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新宠
刘海月不慌不忙地笑道:“淑妃姐姐谬赞了,这里上有太后娘娘,下有各位姐妹,我的眼光怎么就成最好的了?姐姐可千万别这么说,要不一会出了这大门,我怕得被众姐妹的口水给淹了!”
她的话引来引来一阵笑声,太后笑骂:“皇帝就说你是个促狭的,哀家还不信,今日一句话就露了现形了。”
刘海月笑道:“那也是太后和陛下仁慈,才有妾放肆的份,今儿诸位秀女才是主角,可千万不要让我搅和了才是。”
张太后含笑点头,“说得很是,哀家觉得左边第一个就不错,你抬起头来。”
见刘海月轻而易举地转移话题,于淑妃有些不虞,但转念一想,刘海月主动让出宫权,又不肯沾染麻烦的样子,威胁还不如她的姐姐刘海珠来得大,便抛开为难她的念头,转而看向太后说的秀女。
那秀女被太后点了名,脸上羞怯地浮上红云,缓缓抬起头来。
这一抬头,有的人便忍不住咦了一声。
要说这个秀女长得多倾国倾城那也不然,起码比不上先前的卫贵妃,也不如现在的刘海珠,但她眉目之间自有一种神韵,让人看了第一眼还想再看第二眼。
张太后笑道:“是个标志的闺女,你叫什么名字,父亲是谁?”
那秀女道:“民女姚丽华,家父是国子监司业姚正德。”
国子监司业是六品官,这秀女算不上出身显赫,不过在她的介绍下,刘海月她们才知道,这秀女方才及笄,却已经生得风姿绰约,体态丰盈,凹凸有致,看上去竟像十八九岁风华正茂的模样。
冯昭容掩嘴笑道:“姚秀女生得可真好,这身段,啧啧,便是放眼后宫也是极出挑的。”
姚丽华听得此言,脸红得几乎要烧起来似的,头垂得更低了。
这言语略显轻佻,张太后就不乐意了:“秀女最后未必就是要选入宫的,万一挑不中,你这样说,让女儿家的名声往哪儿放。”
冯昭容有点尴尬,“妾也是极喜欢这位秀女,这才一时忘了情,还请太后恕罪。”
于淑妃不屑地勾起嘴角,这冯昭容,论姿色论做人都排不上名号,只不过当初宫宴刺杀事件之后,好几个嫔妃在刺杀中死掉,皇帝为了填补空缺,这才让她捡了便宜递补上来。
“既是太后喜欢,留下她给太后作伴也是她的造化。”于淑妃笑道,忍着酸意让人将姚丽华的牌子留下。
按照她对皇帝的了解,这姚丽华十有八九很符合皇帝的喜好,所以原本于淑妃想装作看不到蒙混过去,反正其他嫔妃就算注意到了,肯定也不可能出声,谁知竟然被太后问起,真是失策了。
余下那几名秀女姿色也都俱佳,于淑妃又问了两句,最后连姚丽华在内,一共留下两个。
整轮筛选下来花了不少时间,自从姚丽华之后,张太后就不怎么开口了,刘海珠偶尔发表意见,也留下了一个秀女——毕竟她现在也是宠妃了。
刘海月则一直保持沉默,于淑妃一旦问她,就以自己眼神不好为借口推托了,于淑妃对此很满意她的识趣。
最后经过皇帝过目,被点了牌子留下来的秀女一共五人,除了其中一位是韩国公府庶出之外,其他四人皆是中下层官员家庭出身。
好苗子当然不能都被皇帝留下,选秀除了是给皇帝充塞后宫之外,还有许多是要放出去给适龄勋贵官宦家庭婚配的,皇室一般很少亲自指婚,但是一些早就看中了的人家,会提前给太后皇上通气,让她们走个过场就好,又或者在选秀中传出好名声的,就算落选了,也有许多人家抢着上门求亲,其实选秀就相当于一场高级相亲,能够通过重重考验到达最后一关的人,资质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五位秀女进宫的那天,皇帝旨意一下,分别进行了册封,韩国公府的韩蕙被封为正四品美人,是这批秀女中位份最高的,其次是姚丽华,被封为正五品才人,其余三人,都和刘海月刚入宫时的品阶一样,正八品采女。
