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母亲顺着她的话,简单说起了家里的情况。 
  等在外面的田志祥,第二次走到堂屋门前,听到屋里两个人说的热闹,不由得摇头。哎,她呀。有时候很容易和陌生人说的很投机,从前在公园里就不止一次这样做过。于是按下性子,回到门口继续等。 
  “哎呀,快中午了。” 
  两个人说了半天话。董洁从母亲的叙述里,了解到的情况,和她记忆里基本没有大的出入,爸爸妈妈地生活依旧平静又安详,一切都井井有条。她也就放心了。爸爸不巧出差去了,这次是没有机会见面啦。“阿姨,您该准备午饭了吧?这半天,我肚子也不疼了,谢谢你,我该走了。” 
  母亲瞅着她依依不舍的目光,也不知怎么,冲口说道:“要不。你在阿姨这里吃顿便饭?天不早了,你肚子也饿了吧?” 
  “可以吗?”董洁眼睛一亮,不管母亲这样说是不是一种客气,她反正是不准备假客气的推辞。 
  “乡下地方。没什么好吃的,你不嫌弃就成。”母亲笑着道:“我家闺女今年上初一,住校,儿子在姥姥家,我一个人吃饭也没味道。有你陪着正好。” 
  “阿姨做地饭一定特别好吃。嗯,我想吃手擀面。”董洁想起。从前这个时候,全家人最喜欢吃的就是妈妈做的手擀面了,又筋道又好吃,她一口气能吃两大碗。 
  “行,中午咱们就吃手擀面,家里正好有芸豆,切点肉开汤。” 
  “那个,”董洁这时候才想起田志祥还等在外面,她不好意思的开口:“开车载我来的人还在门口,我都给忘了。我让他先找个饭馆吃饭,然后再过来接我吧,我想吃阿姨做地饭。” 
  开车?母亲疑惑的挑挑眉,然而并不去追问这些事,“不用那么麻烦,叫他进来一起吃就行,多双筷子的事。” 
  和面、擀面、开汤……母亲动作俐索,很快把饭准备妥当。时隔多年,再一次吃到妈妈亲手做的饭,董洁心里百感交集。像从前一样,她吃尽了两大碗,连汤都喝的干干净净,这下子,是真的肚子疼啦,撑的! 
  母亲的工作是三班倒,今天是夜班。吃过午饭,分工合作洗碗刷锅,董洁不想占用母亲剩下地休息时间,虽然不舍,仍然到了说再见的时候。田志祥先行一步,把车开过来接她。 
  董洁摘下脖子上戴着的玉佩。 
  这是一块上好的和田羊脂玉,雕成双鱼追逐嬉戏地样式,寓意“年年有余”。大山请北京很有名的一位工艺大师设计、雕琢出来,配一条细细的做工精巧的铂金链,亲手给她戴到脖子上,希望她健康长寿的意思。 
  她现在身无长物,拿钱出来不好,又实在想留下点什么,就毫不犹豫摘下了这个玉佩。“阿姨,谢谢你地招待,这个玉件,我想送给你。” 
  母亲对玉地好坏没有观念,只知道这东西不便宜,自然不肯收,“吃两碗面条,不当什么事,这东西我可不能要,你好好收着。” 
  “对我来说,这顿午饭,比玉佩更值钱。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和阿姨特别投缘……” 
  董洁坚决要她收下,然后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叮嘱母亲:如果以后遇到困难地事,不管什么事,就给她打电话。 
  “以后,再来青岛,你就到阿姨这儿来,阿姨给你做好吃的……” 
  董洁坐上车,从车窗探出头来,跟母亲挥手道别,母亲扬声叫道:“记住了吗?一定要来!” 
