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七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七辑)-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季拉夫鲁芝理解她没说出来的话意。
  “修理自来水管的同志!”她对小伙子说。
  “哈哈!修理自来水管的同志!”他龇着牙乐了,“我叫塔希。不绕嘴吧?塔希。这名字你们喜欢吗?”他这个人,不管怎么说还挺随和。
  “塔希,你能让人信得过吗?”季拉夫鲁芝问。
  小伙子想来句俏皮话,但姑娘那副模样使他也严肃起来。
  “你们有什么事吧?”
  “请到浴室看看。”
  他穿着大雨靴吧嗒吧嗒地从过道走过去,推开浴室门,立即打个唿哨。
  “哟,敢用姑娘最喜欢的山羊胡子打赌,水管是冻裂的。夏天居然会结冻!在哪儿?在普通的自来水管里!简直发疯。”
  季拉夫鲁芝拍拍修理工的肩头说:“塔希,只有这个单元冻裂了水管,所以不算灾难。你如果不赶快帮忙,会有更叫你吃惊,更倒霉,更危险的情况发生。”
  塔希搔搔后脑勺说:“好哇,找到有趣的活干了。像是故意让我碰上好多怪事。瞧,有一回我也是按约定去干活……按过门铃,没人应声。光听水哗哗地从浴室往外……”
  “好啦,塔希,”季拉夫鲁芝温柔地打断他,“咱们以后再闲聊。现在就行动吧。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
  “好,”他有点不大好意思,“叫我干什么呢?”
  “有汽车吗?”
  “当然,工程修理车!停在门外。”
  “太好啦!咱们一块儿去!”
  “去哪儿?”
  “出城,到山前区。”
  “我,那……没问题。恐怕鲁斯塔姆不答应。”
  “鲁斯塔姆是个什么人物?”“什么人物?修理车的司机呀,我的帮手。”
  “咱们去找你的鲁斯塔姆。”
  塔希不声不响地跟在季拉夫鲁芝身后。姑娘在楼梯转弯平台上猛地止步掉头问:“塔希,你车上有大桶吗?”
  “有哇,怎么会没有呢!”
  “金属的?”
  “当然。”
  “把它弄上来。”
  “弄上来很容易。恐怕鲁斯塔姆不答应。”
  “咱俩说服他,好吗?”
  塔希毫无信心地摇摇头,朝季拉夫鲁芝叹了口气,说:“试试吧。”
  “哈霞,你留在这儿盯着水桶。咱们马上把它装进大桶。有事喊邻居帮忙。”她鼓励地笑了笑,“放心,我马上回来。”
  五个人里面数阿卜杜勒和萨比尔幸运。在出事现场正赶上需要年轻力壮的人,所以被批准参加最后阶段的工作。在环保院大批研究人员赶来之后,的确想让他们回家,但阿卡杜勒和萨比尔立刻证明有权参加试验工作。别忘了是他们发现的云团,是他们报告上级的,可到了最后在人、物不足的情况下,他们难道却成了累赘?
