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命之约-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中包含着许多严格的禁令,比如,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绝
不可能实现永动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绝不可能让已经热平衡
的系统在没有外界能量输入的情况下造成热量的富集;根据势能场理论,绝不可
能找到A 、B 两地,使水流从A 到B 、从B 到A 来循环流动。这些禁令是如此严
格,以至于在千姿百态的世界中找不到哪怕仅仅一个经得起验证的反证。

    现在,自然界里没有一个能够准长生的生物,那么,是不是也有一个客观规
律严格地限制准长生的实现?不,迄今科学家并没发现这一条规律。植物中寿命
最长的可活四万年,那么从理论上说,动物也能活到这样的甚至更大的岁数。科
学家已经知道,生物(尤其是短寿的动物)之所以会在几十年就衰老死亡,主要
是因为,它们体内的细胞只能分裂若干代就因某种机制而停止分裂,对于人来说
这个数字一般为50代。但这只是生物进化中“自愿”选择的方式,并不是因为上
帝的禁令。前面说过,单细胞生物中并没有这样的限制。在多细胞生物比如人类
中,有两种细胞也能避开这种限制――生殖细胞能自动把生物钟拨回零点,癌细
胞会因端粒酶的作用而无限分裂。癌细胞也会死的,但那只是因为它导致了寄主
的死亡从而造成了自身的死亡。有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各国实验室里都有一种
叫“海拉”的不死的细胞,是50年前美国一个黑人妇女子宫里的癌细胞,在营养
皿中一直分裂至今。科学家们甚至能让正常的人体细胞也“忘掉”只能分裂50代
的指令,在体外无限分裂。

    所以说,生物对体细胞分裂代数的限制只是一种“约定”,并不是缘于上帝
的禁令,并没有客观规律的限制。也可以说,生物之所以死亡,只是因为进化中
“自愿”的选择。章鱼有一个死亡腺体,母章鱼生殖后该腺体就发出死亡指令,
于是它就不吃不喝静待死亡的到来,如果割除这个腺体,它就会重新萌发生机;
这种腺体在其它动物中也有发现。科学家也找到了某些低等动物(如线虫)主管
寿命的基因,修正这个基因就能把它的寿命延长若干倍。乐观地说,何时科学家
完全掌握了生物体内主管寿命的基因,就能取消死亡指令,随心所欲地延长它的
寿命,延长到1000年,1 万年,10万年,甚至与天地同寿――这正是中国古代方
士们的目标啊,看来他们倒是很知足的,并没有提“寿逾天地”,毕竟,如果一
个人能孤孤零零地活到宇宙灭亡之后,那倒真是生不如死了。

    好,死亡指令取消了,细胞分裂代数对人寿的限制可以推到一边了,但是,
还有没有其它对人寿的限制因素?有的,至少说还有两条:

    1 横死。今天文明社会的人们大部分可以善终,所以,意外死亡不是影响人
寿的主要因素。但是,任意指定一个10万人的群落,可以肯定其中必有一定比率
的人死于疾病、车祸、凶杀,甚至被一颗掉到气管里的蚕豆呛死。把相同的几率
移植到一个能活10万年的人身上,也可相当肯定地说,他在这10万年中肯定会遭
到横死。在这种情形下,横死不再是意外,而成了必然。

    2  信息漂移。刚才说过,生命其实是一种原子的缔合模式,它是动态的,
其组成砖石(原子)一直在不停地更换,而这种更换并不影响模式本身。不过,
信息的传递总归是会出错的,这一点绝对地无可避免。在人类的正常寿命中,错
误的累积还不太严重,但1 万岁呢,10万岁呢?总有一天,累积的错误会使这个
个体面目全非。这时,一般来说就是个体的死亡(变异绝大部分不利于生存),
即使侥幸未死,他也失去了记忆的主干,按前面说的定义,不能算是本体的永生
了。

    别的不说,单只这两条就限制了生物体不能“与天地同寿”。好在虽然此两
条限制不可避免,但它们并没有对寿命的长短做出规定。也许,只要我们尽量减
少横死和信息漂移的几率,就可以把寿命延长到10万年,100 万年。从理论上说
这并非不可能。

    所以,我们不要太贪心无魇了,虽然不能与天地同寿,只要在科学的帮助下
活到10万年,100 万年,那我们也心满意足啦!这就是我所说的准长生的概念,
也就是说,如果能彻底取消人体基因中关于“定期死亡”的指令,让个体寿命延
长到一个远高于100 年的数量级上,那就是准长生了。理论上说,它甚至可以是
一个非无限的任意大的数,当然实际是达不到的。

