩如生地留在了白纸上。正在谈话的周恩来侧目余光发现画家的“小动作”。    
    “我看看。”    
    画家有点拘谨,又画了几笔,才把画稿递给周恩来。    
    “不错!还挺像。”    
    画家见周恩来兴致挺高,就不再拘谨,向周恩来提出小小的要求。    
    “我想请您坐在这张沙发上,为您画一张正面的肖像……您同意吗?”    
    周恩来欣然接受画家的要求。    
    人们都起身立在一旁,静静的目光跟着画家手里的笔在画稿和周恩来之间来回穿梭。画家的笔真快,娴熟的笔力将周恩来和蔼、谦逊的表情一挥而就。可画家不满意画面的效果,要求再画一张。    
    总理微笑地点了点头。    
    又是一张,这回画家终于满意了。    
    总理饶有兴趣地望着自己的画像。掏出笔在画稿上签上名,对惊喜万分的画家说:“你画得很好,我签上名字,送给你作个纪念吧!”    
    周恩来的形象在画家的画稿上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在我手里的照片上竟也是活脱脱的亲切得很!    
    越是离回国的日程近就越觉得夜太短了。    
    曙光一天早似一天光临我的窗棂。疲惫一天重似一天压迫我的神经。    
    我们已到了最后一个国家——锡兰。宋庆龄副主席也从国内飞抵锡兰,和总理一同访问。这天夜里,我实在支撑不住了,再望望一堆还没冲洗的照片,说什么也不能睡过去,一睡过去照片就会洗黑,就全报废了,那可惹大祸了,明天国内的各大报纸还等着照片见报呢。    
    我迷迷糊糊走出“暗房”,从抽屉的小瓶里倒出一粒白色的药片,转身去倒水。    
    就在这时,身后的门无声地开了……我发现脚下投来一块亮光,一惊,猛地掉头,以为是“暗房”的灯……    
    淡淡的灯光里,总理一脸倦意地站在我的房子里。    
    我不知所措地搓着大手,“总理,您……您还没睡呀!”    
    “还没呢,见你的门缝还透着亮光,进来看看……怎么不睡啊?”    
    “唉!睡不成哇,国内的报纸等着要照片……”我苦着脸。    
    “那哪成!身体会搞垮的……怎么吃药?”他的眉头颦在一起,盯着桌上的小白药片问。    
    “哦,这是我跟卞大夫要的,吃了还真管用,马上就不瞌睡了。”    
    他摇摇头,说:“不要多吃。吃多了人会上瘾,就和吸烟一样。”    
    “噢!?”我第一次听说。可总理是怎么知道的?    
    “唉!夜,太短了……我也一样,吃这种药。”说完,总理缓缓转过身,走了。    
    门在我眼前沉沉地合上,我的心也变得沉沉的……    
    原来疲惫不堪的苦涩这时又糅进了担忧、痛惜和酸楚。    
    总理可是60多岁的老人啊!怎能这样的熬夜工作?人不是机器,就是机器也有使用穷尽的期限啊!    
    第二天一早,我出门就看见了总理,他精神抖擞地站在大厅里正和人说话。就像才从充足的睡眠中醒来,浑身洋溢着勃勃生机。我恍惚如梦……那一脸倦容的总理不是才离开几个小时,怎么……就不见一点疲惫的痕迹?    
    顿时我羞愧难当……我那点辛苦疲劳繁忙又算得了什么?    
    1964年3月15日,我们终于回到了离别三个月的北京。    
    去时寒气切切,归来春意浓浓。    
    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首都各界5000多人到机场欢迎周恩来访问14国胜利归来。    
    这是空前规模的欢迎盛典!    
    回国后,我们在大会堂座谈出访14国的心得体会,座谈会结束后,大家又在宴会厅会餐。吃到一半,乔冠华喝酒喝乐了,开始把他的拿手“活宝好戏”拿出来表演。他一手拿盘子,一手拿勺子,边敲边说边舞,一会儿学几内亚妇女的舞蹈动作,一会儿模仿阿拉伯地区男人走路,大家被他妙趣横生的表演噎得直岔气,把酒水都喷了出来。晚宴被他精彩的表演推上了热闹无比的高峰。我乘机狠狠抓拍了他几张洋相百出似乎还带酒气的瞬间。过后,他一看照片,也忍不住大笑起来:“好呀杜山(周总理在几内亚为我起的雅号,谁知被乔老爷带回了国)!你给我留证据啊?哈哈……”    
    周恩来对这次出访取得圆满成功非常满意,他指示新华社和对外文化联络部举办一次“我国领导人出访新闻图片展览”,绝大多数照片都是我拍摄的。乔冠华接受这个任务后,向总理提议,展览图片上要署拍摄记者的名字。总理向来对自己身边工作的同志要求很严,名利的事情,更加严格,可这次他听了乔冠华的建议,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在一旁的邓大姐这时对我说:“老杜,选图片时,记住多选一些外国人举毛主席像的场面。”我心直口快地说,是总理访问,别人都举总理的照片,没有主席的画像呀。乔冠华连忙制止我,向邓大姐表示,我们一定多选一些有主席像画面的照片。从总理那里出来,我对乔老爷嘟囔,没有主席像的照片,怎么选呀!乔老爷却批评我没有政治头脑:这么大型的新闻展览,全是总理的,别人怎么看?主席是党的最高领袖,外交方面能取得成就,也是因为执行了党的外交路线。我们总理是具体执行者。怎么能不放主席的画面?再说,主席还到机场迎接总理凯旋,那照片,你总是照了吧?    
    他这一番话,我佩服,毕竟是老外交了,不仅才思敏捷,而且政治成熟。我自然心悦诚服。    
    在我们出访回国的第九天,3月24日,图片摄影展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我记忆里惟一一次在大会堂举办的摄影展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形象都出现在画面里。


《共和国红镜头》第二部分第五章 跨入60年代的几次重要拍摄活动(1)

    1959年10月1日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庆招待会,这次毛泽东还是将赫鲁晓夫安排在他身边就座,但是毛泽东的表情已经不再有五年前的热情、诚恳,他时不时地沉下脸。餐桌旁的毛泽东表情在戏剧性地变化着,我在一边仔细地抓拍他和赫鲁晓夫边举杯边斗智的精彩镜头。    
    第一节 蘑菇云腾升及赫鲁晓夫下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