明眼人自然看出了其中的门道,韩蕙虽然是庶出的,可毕竟是从公府里出来的,代表的是勋贵公卿,自然要给足面子,也是皇帝间接在安抚他们。姚丽华是皇帝自己喜欢的类型,当然也要区别对待,至于另外三个人,就按照规矩来吧。
当晚皇帝点的是姚丽华侍寝,隔日,照规矩,新进嫔妃都要去给太后和皇后请安,宫中现在没有皇后,所以后面那道程序就省了,德妃和淑妃位份再高,权力再大,毕竟也不是中宫。
初承恩露的姚丽华比甄选那日更为美艳,若说原来只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那么现在就是鲜艳欲滴的牡丹,抹着淡淡腮红的脸颊呈现优美的鹅蛋弧度,低头行礼的时候,不经意就能让人看见那含春的眼角,合身的宫装底下包裹着成熟诱惑的身躯,走起路来袅袅生姿,更多了几分妇人才有的风情。
这一幕落入在场所有人眼里,各人心中自有计量。
众人以德妃、淑妃为首向太后行礼,太后对五名新人笑道:“都起来罢,我素来喜欢清静,也不耐烦那么多礼节,往后每月初一之外,其余时间都不必到我这里来,如今宫务是由淑妃和昭媛她们管的,你们须得恪守宫规,不要做出不规矩的事情。”
五人齐声应是,太后又让侍女给她们赐了见面礼,这其中韩蕙和姚丽华的礼要更重一些,除了其他三人都有的荷包和金钗之外,两人还得了一块玉佩,上面刻着莲花莲子,寓意早生贵子,羞得两人顿时面红耳赤。
没过几日,姚氏成了皇帝新宠的消息就传遍宫中上下。
连续十天,除了一天是歇在韩美人那里之外,其余九天都落在姚才人处,就连刘海珠初入宫时都未能有这种殊荣,这种情况下,有几个人还记得当初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卫贵妃。
姚氏地位的直线上升,让她变得分外显眼,即便只是个五品才人,但皇帝要升她的位份,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多少嫔妃暗里地看她不顺眼,就等着受宠的嫔妃什么时候按捺不住给她一个苦头吃吃。
中秋佳节将至,老规矩,宫里头是要举办筵席的,今年皇后不在,便理所当然由于淑妃负责,不过这次出乎意料,于淑妃竟然主动向皇帝请求,说自己一个人怕是力有不逮,希望能让德妃与她一同举办,皇帝自是答应了。
“淑妃娘娘让我们主子过去?”杜鹃有些诧异。
“是呢,娘娘说她一时也享不到什么好主意,想把众姐妹喊到一块儿,集思广益,让太后她老人家好好乐呵乐呵,奴婢是奉命来请修仪娘娘的。”来传话的是一个叫素衣的宫女,脸庞圆圆,很是讨喜。
☆、海月教子
刘海月手里握着本书,“小猪”皇子赵与嘉站在她身旁,在素衣来之前,母子俩正在一问一答,小猪显然对这种形式乐此不疲,小小年纪站得笔直,没有像其他同龄孩子似的倚靠在母亲身上,稚嫩的包子脸上一脸成熟,让人禁不住想发笑。
“淑妃娘娘最近可好?”刘海月问素衣。
素衣答道:“回修仪娘娘的话,淑妃娘娘一切都好。”
刘海月点点头:“那劳烦你去回话,我一会儿就过去。”
“是。”素衣见任务达成,高高兴兴地走了。
小猪难得鼓起双颊,为自己的“问答时间”被打扰了很不高兴。
刘海月戳戳他的脸颊,“这是必要的应酬。”
小猪翻了个白眼:“左右就是一群女人凑在一起三姑六婆罢了!”
翠雀和白鹭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杜鹃勉强还能忍住,只是那双充满笑意的眼睛也已经出卖了她。
“小小年纪,哪来的这些话!”刘海月也学他翻了个白眼。“没有这些女人,还生不出你呢!”