    这些前景太美好了,我想,如果秦始皇读到这篇妙笔生花的文章,一定会高
兴得血脉贲张,立即赏作者正一品的官衔,再拨付黄金万斤,赶快把这项技术给
朕鼓捣出来。但聪明的小读者可能已经有了疑问:既然准长生能在自然界实现,
为什么所有生物“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生死交替?它们对死亡有偏爱?还是都
像李元龙那样高风亮节,非要以自己的死亡为后代人腾位置?当然不是。说穿了
其实很简单,短寿世界的存在只是因为一个完全反面的因素:遗传错误。生物在
遗传中必然会发生信息传递的错误,这种错误不能太多,否则生物尽繁殖一些
“不肖子孙”,这个物种早就灭绝了;但也不能没有,因为有错误(变异)生物
才能进化。看来,用分裂法繁殖的单细胞生物,其“出错率”就太低,几亿年了,
它们还基本保持着老祖先的模样,因而也不能在今天的生物世界里唱主角。而那
些寿命较短的、尤其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出错率”比较合适,所以得到飞速
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大胆假定,自然界中曾出现过一种体细胞能无限分裂的准长
生的复杂生物,但这种生命方式不适应环境的变异(包括生物世界内部的竞争),
很快就灭亡了,而今天的世界就成了短寿生物的天下(而且多是有性生殖)。

    所以,准长生并不是不能实现,但它不利于生物的生存,这么说,即使科学
家们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培育出能活1000年的线虫,它们也不能在自然界生存,
因为它们竞争不过迅速进行世代更替的短寿命同类。也许有人说,人类是否是个
例外?由于人类已经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环境,所以,人类并不依靠身体的变异
来适应它。这在某种程度上对的(也只是在某种程度上),但人类更需要“意识
的变异”。如果牛顿能活10万年,他能抛弃牛顿力学而发现相对论吗?他能发现
“建立在深刻的佯谬之上”的量子力学吗?要知道,量子力学甚至打破了物理学
家奉为金科玉律的因果律,把量子世界变成了一个疯人院;他能抛弃相对论和量
子力学而去发现今后的某某力学吗?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在小说中只能让
那位不死的李元龙选择自杀,他没有别的路好走。

    读者说,这篇短文说了半天尽是在说车轱辘话,你给我们吹了一个希望的肥
皂泡又把它戳破。这不,又归结到“准长生不能实现”上了。不过这不是对本文
的准确总结,准确地说,本文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1 长生不可能,但准长生从理论上说是能够实现的,并没有哪一条自然规律
限制它。准长生并没有理论上的上限。

    2 准长生不利于生物的“适者生存”,所以它不大可能成为有效的生存方式。

    这是个既不悲观又不乐观的结论。它让读者知道了一种可能又不至于想入非
非,所以,不会有师长们来起诉我蛊惑青少年。目前科学界对“寿命基因”的研
究方兴未艾,当然基本是局限在“长寿”的范围,但其实质性的意义已经开始触
到“准长生”的边缘。我在附文中列举了一些,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看一看。

    本文中没有涉及另外一种可能:既然生命的本质就是信息,为什么不把一个
人的全部信息输入到电脑中,让他虚拟化永生呢。确实,这是一条容易得多的途
径。今天已经有了诊病的专家系统,它已经是一个虚拟的医生了(当然仅保留他
的医学知识)。相信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会造出一个完整的虚拟人,包括他的
所有记忆、感情、信仰和痼习。不过,渴求长生者一般对“电子人”的前景不会
感冒的,仅在这儿一笔带过吧。

    附文:关于长寿研究的一些资料

    美国《全国地理杂志》1997年11月号文章:探寻衰老之谜

    作者里克?维斯

    自古以来,各个民族都有关于长生不老的神话,中国的道家术士让人们服用
丹砂,中世纪欧洲的炼丹家认为黄金可以助人延年益寿。现在,人们把希望寄托
在分子生物学家身上。

    地球上植物的长寿者比较多,日本的一棵雪松活了7200岁,澳洲塔斯马尼亚
岛上的一棵枸骨叶冬青是从一个经历了4 万年风雨而不死的树桩上抽出的新枝。
动物的寿命一般较短,如果蝇为40天,田鼠3 年,海豚25年,非洲大象48年,加
拉帕戈斯群岛的陆龟能活100 年以上。狗鱼可达200 年,是动物中的长寿冠军了。
陆龟特别引起科学家的兴趣,因为它们一生几乎不会衰老,不会缠绵病榻,老态
龙钟,其繁殖能力常常能保持到生命的最后。古罗马人的平均寿命是22岁,今天,
全球人类寿命已经达65岁。

    本世纪60年代,第一次证明生物的衰老与DNA 的编程有关。旧金山分校的生
物学家海弗利克发现,长寿生物的细胞在培养皿中能够分裂的次数远远高于短寿
生物。人们研究了线虫(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只有一毫米的虫子)。有一种线虫
的寿命是普通线虫的两倍,这是由于它们体内1300个基因中一个叫做age…1 的基
因发生了突变,这种突变大大延长了线虫的寿命。人类中有一种维尔纳氏综合症,
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患此症的人常常活不到50岁。这种突变不利于长寿,但它
也说明,这种基因与人类寿命有关……