  现场指挥分配这对好朋友到观测小组。他们从而得以目睹事件的最后发展。叫萨比尔协助化学家——递试管、试剂,根据信号接通触器,观察仪表显示的数字。年轻人认真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神态端庄严峻。凝聚的目光仿佛表示:也许正是根据我的分析才找到揭开云团内幕的关键呢。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他正在思念舒拉依娅。
  他对这位任性的漂亮少女的感情,实际比表达出来的要深得多。从舒拉依娅今天的错误行为上,他看到自己的缺点。舒拉依娅有着美好的心灵,真诚,无私,对此他深信不疑。但他没有鼓励她发扬这些好的品质,仅仅盲目崇拜她的美貌,当她抱怨周围的人对她不理解时,他仅仅归结为别人忌妒。表面上她接受了这种解释,甚至露出笑脸。但她内心怎么想呢?他们之间的隔阂为什么会日益加深?……
  阿卜杜勒分配到寻找云团来源小组。残酷的景象,一直挂在心上。他的确跟舒拉依娅不同,关心着整个城市和广大地区的命运,甚至全世界。不过,他的恐惧随现场的活跃,工作的繁重和紧张而消除。这么多学识渊博的专家,且拥有整个国家的财力,最后必能制服入侵者。不怕它来自太空。年轻人渐渐又恢复了平时快活的心境。
  他们小组总算有了发现。离阿卜杜勒曾搜查过的地方约两步远处,僵卧着一只冻死的乌鸦。全清楚了。怪云是由这里启程。
  乌鸦放进金属容器内,科学家们围拢它。这只捡来的乌鸦显然使他们兴致勃勃,阿卜杜勒当时却不以为然。不就是一只乌鸦吗!云团的牺牲品……当他听到科学家的议论以后才有点开窍,认识到判断错了。
  “同志们,有必要再认真搜察一次,遗迹附近是否还有冻死的鸟类。”
  “您是说……”
  “是的,不能排除云团可以飞行。先不管怎么措辞,就是说,它能离开地面上升很高。真要这样,想围住它就困难了。”
  “事情也许没那么复杂?乌鸦不小心自己撞上云团。”
  “可是死乌鸦是在‘遗迹’起点上找到的,你不感觉奇怪吗?”
  “随你怎么说,云团在这儿是紧贴地面。”
  “如果……它是从地下钻上来的?”
  “也许,它往上一蹿?冲乌鸦去的?下一步怎么办先去看看再说。”
  小组成员散布在棉田里认真察看每棵棉株,没有新的发现。
  工地上这期间进展迅猛。天刚黑几辆装聚光灯的绿色汽车开进现场,呈半圆形布置在云团周围,把热火朝天的工地照得雪亮。
  工人、技术人员以及各种装备源源而来。重型平板车运来的三辆挖土机立即围绕云团掘沟。水泥支柱和钢筋卸在工地边上。自卸车运来搅拌好的水泥。第一根立柱竖立起来,随后第二根、第三根……一位工程师正向安装工人讲解如何用钢架加固支柱。
  时间快得惊人。瞧,几辆帆布篷车开到云团跟前。卸下几点银白的箱子和奇形怪状的刀、铲——分割云团的工具。
  萨比尔凑到阿卜杜勒身边。
  “你看那是季拉夫鲁芝吗?”
  “哪儿?”
  “那儿,公路上,岗哨那儿。”
  “我看没错,是她,朝咱们招手呢。”
  “劳驾,看看几点?”
  “11点30分。”
  “哦!肯定有事,不是来这儿看热闹。”他飞快地向公路跑去。
  “舒拉依娅呢?她在哪儿?季拉夫鲁芝离着很远就问。
  “这该问你呀。”阿卜杜勒回答。
  萨比尔面色苍白。
  “又出什么事啦?”
  这时季拉夫鲁芝也在发愣。
  “一小时以前她就开车来这儿……”
  “没在这儿,我告诉你啦!”
  “咳,这还不算……同学们,请负责人来,我有重要情况汇报。这位死心眼的值班同志说什么也不放我过去。”她朝着站在路边,板着面孔的民警点点头。
  “好,为你哪怕上天摘星。”阿卜杜勒拔腿就跑。
  “你敢肯定舒拉依娅要来这儿吗?”萨比尔继续盘问。
  “绝对没错。”
  “或许后来变卦了?”
