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康熙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失在康熙末年-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白了一件事情。 
  康熙是在试探自己。 
  雅茹是土尔扈特的圣母,自己又是她的心中所属。而自己也是策反土尔扈特的关键人物,对这个部落来说。自己地影响,甚至超过了康熙。这如何不让皇帝有些担心?他不是要自己去灭口,而是看自己会不会遵旨舍得去灭口。 
  凌啸猛一叩头,“喳!奴才即刻就办。” 
  “慢!”康熙转过头来,一副松弛下来的模样,“此事干碍极大,朕似乎是过于小心了。你说呢?” 
  “皇上,奴才也觉得似乎过了点。他们如果敢泄露半点出去,立刻就是两国都不能相容的地步。区区十几万人的小小部落。岂不是自寻死路?” 
  “哦?你这么想的?刚才为何不说?拾遗补阙。也是大将之责。”康熙微微一楞。 
  “主子决定这么做。自然就有主子这么做的道理。奴才就当为主子去办主子要办的事情。至于您说要拾遗补阙。奴才也是想的。可皇也知道,奴才今年才二十一岁,就被万岁爷隆思浩荡提到了将军的高位上。不瞒万岁爷。奴才好晕啊!” 
  他夸张地苦恼模样,让康熙也忍不住一笑。“奴才弱冠之年。读书又少,也没有经过地方政务和朝堂上的磨炼,哪里角什么周详的思虑、就眼前的这件彼得地事情。奴才心中有一些想法,可想了半天。楞是有撕掳清白,还是稀里糊涂的,想要禀报主子做决定呢。” 
  凌啸当即把怀疑彼得疯傻的事情向康熙做了禀报,然后说道。“奴才在敌营两日,也曾经向渥巴锡详细了解过罗刹地大致政局,他们国家地皇帝不避疯傻痴残,唯至死不可废正统。且那索菲亚女王刚刚政变成功。可也是复辟的摄政王之位,却绝对不敢自称女皇。究其缘故。当是这彼得尚在人世的缘故。皇上。我们如果把这彼得就此杀了、是不是索菲亚做了嫁衣裳啊?” 
  “彼得疯了?傻了?索菲亚?罗刹国?这么说,她要想当稳摄政王或者沙皇。都必须要彼得死去才行?!”康熙却是面色兴奋起地快速回走动。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思维敏捷得很,迅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小纳兰。你觉得彼得地命可以值得多少的土地?” 
  “皇上,奴才就是搞不请楚。才向皇上您奏报的啊。”凌啸当然要藏拙,但是他也怕康熙被内敛儒教所束缚,对外略显软弱,错过中华利益最大化的良机,所以要先在康熙的心中种下希望,“按说,我们打死了彼得,交出尸体。得到的利益将是最小的,加上这一战地胜利。最多是要回尼布楚到额尔古纳河之间的四个台湾大的土地。可要是把彼留着。让他们来赎回去,奴才以为,皇上可以犯整个西伯利亚都要回来一半喇!那可是二三十个台湾大的地盘啊。” 
  几十个台湾的地盘。康熙感觉到自己的口腔很是湿润,可马上就觉到善后极难的问题。沉吟道。“朕再想想,你先去把彼得严密隔离来。没有朕的命今、任何人都不许接近和打听!” 