    法新社华盛顿10月24日电

    修正基因组,寿命翻一番。

    根据星期四《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地改变了
小蠕虫的一种基因,从而使它的寿命延长一倍。这一技术在于修正控制激素活性
的基因,这种基因是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物种都有的。这一研究可能是延长人类
寿命方面的一个突破。

    研究人员研究了Daf —2 和Daf —16基因。他们已经证明,部分钝化Daf —
2 基因,能使蠕虫的寿命延长,该基因控制着胰岛素受体和一种激素生产启动因
子的密码。这个基因还影响生殖能力,但新的研究表明,该基因在生命的不同阶
段发挥不同的作用以控制生死和寿命。研究人员已经能做到,使其延长寿命而不
致削弱蠕虫的生殖能力。

    苏格兰《致癌基因》杂志97年2 月号文章

    《癌细胞持续分裂之谜解开》

    研究人员发现,人体细胞有一种控制因子,可以使细胞的分裂在一定时期内
停止,一般分裂约50代。但在胎儿期间,有一种端粒酶可以抑制这种控制因子,
使胎儿迅速发育。胎儿出生前或出生后,端粒酶的这种作用即被关闭,细胞控制
因子重新起作用。

    但在癌细胞内,这种端粒酶的作用重新被打开了,迄今不知道它被激活的具
体途径,只知道一种癌基因可以向端粒酶提供密码“模型”并负责激活其3 种最
重要的基因之一。

    《自然》科學杂志文章:

    長生不老与Sir2的基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r Leonard Guarante 表示, Sir2 基因可能是一個与
細胞的寿命有关的基因,研究显示,酵母菌加上几段Sir2基因后,寿命會变得比
较长,而移去Sir2基因后,寿命就会变短

    Dr Leonard Guarante 表示, Sir2 基因可能扮演某种眨谄渌蚧疃
角色,好像一个发号总司令,決定生物細胞的寿命長短

    而Sir2是如何运作?它的号令又是如何发送?最近Dr Leonard Guarante 的
研究群发現, Sir2 基因的活动会受到一种称为NAD 的(nicoti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的分子所控制,由於NAD 和很多的細胞酵素活动有关,所以这项
研究格外引人注意

    Dr Leonard Guarante 表示,卡路里的限制会造成細胞NAD 分子的浓度提高,
因而影响到Sir2基因的活动,眨诹似渌虻墓赜肟佣股锾逖映な倜
所以,如果能夠研究一种药物,让它能夠自由眨豐ir2基因的活性,而不必靠卡
路里的限制來做到这一点,是不是意味着它就是一种长生不老药丸,?

    网上文章 作者不详

    有“长生不老”基因吗?

    秦始皇曾苦苦盼望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而不得,然而基因科学对老鼠的研究,
却发现有望揭开生命衰老之谜,并有可能据此延长人类的寿命。

    哈佛医学院和丹纳法勃癌症研究所对生物体衰老的基因进行研究,发现一种
被称为“端粒”的蛋白质是控制生命衰老的核心。当实验老鼠被杜绝产生端粒的
基因后,它就很快地早熟、老化。端粒是在胚胎阶段就开始发展起来的,它在细
胞成熟及分裂后就粉碎了。然而,科学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生物体衰老远非端
粒这一个因素那么简单,因为缺乏端粒的幼鼠在生命初期(十几个月)内是没有
衰老现象的。

    究竟什么是生命衰老的最根本原因,这是生物学的一个中心问题。是由于急
剧伤害生命体的因素长期积累?还是线粒体的失效?或者是其它的原因?这还有
待研究。

    最近英国政府的一位高层科学家语出惊人,他表示,由于人类遗传基因研究
上的突破所带来的医学进展,未来的人类寿命很快将比目前增加1 倍,甚至有活
到1200岁的潜力。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6 月24日报道说,负责指导英国遗传学研究的约翰。
哈里斯预料,遗传基因研究上的突破可能导致人类“长生不老”。如果他的预测
成真,则中国仙传里的长寿老人彭祖今后将不足为奇了。

    哈里斯认为,未来50年里,由于治疗老年病和防止老化方面的进展,人类的
寿命将可大大的延长;不过,受惠者大多来自西方国家。他说,过去50年里,全
球人均寿命已经从46岁增加到64岁;不断发展下去将有一天可以使人活到1200岁。

    不过,哈里斯也提出警告说,基因研究的突破可能制造出一批长寿不老族,
带来人满为患的威胁以及世代之间的对立。未来将出现一个青年人必须与上一辈
竞争工作和生活空间与资源的社会。

    网上文章:长生不老“的科学探索

    作者:吴锡平

    古往今来,“长生不老”成为多少人的梦想。如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科学家们对这个横亘于人类社会文明史的千古梦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导致细胞死亡的基因,但始终没有结果,但由此
却发现了一种叫端粒的存在于染色体顶端的物质。端粒本身没有任何密码功能,
它就像一顶高帽子置于染色体头上。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顶端
的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