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汉族封建文化,汲取统治经验。天聪三年(1629年),后金设文馆,皇太极下令达海、刚林、苏开、顾尔马浑、托市戚五人“翻译汉字书籍”《清太宗实录》,卷5,11~12页。达海,姓觉尔察氏,幼年聪慧,九岁通满汉文。他翻译的书籍有《素书》、《三略》、《刑部会典》、《万宝全书》、《通鉴》、《六韬》、《孟子》、《三国演义》、《大乘经》。达海之外,文馆诸人还有选择地翻译了《四书》、《辽史》、《宋史》、《金史》、《元史》等书。这些翻译书籍成为满洲贵族集团学习汉族封建统治经验的速成课本。礼亲王昭梿说:“文皇帝(皇太极)患国人不识汉字,罔知政体,乃命达文成公海翻译《国语》、《四书》及《三国志》各一部,以为临政规范。”昭梿:《啸亭续录》,卷1,“翻书房”。满文本《三国演义》特别受八旗将领的喜爱,甚至起到了军事教科书的作用。
天鼓已鸣大清从东方崛起(4)
加强皇权,完善国家机构。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比较原始,设有理国听讼大臣五人,都堂十人,加上额亦都等五大臣,而主要军国大政全由充当八旗旗主的努尔哈赤及其子侄来决定。努尔哈赤晚年没有指定接班人,而是确立八旗旗主共治国家的政体。天聪初年,后金国家的政治状况是:“有人必八家分养之,地土必八家分据之,即一人尺土,贝勒不容于皇上,皇上亦不容贝勒。贝勒事事掣肘,虽有一汗之虚名,实无异整黄旗一贝勒也。”《天聪朝臣工奏议》,“胡贡明五进狂瞽奏”,见《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二辑,34页。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根据汉官宁完我的提议,仿照明朝政体,正式设立六部,以贝勒多尔衮、德格类、萨哈廉、岳托、济尔哈朗、阿巴泰领各部事。各部下设满承政二人。蒙古承政一人,汉承政一人,参政八人,启心郎一人。《清太宗实录》,卷9,11~12页。六部之设,使八旗贝勒成为皇太极属下的官员,加强了汗权。六部官员由满、蒙、汉族人按比例组成,扩大了后金政权的统治基础。天聪十年(1636年)三月,皇太极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负责起草法令、讲经注史和编纂书籍,相当于明朝内阁的作用。同年还设立了都察院,作为对诸王大臣们的监察机构。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极又将蒙古衙门改为理藩院。以上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使从后金到清朝的统治更加严密;而且实现了宁完我等人提出的“渐就中国之制”,“日后得了蛮子(明朝)地方,不至手忙脚乱”《天聪朝臣工奏议》,“宁完我请变通大明会典设六部通事奏”,见《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二辑,82页。的目的,为后来清王朝统一中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初五,皇太极得到元朝传国玉玺,正式称帝,国号大清,改元崇德。从这时起,同明王朝争夺最高统治权就成为皇太极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
皇太极致力于巩固后金内部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对外用兵,且取得了巨大进展。
天聪元年(1627年),皇太极派阿敏进攻朝鲜。李氏朝鲜是明朝的藩属国,而在万历时明朝又以巨大人力物力援助朝鲜打败日本丰臣秀吉企图灭亡朝鲜的侵略,故朝鲜对明朝感激不尽。朝鲜的战略位置对明和后金都利害攸关,而朝鲜从自身利益考虑,认为后金坐大,当不利于朝鲜,因此站在明朝一边。萨尔浒战役时,朝鲜曾出兵帮助明朝于东路攻打后金。努尔哈赤占领辽东,朝鲜又支持驻守东江的明总兵毛文龙部,从海上袭击后金,使后金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皇太极对阿敏等出征将领说:“朝鲜屡世获罪我国,理宜声讨。然此行非专伐朝鲜也,明毛文龙近彼海岛,倚恃披猖,纳我叛民,故整旅徂征,若朝鲜可取,则并取之。”《清太宗实录》,卷2,2页。阿敏率八旗兵进入朝鲜,分兵进攻驻扎在铁山的毛文龙部,毛文龙兵败退入皮岛。阿敏胁迫朝鲜签订《江都和约》,与后金结成兄弟之国。毛文龙退入海岛后,由于朝鲜减少接济,在后金的诱降下,一度打算投降,被袁崇焕发觉处死,其部将解体,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渡海投奔后金。
崇德元年(1636年)十二月,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再次攻打朝鲜。这次战争的表面原因是皇太极称帝时“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独不拜”《清史稿?太宗本纪二》,卷3。,实质是双方结盟十年来矛盾总积累的结果。当时的朝鲜根本抵抗不住清朝的十万大军,朝鲜京城陷入重围,国王李倧在贵妃、王子和百官全都做了俘虏的情况下出降,与清朝确立君臣关系,自认是清朝的藩属国。皇太极把朝鲜国王的世子和另一个儿子带回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做人质,规定朝鲜每年向清朝进贡大批财物,从此彻底征服朝鲜,解除了东顾之忧。