  ****** 
  准格尔汗国的覆灭。为清朝带来了四个四川省面积的广袤疆域,如何剿除葛尔丹余孽,如何采取措施确保长治久安,这些都是摆在康清王朝面前的大事。但这些大事却没有凌啸什么事情。 
  康熙铁命飞扬古、伊勒慎、瓦尔达、硕岱、舒恕他们分兵向各个方向上去占领,同时传旨京城各部即刻派员胶来西驻。妥善点清地土、普查人口、选拔官吏、研究制度、建筑要塞。这一直忙活了小半个月方才消下来。 
  大清这次的开疆。在西面的进取。至少是平了汉唐两大辉煌时的国威。且在控制力之上比那时的名义控制要强上许多,于是乎,朝中文武、各地督抚、天下士绅的贺表如云,将熙皇帝的功劳给捧到了上去了。本来日后方才出现的“千古一帝”,现在也被阿谀的人提了出来。全国上下的一致赞誉。让康熙乐得时刻都在回味。 
  而凌啸深知该韬隐讳,既不出席任何宴会,也不接湖北宁夏将。连日来除了在自己的临时住处陪陪雅茹之外、就是时刻观察日渐康复的彼得大帝。 
  这一代大帝,已经上了“阿扁”的魔力。头中有残留弹片的他,脑神经时时受到压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头痛欲裂。继而引发癫痫,没有了鸦片的镇定解痛,他根本就是身处人间地狱。很多时候,凌啸看他撞墙绷蹦的痛楚模样,都恨不得一刀了结他算了,可他知道自己不能这么样当个好人,所以,对罗刹使节的到来,凌啸是最望穿秋水的人。 
  凌啸秋水未穿的时候,罗刹使节戈洛文终于赶到了尼勒克城。 
  从康熙二十四年起,一直到二十八年签订尼布楚条约,戈洛文都是全权的代表。作为长期和清朝打交道的大使,戈洛文被得到消息的索菲亚女王指定再次和请朝谈判。不过。他的摄政女王得到的却不是彼得兵败的消息,而是本国将士和西域骑兵把康熙围困在小城中的利好消息,这是当日前往莫斯科扰议的理藩院郎中带去的。索菲亚大喜过望,马上点将戈洛文,兴冲冲来淮格尔讨要胜利的果实。 
  但戈洛文很快就莫名其妙,继而大惊失色。旋即惊慌失措。伟大的俄罗斯战士无影元踪,英勇的尼古拉斯总督不见人影、而欢呼胜利的清朝军民比比皆是,命自己的手下微一打听,方知道十二万联军已轻灰飞烟灭。 
  他长了一个心眼,在递交国书之后,趁着康熙摆谱的三天后相见的间隔,戈洛文连忙打听在清朝中的老熟人。这一打听可把戈洛文拾吓一大跳。他所熟知的索额图。已经谋反被儿子所杀。佟国纲。战死于和葛尔丹的交战之中。当年参与谈判的。现在仅剩下旗管章京马齐了。 
  听到这个消息,戈洛文忍不住一阵感叹,不仅是自已被彼得贬黔入年。这才被女王重新启用。就是这清朝内部也一样宦海沉浮人事变换啊!感叹归感叹。可戈洛文没有忘记。当年谈判时,肯收自己礼物的之中,马齐,是收得最来者不拒的。 
  兵马大部分已经撒出了尼勒克,使得这个小城显得空松了很多。这就使得马齐有了单独的住处,也使得戈洛文有了秘密派通译去见马齐的机会。这的确是一个很让戈洛文刻骨铭心的机会,他终于得知了一件事情。沙皇彼得,曾经出现在俄军之中! 
  得到通译的回报,正在喝酒排忧的戈洛文,直接就从椅子上样倒在地。手中拿着的金属酒壶也落在地上。知道清兵胜利后。戈洛文一下就从兴冲冲变成了蔫巴茄子,知道一万多将士无一幸存的时候。他更加的悲伤,几乎要唱起自己民族的招魂曲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远在印度洋上的彼得沙皇。怎么会出现在被歼灭的俄军中的。万一是被清军俘虏或者击毙,这可是全国的耻辱,全民族的悲哀!更加当然的是。自己将成为俄罗斯民族耻辱的替罪羊之一。 
