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瓦岗寨的许多人,都没有什么文化,突然看到一个秀才,千里迢迢地跑到他们的根据地,信誓旦旦地说:李密当为天子。大伙儿相当奇怪!
李玄发布了他的见解,他给山大王们讲什么叫谶言,讲他们那个时代最著名的谶言:李氏当为天子。他对山大王们说:“有一本特有意思的谶书《桃李章》,这部书的存世时间,比在座的所有大王的年龄还要大,在隋王朝还没有开始时,就有许多人读过这部书。这部奇书里,有一段话: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莫浪语,谁道许?
何谓“桃李子”,桃者通逃也。逃亡的李氏之子。“皇后”,皇帝与皇后也,他们“绕”扬州去了,在那儿转来转去,回不来了。“莫浪语,谁道许”,此名句意为密也!现蒲山公李密,就是谶书里逃亡的李氏之子,他的名字都出现在谶书里了,可见将来能得天下者,非李密先生莫属!”
翟让与众山大王,听李玄英讲得晕呼呼的,似信非信;但也有擅于联想者,把李密三次逃亡,三次逃脱的经历结合起来,最后大伙都认为,李密这个人不简单!就是谶书里说的能取代大隋王朝的天子!
在没有碰到李玄英之前,李密对于自个儿能不能做天子,不敢自信,但经李玄英这么一说,他自己也认为,天降大任非自己莫属!
瓦岗寨山大王们,也统一好的意见,他们多是一群乌合之众,因为生活不下去,所以起来才造皇帝的反。现在老天把国家未来的最高领导,送到他们的身边,为自己计,为自个儿将来计,他们怎样都得在李密身上下点赌注!所以没有多长时间,翟让分出了一部分人马给李密,让李密单独发展,王者不死,李密的时代终于开始了!
隋义宁元年,公元617 年,在李密的领导下,瓦岗寨起义军,攻取了隋王朝的国家粮食储备中心——洛口仓。
洛口仓,修建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 年。当时大隋王朝是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老百姓基本的解决了温饱问题。全国各地上缴给国家的粮食,多得没有地方放了。所以皇帝下令,在东都洛阳效区,修建了两座国家粮食储备中心:一,洛口仓;二,回洛仓。
其中洛口仓最大,是回洛仓的十倍。据历史记载:洛口仓共修建了三千多口储藏地窘,一口地窘,可储藏粮食八千石,约相当于现在七、八十万斤粮食。到李密攻取洛口仓时,洛口仓里储藏了数以亿斤的粮食!
08年国际粮食价格、油价上涨时,西方一位有战略眼光的经济学家说:“谁控制了石油,就就控制了世界;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李密虽然是中国隋唐之世一古人,那时还没有发现石油,但李密对于粮食的战略作用,与现代西方这位经济学家所见略同。而且李密不只是这一理论的发现者,还是这一理论的实践者。
攻取洛口仓之后,李密马上用粮食做出了一篇大文章:他下令开仓放粮,免费无偿地、向饱受饥饿折磨的、洛阳附近的农民,“发放”粮食。说得更确切一点,不是由李密的军队,向饥民们发放粮食,而是起义军打开洛口仓的几座粮仓,任由饥民各取所需!
一时间,饥民听说洛口仓有不花钱粮食的消息,传遍许多地方,老百姓们拖老携幼,把家里所有可以装粮食的容器,什么口袋、布袋、麻袋等等,能带的,统统都带上了。饥民们跑到洛口仓时,有一些人可能还有狐疑。吃饭不要钱,对于咱中国农民,那可是一千多年之后,才有过那么几天。(大跃进,办公共食堂)起义军却贴出布告来,免费放粮,这起义军对农民都好成这样了,农民还真有点不适应。
到洛口仓后,看到起义军的兄弟们,十分和善地站在粮窘旁边,只是帮取粮的饥民维持秩序。先得到消息的饥民,却在没有命地,往布袋里、木桶里、箩筐里扒拉粮食。许多人这才意识到,起义军是跟他们玩真的!
