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如此,历史也是如此。政宗常慨叹自己晚生了二十年,否则就可以和武田、上杉、织田等一较短长,争霸天下。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迷梦而已。政宗不能得到天下,不是因为他的年龄,而是因其所处的环境。偏远贫瘠的奥羽之地,根本不可能憾动天下大局。前此的藤原秀衡不行,后来的奥羽越列藩同盟、虾夷共和国不行,此刻的伊达政宗当然也不行。就如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起于闽粤云桂的势力可以夺取天下一样。当铃木元信含泪焚烧凝聚了无数心血的《伊达幕府条目》的时候,不知道他是否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乡巴佬的膨胀】
伊达氏出于藤原氏,其源头非常混乱,异说很多。文治五年(1198年),常陆入道念西与其四个儿子都加入源赖朝的奥州讨伐军,战后被封陆奥国伊达郡。这个念西和尚,就是伊达的始祖,而至于他是伊达朝宗,还是朝宗的儿子宗村,就谁都搞不清了。
南北朝时代,伊达家督行朝站队选择了南朝,北畠显家对这一势力非常重视,甚至把自己的本处也设在伊达郡内的灵山地方。行朝子宗远与北朝的奥州探题大崎家数度交锋,武名很盛,而更加享有盛誉的,却是行朝之孙、宗远之子——伊达政宗。
伊达家系谱上有两个政宗,“独眼龙”是第二个,他的大名,正是搬用室町中期这位有“伊达家中兴之祖”美誉的祖先的名讳。这位初代政宗,三次向镰仓的关东将军足利满兼举起反旗,史称“政宗之乱”,趁机扩大了领土,加强了实力。
话要从明德三年(1392年)说起,当年设立了镰仓府,幕府并将奥、羽两州的探题职降为守护,划归镰仓关东将军直辖。可是镰仓府才一创建,几乎立刻就产生了独立倾向,终于和室町足利义满将军兵戎相见。政宗因为娶了义满的姨母作正室,所以站在幕府一边,先后进攻关东将军足利满兼安插在奥州的两个兄弟——稻村御所足利满直和篠川御所足利满贞,反抗镰仓的统治。
以东北偏远地方的一个乡下小大名,敢于对抗强大的镰仓府,这份忠义之心实在令将军感动。政宗死后,其子持宗两度上洛进谒将军,受将军足利义持赐以偏讳。此后,每代伊达氏当主,几乎都受过将军赐字,并且,从中央政府处骗得了不少军事经费。小小的伊达,就这样飞速膨胀起来。
【天文大乱】
“独眼龙”政宗的曾祖,受将军足利义稙赐以偏讳,名为伊达稙宗。稙宗最擅长娶媳嫁女,他一共生了十一个儿子,六个女儿(这多产兔子!),遂利用政略婚姻,先后和相马、苇名、大崎、二阶堂、田村、桑折、亘理等交好,并在此后利用过继出去的儿子继承家督,把不少家族直接吞并。他还面对幕府一副更加恭顺的表情,投入超过先祖无数倍的巨额政治献金,骗得了原归斯波氏的奥州守护职。
稙宗所编纂的《尘芥集》,是战国大名分国法中条目最为详细的,全文统共一百七十一条。可以说,他最终奠定了伊达氏称霸奥州的基础。
稙宗的外交搞得很妙,可是内政方面却多少有点捉襟见肘,这引起了许多家臣,甚至嗣子晴宗的不满。天文十一年(1542年),越后守护上杉定实无子,希望过继稙宗的三男入嗣,并赐其偏讳,更名为实元。这又是一个攀附名门的好机会,稙宗老头忙不迭地答应了。可是晴宗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以小继大,无法象对待亘理等家族那样直接将其收附,这样做不但毫无意义,反而削弱了伊达本家的战力。于是,在重臣桑折景长、中野宗时等人的唆使下,晴宗对老爹干了类似武田晴信对武田信虎所干的勾当。但可惜的是,晴宗的威望和支持率都不如武田晴信,而稙宗的外交能量要大大超过武田信虎,更倒楣的是,晴宗趁老爹出城放鹰的机会将其幽禁,但没多久就被人救出去了……