  车子拐了个弯,从视线里消失。母亲摊开手,看着手心里的玉佩,有些做梦般的失真感。坐轿车的小姑娘,大城市里来的,在她家吃了面条,留下一块玉佩,还留了一个电话号码……     
第二百一十四章 释怀   
  大山没有喝很多酒。 
  现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的吃喝之风,远不如几年后盛行。一方面,到场的政府官员个个比他年长许多,联合起来灌一个不满双十的后辈喝酒,总有点抹不开面子。再者,王老爷子的儿子时任市委书记,大山此次来青岛投资,是王老爷子要来的人情,他当然得出席。有市委书记做镇,居中协调,主桌上没有人好意思拼酒,轻酌慢饮,寻些无伤大雅的话来说,共同展望未来,倒也宾主尽欢。 
  散席后,大山只是微醺。车间里,工人各就各位,开始生产作业。他在陈群和刘晨的陪伴下,逐一参观各个流水线。东方元素公司从事服装业多年,特别是近两年,着意培养了一批管理人员,如今抽调了一部分过来这边,上下梳理的井井有条,他大体看了一遍,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刘晨是新上任的副厂长,分管生产,大山特意叮嘱他道:“刘副厂长,现在新厂开业,宁可数量上牺牲一些,无论如何,都得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服装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工厂开业伊始,就有数百位工人,刘晨任副职,他自己也想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这可比进机关找个办公室蹲着熬资历有挑战性。“放心吧,我会配合经营方针,合理分配生产任务。” 
  青岛是个美丽地海滨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旅游发展潜力巨大。针对这点。赵杰准备在海边开一家吃住一体的大酒店。一早说好了,大山会参与投资,资金上不成问题。 
  他找时间说了自己地打算,“我准备在青岛多留几天,琢磨个合适的位置。大山,你也帮着出出主意。” 
  “在海边开酒店?嗯,我想想,可以欣赏海景把餐厅设在顶楼。你觉得怎么样?四周是开阔的视野,从窗户望出去就是大海。住在酒店的游客,可以就近去海里玩,室内配一些娱乐措施,餐饮上再多动些脑筋……” 
  大山想了想。“赵哥,你挑地点,定下来我给王叔叔打电话,把地批下来。咱们这也算是在青岛投资,王叔叔肯定会帮忙。前年北京建厂的时候,公司同建筑设计师打过交道,关于酒店的设想,咱们都好好想想。回头把意见会总,一起拿给设计师做参考。” 
  跟母亲告别后,董洁情绪很有些低落。 
  没见面时盼见面,见了面。心情反而更添了一份复杂。 
  很多事情发生了,就再也回不来。疼她爱她的父母,从此,真的只活在她地脑海里了。她会永远守住,只有一个人知道的记忆。在另一个城市。默默想念。爸爸妈妈有另一个代替她的女儿,在她的视线外。安静又幸福的生活着。 
  他们有他们地幸福,她也有自己的开心,就这样吧,把被留下的遗憾和悲伤压在心底,明天,她不会再为此流泪。 
  今天例外。 
  那些故事的印记,那所有的感觉,那曾经有过的全心全意的信任、依赖和疼爱,是永远无法被抹煞的。亲情最是无私,因此才动人,才刻骨铭心,无论岁月如何被颠覆,都没有办法忘怀。 
  可是,她还是被抛下了,时光依旧向前走,所有人都沿着固有地轨迹一起向前,只留她一个,孤零零被抛弃于时光之外…… 
  大山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董洁面向里侧身躺在床上。 
  睡着了? 
  他轻手轻脚关上门。唔,刚刚回来的路上,他问过田声祥。知道她今天跑了很远的路,中午在一位农家吃地手擀面。哎,她从前最不喜欢麻烦人,真难得见到她与陌生人这般投缘呢。 
  累了吧?粗心的丫头,又不盖被子就睡着了,不知道这样很容易感冒吗? 