对于当时的饥民们来说,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万年不遇的好事儿,所以他们一哄而上,抢着、喊着、叫着、嚷着装粮食;有一些人装粮的容器带得少了,就把自个儿的衣服脱下来,包粮食。公元617 年的二月,也正是民众青黄不接的时节,李密的起义军,给洛阳地区的人民,带来了一场免费的盛宴!当然请谏上的东道主,写了李密的名字,买单的钱却是需要隋炀帝杨广来付。民众们没有想那么多,他们从心底里却记住了“李密”,这个和有粮食一样有甜味的名字。《资治通鉴》:密、让将精兵七千,出阳城北,自罗口袭洛口仓,破之,开仓恣民所取,老弱襁褓,道路相属。
洛口仓一失,守东都的隋军,等于被人掐住了脖子。越王杨侗命令虎贲将刘长恭,带领一支二万余人的部队,计伐李密。
此时,洛阳城里有许多士人、朝臣,还不知道李密的历害,他们都认为李密领导下的瓦岗寨起义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朝庭大军一到,起义军必然会作鸟兽之散。所以司马光老先生说:国子监里,许多原本只知道拿笔杆子的读书人,都报名上前线,想要为国家立功。结果,一群只有数量,却没有粮食的隋军,被早有准备的起义军打得七零八落。《资治通鉴》:隋军饥疲,遂大败,长恭等解衣潜窜得免,奔还东都,士卒死者什之五六。
李密用粮食做文章,连续做出两篇好文章:第一篇,开仓放粮,在当时许多农民眼里,李密是他们的救命菩萨,是他们心中的红太阳。
第二篇,因为控制了粮食,掐住了隋军的脖子,用粮食为起义军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所以“密、让尽收其辎重器甲,声威大震。”
在李密领导下,义军一下子消灭了隋王朝一个军!一下子,李密在全国各路英雄面前,露大脸了。事后,在总结作战经验的庆功会上,从前瓦岗寨那帮兄弟,不知是谁开了一个头,推荐李密做他们的老大。大伙儿一致响应,还给李密上一个尊号:魏公。并且成立了义军元帅府,大元帅自然非李密莫属。至此,李密在经历了几死几生之后,终于在义军阵宫里,利用大米,(洛口仓里的粮食,以大米为主)打出了自个儿一席之地。所以说,李密之成功,是成也大米!
十二、败也大米
李密占领了洛口仓,被手下众兄弟推举了义军元帅。他上任后,又做了几件大事儿:一,下令以洛口仓为中心,方圆四十余里,修建了洛口城。
有了根据地后,李密着手做的第二件事是:改编军队。打下洛口仓后,许多民众,纷纷要求参军,李密的队务一下子扩充了好几万人。李密从新兵中间,精选了八千余人,分别隶属于自己的几个亲信,有最受中国民间喜欢的两位演义人物,秦叔宝、程咬金。在八千精兵配备到位之后,李密对于自个儿些精兵相当自信,他吹嘘道:“此八千人,可当百万雄兵!”
与当时其它起义军相比,李密日子太好过了,其它起义军还在为温饱问题操心时,李密的起义军,已经在奔向小康。
这要归功于李密棋高一着,占领了大隋王朝国家粮仓。在占领洛口仓之后,李密的起义军,再与任何对手作战时,多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这点优势,让李密的军队,与隋军作战时,占了大便宜!但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当粮食发挥了巨大的战斗力之后,李密军队的战斗力,很可能就得不到锻炼,特别对李密及他的手下兄弟,在客观形势还在要求他们,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军事素质时,因为拥有充足的粮食,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拒绝了生长!
占领洛口仓之后,李密尝到了甜头,几个月之后,李密命令起义军,成功偷袭了洛东仓。自此,隋王朝东都的两大粮仓,都被李密占据。在隋东都洛阳城里,还守卫着东都的二十余万人,随时随地都面临着缺粮的危险。但起义军却不想一鼓作气,拿下东都。他们只想通过控制粮食,让东都隋军投降!