  “不可能,不会,萨比尔。她家里有块云团。”
  “哦,见鬼!全怨我。当时怎么没问清楚她要干什么!”他用手揉着前额,独自嘟哝着。
  “萨比尔,冷静些,我跟你一样着急。汇报完紧急情况咱们一块儿去找舒拉依娅。”
  一辆重型运货汽车尾随装有“警报器”的“伏尔加”牌警车在柏油路上疾驰。
  家家户户均已熄灯,连商店屋顶、门前的广告灯也已经熄灭了,只有路灯还忠于职守。沉睡中的城市没有料到近郊却正在进行一场殊死的搏斗。
  来到舒拉依娅的家门前,汽车停下。
  街道上空寂无人。从车身标有“测试实验”字样的车上跳下来季拉夫鲁芝、萨比尔、阿卜杜勒以及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小组领导人普拉特乘坐“伏尔加”小车。他和民警大尉走到众人面前,对大学生们说:“给你们带来个消息。”
  三双眼睛盯着他。
  “我和阿瓦佐夫同志,”他朝大尉点点头,“刚刚和急救站通过电话……”
  大家叹息着。萨比尔半死不活地站着。
  “请放心,”老科学家体贴地说,“虽然发生撞车事故,你们的女友并没有危险。只是神经性休克,昏睡不醒。过3个小时她就能回家。”
  “她在哪儿?”素来沉稳的萨比尔现在双手发抖。
  “在中心医院。”
  “我应该去一趟。”
  季拉夫鲁芝和阿卜杜勒同时用恳求的目光望着普拉特。
  “没什么可说的,我理解,”他摇摇头说,“不过,她正在昏迷当中。”
  “您怎么还不明白?”萨比尔激动地说,“我应该守在她那儿。”
  “应该这样,朋友!”阿卜杜勒拍拍他肩膀,说,“在医院守着,别泄气。咱们想法一样。”
  “是啊,你们当然是对的……逻辑在这儿没有……”普拉特低声说,于是他转身对阿瓦佐夫说:“大尉同志,咱们留在这儿工作,用车送小伙子去医院吧。”
  大家上了二楼。哈霞给开的门。
  “总算盼来啦!”
  “怎么样,情况不妙?”普拉特问。
  “没事,好对付。它一个劲儿往桶外爬。我就把它弄回桶里去。咱们快走,它活跃得很!”
  众人跟随着哈霞。
  从摆在浴盆中的大桶里往外爬出游蛇一样的一条条灰色物质。
  “它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普拉特自语。
  他让同学们留在过道,自己和研究人员携带银箱走进浴室。科学家小心搬动傍晚到手的银箱。他们不是把灰辫子捅回去,而是用特制的夹子夹住,割断,一块块扔进银箱。最后,残余的物质不再跃跃欲试,人们干脆把浴盆中的大桶端出来往箱子里倒。然后封住盖儿。大家把箱子搬出门外,抬上汽车。
  “没有啦,”普拉特肯定地说,“最后一块怪云也隔离开了。衷心感谢你们年轻人的帮助,”他语气平和地说,“看来今后科学家还得麻烦你们,”他宽阔的脸庞浮现笑意,“好好休息,积蓄力量,夺取新的胜利。”
  “请问,了解到一些什么情况呢?”季拉夫鲁芝怯生生地问,“它是天外来客吗?”
  “你在哪个系学习?”老科学家问。
  “生物系,哈霞也是。男同学是其它大学的。”
  “嗬,这么说还是同行。非常愉快。”普拉特使劲点点头。“没说的!我认为你们有权知道我们观察的某些结果。”
  大学生屏息静听。
  “你是未来的生物学家,”普拉特对季拉夫鲁芝说,“生物体有哪些方面不同于无机物,你有何见解?”
  季拉夫鲁芝微微一笑。
  “教授,这个问题不存在我的或别人的见解……科学上早已解决。”

  “哦?”
  “有生命物质不同于无机物,它能吸收外界物进行新陈代谢,对环境的变化能产生反应,生长发育,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做出不同方式的运动,能适应环境。”季拉夫鲁芝像在考场一样回答得简明扼要,最后又补充一句:“我还能列举某些不同。可有什么意义呢?”
  “你马上就会明白。但还有一个据我的经验你们大学生并不感兴趣的问题。你知道地球上的生命如何产生,及其形成的原因吗?”