这下乱子闹大了,父子两个兵戎相见,各自拉拢一批家臣,攒出一队人马来,鏖战不休。而因为前此稙宗的成功外交政策,使得大部分奥羽诸侯和臣从伊达的豪族,都因为和伊达家有亲,也自觉不自觉地被卷进了这场战争。田村、畠山、相马、最上、葛西等势力支持老子,岩城、留守、小梁川、国分等势力支持儿子,更有可笑的,大崎、黑川等家族也随着伊达的分裂而分裂,就象“应仁之乱”时,最早同门阋墙是畠山政长和畠山义就一样。
这场大动乱持续了整整七年,晴宗渐占上风。最后,在天文十七年(1548年),经将军足利义辉出面调停,稙宗被迫宣布隐居,退往丸森城,晴宗正式进入本处米泽,继任为伊达氏的新家督。
【“独眼龙”诞生】
伊达晴宗的对外政策,一秉其父,他让几个儿子分别过继并借此吞并了留守、石川、国分等家族,同时和岩城、二阶堂、佐竹等势力也结为姻亲。在用兵方面,主要把目标指向北方的相马和大崎,但因为羽州最上氏的牵制,所获甚少。
对内,晴宗运用“采地下赐录”政策,重新规定了家臣的知行和俸禄,稳定并巩固了家臣团。
也许因为势力扩展得不顺手,也许因为老爹稙宗的阴影不时从丸森城头浮现,晴宗最终也退隐了,让位于嫡子辉宗(一看这名字就知道,是受了将军足利义辉的偏讳),自己前往杉之目城定居。
年纪轻轻的伊达辉宗,其才干远不及父祖,更糟糕的是,父祖两个并不真肯放手让他主管一切。辉宗二十二岁那年,老头子稙宗擅自作主,向羽州的最大势力最上氏提出联姻的请求。最上当主义守当即允诺,就把自己十八岁的宝贝女儿义姬送到了米泽城。
义姬后来有“奥州的鬼姬”之称,她性情刚烈勇猛,和老实淳厚的伊达辉宗恰成鲜明对比。对于此桩婚姻,伊达家是希望可以笼络住最上势力,不要随便插手奥州事务,而最上家则希望寄此控制伊达。据说,义守和义姬早有刺杀辉宗,并劫持其嫡子,以完全吞并伊达氏的计划。乱世中的婚姻,若是买卖还算好的,恐怕不少都彻头彻尾是桩阴谋,悲夫!
那么,伊达辉宗的嫡子是谁呢?那就是最上、伊达两家联姻后的第三年,也即永禄十年(1567年)八月三日,义姬生下的梵天丸,后来大名藤次郎政宗。就在他诞生后数日,织田信长攻克稻叶山,灭亡美浓斋藤氏。两相对照,这个孩子实在诞生得太晚了——但也许要怪他自己,在乱世终结时,却不合时宜地独具在乱世中才需要存有的能力和野心,也说不定吧。
政宗五岁的时候,也即织田信长焚烧圣山比叡,纵横京畿的当年,他突发疱疮,导致右目失明。“独眼龙”的名号,就从此而来。但也有一种完全不靠谱的传说,说他其实并未失明,故意遮上一只眼睛,是为了凝聚视线,观望天下。就象传说宋初独眼大将郑恩是好眼观阳世、坏眼观阴世一样,这种为尊者讳的流言,实在可笑到了极点。
【辉宗被杀之谜】
天正五年(1577年),虚岁十一的伊达政宗元服,当年,祖父晴宗去世。两年后,政宗娶了三春城主田村清显的公主爱姬为妻,这桩婚姻,恐怕是辉宗在位时唯一最高明的外交策略了。