隋义宁三年九月,山东河南发大水,黄河两岸饿俘今野,连远在江都的隋炀帝,都动了恻隐之心,下令开黎阳仓放粮。但因为地方官员拖拉扯皮,当地民众,日死数万人。
徐世勣给李密出主意:现天下大乱,本为饥馑,如我军能象占领洛洛口一样,占领黎阳仓,则大事定矣!
徐世勣大哥也是一粮食论者。他跟着李密学李密,李密听从了徐世勣的建议,迅速派兵占领了黎阳仓。按起义军在洛口仓的作法,李密下令开仓放粮。而且也是和洛口仓一样,起义军开仓后,恣所所取。同时招兵买马。只十余天时间,河南,山东两地,就有二十余万人踊跃参军。
听说有一会做生意的企业家,总结出一个人气定律: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这一人气定律,在隋唐乱世,财就是大米。人气定律变成:米聚人散,米散人聚。但这个企业家,可能没有想到,以“财”聚拢过来的人心,“财”散尽之日,也就是人心涣散之时。李密对于大米聚人心的认识,与这位企业家一个层次,他只看到,人民因为大米,踊跃地向他靠拢,但他没有想,大米散尽之后,人民还会以他为核心吗?
有一遁入道门姓徐名洪客的道士,此时也看出了李密的起义军,在热闹盛况之下的危机,他给李密写了一封信:大众久聚,恐米尽人散,师老应战,难可成功。他劝说李密“沿流东指,直向江都,执取独夫,号令天!”
这无疑是能让李密起义军,成就大功的金光大道。李密也是一聪明人,他认可徐洪客所言,以书招之,洪客居然不知所终。
这个时候,李密起义军内部,发生了一件大危机。与李密同一个勺把子吃饭的兄弟翟让。让李密给喑杀了。事件的起因,不在李密,翟让这家伙是山大王出身,粗卑不堪,而且贪求无厌。在李密最困难的时候,他伸手拉了李密一把。如无翟让,李密很可能找不到把事业做大的支点。但在李密把事业做大之后,翟让及他的家人,老抱着当年的那点事不放。人前人后,说了不少许多想当年,老子如何如何李密之类的话儿。这些话,传说李密耳里,刚开始李密还能撑撑。他们毕竞是同一个山头上混出来的兄弟,同一个勺把子吃过饭战友!另外,李密对翟让嘴上没把门的德性,有所了解,所以能宽容。
但随李密把起义军的事业,越做越大之后,翟让就不只是说说,他周围围了一群、在李密面前得不了势的亲信,开始鼓捣翟让,除了李密!他们强烈要求翟让重作起义军的大掌柜。这没脑子的翟让居然心有所动!
翟让的哥哥翟孔,也是一糙人,他说得更为直接:“天子你当为之,奈何与人?你若不为,不若由我为之!”
翟让听他哥哥一说,哈哈一笑。但他们哥儿俩的谈话,却让李密听到了!李密此时,虽然没有称皇称帝,翟让虽然是他曾经的领导,但是现在的手下。翟让哥儿俩说出这种话来,按当时传统,也是大逆不道了!翟让的笑声,惊醒了李密,所以李密找了一个机会,喑杀了翟让!
象翟让这种能力平平,但野心十足的家伙,不管在哪个皇帝手下,多是死路一条。李密下手,杀了翟让,不能说是杀错了,按翟让当时对李密的表现,李密算是一种政治上的正当防卫。但他下手的时间早了点。那时,他还没有把天下搞到手,就拿自己的兄弟开刀,这说明李密的心肺容量,还差那么一点点。
与明朱元璋皇帝相比,李密就是少了朱元璋的那点聪明。如果等天下打完了,搞定了,那怕事后也造一座功臣楼,把平日看不顺眼的大臣手下,一个一个地拉到里面去屠杀,因此时桥已经过了,磨也拉完了,折腾一下,无关大局!