  正想扯过被子给她盖好,却见她双眼红肿,鬓边有明显的泪痕。 
  吃了一惊,“小洁?”董洁听到大山的声音,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竟然升起了一股委屈,怎么样都压不住。 
  在哥哥诧异的眼光里,回过身,紧紧抱住他。“哥,你抱抱我,抱紧我……” 
  一再重复着要求拥抱,怎么紧都觉得不够。心里仿佛裂开了一个大洞,很疼。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忘了在哪里看过这句话,因为一种莫名地感觉而牢牢记住。她如今,真正像无根地浮萍,从前的父母与她不相关,今世地父母是路人,刨去了浮名,她真正能抓住的,唯有哥哥一个了。 
  大山把她当小宝宝一样抱在怀里,轻轻摇着,一边亲亲她的脸颊,“怎么了,谁惹我们家小洁伤心啦?跟哥哥说,哥哥帮你出头。好了,不哭了,看你,眼睛都肿了,你看谁家的小姑娘,眼睛又红又肿还觉得漂亮……” 
  哥哥的软语安慰,慢慢赶走了董洁的失落,她环住他的脖子,冲动的开口道:“哥,我们永远都不分开!” 
  她可以长大,懂事知礼听话,努力工作,做一个坚强又独立的职业女性。可是有人宠着,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她已经不习惯一个人。血缘之亲的父母,被时光斩断,是亲人,也是爱人的哥哥,她无论如何不会放手,如果得到这份幸福,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亲情,她接受! 
  “我们当然不会分开,”大山摸摸她的肿眼圈,“刚刚为什么哭呀?” 
  “我中午吃多了,撑的肚子疼,然后又坐了很时间的车,胃里翻江倒海一样的折腾,很难受。你不在跟前,屋子里只有我一个,所以……” 
  “你呀,真是个孩子!” 
  大山叹息的抱紧她,把手从她衣襟里探进去,一边揉一边问:“还难受吗?你肠胃不好,以后记住了,不可以贪嘴……” 
  董洁窝在他怀里,一边听着絮絮叨叨的叮嘱,一边闭上眼睛,轻轻吐出一口郁结在胸中的闷气。 
  这样就好,她想要的,就是这样一份发自内心的无私的关爱。     
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潮   
  从苏州回来后,大山开始尽一个学生的本份了。 
  每天开车上学、放学,偶尔在周末假日约几个同学小聚,有时去饭馆,有时把酒席摆在家里。不工作的时候,他尽量要求自己像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不张扬。董洁一般会相陪左右,这年代的校园,风气纯净,同学间往来,不会把背后的金钱和权力看的太重,是一种很健康的正常交往。 
  康康开始了自己的兼职生涯。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服装业正是蓬勃发展的阶段。DJ NO。1品牌,去年开始面市的偏中性化的系列服装大受欢迎,董洁陆续补充了更多新款,大山选择签约的是国际顶尖的销售公司,在专业团队的运作和面向世界铺开的销售网络的帮助下,DJ NO。1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利润节节走高。 
  虽然董洁缺席今年的时装秀场,然而她精心为几位好莱坞著名女星设计的时装,在颁奖晚会的红地毯上谋杀了不少摄像机的底片,名声大震,并没有真正消失于公众的视线中。纽约和巴黎的工作室,高级量身订制的订单源源不断。 
  公司与国外往来的信函越来越多。DJ NO。1销量保持稳步且快速上升的势头,成为销售公司极为重视的营利点,他们亦及时从世界各地,把市场需求和变化反馈过来。董洁人没有出国,但仍会接到重要客户私人的设计请求,因为沟通需要而往来的外文信件需要专人整理。 
  康康的外语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经她手翻译成中文,有专门地秘书整理出重点,送交大山和董洁做最后地处理。 
  周若璇和张燕也利用假日。开始在专卖店打工。 