“她们又不是我母亲!我母亲才是最好的!”小猪终于露出四岁孩子的本色,一把扑到刘海月身上,不起来了。
刘海月抱住他香香软软的小身子,啪嗒亲了一口:“你先把《山河志》看完,等娘亲,回来要考你的!”
宫里有宫里的称呼,不过私底下刘海月更乐于让儿子随意地称呼她。
“娘,聿怀馆的先生并没有把《山河志》列为必读的书籍。”再早熟的小孩毕竟还是小孩,有许多不明白的问题。
“是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必要。我听说先生们让你们读的都是儒家典籍,《论语》,《大学》,《中庸》?”
赵与嘉当然还不够年龄正式上课,但是在他的耍赖之下,连皇帝都默认了让他先在聿怀馆旁听,当然,先生见到年龄这么小的皇子,只当他图热闹和新鲜,毕竟赵与嘉没有在众人面前表现得多么天资聪颖,但他皇子的身份也保证了那些比他年长的贵族们不敢对他无礼。
“是啊,”赵与嘉歪着脑袋,“先生说那些是君子立身之本。”
“当然,我也觉得那些很有用,能够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但要变得更强大的话,仅仅读那些书是不够的。”刘海月微微一笑,“世人皆把《山河志》当成杂书,科举考试更不会考这个,但如果你想了解这个世界,这个天下,它却不失为一本好书。”
赵与嘉现在认得的字已经很多了,但有些书读起来还是有些艰涩,不过这并不构成障碍,刘海月有时候会亲自教他识字,又或者让识字的内宦念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给他听。
母子俩聊得兴起,杜鹃在一旁提醒道:“三娘,淑妃那边……”
刘海月想起来了,揉揉赵与嘉的脑袋:“小猪,母亲有事出去,你自己先玩吧。”
赵与嘉不屑地撇撇嘴:“又要闲话家常,惹是生非了。”
刘海月虽然很赞同,不过还是轻叱道:“这话以后不许说,万一传出去怎么办!”
赵与嘉吐吐舌头,显露四岁孩童的本性:“知道了,孩儿才没那么蠢笨呢!”
像那赵与畅似的,小小年纪一肚子坏水,经常在父皇面前卖乖,转头又欺负没了亲娘的赵与雍,他才不会让他听到,要不赵与畅肯定要跟父皇说的。
刘海月敲了他的小脑袋一记,让翠雀留守建章宫,自己则带着杜鹃和白鹭朝栖霞宫而去。
刘海月是最慢的,她到的时候,基本上大家都已经在了,刘海月上前向德妃及淑妃行了礼,为自己的迟到表示歉意。
德妃自然没所谓,她甚至还对刘海月笑了一下,她与刘海月有种某种程度上的默契,两人可以说是同一种类型的聪明人,低调,却不好欺负,不会主动出手,但敢于挑衅她们的人,也要做好被报复的准备。不过相比刘海月,德妃又显得消极不少,毕竟她唯一的倚靠,皇长子已经夭折了,而她的年纪和皇帝对她的恩宠也很难保证她还能再怀上一个。
平日里话不饶人的于淑妃今日居然也没有发难,只是平淡地让她起身坐下,大家按照位份排座,冯昭容和刘海珠之后,有一个空着的位置是留给她的。
待得刘海月坐下之后,她才明白于淑妃为了借着举办中秋家宴之名把所有人都集合到一块了,又难得没有刁难她,敢情是为了给新人下马威。
“姚才人。”于淑妃道。
姚丽华不得不起身,“娘娘?”
于淑妃看着她,忽然对着郭德妃笑道:“德妃姐姐,你看看,小户人家出身就是小户人家出身,怎么都改不了无礼的毛病,即使是经过宫规调教也没好多少,姚才人,你是仗着陛下几天的宠爱,就不知道天高地厚,连怎么回话都忘了?”