皇太极在称帝以前,已经解决了北面的蒙古问题。今天的内蒙古地区当时居住着许多蒙古部落,统称为漠南蒙古,其中察哈尔部势力最强。明政府采取“以西虏制东夷”的方针,即利用西北的蒙古对抗东北的后金,极力支持察哈尔部林丹汗统一漠南蒙古。皇太极对蒙古各部恩威并用,设法争取受林丹汗压迫的蒙古各部归附后金,对率先来归的各部首领赐以厚礼,授以高官,结以婚姻。因此,科尔沁、翁牛特、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扎赉特和克什克腾等部陆续归服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皇太极亲自率八旗兵攻打林丹汗,占领西剌木伦河流域;天聪六年(1632年),再次进攻林丹汗并获得胜利。林丹汗在后金的沉重打击下,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于天聪八年(1634年)出痘病死于青海大草滩。次年,多尔衮率军西征,消灭林丹汗的残余势力,在河套地区俘虏了林丹汗的正妃和儿子额哲。此次出征还意外地获得元朝的传国玉玺,成为皇太极改元称帝的直接原因,即开“一统万年之端也”《皇朝开国方略》,卷20。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编成蒙古八旗,直接受清政府统辖。
漠南蒙古的归属,对明清双方力量的消长有重大影响。明朝自朱元璋立国以来,北方草原地区的蒙古民族一直叛服无常,给明王朝生存以极大的威胁。正统、隆庆年间,蒙古首领也先和俺答汗两次兵临北京城下,使明朝的统治出现危机。皇太极降服漠南蒙古,勇猛慓悍的蒙古骑兵加入清军,进一步增强了对明朝的军事优势。更为有利的是,皇太极可以避开山海关,绕经翁牛特等部过长城各口进入关内,明朝的危机形势更为加深了。
压服朝鲜及臣服蒙古,皇太极就完成了对明朝的战略包围。皇太极对明朝的战争,虽然时常有和议活动掺杂其间,却从来没有停止。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攻打宁远、锦州的失败,使他认识到明朝毕竟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须从两旁斫削。因此尽管他取得了大凌河战役的胜利,仍拒绝了很多汉官趁势打进山海关的建议,而致力于一刀一斧地砍伐明朝这棵大树。“伐大树”之说是皇太极对臣下急于进攻明朝的一种回答,显示他的策略极为高明与成功。参见《清太宗实录》,卷50、卷62有关材料。
天聪三年(1629年)冬天,皇太极亲率大军绕开山海关,经蒙古地区迂道入喜峰、龙井、大安诸长城各口,史称“入口之役”。皇太极此次攻下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城,并设反间计借崇祯帝之手除掉劲敌袁崇焕。然而在明军孙承宗等人组织的反击下,留守永平等四城的阿敏被驱逐出关。天聪八年(1634年)、崇德元年(1636年)、崇德三年(1638年)、崇德四年(1639年),皇太极又发动四次入口之役,乃改变战略,每攻下一地,不再守城,以掠夺明朝人力物力、破坏经济生产、制造社会动荡为主要目的。如崇德四年(1639年)三月,多尔衮、杜度奏报此次获得的战果是:“自北京至山西界,复至山东,攻济南府破之,蹂躏数千里,明兵望风披靡,克府一州三县五十七,总督宣、大卢象升战死,擒德王朱由、郡王朱慈、奉国将军朱慈党、总督太监冯允升等,俘获人口五十余万,他物称是。”《清史稿?太宗本纪二》,卷3。“入口之役”给明朝在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破坏,造成对清军的恐惧,摧毁了明朝在河北、山东地区的基层政权,并使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地主阶级对明朝丧失了信心。
崇德五年(1640年),皇太极认为时机成熟,向辽西明军发动进攻,以打通入关的道路。从这年春天起,皇太极就派兵对锦州进行围困,锦州守将祖大寿坚决抵抗,拒不投降。第二年,皇太极增派郑亲王济尔哈朗、武英郡王阿济格、贝勒多铎等人率领大批援军加强攻势,用红夷大炮猛轰锦州城,志在必得。祖大寿频频向明朝告急,明派蓟辽总督洪承畴为经略,率8总兵步骑13万出关驰援。洪承畴以守为战,步步为营,接连击败来攻的清军。皇太极闻知,“忧愤呕血”,他顾不得有病,决定亲赴前线指挥,“悉索沈中人丁,西赴锦州”'朝鲜'《李朝实录》,仁祖十九年九月庚辰,见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9册,3686页。,摆出与明朝决战的态势。在这关键时刻,崇祯帝听信兵部尚书陈新甲的主张,命令洪承畴立即发动进攻,结果,明军在松山和杏山之间的高桥中了清军埋伏,死亡五万余人。洪承畴退回松山,兵败被俘,投降了清朝。《清太宗实录》,卷59,6~7页;《明季北略》,卷18,“洪承畴降清”。
天鼓已鸣大清从东方崛起(5)