政宗十五岁的时候初阵,到了十八岁,辉宗突然宣布退位,而让政宗继承伊达家业。考究年富力强的辉宗让位幼子的原因,恐怕并非是俗谓的“慧眼识英才”,而是因为其妻“鬼姬”并不喜欢政宗,却偏爱次子小次郎,屡次设谋想更改嗣子的缘由吧。辉宗知道,如果兄弟、母子相争,如果改变立嗣决定,势必引发家中大乱,既然自己无力约束义姬,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趁尚未老朽的时候,先确立政宗的家督身份。自己虽称隐居,实际作为新家督的坚强后盾,则义姬必不敢妄动,这样过个几年,等政宗培植好了自己的势力,获取了家中的人心,即便老子死去,也无人可以动摇儿子的地位了。
况且,在当时的武将们看来,别管年龄大小,只要已经元服,且经过初阵,男孩子就已经成长为一个大人了,可以把重担交付到他的肩膀上。
政宗继任家督时隔不久,就发生了一件恶性的反叛事件。小滨城主大内定纲,虽是名门多多良氏流大内的后裔,但在奥州,不过小小一个国人领主,靠着下勊上,才成为一方豪族的。这样芝麻丁点儿的势力,在苇名和伊达间来回摇摆,也就很正常了。不幸的是,定纲甚得伊达辉宗的信任,而他却辜负了这种信任,一边名义上臣服伊达,一边暗地里投靠苇名。初继位的政宗当然不能允许类似事件发生,更需要以此为契机,杀人立威,于是亲统大军,讨伐小滨。
天正十三(1585年)年八月,政宗攻克了大内的小手森城,将笼城兵卒及其家眷八百余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屠杀(还有人会喜欢这个暴徒吗?)。大内定纲肝胆俱裂,放弃小滨城,逃往苇名的领地。
定纲后来通过政宗的重臣片仓景纲,再度复归伊达家,并且成为政宗家臣团中忠心耿耿的一员,按下不表。且说他有一个好友,是二本松城主畠山义继(又称二本松义继),真正的幕府分支,奥州名门。义继非常讲义气,前此响应了大内的反伊达行动,因此也遭到政宗的攻击。义继卑躬屈膝,向隐居的伊达辉宗求情,才终于被放过一马。
可是,大概被小手森城的血案刺激得寝食难安,义继一直对政宗怀有刻骨仇恨。数月后,他带着一批家臣来向辉宗致谢,却趁此就宴会上劫持了辉宗,准备捉去二本松城,要挟政宗吐还侵夺自己和大内氏的领地(有点曹沫的气势)。
在米泽城外,伊达的追兵赶上了义继一行人,双方展开激战。据说,当时义继用短刀顶着辉宗的脖子,辉宗于是大叫:“不要顾虑,向我发砲!”于是铁砲鸣响,一枚子弹先穿过辉宗的身体,又要了二本松义继的性命。两人同归于尽。
有关这场悲剧的版本很多,包括辉宗是否喊过前面提过的话,包括当时政宗在不在追赶队伍中,全都众说纷纭。各种疑点聚合起来不外乎:辉宗之死是否其本人意愿,他真是自杀的吗?这究竟是一场事故,还是一个阴谋?政宗有否存在杀死掣肘的父亲(同意二本松投降,就是辉宗对政宗军事、外交政策的掣肘)之心,并且他是否真的这么干了?
【从人取桥到摺上原】
父亲之死,使得政宗怒发如狂,或者必须表现得怒发如狂,他不顾当时外交态势不利于己,辉宗去世后才七天,就贸然发兵一万三千,讨伐二本松畠山氏。佐竹、苇名等势力应援二本松,联军三万,于当年十一月十七日,在阿武隈川边,与伊达军展开大战。这就是著名的“人取桥合战”。
政宗以少敌多,打得很不顺手,一度濒临全军崩溃的边缘,老将鬼庭左月良直战死,他自己也险些被擒。但是,激战竟日,终于迎来了夜晚,佐竹军因为听到“水户氏准备进攻佐竹领”的传闻,同时担任军师职务的佐竹义政被家仆暗杀,而主动撤退,脱离战场。联军因此崩溃,伊达方将领片仓景纲、伊达成实等趁机于后追赶,斩获颇丰。
人取桥以后,政宗接受了教训,开始稳步扩展自己的领土。因为此时丰臣秀吉已成天下人,不日就将关东出阵,因此政宗急欲统一奥州,以准备好与秀吉对战或者谈判的本钱。人取桥合战的第二年,他攻克二本松;第三年,讨伐内通羽州最上氏的家臣鲇贝宗信,接受大内定纲的归降;第三年,为了援助老婆的娘家田村氏,又与相马展开激战——可谓马不停蹄。