  “难题,教授……35亿年前太古代初期,可能还要早,在我们地球上由于某种条件使无机物发展成为有生命的细胞……长期进化又产生出形形色色的生物……”季拉夫鲁芝困惑地沉默下来。
  普拉特像是没有发觉她的窘迫,说:“究竟什么具体条件,科学上目前还不知道,不是吗?”他问。
  “是的……”
  “朋友们!”科学家启发地说,“想像一下35亿年前的地球。它的表面被厚厚一层海水复盖。因火山喷发,某些地方形成岩石小岛升出海面。天空乌云密布。各处火光闪烁,或是电闪雷鸣,或是火山喷发。岩石小岛经常在颤抖——它们遭受强烈地震的摇撼。含致命的紫外线阳光,透过稀薄的大气层,照射在地球表面。于是在特殊环境和许多因素的巧合下,奇迹出现——海洋的深处或者表层进行着某种化学反应,结果出现了广泛而巨大的突变——无机物中产生了有全部生物特征的细胞。闪电的一次袭击,或火山轻微的一次喷发都足以毁灭掉新生物。然而新生物没有毁灭。它们具有惊人的顽强生命力。一天天,一年年地战斗不息,为谋求阳光下有个存身之处,整整熬过了35亿年……”
  “你是说……”季拉夫鲁芝猜出教授的思路。
  “对”,教授爽朗地说,“同学们,过去曾发生过的事件,今天再度重演。”
  “怎么产生的?”
  “我们还不知道确切的情况,只能猜想。这正是环保院的重大科学监测领域。可以假设,比如这里……垃圾的处理上并不能受到经常有效地监督。在院落的一隅随意摆个垃圾箱。这里就越来越多地积聚着种种带酸、碱残液的破碎试管,瓜皮果核,学院食堂倒掉的饭菜……总之什么都能往里倒!放射性原素,尽管是微量的也不是不敢倒。显然还有一块磁铁……垃圾箱敞着盖儿。一天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垃圾箱里的各种物质开始产生反应。催化剂加快了反应过程。也可能促其反应过程的是另外情况,球形闪电穿过垃圾箱。细节我们还不清楚……”
  大学生听得入了迷。
  “不过事实归事实: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新的细胞物质,它具备生物特征……”
  普拉特停顿了一下。
  “你们会问,怎么从前没听说过?而且,垃圾箱在地球上有几十亿!关键在于,它的产生可能是一串个别因素的偶合。难以置信的一种偶合,也许仅占几百兆分之一……但不管怎么说,地球上再次出现奇迹:由无机物产生活细胞。”
  “不过……我们见到的不过是一团云雾。能叫做细胞吗?”阿卜杜勒插嘴说,“它也没有为自己的生存拼搏35亿年呀。”
  “对,”季拉夫鲁芝说,“细胞产生得很少,还要继续增殖。”
  “不错”,普拉特表示同意,“但后来连续出现对它有利的机会。垃圾箱里的东西很容易受到日晒、火烧。新细胞生存下来很难。不过没有出现这种结果。于是,垃圾箱里很快出现一团奇异物质——当时它很微小,哪怕用放大镜也分辨不清。后来有位过客参与进来……确切地说,又是个机遇。”
  “乌鸦?”阿卜杜勒问。
  “对,乌鸦。当小团物质略微增长,好像一条肥壮的蠕虫时,被来垃圾箱觅食的乌鸦发现。它吞下这团并不可口的铅灰色物质,随后又尽情地啄食别的垃圾。对有生命力的‘新生物’来说,没有比鸟嗉子更适宜、更安全的地方。这团物质在鸟嗉子里快速增长。它显然又经历了一连串的突变获得新的性质,不用说,体积增大了。”
  “有一天……”
  “它感到嗉子里太挤,要换个环境。乌鸦这时也挺不好受,嗉子发胀,吃不下东西。不仅如此,它还有一种想吃化学制品的欲望。有时它落在建房工地吃水泥、石灰、颜料,有时受无形力量支配飞到化工厂。它落在高耸的烟囱上吞有毒废气。有一次乌鸦被棉田地头上白花花的一堆东西吸引。这是刚运来为棉田施肥的硝酸钾。乌鸦贪婪地吞食。”
  “这是后来的那个云团。”季拉夫鲁芝拿不准地说。
  “对,乌鸦起飞时那东西就从嗉里呕吐出来。”
  “乌鸦怎么冻僵了?”
  “‘冻僵’,这只是假定术语,它不是冷冻,”普拉特沉思着,“这种物质有特殊方法封闭了生物体的肌肉……显然,这是特殊的麻痹状态……老实说没研究过这种现象。通过今后观察能找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