  周若璇在自家的船上。意外目睹兄妹俩的亲热,过后,大山表现的很坦荡,所谓事无不可对人言,他这种态度,等于宣告:他们是光明正大彼此喜欢的爱人。互相喜欢不是一件羞愧的事,被人撞破也不用因此觉得心虚。周若璇转而劝说好友放下心思:没有缘份便不该强求,一味纠缠,到最后连朋友都没得做。张燕对此的表示只是沉默。 
  受到她们做兼职的鼓舞。先后又有数位同学提出类似建议,大山也都尽可能做了安排。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我看挺好。刚刚接触工作中地东西,不管干什么,都容易全力以赴。以求做到最好,这种态度有助于带动我们的工作人员,反过来,他们从中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又有了收入,总是一个人情。” 
  大山私底下跟董洁说:“我这些同学,将来可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咱们摊子铺得大。指不定哪天碰上什么麻烦事,多交些朋友不是坏事。再说,他们对公司了解的更清楚,毕业时有些人肯留下来发展也未可知……” 
  董洁笑他:“哥。你可越来越象个生意人啦,一脑门地生意经。” 
  “哎,没办法,手底下有几千口子的人要吃饭,我总得想得远一些吧?”人才是长远和稳定发展的保证。他不想重视都不成。 
  董洁不插手公司管理事务。她只负责设计。不过,多少年来。大山已经习惯了凡事说与她听,说的时候借机整理思路,她有时候会提出一些意见,更多的时候都是他独立思考做决定。“哥,生意做大后,你也真不容易呀。要我说,咱以后别开新厂啦,把现在的规模做好就足够了。钱挣的也不少了,就是咱们现在就退休,什么也不做每天只管吃和喝,一辈子也花销不完。工厂越多事情越多,哥,我可不想到最后你整天做事,为这个那个操不完的心,每天忙来忙去,把我一个人扔下不管。” 
  “你每天一个人在家,是挺寂寞地,还有忙不完的工作。”做哥哥的立刻觉的愧疚起来。十三岁地女孩子,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候,像郝璐那般,烦恼今天数学老师布置了一堆作业、明天语文老师留下了两篇作文、英语老师发下的阅读理解太难……这样的生活才算正常。他们俩个如今挣得家财万贯,可他亲爱的小妹,仍然要尽心竭力地忙于工作,枉他平日还自负自己是一个好哥哥。 
  “好,以后再不开新厂了。”他承诺,想了想,笑道:“国外地销售不用我们自己负责,虽然让出了一部分利润,可也减少了许多相关的投入,还是合算地。今后改创业为守业,多接一些订单自己做,守住国内的市场,嗯,如果市场需求量大,生产力不足,多补充一些工人就是。” 
  “哥,你别答应的太快,如果有好项目,该做还是得做。”董洁笑道:“你也不是能闲得下来的人,只要你能安排好时间,不要眼里只看得见工作就行。” 
  然而工作总是一大堆,她自己也不得闲。 
  为来年春天的时装周准备的礼服,在董洁的工作室逐一成型。多彩且鲜艳的颜色、奢华的面料、精心设计、巧手缝制……室外温度越来越低,室内却如春天般明媚多姿。套在特制的模特架上做调整,让人有种屏住呼吸的美丽。 
  大山惊艳的目光,给了董洁多少得意。只可惜她先天不足,到如今身高差一点不足一米六,想来这辈子怎么都不可能长到模特的高度,那便没有机会穿出模特的窕窈身形啦,真是遗憾。 
  大山的身高在北方男人中算做适中,一米七九露一点点尖。董洁曾经想过,她最理想的身高是一米六八。这样与哥哥差十公分左右,踩一双带点跟的皮鞋,两人站一起多般配。不过可能性好像不是很大,如今她标准又降了一等,只求长到一米六四或者一米六五就好。为此。她天天喝牛奶补钙。是不是有利于长个子目前看不出效果,对皮肤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 
  也不知道这个身体是天生肤质好呢,还是这些年来中医调理的功劳,她的皮肤特别好,象牙白地脸皮细腻柔滑,几乎看不出毛细孔,不知道引来多少女人和女孩地盯视和嫉妒。这点大山拍马也追不上,他青春期出过一阵子痘痘,后来饮食加中医调理。到底褪了下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