明朝经此一战,精兵良将丧失殆尽,被迫与清王朝议和。战后,皇太极十分高兴地对众将说:“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朕今不取关外四城,岂能即克山海?今明国精兵已尽,我兵四围纵略,彼国势日衰,我兵力日强,从此燕京可得矣。”《清太宗实录》,卷62,14~15页。皇太极之英明就在于他能于胜利即将在握的情况下,更加重视招抚明朝降官降将。松锦战后,明军统帅洪承畴被俘投降,皇太极大加赏赉,亲自设宴款待,引起其他八旗将领的不满。皇太极问诸将:“吾曹栉风沐雨数十年,将欲何为?”诸将回答:“欲得中原耳。”于是,皇太极笑着说:“譬诸行道,吾等皆瞽。今获一导者,吾安得不乐?”《清史稿?洪承畴传》,卷237。遗憾的是皇太极死得过早,而未能亲自实现夺取中原的夙愿。
北京决战李闯王率军进京(1)
1644年,中国北方几乎在一条线上的三大政治势力展开了生死存亡的大决战。这三大政治势力就是北京东边的大清、中间的大明、西边的大顺,决战的高峰和结果当然视其是否在北京立足。有趣的是,三大势力的决战,始终没有形成二对一,而是一对一,分成了先后两次。第一次大决战是西边的大顺与中间的大明,东边的大清基本上是坐山观虎斗。
大顺与大明的决战结果是大明失败灭亡,对此,历史上有诸多记载和评论。细枝末节各有差异,但较为一致的是同情或惋惜明朝被战败,以致灭亡;并认为即使如此,也不意味着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势力强大,不过是明朝自身缺乏如张良、陈平一样的治国谋臣和李靖、郭子仪一样勇敢善战的猛将。对崇祯帝则固然知其救亡乏术,却坚持认为他非亡国之君。持此论之代表仍以正史中的《明史》最为明显,如说:
庄烈之继统也,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抡攘已甚。庄烈虽锐意更始,治核名实,而人才之贤否,议论之是非,政事之得失,军机之成败,未能灼见于中,不摇于外也。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当夫群盗满山,四方鼎沸,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剿抚两端,茫无成算。内外大臣救过不给,人怀规利自全之心。言语戆直,切中事弊者,率皆摧折以去……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流贼也。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明史?流贼传》,卷309。
这种评论有一定根据,所讲道理也有对的地方,对就对在说明朝的灭亡,有它自身的内在原因;但是很不全面,主要是对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存有偏见,不愿承认农民军的力量也足以致明朝于死地。论者以为作如是观,才能表现出自己的严正立场,那就是农民在封建社会里永远不要造反,他们不可能成为推翻封建国家的强大势力。实际这是一种封建统治者固有的对农民起义的蔑视,早已被历史事实所否定。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拥有马兵60万,步兵40万,力量不可谓小,从军事力量来看,投入实在不少。但李自成虽已建国立业,并不就此安营扎寨,他只把在西安的这一切举措当作继续作战的组成部分,让政权服从军事,不改“流寇主义”的积习。
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国之后所发诏书,指斥明朝之黑暗腐朽,即发出了新的战斗号角。信息传到北京,明朝统治集团内部反应极为强烈。首先是崇祯已感到大难临头,惊叹:
朕非亡国之君,事事皆亡国之象。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何面目见于地下!朕愿督师亲决一战,身死沙场无恨,但死不瞑目耳。
崇祯帝说完此话,痛哭流涕,随之内阁大学士陈演、蒋德璟等请求代替皇帝出征,皆未得许。《明史?李建泰传》,卷253。其次是正月初三,左中允李明睿应召于德政殿,崇祯问他“御寇急策”。这位近侍屏去左右,神秘地向皇帝进献南迁之策。他说:“臣自蒙召以来,探听贼信颇恶,今且近逼畿甸,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只有南迁一策,可缓目前之急。”乍一听,崇祯未透露自己真情,故作姿态,宣称:“此事重大,未可易言。”边说边以手指天,然后补充说:“上天未知如何?”明睿继续劝慰:“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坦率地告诉他,不必管什么上天,只有您自己决定了。崇祯帝环顾周围无人,说实话了:“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此事重大,尔且密之,切不可轻泄,泄则罪坐汝。”南迁之议就此暂时放下了,不久曾一度再提,由于有人反对,终于永未实行。参见《平寇志》,卷8;《明季北略》,卷20,“李明睿议南迁”。
复次,作为对李自成由西安进逼北京的反应,是李建泰自请督师。建泰,山西人,家赀富厚,李自成农民军向山西逼近时,他恐怕家乡受害,认为可以输财佐军,早存亲自督师之志。当崇祯帝正为自成逼得无可奈何之时,他向皇帝提出申请:“臣家曲沃,愿出私财饷军,不烦官帑,请提师以西。”崇祯帝见建泰此举不胜高兴,一再慰勉,答应:“卿若行,朕仿古推毂礼。”建泰要求卫桢复为御史,凌授职方主事,二人并监军;参将郭中杰升为副总兵,领中军事;派进士石嶐联络延、宁、甘、固人士疆场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