旁观的人发出阵阵窃笑,刘海月注意到,与姚氏一同入宫的那四个人,除了韩蕙之外,眼中同样也流露出幸灾乐祸的神色。
姚氏哪里见过这等场面,各种各样的目光,或恶意或探寻,全部落在她身上,如芒在背,让她有点手足无措。
“娘娘恕罪,我,妾还未曾习惯……”
“未曾习惯?”于淑妃提高了语调,纵然还是轻轻柔柔的,这是她一贯的说话风格,可话语里却不掩讥讽。“你入了宫,就是天家的人,代表的是皇上的颜面,你却连怎么说话行礼都不会,还说不习惯?到时候中秋家宴,来的可不仅仅是咱们后宫一干姐妹,还会有公卿世族的女眷,你这样传出去,让陛下和太后娘娘的面子往哪儿搁?!”
姚氏在最初的慌乱之后,逐渐冷静下来:“妾初来乍到,不知规矩,冲撞了娘娘,还请娘娘恕罪。”
于淑妃挑眉:“怎么其他人都知道规矩,就独独你不知道了?”
姚氏垂首跪下:“许是妾资质比他人要愚钝的缘故,非是故意对娘娘不敬。”
她将姿态放到最低,于淑妃反倒不好穷追猛打,否则传出去,别人也只会说于淑妃太过霸道,于淑妃更不想因此破坏她在皇帝心中的印象,反让姚氏占了便宜。
“起来吧。”淡淡的语调掩饰了心中的不悦,于淑妃对姚氏越发不满,却没有再表现出来。“念你初次入宫,下回不要再让我看见你不知规矩了,尤其是在太后娘娘和陛下面前,宫规可不是摆着好看的,既然已经是皇家的人了,就不要把那些小家子的作派带进来!”
不少人看好戏似的看着淑妃训斥姚氏的一幕,也有些人觉得于淑妃俨然已经把自己当成皇后了。
姚氏行礼退至一边,像她这样的新进嫔妃是没有座位的。
刘海珠的视线从对方身上收了回来,心中已经把姚氏当成一个未来的对手。
能屈能伸,会伏低做小,这样的人绝对不容易对付。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刘海珠心想,或许可以先让于淑妃的注意力都放在姚氏身上?
发落完姚氏,于淑妃道:“再过十来天便是中秋佳节,往常这个时候,宫里头都是要举行宴会的,皇后娘娘不在,太后托我全权掌管,不知各位有什么好提议?”她环视众人,加上一句,“若是主意好的话,本宫自有厚赏。”
她轻轻一拍巴掌,簪星捧了个匣子走过来,于淑妃长指一挑,将没上锁的匣子轻轻挑开,五光十色的绚烂光芒立时耀花了所有人的眼睛。
那黑色丝绒布上是一套上好的翡翠鎏金头面,钗子、挑心、耳铛、步摇、手镯,整整齐齐码在匣子里,被这些首饰簇拥在中间的,则是一颗半个女人手掌大小的夜明珠,光华流转,皎洁无暇,足以让任何挑剔的女人目光流连不去。
是女人就没有一个不爱珠宝的,即便宫里的女人见多了好东西,刚听到于淑妃说有厚赏时,心中难免暗暗不屑,那也只是觉得没什么能入得了眼,眼下这套头面和这颗夜明珠加起来的价值,起码也在百金左右,便是公卿人家也难得看到这么大的夜明珠,立时便都将之前的想法抛诸脑后,大家看着匣子里的东西,不掩赞叹之色。
于淑妃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她没有让簪星再合上匣子,只命她退到自己身后,然后说道:“这套头面和夜明珠,都是我大梁的开国功臣,临安淑嘉镇国长公主的珍藏,后来因缘际会,落入本宫手中,如今借花献佛,也算是送与有缘人。”
临安淑嘉镇国长公主是梁太祖的妹妹,曾为大梁开国立下赫赫战功,是位不折不扣在沙场上出生入死的巾帼英雄,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拥有六字封号的公主,在太祖皇帝外出征战时,太祖皇帝还曾经委托他这位妹妹代为监国摄政,可见临安长公主不管在军事或者政治上,都有独到的才能,这个名字到了如今,已经成为一段传奇了。
郭德妃嘴角略略勾起一个嘲讽的弧度,在旁人都在为这套珍宝而着迷的时候,只有她知道于淑妃得到这套东西的前因后果。
这套精