  心急如焚的戈洛文。却无法从马齐的口中得到确信。彼得的生死和去向。对自己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谜团。可是,这位全权大臣很是请楚,彼得的生死存亡不仅仅是关乎到民族的荣誉。还关系到索菲亚女王的政权稳定。彼得没死。就必须要让清朝处死他,或者交给自己处死,相对于其他几个虎视耽耽的亲王殿下来讲,索菲亚无疑是更加惧怕彼得的。 
  这种见识。立刻就让戈洛文作出了决定。一方面让随员快马回莫科报信请权,另一方面。他要紧急求见康熙皇帝。 
  可是戈洛文哪里知道,此刻康熙的住处,一场杀人不见血的政争,正你死我话地进行着。能影响康熙皇帝和大清决策的。并非只有上书大臣。 
 
 
 
  
卷二 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188章 政见分歧
 
  在陆续到达的京师六部官员的辅助之下,局势得到了暂时的稳定,这一切皆是源于凌啸在湖北所发明的一个词汇,“军管”。 
  兵部呈阶梯状地为西北调入了多达十五万的军队,分别在哈密、伊犁、阿尔泰驻军,加上先前的几路涤荡军力,很快就捷报频频,清兵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原准格尔汗国的疆域,各地部落纷纷上表降服,可这一次的二十年葛尔丹兵祸,已经让康熙皇帝下定决心,要在这些领地上设置流官并加派驻军,改松散的名义册封制度,为中央集权的垂直式管理。 
  这一切,就带来了一个显著的问题,三次大规模亲征,使得中央财政的严重不足,根本无力去支撑他完成这样的雄心壮志。 
  如何确保能够顺利地在西北改土归流,以继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同时还有已径递交国书的戈洛文谈判事宜,都是需要康熙立刻定下一个调子的。康熙决定在这里先召集一个御前会议,而不是回到京师之后再论。因为他明白,没有到过西北的人。他们的主意也很难脱离闭门造车。例不如眼前这群熟知前线的文武。就这样,赶回来的飞扬古、伊慎、马齐、理藩院尚书、四个皇子。还有那北京赶来的佟国维。 
  凌啸也被康熙指名参加了这次会议。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听到一番奇谈怪论。 
  刚刚革六部官员赶到的佟国维。听到又要和罗刹人谈判。心中很志得意满。 
  他是战死地佟国纲之弟、也是当日参与尼布楚条约的清朝人员之一。不过,当时的索额图和明珠把持朝政,楞是没有让这对国舅兄弟执掌中枢。佟国纲是副使,而佟国雄仅仅是个纪录和草约的书办罢了。 
  如今八年的光阴过去。自己已经位列孝辅。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指手画脚一番。这其中的感慨,外人是无法窥得全貌的。但是。康熙要众人开始议事的话音才落。佟国维立刻就开口了。 
  “圣上英明。功冠古今。又深思熟虑未雨绸谬。今奴才深感鞭策。皇上有意改土归流。乃是千秋铁桶的大事。这个奴才是完全地拥戴。是这相应的款项。若是从国库来拨。又实在难为无米之炊。不若请各督抚摊派分担,咬紧牙关撑过一段时间。也就慢慢地从容了。” 
  他的这番话。说得众人都是一笑。这位国舅宰相的才情着实差了一点。可佟国雄下面所说地话。就很有些见解了,“关键的问题在于。罗刹这次被皇上您打得兵败君俘。国耻之下,他们是不是会举国来犯?若是不能妥善处理好这两国关系。罗刹兵丁一动。西疆立刻就可能会动荡如故。甚至比那葛尔丹在时还要不堪。故奴才以为。这两者实为二而一。一而二的。须理藩院慎重考量才行啊。” 
  众人竟是点头沉吟,却把凌啸搞得郁闷不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做事三部曲。这位宰相只是搞了第一层。就此把话题下属身上去推。难道这就是宰相城府。经纶之才不成? 