就此顺便说说田村氏。田村氏本出自坂上田村麿,而战国时代的田村氏,自称为平氏的后裔,是于南北朝初期过继并继承藤原田村苗字的。田村隆显以伊达稙宗之女为正室,而其嫡子清显,却娶了相马显稙之女,清显并将自己的女儿爱子,又嫁给伊达政宗。田村氏在相马和伊达两大势力的夹缝中艰难求生,由此可见一斑。
政宗的老丈人田村清显,据称是豪勇的名将,曾与会津苇名氏同盟,在东白川郡的寺山城击破北侵的佐竹军。天正十四年(1586年)十月,清显还没来得及指定继承人,就突然暴毙,家中分裂,田村月斋等支持显赖,田村梅雪斋等支持显基,新当主的人选久议不决。伊达政宗遂利用这个大好机会,拉拢月斋,压制梅雪斋与其后台相马夫人(清显的后妻)。最后的结果是,相马夫人退隐到船越城,伊达政宗进入田村主城三春,立清显的侄子宗显为田村氏家督。大名田村氏从此失去了自主性,成为伊达的属臣。
天正十七年(1589年)六月五日,爆发了著名的“摺上原合战”——这是继人取桥以后,伊达政宗一生中的第二场关键性战役。此战爆发的原因,已经在前文交代过了,现在来描述一下其大致过程。参战的苇名军七千人,伊达军五千人,战斗首先在苇名大将富田将监和刚寝反伊达方的猪苗代盛国间展开。
恶战良久,猪苗代氏大败,伊达方二番队片仓景纲急往支援,依然处于下风。就在危急关头,伊达政宗亲率铁砲队于侧面射击,挽回了败局。苇名氏死伤两千五百人,当主盛重带十三骑逃回本城会津黑川,并于十日晚又逃出黑川,往佐竹氏控制的常陆国遁走。次日,伊达政宗进入黑川城,获得了此战役的最后胜利——并且一战灭亡诺大的苇名氏,可称完胜!
第二年,丰臣秀吉向上杉和佐竹等东国大名,下达了讨伐伊达氏的命令……
●商品目录·;伊达政宗的主要家臣团:
伊达成实(1568~1646)
通称藤五郎,是稙宗子实元之子,按辈分算政宗的叔父,但其实比政宗还要小一岁。他是政宗的左右臂膀,也是武勇威震奥羽的名将,但在1595年,却因为无法确定的原因,离开伊达家,出奔高野山。此后曾一度出仕德川家康,上杉景胜也想以五万石的待遇招募他,但遭到拒绝。政宗愤恨成实的出奔,发兵讨伐成实治下的角田城,成实的妻儿被迫自杀。
但在出奔五年后,通过片仓景纲和留守政景等人的斡旋,成实又回归伊达家,并且竭尽忠诚,直到七十九岁高龄去世。他晚年曾受邀前往幕府,担任“战话”的讲师,还完成后世藉以研究奥州伊达氏的重要史料《成实记》。他的盔饰,据说是毛虫的前立,以宣示“绝不后退”的信念。
片仓景纲(1557~1615)
通称“小十郎”,后世称其与直江兼续并为“天下的二大陪臣”,江户时代,作为大名的家臣,而获得万石以上的大名身份者,唯此二人而已。
他本是米泽八幡神社的神职人员,家系不明,受伊达辉宗的重臣远藤基信推举,成为幼年政宗的侍卫,而他的姐姐(一说母亲)於喜多则是政宗的乳母。政宗因此以兄事之,对他言听计从。传说,政宗幼年时罹患疱疮,右目失明并且鼓出,非常丑陋,打击了他的自尊心,景纲因此挥起小刀,一刀割去政宗右目,并教导政宗要振作起来。
人取桥之战,景纲在最危急的时候,大叫“我是伊达政宗”,吸引了敌军主力,从而挽救了政宗的性命。他在内政、军事、外交等多方面,都给予政宗强大的臂助,因此被封白石城一万六千石,看管伊达家南方的门户。
景纲之子小十郎重纲,在大坂夏之阵中讨取了名将后藤基次,被德川家康誉为“鬼的小十郎”。
茂庭纲元(1549~1640)
原名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