果然,翟让一死,起义军队里的兄弟们,也都知道翟让有错,不乍的,但他们许多人认为,翟让做为起义军的老领导,有错但罪不致死,所以大伙,稍稍离心,李密在起义军兄弟们心中的地位,开始动摇!
刚摆平翟让,宇文化及就来了。
宇文化及是何许人也?
他是隋炀帝最亲信的大臣。隋末之世,各路义军都想要杨广的脑袋。但隋炀帝最后死在宇文化及这个鸟人手里。大伙儿都想造皇帝的反,但有伟人说了,堡垒多是从内部开始崩溃,隋王朝的堡垒,也是如此。那些天天跟随杨广吃香喝辣的亲臣、宠臣,以宇文化及为首,见政治形势不妙,就搞政变,要了皇帝的命。搞掉了皇帝之后,他们打出拥立皇泰主杨侗的旗子。而且杨侗此时在东都洛阳,基本上控制在王世充手心里。宇文化及带领杨文据守江都的十余万人马,返回洛阳。
此时,李密的起义军,与守卫洛阳的王世充,打了好长时间的仗。王世充手里有坚固的洛阳城,及守洛阳的二十余万隋军。而李密的手里,有数万起义军,及大把大把的粮食。李密与王世充,都只是隋唐之世二流的军事家,他们在洛阳城下,一个控制着粮食,一个控制着坚固的洛阳城,打来打去,互有胜负,但却难分出最后的胜负!
宇文化及一来,这洛阳城下的战略均衡却要打破了。按常理,宇文化及与守洛阳的隋军,是一伙儿。但王世充包括皇泰主杨侗,却把宇文化及看做是国家大敌!他们对宇文化及不欢迎的程度,甚过占据洛阳四周,时刻骚扰洛阳的李密。
在皇泰主杨侗眼里,李密是一条吃饱饭的虎;但宇文化及,却是一头喂不饱的狼!有人出主意,招降李密,让李密阻击宇文化及。出这个主意的人,意图十分简单,他是想让李密与宇文化及鹤蚌相争,洛阳隋军坐收其利!
可李密能看不出这个主意的真实意图?
李密所以起事,是他想革隋王朝的命。但接到皇泰主杨侗的招降书之后,他出乎许多人意料之外地,同意投降大隋王朝,并阻击宇文化及。只能给出几个猜测的理由:
一,皇泰主以封李密为大隋王朝太尉一职,招降李密!太尉可是人臣之中,最高级别的官,这个官职,让李密动了?
二,李密是想革杨广的命,现杨广死了,李密革命的对象不存在了,他失去了革命的激情?所以他选择与大隋王朝合作,与作战了好长时间的敌人,结为盟友,并掉转枪口,阻击宇文化及?
三,或者李密怕腹背受敌,所以选择与王世充结盟,他的本意是想解决掉宇文化及军团之后,再回头收拾王世充。
以李密之智,他不可能看不出守王世充们的用心,以及这个用心,对于起义军可能的危险!但李密依然我行我素,宣布接受皇泰主招降,并主动阻击宇文化及军团。
宇文化及不是李密对手,只两个月左右时间,李密起义军就歼灭了宇文化及大部。宇文化及这个鸟人,逃亡魏县。战争的失败,却没有让他的野心收缩,他叹息道:“人总有一死,但做一天皇帝再死,死了也值!”唐武德元年,如丧家之犬的宇文化及,居然真在魏县称帝,只不过他不止做了一天皇帝,而做了一年多的皇帝,最后被窦建德收拾了。
李密起义军与宇文化及军团之战,以李密起义军的胜利而收场;但“密破宇文化及还,其劲旅良马多死!”所谓杀人一万,自损三千。李密虽然胜利了,但被宇文化及伤得不轻。
此时,不出许多人所料,王世充突然翻脸,全力出击,打败元气大伤的李密。李密只得投靠了唐帝李渊!
纵观李密同志的革命生涯,有三大失:
一; 对粮食在军事斗争中的作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