  理藩院尚书伊桑阿避无可避,与外国地交涉谈判等事。本就是他的职责所在、当即如同背书一样道、“皇上。以奴才按持罗刹使节的情况来看。他们这一次其实是傲气十足的。甚至在得知他们大败地消息之后。目瞪口呆了半晌方才喘过气来。可见他们本来是要逼我们签城下盟。现在得知己方失败,连脸都给气红了,还叫嚣着大俄罗斯帝国会罚我们之类的话语。由此可见他们定会在此问题上。绝不会善罢甘休。 
  依着奴才的见识。西迁恐怕还有仗要打,这改土归流之事,以着咱们的国库之力。奴才以为当缓行。” 
  “晤。马齐。当日你参加过尼布楚谈和。依你看。伊桑阿的判断谈判又当如何提出条件?”康熙低头想了想。直按点了马齐的名字。 
  找了军中剃头匠刮了额头的马齐现在极为精神焕发。作为唯一一个扈从皇帝打胜仗地上书房大臣,他觉得自己的政治生涯有了厚厚的资本。当即对皇帝一躬,沉声道,“圣上明鉴。其实自我们的这次胜仗以来。罗刹在东部已经基本上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事了。除非有哥萨克兵的大力援助。同时从西部调集三万以上的枪炮齐备之兵,他们就很难给我们以致命的威胁。可是哥萨克三万精骑丧命飞军门和凌军门之手想必也是难于一时间怯复元气的。而那西部之兵调往东方。少了无济于事,多了则西部防务空虚。想想也是不大可能的。” 
  伊桑阿和终国维听到这里。一个是满面通红。一个是暗恨不已、马齐的话,无疑是驳斥了他们的大战论,不过,他们确实无法还击马齐,因为比起熟知罗刹的马齐来。他们实在是所知有限。众人听了。纷纷颔首赞同马齐这有理有据的论断,就连凌啸听了。也很是认同。 
  马齐见康熙微一点头。等他说下去。道。“可是。两国虽无大战的可能性。但要是想即刻达成对咱们有大利的协议。或者确保万里边疆无小战,只怕是一厢情愿了。”在大家被他这样一个转折闹得都是吃了惊的时候。马齐笑道、“那尼古拉斯不过罗刹的一个封疆督抚,竟敢就提兵叩我边关,胆子不可谓不大,这在我国简直不可能的事情。却在罗刹能大行其道。源于其所谓之高度自治。两国接攘边境不下于万里。罗刹所辖归于三总督八个将军,无论何如,当会有似尼古拉斯般丧心病狂之人,不肯按受这兵败之事,到时候小战定会按踵而至。当然,皇上,小战的多寡。要看咱们和罗刹定下何等的条约,若是签下让罗刹太过于屈辱的。那么万里边疆。激愤之下。可就会麻烦不断,相对宽和的。他们定会平和许多。边境也会安稳下来,有利于我朝的休养生息。就如您上次的那个尼布楚条约,表面上看来。咱们是稍微让出了一点土地。但是却保障了近十几年无战事抖纷。实乃是皇上惠及边疆的一大善举啊。 
  他这一篇文章下来。把康熙拾楞住了。这个分析和凌啸的完全是两码事情。但是,从人心的角度来者。却颇为顺理成章的。 
  正思虑马齐的话。飞扬古却说了话。“皇上。奴才以为,马中堂的话有些道理。可是咱们也不怕他们骚扰边疆,他敢于骚扰一次,咱们就也越境去骚他们十次。看到最后究竞是谁忍不住?!”凌啸听到军中的声音。开始的时候很是兴奋。可飞扬古一说完。凌啸就知道,大将军还是个赴赴武夫,没能说道点子上去。 
  马齐眼睛一番道。“大将军所言极为有理,我军既然能灭了他的一万多人。当然是能够打退他们的骚犹。更可以给他造成很大的麻烦。可问题在于,大将军,打仗除了人之外,还要钱粮的,更何况在西北正北东北三个方向上的全面对扰,那要花多少的钱粮。才能供你们在冰天雪地处长期作战。恐怕一年下来的钱粮,足够把这新疆改土归流的事情办得完完美美了吧!和气方能致祥,皇上,奴才建议迅速和罗刹签订下条约。只要他们承认咱们现在已经攻占的土地,这里待兴的百废,很快就可以着手开始了。相比于过于强求的条件。这新占领之地。才是重中重的啊。” 
  “滑天下之大稽!”伊勒慎怒道,“那么依着马中堂的意思,难是要签个温吞水的条约不成?皇上,奴才怎么越听越糊涂了。难道这一次。咱们是打了败仗不成?要不要咱们给他们倒过来割地啊?!”他的宣泄愤语殊为失礼不禁,立刻就遭到了飞扬古的告诫。“小心君前失仪!” 
  康熙却不以为意,他确实很喜欢这个猛将,也想起了自己最喜欢的猛将。笑道,“凌马齐的思路是速速与他们签订条约,以换得边的平安,把节约的军费用于改土归,这也很有老成谋国的意思,你呢。眼睛中看着那些让出去的土地,甚至还盯着别人的土地。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皇上以为马齐是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